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本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4759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0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本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本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本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本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本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本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本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本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本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

答案 A

5.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的转移表现为(  )

A.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B.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C.从第二产业向第一、三产业转移

D.从第三产业向第一、二产业转移

解析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即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答案 B

6.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其排序正确的是(  )

①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②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③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④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⑤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⑤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阶段,属于教材基础知识。

二、综合题

7.读“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产业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________关系。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很多,诸如________、________、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________的比重,三次产业的________比重,三次产业的________构成等。

(4)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________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第________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________产业和第________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5)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________产业向第________产业转移的趋势。

(6)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________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________产业,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________”的格局。

在区域经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就成为区域发展的________。

答案 

(1)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工业 建筑业

(2)比例 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

(3)国内生产总值 就业 内部

(4)一 二 三 二

(5)一 二、三

(6)三 二 三、二、一 主导力量

1-2

1.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B.平衡——不平衡——平衡

C.平衡——不平衡

D.不平衡——平衡

解析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2.区域开发方式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关,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是(  )

A.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

B.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

C.以较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促进经济发展

D.强化区域内部联系,社会经济对外封闭

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阅读内容,区域开发方式有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

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式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

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强化区域内部联系,社会经济对外开放。

3.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B.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增长的重要力量

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

解析 区域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区域内部差异逐渐缩小,呈现出均衡增长的趋势。

4.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解析 工业化阶段,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5.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解析 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仍以第二产业为主;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6.区域发展的阶段与主要工业部门搭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

C.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

D.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

解析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工业化阶段仍然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7.读倒U形区域发展规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发展阶段: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上图反映的区域结构演化总趋势是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扩大,因此,从全国背景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的________阶段(填字母)。

答案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2)平衡—不平衡—平衡

(3)B

 

1-3

1.下列省区中与所属三个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解析 A选项中吉林属于中部经济地带;

B选项中内蒙古属于中部经济地带;

C选项中江西属于中部经济地带。

2.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面积,东部>

中部>

西部

B.按人口,东部>

C.按包括的省、市、区数,东部>

D.按包括的民族自治区数,东部>

解析 面积:

东部16%、中部27%、西部57%;

人口:

东部41.1%、中部35.7%、西部23.2%;

省级行政区:

东部12个、中部9个、西部10个;

民族自治区:

东部1个、中部1个、西部3个。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据此回答3~4题。

3.该线以南地区主要农作物是(  )

A.小麦、玉米和花生等  B.水稻、油菜和棉花等

C.水稻、油菜和大豆等D.小麦、甜菜和棉花等

解析 该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盛产水稻、油菜、棉花等农产品。

4.该线(  )

A.与1月10℃等温线分布大体一致

B.与15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C.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D.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解析 该线与1月0℃等温线分布大体一致;

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我国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植被D.土壤

解析 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由于南方、北方气候类型不同,导致降水量不同。

6.下列四组地形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

A.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天山—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长白山—青藏高原—横断山

D.塔木里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

解析 B选项中江南丘陵不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

C选项中的长白山和D选项中的太行山不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

7.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总量(%)

人均GDP(元)

东部

59

41.1

10.089

中部

27

35.7

5.407

14

23.2

4.217

(1)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的差异:

经济发展速度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3)分别写出三个经济地带较显著的一个区位优势和一个劣势。

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西:

答案 

(1)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 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

(2)有所扩大

(3)东部地带:

①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对外贸易发达;

②技术水平高;

③农业发达;

④交通发达;

(任选一个) 能源、原材料不足。

中部地带:

①能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牧业发达;

④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

⑤内河航运发达;

(任选一个) 水土流失严重等。

西部地带:

①水力资源丰富;

②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③旅游资源丰富;

(任选一个) ①工业基础薄弱;

②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任选一个)

1-4

1.西气东输工程把大量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使用天然气的城市可减轻(  )

A.水体污染       B.土壤污染

C.大气污染D.噪声污染

解析 天然气的热效率比煤、石油高,天然气的使用可减轻当地的大气污染。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联系的是(  )

A.①为资金,②为技术

B.①为原料,②为劳动力

C.①为资金,②为劳动力

D.①为原料,②为技术

解析 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的(①)是资金、技术,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②)是原料和劳动力。

3.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解析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较落后的产业。

如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的移入有利于增加就业,从而促进城市化发展;

欠发达地区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要多加考虑,尽量不要把污染强的产业迁入本地。

4.西气东输的西段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  )

A.弘扬爱国主义热情

B.属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

C.地形比较平坦

D.劳动力资源丰富

解析 西气东输的西段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基本吻合,其原因是地形平坦,工程建设难度小。

下图所示为我国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两条输水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河,航运条件优越,水运便利

B.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C.图示区域南部森林覆盖率高,滑坡、泥石流等不易发生

D.修筑梯田是协调本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解析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将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的水调至黄河上游,这一工程的实施将缓解西北地区缺水现状,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6.下列山脉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必须穿越的是(  )

A.秦岭B.昆仑山

C.巴颜喀拉山D.南岭

解析 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需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

7.读香港主要工业占进出口总值比例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总体趋势看,香港的________工业比重逐渐下降,________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2)图示的变化反映了香港工业由________密集型向________密集型转变的趋势。

(3)(双选)香港工业占其区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降至1994年的9.2%,主要原因有(  )

A.第三产业发展迅猛B.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

C.工业生产持续衰退D.政府限制工业原料进口

答案 

(1)纺织 电子电器 

(2)劳动 技术 (3)AB

2-1

1.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引起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素除干旱降水少外,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也会加剧土地荒漠化,因此在气候干旱区,人类破坏植被活动使得荒漠化更加严重。

2.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干旱的自然环境有土地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

3.有关荒漠化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水土流失而产生“红色荒漠”,从而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B.土地荒漠化会引起地区发生饥荒,并产生生态移民

C.土地荒漠化目前局限于部分国家与地区,并未形成全球性灾难

D.土地荒漠化会使沙尘暴产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解析 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总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4%,因此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灾难。

4.关于荒漠化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治理,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B.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C.防治荒漠化已经成为全国性的行动

D.防治荒漠化要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禁止用水、生态移民的方针

解析 防治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行动;

经过治理,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程度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边治理,边破坏”现象的存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面积仍在不断的扩大;

防治荒漠化要合理用水,而不是禁止用水。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碱化严重B.冰川融水减少

C.河流水量减少D.沙丘移向绿洲

解析 水源减少、用水量加大会引起河流水量减少,进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6.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

A.禁止经济活动B.节约并合理用水

C.加强矿产开发D.大力发展畜牧业

解析 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节约并合理用水。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这部分地区荒漠化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 

(1)过度垦殖、放牧和过度樵采

(2)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季风的作用下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向东、向南扩展

(3)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

(4)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牧、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2-2

1.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解析 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2.我国湿地的特点是(  )

①类型多样 ②分布广泛 ③数量很少 ④均为自然湿地

A.①②        B.②③

解析 我国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既有自然湿地,也有人工湿地(稻田、水库)。

3.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与森林相比独有的功能是(  )

A.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

C.美化环境D.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解析 湿地和森林都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功能,湿地还具有净化水中污染物的独特功能。

4.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的价值是(  )

A.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B.调蓄洪水

C.维护生物多样性D.航运

解析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量增加,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旱、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各项中,属于人工湿地的是(  )

A.纳木错湖B.沿海滩涂

C.水稻田D.渤海

解析 水稻田属于人工湿地,纳木错湖、沿海滩涂属于天然湿地,渤海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属于天然湿地,其他地区不属于湿地。

6.我国政府已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提出该“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较为贫瘠

B.开发湿地的成本较高

C.粮食生产过剩

D.发挥湿地的功能和效益

解析 我国政府制定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发挥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7.图①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②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①

图②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

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价值。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变小 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2)调蓄洪水 生物多样性 调节气候 供水(蓄水) 水产业 航运(3个任选2个填空)

(3)退田还湖;

搞好水土保持;

防治污染。

2-3

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

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田纳西河航运发达,大部分地区可通航;

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

2.1933年以前,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当时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 ②航运条件差,交通困难

③洪水泛滥,人口外流 ④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1933年以前,田纳西河流域还没有进行综合开发治理,经常发生洪水灾害,洪水泛滥造成流域内土地贫瘠、田园荒芜、人口外流,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

田纳西河未经治理前通航河道短,通航能力差,交通困难,限制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流域内降水丰富。

3.下列对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制定了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在内的综合开发方案

B.田纳西河流域对于电力只开发了水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