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2494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⑤管理原因(责任、标准不明确,检查、保养不落实)

⑶、基础原因①经济落后、信息闭塞、难以感化、没有自我发展能力

②文化素质差、没有教育的能力

③没有受到学校教育,文化程度差,没有理解的能力。

④民族习惯、(自我约束能力)

⑤社会历史,家庭教育

⑥法律(遵守纪律的能力)

⑷人的失误原因:

①人大脑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有先天性误区。

②大脑的指挥系统出现失调、紊乱、误指挥。

③大脑处理信息的时间差、间隔。

2事故构成要素:

⑴事故原因构成要素

事故发生原因不仅相同,通过大量事故剖析,运用系统28种观点方法分析可知,每一种事故发生都取决于一些基本因素:

即:

人(Man)物(Machine)

环境(Mediurm)管理(Mangement)

四个因素,即4M要素

⑵事故原因构成要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

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上原因

1忽视和违反安全

规程的行为

2误动作

3不注意

4疲劳

5身体的缺陷

1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强度

不够,零件磨损老化。

2工作环境面积小或工作场所

其他缺陷

3物的堆放和整理不当

4外部,自然的不安全状态,危

险物,有害物的存在

5劳动保护用具和服装缺陷

6方法不安全

7工作环境:

照明、温暖、噪声、

振动、颜色和通风等条件不良

1技术缺陷,设备、设施设

计选材,布置安装,维护检修有缺陷,工艺流程及操作程序有问题。

2对操作者未教育培训。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缺乏检查督导。

5设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规程

不健全。

6隐患整改不及时事故防范

措施不落实。

3、事故的结果

工伤伤害程度.

(1)轻伤:

指职工负伤后的一个工作日以上,损件工作日105日以下的失能伤

害,构不成重伤的.

(2)重伤:

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大于105日失能伤害,凡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均作

为重伤处理.

1经医生诊断有残废.

2伤势严重,进行大手术挽救.

3人体要害部位灼伤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上.

4严重骨折,严重脑震荡的.

5手部伤害(指头断一节).

6脚部伤害(脚趾断3只以上,引起障碍).

7内部伤害(内出血等).

8眼部受伤,有失明可能的.

9凡不在上述范围,医生诊断认为受伤较重.

(3)死亡:

当场死亡或负伤一个月内治疗无效死亡.

第一类:

工伤事故:

1.致因:

主要是由于生产设备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不善造成人体受到的外部伤害(外伤).

2.特征:

外伤程度轻重不等,重者死亡或严重残废,轻者通过治疗痊愈恢复健康.

3.分类:

(大致20种以上).

⑴物体打击(物体由于外力作用产生运动打击人体).

⑵车辆伤害(企业机动车辆行驶引起人体伤害).

⑶机械伤害(设备动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

碰撞、剪切、卷入、绞入、碾、割、压、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

引起伤害).

⑷起重伤害:

(各种起重作业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打击和触

电).

⑸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⑹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

⑺高处坠落(高处作业发生坠落伤亡).

⑻坍塌:

(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积物倒塌).

⑼冒顶片帮:

(矿山,矿井倒塌而伤亡).

⑽透水:

(矿井下透水淹溺而伤亡).

⑾、放炮:

(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

⑿火药爆炸:

(指火药、炸药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发生爆炸).

⒀化学性爆炸:

(可燃性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成为爆炸性混合物).

⒁物理性爆炸:

(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

⒂、核爆炸:

(核裂变).

⒃、中毒和窒息:

(中毒、缺氧窒息,中毒窒息).

⒄灼烫:

(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

⒅火灾:

(大烧伤).

⒆其它伤害:

(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擦、割伤和非机动车碰伤等)

第二类:

职业病

1.定义:

由员工生产过程中因职业性危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

2.致因:

当员工受职业危害作用的强度与时间达到一定时间,人体不能补偿其所

造成的器官发生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

3.发病与劳动条件有关,临床表现复杂,可涉及到人体全身各器官和系统,多数

职业病无特效治疗,常有群体发病.

职业健康是研究并预防人们因工作导致疾病,包括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职业危害对人体影响与职业事故不同,它主要表现为在工作中因作业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生理机能的变化,可以是急性发作的,但大多数为累积暴露而导致后果.

职业危害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

物理、化学、生物及生理与心理.

(一)、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来源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器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低温,电离辅射及非电离辅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与生产过程有关.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力劳动,个别器官和系统过度紧张,均可造成劳动者健康的损害.

3.与作业环境有关职业性危害因素.

主要指一般环境因素有关者.如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厂房狭小,车间位

置不合理.

(二)、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分类.

1.化学因素.

(1)工业毒物:

如:

铅、苯、汞、一氧化碳.

(2)生产性粉尘:

煤尘、有机粉尘.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

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

(2)电离辅射:

X射线、射线.

(3)非电离辅射:

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

(4)噪声.

(5)振动.

3.生物因素.

皮毛的炭疽杆菌、病毒、真菌、细菌.

4.与劳动过程有关的劳动生理,心理方向的因素以及与环境有关的环境因素.

(三)、主要职业危害及其控制方法.

1.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金属的研磨,切削,破碎等.

物质加热产生蒸气(锌蒸气).

有机物不完全燃烧.

2.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①矿物性粉尘(石棉、滑石).

无机性粉尘②金属性粉尘(铁、锡、铅).

③人工无机性粉尘(水泥、玻璃纤维).

①植物性粉尘(面粉、木材).

有机物粉尘②动物性粉尘(兽毛、毛发).

③人工有机物粉尘(炸药、人造纤维)

混合性粉尘:

各种粉尘混合存在.

3.尘肺.

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

1矽肺(二氧化硅)

2.硅酸盐肺(石棉、滑石、水泥、陶工).

3炭尘肺(煤肺、石墨尘肺、活性炭肺).

4金属尘肺(铝尘肺).

5混合性尘肺(电焊工、煤).

6有机尘肺(有机纤维).

4.粉尘危害的控制措施.

1湿式作业.

2密闭、通风、除尘系统.

5.生产性毒物及职业中毒.

1生产性毒物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

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①呼吸道.②皮肤.③消化道.

3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产生作用.

1职业中毒(急性、慢性、亚急性中毒).

2带毒状态(无中毒症状,体内含毒物量).

3其他职业病.

4致突变,致癌,致畸.

5对生殖功能的影响[汽油(女),二硫化碳(男)].

6.常见的职业中毒.

1三氯乙烯中毒(红斑样皮疹,肝脏受损).

2正已烷(白电油).(手足麻木、两腿酸软无力).

3二氯乙烷中毒(ABS514、3434、3435溶剂)脑病昏迷甚至死亡).

4三氯甲烷(哥罗仿)中毒(喇叭厂粘合剂).(恶心、呕吐、黄疽).

5甲苯(天那水)中毒(油漆).(头痛、恶心、四肢无力).

6铅中毒(首饰行业、小焊锡、铸字).(腹绞痛、贫血、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

7.职业中毒常用控制措施.

1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2局部排气罩.

3防护服装.

4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

5防缺氧、窒息措施.

8.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1急性听力损伤,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

2噪声性耳聋.

3耳鸣.

4高血压、心脏疾病、失眠烦燥、消化不良、胃溃疡等.

9.噪声的控制.

1工程控制.

2方向和位置控制.

3封闭.

4使用消声器.

5吸声处理.

6个体保护.

10.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与控制.

1典型表现发作性手指发白(白指症).

2个体防护,防振手套,减振垫层,阻尼层.

11.辐射对人体影响与控制.

1烧伤、白内障、皮肤癌.

2减少暴露时间以及保护屏的类型选定.

三、安全生产知识

机械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生产预防知识

操作设备八必須

上下班前后,必须做好机械的安全自查工作

新工分至车间,必须要岗位技术培训合格再上岗

每天下班前,必须做好设备的5S工作

设备有隐患,必须停机停电立即整改修复

操作任何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上班是必须合理的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每日开机,必须特别注意手的位置、方向和范围

岗位调动,必须经过新岗位技术培训合格再上岗

操作设备十禁止

禁止用惯性换砂轮禁止私自开动他人机械

禁止私自操作各种机械车辆禁止戴手套操作钻床、切管机、攻牙机

禁止私自用化学药品处理任何对象禁止管料未放到位,就启动开关

禁止将脚一直放在脚踏开关上

二)工作前的检查(个人检查).

(1)保护用品佩戴检查.

(2)检查手工工具,工作场所,左右手放置位置,堆放工具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设备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电源、操作把手以及设备运转是

否正常,是否有异声、异味、振动现象,润滑系统是否良好.

(4)检查紧急停止按钮是否正常使用,上班安全交接的异常修复状况.

(5)大型设备两人操作必须统一指挥,配合恰当.

(三)工作中的要求(个人操作一般要求).

(1)在加工中旋转有刺的工件不可戴线手套作业.

(2)加工件重量大于20kg要用起重设备,不可用人力.

(3)严禁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进入行程内.

(4)紧固工件时,要站稳,不可用力过猛,且牢固不可飞出.

(5)机械运转中严禁擦拭设备或测量物件.

(6)加工中有切屑,必须放下防护档板,清除工作台上切屑时不能直接用手,

不能用压缩气吹,要用专门工具.

(7)随时做好5S工作,不可堵塞通道和工作场所.

(8)离开机械时必须停机.

(9)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失误违章.

(四)工作结束.

(1)关闭设备,整理场地,收拾好刀具、附件、测量工具.

(2)使用专门工具清除切屑.

(3)进行日常的5S工作.

(4)对异常机械必须进行安全交接班工作,且做好记录.

12.如何预防事故之二(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

(1)物件机械本身缺陷(设计、维修不良、废旧、疲劳、过期、出故障未修理).

(2)防护措施安全装置缺陷(没有,不完善,没有接地,没有档板,没间隔).

(3)工作场所缺陷(没有通道,场所间距小,用具缺陷,放置位置不当,物体

堆积方式不当,意外摆动无防护).

(4)个人保护用品、用具缺陷(缺少防护,防护不良,用具不良).

(5)作业方法缺陷(作业程序错误,使用不合理设备、机械,使用不合理工

禁止让手进入行程范围内

禁止在设备运转中擦拭和测量工件物

禁止用手代替工具作业

如何预防事故之一.

(一)控制人的失误.

(1)在进入车间工作前4时时内不进酗酒.

(2)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衣服要“三紧”(领口、袖口、衣服下

摆束紧),头发压在工作帽内.不得穿拖鞋、凉鞋或赤脚进入车间.

(3)有病或没有休息好,身体极度疲惫时,不能操作机器.

(4)作业环境的缺陷(照明,通风不良,道路交通缺陷,噪声、振动等)

(5)操作设备打瞌睡,机械异常带病作业.

(6)凭自己习惯拿取料,不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7)窜岗作业,工件未坚固好的,调机不管电源.

(8)料件异常不停机处理,工件未到位就启动开关.

(9)莽撞侥幸作业,违章作、麻痹作业,逆反心理作业,错误的习惯动作等

(10)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使用机械、工具等机械超速,送料太快).

(11)不采取安全措施(不防止意外危险,突然开动,没看信号就开机车).

(12)对机械设备不进行加油、修理、保养.

(13)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拆掉不起作用,调整错误).

(14)制造危险状态(货物过载,使用不安全设施,混装危险物).

(15)使用保护用品缺陷(不使用,使用方法不当).

(16)不安全放置(不安全状态放置).

(17)接近危险场所(接触危险部位,进入危险区).

(18)不安全行为(从低下抽取货物,扔代替手递,奔跑,捉弄人,恶作剧).

(19)误动作(货物拿多,拿产品方法不对,推移方法不对,上下方法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