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物理文档格式.docx
《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物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物理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能表述发现的问题。
3.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猜想与假设
4.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
5.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6.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设计实验
与制订计划
7.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
8.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9.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10.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11.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进行实验
与收集证据
12.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
13.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14.会用简单的仪器进行实验,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15.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16.了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分析与论证
17.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18.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类及比较。
19.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20.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21.了解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评 估
22.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23.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24.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25.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26.了解评估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交流与合作
27.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28.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
29.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30.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31.了解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表二:
科学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要求
物
质
物质
的形
态和
变化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A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D
3.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属
性
5.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6.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7.理解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C
8.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的结
构和
尺度
9.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10.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1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12.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新材
料及
其应
用
13.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14.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运
动
和
相
互
作
多种
多样
的运
动形
式
15.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16.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7.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机械
运动
和力
18.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19.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0.会测量力的大小。
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B
2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2.知道简单机械。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3.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4.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5.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声
光
26.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27.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8.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29.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道透镜成像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30.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现象。
3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电
磁
32.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探究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知道地磁场。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4.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5.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6.知道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能
量
能量、
能量
的转
化和
转移
37.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
38.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39.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机
械
40.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4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42.知道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43.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
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内
44.了解内能和热量。
45.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6.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47.了解比热容。
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48.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49.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
50.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51.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52.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53.探究焦耳定律。
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4.了解家庭电路。
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守恒
55.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56.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
57.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能源
与可
持续
发展
58.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59.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60.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61.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
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说明:
有关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按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执行。
三、试卷结构
(一)内容结构
内容结构包含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
科学内容中物质约12%,运动和相互作用约43%,能量约45%;
科学探究约占整卷分值的25%,必须渗透在科学内容中考查。
科学内容的覆盖面要求达到80%以上。
(二)题型结构
基本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迁移、发散与收敛等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物理过程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引导初中物理教学加强科学态度、实践意识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习惯的培养)。
(三)难度结构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7︰1.5︰1.5,整卷难度值控制在0.70左右。
四、题型示例
下面所示例题中的大部分选自近年的中考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
1.在水平雪地上滑行的运动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
B.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滑行时具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
D.停止蹬地,运动员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
2.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B.笔在水面处“折断”C.凿壁借光D.月亮在水中形成“倒影”
3.小明在一次野炊活动中,将中间剪得较窄的口香糖锡箔纸(可看做导体)接在干电池正负两极上,如图所示,锡箔纸较窄处最先燃烧。
这是因为与长度相同的锡箔纸较宽处相比,较窄处
A.电阻较大B.电流较大
C.电压较小D.电功率较小
4.如图所示,造雪机人工造雪时,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
5.为了控制车速,常在某些路段设置减速带(在路面布有许多减速道钉让车辆减速)。
现有
一辆超速的小汽车经过一段水平的减速带后速度减小。
则此过程中
A.小汽车的动能变小,机械能不变
B.小汽车的动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C.小汽车的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
D.小汽车一直在运动中所以没有惯性
(二)填空题
1.浙江大学课题组制造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取名“碳海绵”。
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
“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_______较小。
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_________形变(选填“弹性”或“塑性”)。
密度弹性
2.在水杯中加半杯水,将一根吸管分别插入水中不同深度,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深度越深,吹气越难,这种现象说明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用吸管可以将杯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的作用。
3.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透镜(选填“凸”或“凹”)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像(选填“虚”或“实”)。
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选填“近”或“远”)。
凸虚远
3.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
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液化熔化
4.手机触摸屏是通过识别触摸点的水平和竖直位置,来确定触摸点的位置。
以竖直方向为例:
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手机屏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阻值分别为R1、R2,其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当触摸点竖直向下移动时,R1的阻值,R1两端的电压(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增大增大
(三)综合题
1.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得到如下一组实验数据
时间/min
2
4
6
8
10
12
…
温度/℃
90
92.6
94.6
96.2
97
甲乙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
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之后,小明产生了一个困惑:
水的沸点怎么不是100℃?
要解决小明的困惑,可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
(温度保持)不变
(2)影响水的沸点的因素有哪些?
大气压对水的沸点有影响吗?
水的纯度对水的沸点有影响吗?
……(说明:
只要是围绕影响水的沸点的因素提问都给分,重复题中“水的沸点怎么不是100℃?
”不给分)
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
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质量为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3m的小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8m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
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1)D
(2)1∶2∶31∶4∶9形状相同的纸锥,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3.玩滑板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动。
如图所示,小朋友一只脚踏上滑板车之后与踏上之前相比,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强会;
小朋友的另一只脚用力蹬地,使踏板车向右滑动起来,脚离地后,由于,滑板车将继续向右滑行。
请在图中画出滑板车向右滑行时前轮对地面摩擦力的示意图。
变大惯性前轮对地面摩擦力的示意图答图
4.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不可调节),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Ω且工作时电阻变化不计,有滑动变阻器R1“10Ω1A”和R2“20Ω1.5A”及导线若干。
(1)小红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连接了如图甲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小红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3)要利用现有器材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5V时的电功率,在原电路的基础上,小红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0.75(3)将R1串联在原电路中
5.图甲为某款新型电饭煲,额定电压为220V。
它采用了“聪明火”技术,智能化地控制不同时间段的烹饪温度,以得到食物最佳的营养和口感。
图乙为其电路原理图,R1和R2为电阻不变的电热丝,S1是自动控制开关。
将电饭煲接入220V电路中,在电饭煲工作的30min内,它消耗的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求:
甲乙丙
(1)0~30min,电饭煲产生的总热量;
(2)S和S1均闭合时,电路中的总电流;
(3)在不同电压下,电饭煲从开始工作到S1第一次自动断开产生的热量相同。
用电高峰期,当实际电压为198V时,使用该电饭煲,从开始工作到S1第一次自动断开需要多长时间。
6.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给工件镀膜的电路模型,通过改装电压表来观察和控制工件放入镀膜液中的深度。
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在压敏电阻Rx上放有托盘,托盘上放有容器(不计托盘和容器的质量),容器内装有40N的水。
闭合开关,用轻质硬杆连接不吸水的圆柱体工件,将工件两次浸入水中(均未浸没且不触底,水未溢出),第一次工件下表面距水面2cm,电压表示数为6V,杆的作用力为10N;
第二次工件下表面距水面6cm,电压表示数为4V,杆的作用力为6N。
压敏电阻上表面的受力面积为20cm2,其电阻值Rx随压力F的变化关系如右表。
g取10N/kg,ρ水=1.0×
l03kg/m3,求:
(1)工件未浸入水中时,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强;
(2)工件下表面距水面2cm时,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3)为使工件浸入镀膜液中的深度越深(未浸没),电压表的示数越大,从而控制镀膜的情况,你认为应该怎样利用现有元件改进该电路?
(4)在原设计电路中,如果工件两次浸入水中压敏电阻所受压强的变化大于6000Pa,求该电路的电源电压。
解:
(1)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p=ρ水gh1=1×
103kg/m3×
10N/kg×
0.02m=200Pa
(3)将电压表改接到电阻R0的两端
(4)由压敏电阻所受压力F压=G水+F浮得:
ΔF浮=ΔF压=ΔpS>
6000Pa×
0.002m2=12N
由杆的作用力第二次小于第一次可知,第一次杆的作用力F1方向向上,若第二次杆的作用力F2方向向上,则
F浮1=G-F1,F浮2=G-F2
得ΔF浮=F浮2-F浮1=F1-F2=10N-6N=4N<
12N,不合题意
若第二次杆的作用力F2方向向下,则
F浮1=G-F1,F浮2=G+F2
得ΔF浮=F浮2-F浮1=F1+F2=10N+6N=16N>
12N,符合题意
方法一:
ΔF浮=F浮2-F浮1=ρ水gV排2-ρ水gV排1=ρ水gSh2-ρ水gSh1
代入数值,得S=0.04m2
则:
F浮1=ρ水gV排1=1×
103kg/m3×
0.04m2×
0.02m=8N
F浮2=ρ水gV排2=1×
0.06m=24N
方法二:
由h1=2cm、h2=6cm及F浮=ρ水gV排=ρ水gSh可知
F浮2=3F浮1ΔF浮=16N=3F浮1-F浮1=2F浮1即
得F浮1=8N,F浮2=24N
F压1=G水+F浮1=40N+8N=48N此时U1=6V,Rx1=16Ω
F压2=G水+F浮2=40N+24N=64N此时U2=4V,Rx2=8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