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8367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ppt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ppt(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ppt

2022/10/5,1,第五章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生物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原料、食品及其他效益的生物的总称,是一种可更新资源,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历史的产物。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3,生物资源通常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按照其外貌特征和环境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水生植物资源及栽培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又可划分为森林动物、草原动物、水生动物和家禽家畜等资源。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4,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生产,是人们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将太阳能和农业自然资源进行直接和间接的积累、转化和利用,提供人们所需的各种农、畜、水产品。

因此,农业生产是以生物资源为中心。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5,第五章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第一节种植业资源的结构、分布特点及利用第二节草地资源的利用第三节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6,第一节种植业资源的结构、分布特点及利用,一、种植业资源概况和区域分布特点二、种植业资源区域分布特点三、种植业资源的开发利用,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7,我国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气候条件复杂,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有着极丰富的种植业资源。

种植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产业部门,种植业生产一般是指粮、棉、油、糖、麻、烟、茶、桑、果、菜、药、杂类作物等。

这些农产品不仅是人类的能量来源,而且也是动物的能量来源,通过人类、动物和微生物利用、消耗、循环、运转着,其生产过程连续不断。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8,一、种植业资源概况,我国种植业由三大类作物组成:

一类是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薯类、豆类及其他杂粮;二类是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料作物、麻类作物、糖类作物、烟草、桑、茶、果等;三类是其他作物,包括蔬菜,饲料作物及绿肥等。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9,我国种植业生产的结构是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体,围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三大门类进行安排,重点在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比例的合理安排,各类作物之间又呈现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关系。

我国最突出的问题是地少人多。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10,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种植业生产结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仍将保持在接近8:

1:

1的水平上。

经济作物的增长,发展也要受到粮食作物的制约,还要受到消费、流通渠道、加工能力的约束等,经济作物比例也不能过度增大,发展过程中需考虑经济规律和价格政策的作用。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11,二、种植业生产的特点:

1人多耕地少,继承和发扬了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吸收传统的同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从选育良种、因土种植、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形成了一套主要农作物高产稳产和低成本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通过精耕细作,可以发挥土地的增产潜力。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12,2地域辽阔,农作物种类繁多,品种资源丰富,我国东南部属湿润、半湿润区,雨热同季,适宜于大量作物的生长,是农业集中的富饶区域;而在西北部,属干旱、半干旱区,由于雨量较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农业生产相对较为落后,但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我国的种子植物约有2700属、3万多种之多,世界上现有被子植物的木本属有95在我国可以见到。

我国是多种大田作物如稻、粟、荞麦、大豆、小豆及虹豆等的起源地之一。

经济作物及果类方面有茶、桑、竺麻、柑橘、荔枝、梨、枣、杏、李、板栗、樱桃、山檀、杨梅、称猴桃等;还有许多蔬菜品种、药用植物都起源于我国。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13,3有多种形式的间、套、复种、轮作制度,南方稻区水旱轮作复种制。

一般有麦稻稻、油稻稻三熟复种轮作,稻棉、稻薯、稻蔗轮作,水稻花生轮作等。

北方棉、麦换茬轮作和麦田的间、套、复种耕作制。

华北平原通常采用春玉米间作大豆(第一年),冬小麦套种夏玉米,再间作夏大豆(第二年);冬小麦后复种夏玉米或夏大豆,次年再与棉花地换茬轮作;谷子、大豆间套作;花生、甘薯、土豆间作玉米,花生间作芝麻,高粱间作黑豆等。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14,二、种植业的区域分布特点,1)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我国粮食作物多种多样,有些作物几乎遍及全国。

但由于各类作物所具有的生态适应性,形成了各类作物的主产区。

粮食生产是以地方性自给为主,尽力避免远距离大调大运。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15,1水稻,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近1/3。

由于水热条件的差异,分布特点是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16,根据全国稻作区域的自然条件,品种类型分布,以种植制度的地带性为基础,积温作为分带的重要指标,我国划分为6个稻作带:

华南双季稻作带,华中单双季稻作带华北单季稻作带东北早熟稻作带西北干燥区稻作带西南高原稻作带,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17,2小麦,我国的小麦栽培几乎遍及全国,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

小麦划分为8个产区:

黄淮平原麦区;北部麦区;西北麦区;东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长江上游麦区;华南麦区;西藏高原麦区。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18,小麦是北方的主要高产稳产作物,但北方冬小麦区需适当调减一部分晚熟低产麦田;南方冬小麦区在基本稳定面积的条件下,局部地区要适当调减;我国的春小麦区产量差异大,有相当部分单产较低,随着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春麦区还有发展潜力,可逐步扩大春小麦的生产。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19,3玉米,玉米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饲料和食品工业原料。

玉米是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的第三大作物。

玉米比较集中分布在从东北,沿辽河、冀北、晋东南、陕南、豫西、鄂北、四川盆地四周及黔、桂西部,直到滇西南,呈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半山丘陵地带。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0,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间、套、复种是我国玉米栽培的主要特点。

根据自然生态和间套复种种植制度的不同特点,玉米划分为6个区:

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套复夏玉米区;西南山地套种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1,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2,4甘薯、高粱、谷子,甘薯原产于南美,传入我国后,因适应性强,几乎遍及全国。

按气候条件、栽种时间、耕作制度的不同甘薯分为东北春薯区;北方春、夏薯区;南方夏薯区及华南秋冬薯区4个区域。

高粱分为春播早熟高粱区;春播晚熟高粱区;春夏兼播高粱区及南方高粱区4个区域。

谷子分为东北平原区;华北平原区;内蒙古高原区及黄土高原区4个区域。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3,2)大田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棉、麻、油、糖、烟是我国主要的大田经济作物,其中又以油料作物在近年的发展最快,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的近1/2;棉花次之,约占1/3左右;糖料作物居于第三。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4,1棉花,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原产于热带、亚热带:

长江流域棉区,是全国五大棉区棉花单产最高的主产区,黄河流域棉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主产区西北内陆棉区,历史悠久,大有开发前途,通常为一年一熟,可种植中早熟海岛棉;北部特早熟棉区,本区热量条件差,产量低,棉田均为一年一熟,可种植特早熟陆地棉。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5,2油料作物,我国栽培的油料作物种类很多,如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向日葵、苏子、红花、油莎豆等,但前3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6,

(1)油菜我国是白菜类型和芥菜类型油菜的原产地之一,油菜适宜性广,有冬、春油菜之分,我国油菜生产以冬油菜为主。

冬油菜区,分布以长江流域为中心。

面积占全国油菜面积的85%,产量占总产量的90左右。

春油菜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寒冷,油菜不能安全越冬的西北高原、青藏高原、华北长城一带及东北地区。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7,

(2)花生在我国不同的自然生态区域内,花生的生态类型多种多样,分布较为广泛。

花生的种植面积约为302万hm2左右,按我国各地的地理、气候、栽培制度及品种类型、特点,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黄河流域花生区;长江流域花生区;东南沿海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东北花生区及西北花生区。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8,3糖类作物,我国糖类作物一是甘蔗、二是甜菜。

甘蔗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划分为三大蔗区是:

华南蔗区;华中蔗区;西南蔗区。

甜菜与喜温的甘蔗相反,耐低温、耐旱,是长日照作物,我国有四大甜菜主产区:

即东北甜菜区;华北甜菜区;西北甜菜区和黄淮平原甜菜区。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29,4烟草,烟草我国各地广泛栽培,是一种增加农村收入、积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经济作物。

烟草类型有烤烟、晒烟、晾烟、白肋烟、雪茄烟、香料烟、黄花烟等。

根据自然条件,我国烟区划分为:

黄淮烟区;西南烟区;华南烟区;华中烟区;东北烟区;西北烟区。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30,3)茶、果类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1茶树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茶树适宜于热带、亚热带环境,喜湿热温和,喜酸性土壤,因而其产区相对集中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

我国的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已发掘的茶树地方品种或类型约有500余个。

我国茶区的分布大致分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31,2果树,我国果树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阔,种植历史悠久。

南北方栽培的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达二十多种。

落叶果树带大致以长江中下游河段和秦岭为界,在北纬300以北,主产苹果、梨、葡萄、桃、杏、核桃、板栗、枣及柿等;此界以南为常绿果树带,主产香蕉、柑橘、菠萝、荔枝、龙眼、杨梅、批杷等。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32,根据自然条件,我国划分为8个果树带:

耐寒落叶果树带。

干旱落叶果树带。

温带落叶果树带。

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

亚热带常绿果树带。

热带常绿果树带。

云贵高原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

青藏高原落叶果树带。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33,4)绿肥、蔬菜及热带作物,1绿肥我国已栽培利用和可以试种利用的绿肥植物有98种,其中豆科有72种。

2022/10/5,AgriculturalResource,34,我国绿肥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种植区域:

东北、西北绿肥区,主要种植首蓓、沙打旺、紫穗槐、草木择等;黄淮海绿肥区,主要种植草木择、怪麻、绿豆、毛若等;长江流域绿肥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