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6229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适用范围……………………………………………………………1

2一般规定………………………………………………………………1

3无碴轨道基本施工工序…………………………………………1

4无碴轨道结构基础施工…………………………………………2

5无碴轨道土质路基基础施工…………………………………………6

6桥上、路基上基标测设……………………………………………6

7隧道内基标测设……………………………………………………6

8轨排组装及架设…………………………………………………7

9底座及道床板混凝土施工…………………………………………8

10过渡段施工………………………………………………………10

11无缝线路施工………………………………………………………10

1适用范围

本施工技术条件适用于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的桥上、路基上和隧道内双块式无碴轨道及与有碴轨道过渡段的施工。

未涉及的相关事宜,应按我国现行相关高速客运专线有关规定办理。

2一般规定

2.1.1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内的桥上、路基上和隧道内双块式无碴轨道结构由60kg/m钢轨、弹性分开式扣件、双块式轨枕、混凝土道床板及混凝土底座组成。

2.1.2桥上无碴轨道的施工应在梁体预应力张拉结束后至少60天,且桥梁主体完成后(桥面防水层除外)进行。

2.1.3隧道内无碴轨道的施工应在隧道主体工程(包括隧道铺底、仰拱及填充)完成后进行。

2.1.4路基上无碴轨道的施工应在路基按无碴轨道标准严格加固完成后进行,路基基础与路堤未经强化、未达标,不得进行无碴轨道施工。

2.1.5双块式无碴道床板的施工可视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双块式无碴轨道专用施工机具设备,铺装就位龙门机组、轨排运输专用平车、钢轨支撑架及混凝土搅拌泵送列车等进行施工。

2.1.6双块式轨枕及扣件必须在工厂(施工现场预制必须按厂制标准)预制、制造,各型号轨枕及配套扣件应按相应技术条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1.7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内的桥上、路基上及隧道内各中轨道过渡段的施工应按照相关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执行。

3无碴轨道基本施工工序

3.1.1桥上或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基本施工工序可按图1执行。

3.1.2隧道内双块式无碴轨道基本施工工序可按图2执行。

3.1.3无碴轨道施工时,可并行施工的工序应尽可能安排同时进行,需顺序施工的工序应尽量减少时间间隔,以加快施工进度。

3.1.4轨排一次组装长度宜为100M。

4无碴轨道结构基础施工

4.0.1桥梁梁体即为桥上无碴轨道的结构基础。

4.0.2隧道内仰拱及填充或铺底混凝土为隧道内无碴轨道结构基础。

4.0.3在隧道内无碴轨道基础施工前,必须清除隧底浮碴、松岩、积水、弃物,且按设计要求对隧底围岩进行承载力检测。

4.0.4隧底处理严禁弃碴填充,并应按如下工序进行:

隧底控爆→清碴→设集水坑和纵横向水沟→抽排水→风镐处理破碎、松动岩石→出碴→抽排水→高压风、水冲洗隧底→抽排水→人工清理→浆砌片石回填集水坑→隧底承载力检测→混凝土灌注。

4.0.5基础施工时提前形成排水通道,横向和纵向水沟应满足排水要求,使洞内流水能及时排出洞外,严禁流水在洞内漫流。

破碎围岩、断层地段应在水沟表面铺设临时性混凝土,确保洞内流水不通过裂隙大量进入隧底。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确保工作面无积水。

4.0.6隧底处理完毕后立即灌注混凝土加以封闭。

仰拱施作应优先选择各段一次成型,避免分部浇筑。

灌注仰拱混凝土时,应使用仰拱大样的样板,以检查和控制仰拱断面。

4.0.7基础混凝土浇筑应振捣密实,表面应抹平,并严格控制顶面标高。

基础的施工允许偏差应满足表4.0.7的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l

基础顶面高程

+0,-20mm

2

基础表面平整度

凹陷深度不大于4mm/m或低洼长度不超过50mm

表4.0.7无碴轨道基础施工允许偏差

4.0.8隧道施工宜采用不中断洞内运输进行铺底、仰拱作业的新工艺。

仰拱开挖和浇筑可采用移动式仰拱作业平台栈桥施工法,实现仰拱超前,减少与洞内其他工序的干扰。

4.0.9隧道施工中严禁机动车辆在仰拱及填充或铺底工作面直接碾压。

4.0.10隧底如遇不良地质,应按有关设计文件处理。

4.0.11基础施工完毕,应抄平核对,做必要的承载力检测,无误后方可进行无碴轨道底座施工。

图1桥上或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流程框图

图2隧道内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工艺流程

5无碴轨道土质路基基础施工

5.0.1地基承载力小于0.2MPa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软弱地基清底必须干净彻底,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且有检查记录及录像资料,作为强检控制。

5.0.2填料厚度严格控制在30cm以内,采用25吨重型振动碾压设备按标准分层碾压。

填料厚度及碾压过程需有录像资料作为强检控制。

5.0.3路基的工后沉降不应大于3cm,不均匀沉降不大于2cm/20m。

5.0.4各种过渡段均应作沉降差异验算,沉降应过渡,沉降差异造成的折角应小于1/500。

5.0.5路堑地基处于基床范围的应视同基床处理,基床表层的填料和压实度同路堤部分。

路基基床底层及表层的填料和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路基基床底层的填料和压实度标准

填料

厚度

(m)

压实度

细粒土

粗粒土

碎石类

A、B组填料及改良土

2.3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30

≥150

压实系数k

路堤

≥0.95

路堑

≥0.91

孔隙率

<28%

路基基床表层的填料和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备注

地基系数K30

(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孔隙率n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

0.7

≥190

≥55

<18%

0.55

软质岩、强风化的硬质岩及土质路堑时

中粗砂

0.15

≥45

注:

基床表层的K30、Evd、n三项指标要求同时检测,均必须满足压实标准。

5.0.6施工过程中应认真核对地质情况与设计是否相符,若发现不符,必须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采取必要的地基加固处理。

5.0.7路基施工中应做好实际路基纵断面地质剖面图,附必要的图文资料,建立工序责任可追溯体系。

5.0.8路基施工中应加强沉降观测与管理,路基完成后要求至少有3个月的应力应变调整期,检测合格后铺设无碴轨道。

6桥上、路基上基标测设

6.0.1在桥台上或路基始末端处按线路测量等级设水准基点一个。

6.0.2无碴轨道施工前,应按二等测量等级增设线路基标。

基标分为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两种。

基标设置应在底座施工以前完成。

6.0.3全桥每隔四跨于桥梁固定端梁面或路基上每隔100M左右处(接触网电杆上)设一个控制基标。

变坡点、竖曲线起止点均应设置控制基标。

6.0.4加密基标间距5.0m,加密基标间距偏差应在相邻两控制基标内调整。

6.0.5基标测量误差控制:

与线路中线横向偏移的限差以及相邻基标相对偏离的限差均不得大于2mm,距离偏差不得大于1/5000。

6.0.6当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应依照轨道设计标高再次调整控制基标的铜质桩帽,并二次调整轨道状态。

7隧道内基标测设

7.0.1在隧道进出口应按线路测量等级分别引设水准基点标一个,并加以保护。

7.0.2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在无碴轨道施工范围内按设计要求埋设基标。

基标分为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两种,可设置于线路中线处、电缆槽处或水沟处。

7.0.3控制基标应按设计要求埋设,直线100m设一个,曲线50m设一个,曲线控制点、变坡点和竖曲线起止点均应设置控制基标。

7.0.4加密基标应按设计要求埋设,直线每6m一个,曲线每5m一个,加密基标间偏差应在相邻两控制基标内调整。

7.0.5基标埋设精度:

控制基标:

(1)方向允许误差为6″;

(2)高程允许误差为±

2mm;

(3)距离允许误差为直线l/5000,曲线l/10000。

加密基标:

(1)直线上偏离控制基标方向允许误差为±

1mm;

(2)曲线上偏角法测量,在偏角方向线上允许误差为±

(3)相邻基标间距允许误差为±

3mm;

(4)高程允许误差为±

2mm,每相邻基标高程允许误差为±

1mm。

7.0.6道床板混凝土施工后应及时在道床板表面埋设控制基标。

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应对控制基标进行复测,根据复测结果调整控制基标,调整后控制基标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无缝线路施工时,应利用调整后的控制基标精细调整轨道几何形位。

8轨排组装及架设

8.0.1双块式轨枕、钢轨、扣件等轨道部件进场时必须按相应技术条件与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应采用无损伤、顺直、合格新钢轨组装轨排,扣件锚固螺栓拧紧扭矩为700N·

m,T型螺栓拧紧扭矩为300N·

m,轨排组装必须正确合格后方可使用。

8.0.2轨排组装时,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正确安放扣件。

轨枕应与轨排中线垂直,枕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0.4(A)的规定,并应采取必要加固措施,保证轨排在吊装、运输中不发生变形。

8.0.3轨排吊运到施工位置后,应对轨排状态进行复测,应以基标为基准,调整轨排的方向、高低、水平和中心线位置。

轨排架设时,宜先调整内股钢轨的轨顶标高和方向,再以内轨为准,调整外股钢轨。

轨排架设符合要求后,应对所有支承架的竖直顶丝、水平顶丝和轨卡螺栓进行复检。

8.0.4轨排架设完成后的允许偏差应满足表8.0.4(A)和8.0.4(B)的要求。

8.0.5轨排支承架设计与加工制造时应充分考虑浇筑混凝土时轨排上浮问题,支承架自重不宜太轻,单台支承架重量应控制在250kg以上。

表8.0.4(A)轨排架设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偏差要求

1

轨枕间距

±

5mm

轨距

+2、-1mm,变化率不得大于1‰。

3

水平

以一股钢轨为准,与设计高程偏差在±

2mm之内;

两股钢轨相对水平差不得大于lmm;

在6.25m范围内,不得有大于1mm的三角坑。

4

轨向

以一股钢轨为准,与线路中线偏差在±

1mm之内,最大矢度不得大于lmm/l0m弦。

5

高低

最大矢度不得大于2mm/l0m弦。

表8.0.4(B)轨排架设曲线正矢允许偏差

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mm)

20m弦量

9底座及道床板混凝土施工

9.1一般技术要求

9.1.1混凝土用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01-2001)的有关规定。

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

9.1.2为防止混凝土收缩,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加入适量的膨胀剂。

9.1.3混凝土浇筑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件,并与道床板混凝土同条件养护。

试件的强度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时,同一配合比每班次应制作5组试件。

9.2道床板混凝土的施工

9.2.1在道床板底层钢筋绑扎前,应将基础混凝土表面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将水排干。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将轨枕砼表面充分润湿。

9.2.2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测轨排几何形位,且测量长轨排绝缘性能,符合要求后(每一组轨排均需有检测、确认、签字记录)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9.2.3在浇筑过程中应加强对轨枕底部及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

捣固时应避免捣固棒接触轨排与支承架,插点布置应均匀,不得漏振,应随时监测轨排几何形位的变化。

9.2.4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道床板表面需按设计横向坡度和标高抹面整平。

9.2.5道床板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其尺寸允许偏差应满足表9.2.5的要求。

表9.2.5道床板混凝土施工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道床板顶面宽度

10mm

道床板面与轨枕顶面的相对高差

3mm

道床板间伸缩缝位置

9.2.6道床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时可拆除支承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方可承重。

9.3无碴轨道铺设精度标准

9.3.1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其精度标准应达到设计技术条件规定的要求,见表9.3.1。

表9.3.1无碴轨道铺设精度(竣工后,静态)标准(mm)

项目

高低

轨向

水平

轨距

幅值(mm)

10m=弦量

10过渡段施工

10.0.1一般要求

1、过渡段包括:

桥梁或隧道与路基上无碴轨道间的过渡,有碴与无碴间的过渡,不同路基结构间的过渡,以及不同无碴轨道结构间的过渡。

2、下部结构物和上部轨道结构的过渡点应相互错开施工。

10.0.2桥上有碴轨道与隧道内无碴轨道间的过渡

应采用桥上过渡方式,即第一孔梁上铺设有碴轨道,且采用2.6M过渡段轨枕,相连隧道口无碴轨道的五块轨道板底粘贴20mm厚微孔橡胶垫层,且有碴与无碴相邻地段应设置60kg/m的辅助轨及配套扣件,长度为25m(其中无碴轨道内约5M,有碴轨道内约20M)。

10.0.3桥上无碴轨道与路基上有碴轨道间的过渡

桥台基础与台后路基工后沉降差大于5mm,则应采取加固处理措施,且上部轨道应采用桥上过渡方式,即第一孔梁上铺设有碴轨道,采用2.6M过渡段轨枕,距桥头第二孔梁上的无碴轨道轨道板底粘贴20mm厚微孔橡胶垫层,且有碴与无碴相邻地段应设置60kg/m的辅助轨及配套扣件,长度为25m(其中无碴轨道内约5M,有碴轨道内约20M)。

10.0.4路基上无碴轨道与桥上有碴轨道间的过渡

桥台基础与台后路基工后沉降差大于5mm,则应采取加固处理措施,且上部轨道应采用桥上过渡方式,即第一孔梁相邻的桥台及路基上的无碴轨道轨道板(五块)底粘贴20mm厚微孔橡胶垫层,且有碴与无碴相邻地段应设置60kg/m的辅助轨及配套扣件,长度为25M(其中无碴轨道内约10M,有碴轨道内约15M)。

10.0.5隧道内无碴轨道与路基上无碴轨道间的过渡

隧道基础与洞外路基的工后沉降差大于5mm,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且上部轨道应采用洞内过渡方式,即隧道口向洞内5块轨道板底粘贴20mm厚微孔橡胶板,且洞口内10M与相邻洞口外15m设置60kg/m的辅助轨及配套扣件,长度25M。

10.0.6桥上无碴轨道路基上无碴轨道间的过渡

桥台基础与台后路基工后沉降差大于5mm,则应采取加固处理措施,且上部轨道应采用桥上过渡方式,即第一孔梁上的轨道板底粘贴20mm厚微孔橡胶垫板,且桥端第一孔梁上约10m与相邻桥台路基约15m设置60kg/m的辅助轨及配套扣件,长度25m。

10.0.7不同无碴轨道结构间的过渡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过渡段范围内的不同无碴轨道结构设计标高,确保钢轨面的平顺连接。

11无缝线路施工

11.0.1道床板施工完成后,应按设计技术要求将桥上、路基上或隧道内无碴轨道和桥上、路基上或隧道两端过渡段标准轨焊接形成无缝线路。

11.0.2双块式无碴轨道无缝线路施工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施工准备

①应了解与轨道施工有关的工程进展情况,核实铺轨进度计划。

②应搜集沿线气温、轨温资料,建立气温、轨温观测点,以便在不同季节条件下选择无缝线路锁定的最佳作业时间。

2钢轨焊接

①钢轨技术条件应符合《时速200km客运专线60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中钢轨焊接的相关规定。

焊接前,要测量钢轨断面尺寸和长度,进行配对。

②道岔区应按设计分段标准化组装,采用专用机具设备铺设与定位,砼施工完成后,可采用铝热焊严格按要求进行焊接。

③钢轨焊接采用接触焊,现场焊接前必须进行焊接型式试验。

④施工现场焊接长钢轨,必须严格遵守《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TB1632)中的规定。

焊接时,必须严格遵守焊接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铁道部机具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焊接机具设备的管、用、养、修工作必须设专人负责。

⑤钢轨焊接宜按如下步骤进行:

轨端校直、轨端除锈、焊接(对轨、焊接、推凸)、打磨、探伤。

每道工序要做好详细记录。

⑥钢轨焊接接头处打磨好的轨头顶面、轨头侧面、轨底的平直度允许偏差见表11.0.2。

表11.0.2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mm/m)

部位

标准值

顶面

0~+0.3

侧面

轨底

0~+0.5

3铺设无缝线路

①桥上、路基上或隧道内无碴轨道及两端过渡段(包括过渡段的有碴轨道部分)长钢轨施工后形成无缝线路。

②长钢轨焊接就位后,应利用控制基标对轨道几何形位进行精细调整,调整后精度应符合设计技术条件要求。

③可采用充填式垫板及配套机具进行轨道几何形位精细调整。

充填式垫板施工中应遵守《充填式垫板施工技术条件》的规定。

④轨道几何形位精细调整并检验合格后,必须按设计扭矩拧紧扣件螺栓,扣件锚固螺栓拧紧扭矩为700N·

m,T型螺母拧紧扭矩为300N·

m。

⑤无缝线路锁定之前应采用支垫滚筒、撞轨器等专用机具进行应力放散,使其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之内准确地锁定。

⑥无缝线路施工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在隧道边墙上设置位移观测桩。

11.0.3无缝线路施工完成后,其铺设精度应满足表9.3.1的验收要求,并符合TB2098-89《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的有关规定。

附加说明:

本施工技术条件编写人员名单

主要编写人员:

钱振地江成王其昌颜华闫红亮孙立

张庆王智勇

参加编写人员:

韩自力林之珉任润堂王玉泽张立国吴利清

刘振民杨先凤吴海涛刘中华赵代强赵双林

陈晓栋张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