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5273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时人”所说的“吾村”应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京津地区

D.东南沿海

6.李鸿章说: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据这一思想,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

B.继昌隆缫丝厂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7.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外资企业出现

B.洋务运动兴起

C.工人运动高涨

D.实业救国热潮

8.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GDP结构即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的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  )

①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②现代产业有所发展

③重工业整体发展缓慢④官僚资本始终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图是发行于1881年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经一些学者考证,认为它是中国存世最早的老股票。

此股份票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民族工业在西方列强的挤压下发展艰难

B.清政府财政陷入困境无力继续支持洋务事业

C.民间资本已成为洋务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D.洋务派民用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

10.1945年,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

据史料载,到1946年底,迁川工厂联合会的390家会员厂中仅存100家,而开工者只有20家。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挤压

B.日本的经济掠夺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11.抗战胜利后,美国等国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而中国面粉业、制药业、火柴业等民族企业基本使用美国原料。

这一状况的直接影响是(  )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民族轻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C.美国几乎垄断了中国资本市场

D.中国外贸大量入超

12.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初

13.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约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

1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B.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C.引进了大量近代科学技术

D.增强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力量

15.19世纪60年代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与发昌机器厂的不同点有(  )

①资金来源②产品的市场化程度③办厂地点④是否使用机器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直接原因是(  )

A.迫于列强的压力

B.决定实业救国

C.洋务运动的推动

D.解决财政危机

17.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

“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

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

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C.②③

18.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经济形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读下表,表中内容表明这一时期(  )

A.中国的国际市场份额扩大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逐年下降

C.中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D.中国市场商品总量由增到减

20.

上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  )

A.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B.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C.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D.民族资本多于官僚资本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

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

……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

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摘编自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马汉提出“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理由;

为应对列强侵略,清政府在维护海权方面采取了什么对策?

结果如何?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请回答:

材料中徐中约和费正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

你赞同哪种观点?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23.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

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注:

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材料三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

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历史必修二教材(人教版)

(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依据材料二,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4.棉纺织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

材料一(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华亭县志•风俗》

材料二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包世臣《安吴四种》

材料三清政府中,一些洋务派官员提出自行设厂进行纺织的建议,以作为富国的一项措施。

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在致两江总督沈葆桢的信中说:

英国洋布入中土,每年售银三千数百万,实为耗财之大端。

既已家喻户晓,无从禁制。

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

1878年,在李鸿章和沈葆桢的授意下,候补道彭汝琮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大型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反映的经济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分析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后发挥的作用。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

B、C、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2.【答案】D

【解析】从示意图中可看出,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故A项错误,D项正确;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的时间,以及洋务企业是否受到列强排挤竞争,故B、C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企业数量少和资本额度少可以判断描述的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轮船招商局和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企业,故A项、C项错误;

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B项正确;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一五计划期间创办的企业,故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这说明兴办实业与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5.【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在外国经济侵略的影响下,逐渐走向解体。

6.【答案】A

【解析】“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说的是洋务运动已经开始重视民用工业,因此所创办的是民用工业,并且是李鸿章主办,则只有A项符合。

B项继昌隆缫丝厂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是洋务企业,C项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创办,是军用的。

D项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但是军用工业,所以B、C、D项都不对。

7.【答案】D

【解析】关键是找到题中的题眼:

“民国初期”“必需之国货”这是那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救国热潮的直接证据。

8.【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种植业、渔业、林业比重高,说明①正确。

现代制造业、采矿业等部门发展,说明②正确。

官僚资本出现在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④不正确。

材料反映重工业比例低,说明③正确。

9.【答案】D

【解析】开平矿务局是官督商办的洋务企业,并非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

清政府陷入财政困境只是表象,不能反映实质,故B项错误;

授予民间商人股权,并不能反映民间资本就是洋务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故C项错误;

实行股权的做法带有资本主义因素,反映了在西方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近代化趋势,故D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联系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和四大家族的“劫收”,严重摧残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11.【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国“民族企业基本使用美国原料”,使得中国外贸大量入超,故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夏天”是指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春天”指的是一战期间;

“秋天”指的是抗战时期;

“冬天”指的是抗战胜利后;

“新的春天”指的是建国后。

13.【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广州市场上印度棉纱比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低的经济现象,可知中国本土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故D项正确;

A项“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故排除;

B项“萎缩”说法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故排除;

C项中的“长江流域”“逐渐消失”的说法错误,故排除。

14.【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本身是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为维护清王朝统治而开展的自救运动,结果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A项正确;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一直存在,且并未有效抵制,故B项错误;

引进了大量近代科学技术是洋务运动的措施之一,并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并没有增强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力量,故D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其资金来源于清政府的投资,产品调拨给军队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而发昌机器厂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其资金来源于私人投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产品流向市场,故①②正确;

江南制造总局与发昌机器厂都属于近代工业,采用机器生产,且都成立于上海,故③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6.【答案】D

【解析】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偿还巨额债务,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17.【答案】B

【解析】由已学知识可知在近代,民族工业一直在夹缝中生存,非常薄弱,一直处于国民经济的劣势地位,不可能出现占绝对优势的情况,排除②;

由引文中的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叙述可以得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④。

因此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关键信息:

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经济形态。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本题应从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中选出洋务经济的选项。

①是自然经济,②是洋务经济,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故B项正确。

19.【答案】C

【解析】中国出口商品不断增加不等于我们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的扩大,故A项错误;

中国进口商品不断增加而非逐年下降,故B项错误;

中国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说明中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化程度提高,故C项正确;

中国生产商品及进口商品量均增加,故中国市场商品总量呈增加之势,故D项错误。

20.【答案】C

【解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从1920到1936年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都有所发展,但民族工业明显比官僚资本增长快得多。

所以,答案为C。

21.【答案】理由: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列强急需寻找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

长江介于中国南北之间且沟通海洋,长江流域在地理上具有特殊战略地位;

控制长江流域进而可以从政治、经济上控制中国,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

对策:

开始整顿海防,建立新式海军。

结果: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失去制海权;

《马关条约》的签订便利了列强侵略势力深入长江腹地,攫取财富;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解析】第一小问结合马汉提出“海权论”的时代背景及中国长江流域的特殊战略地位进行思考。

第二小问的“对策”从洋务运动重视海防并建立新式海军方面进行说明,“结果”联系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及影响进行说明。

22.【答案】角度:

徐中约是民族主义角度;

费正清是全球化角度。

(言之成理即酌情给分,如学生回答:

徐中约:

侵略与反侵略角度或民族危机角度;

费正清:

近代化角度或文明融合角度也可得分)

观点:

我赞同徐中约的观点。

分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和西方国家通过攫取在华特权和割占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扩大经济侵略,加深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

我同意费正清的观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西方国家在入侵中国的同时,既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也传播了工业文明,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两种观点同等得分,学生可任选角度作答,不拘泥于答案,论述合理充分即酌情给分)

【解析】第一小问分析材料中徐中约的看法可知,徐中约主要从西方和俄国对中国侵略以及给中国带来危机的角度来认识;

从费正清“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说明从近代化角度来认识。

第二小问可任选一种观点作答。

第三小问赞同徐中约观点,主要论述西方列强入侵以及给中国带来危害;

赞同费正清观点,主要论述西方列强入侵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3.【答案】

(1)政治:

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

经济: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情况:

民族资本主义(商办)企业发展较快,所占比重上升;

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严重下降;

外企一直占据主导。

原因:

商办企业: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减少了发展阻力,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

实业救国的推动。

官办、官督商办企业:

洋务运动的破产,官办企业的高潮逐渐退去。

外企:

《马关条约》给予列强在华开办工厂的特权。

(或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3)因素:

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

战争的破坏;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解析】

(1)首先由材料一中“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可见这场战争发生于1840年,为鸦片战争。

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概括鸦片战争的影响,说明“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注意史论结合。

(2)第一小问从表格中1872~1894年与1895~1913年数据对比,看出商办企业增长了近8倍,发展最快;

官商合办企业有所增加,但比重降低,但占据主导的依然是外商企业。

第二小问原因需结合所学从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答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3)提取材料三中信息“1937年8月~1938年3月”“被日军摧毁”“日本……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宋子文……强行买走”,可得出这一期间,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

日本的掠夺;

24.【答案】

(1)变化:

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

影响: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作用:

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为洋务派发展军事企业提供了保障;

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垄断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的局面。

(1)材料二中“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反映出在外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下,中国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从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推动棉纺织业发展,为军事企业提供资金,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