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183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检测

高二生物(必修)试卷

1.组成淀粉和淀粉酶基因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A.葡萄糖和氨基酸B.葡萄糖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C.麦芽糖和氨基酸D.麦芽糖和核糖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淀粉是由单糖聚合而成的多糖,所以其组成单位是单糖(葡糖糖);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所以淀粉酶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详解】淀粉属于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淀粉酶基因为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2.下列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主要内容的是

A.细胞中都有核糖体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C.老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D.细胞的作用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内容: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意义:

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详解】细胞学说中未提到细胞器的相关内容,A符合题意;细胞学说指出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不符合题意;新细胞可从老细胞中通过细胞分裂产生,C不符合题意;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A。

3.如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与细胞的渗透吸水与失水有关

B.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3和4

C.7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D.8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示1表示为细胞壁和细胞膜间的间隙,2为液泡,3为线粒体,4为叶绿体,5为内质网,6为核糖体,7为高尔基体,8为细胞壁,9为细胞核。

【详解】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与失水主要是与2液泡有关,A正确;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3线粒体、4叶绿体、9细胞核,B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一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一细胞膜,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面积增大,但植物细胞高尔基体只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故不会增大细胞膜面积,故C错误;8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无选择透过性,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4.下图表示某些物质或概念的从属关系,a、b、c可分别对应

A.单糖、麦芽糖、核糖

B.蛋白质、酶、载体

C.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D.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

【答案】C

【解析】

麦芽糖属于二糖,因此单糖(a)不包含二糖(b),A错误;少部分酶属于RNA,因此a不全部包含b,B错误;自然界的生物可分为细胞生物与非细胞生物两大类,根据是否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因此生物包含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C正确;被动运输包含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而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是并列关系,D错误。

5.如图是某多肽分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是在高尔基体上合成的

B.③⑤⑦的形成方式及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C.该多肽链完全水解后产生4种氨基酸

D.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分析题图:

题图是某多肽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表示R基;③、⑤、⑦是肽键;⑨是羧基。

【详解】图示为某多肽分子结构示意图,多肽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中经脱水缩合形成的,A错误;③、⑤、⑦为肽键,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的形成方式及结构不是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原因,B错误;构成该多肽的4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②④⑥⑧,其中④⑧相同,R基有3种,所以该多肽链完全水解后产生3种氨基酸,C错误;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的脱水数=肽键数=3个,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3=54,D正确。

6.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不符的是

A.脂肪—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B.ATP—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

C.自由水—细胞中的良好溶剂D.脱氧核糖核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脂质分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膜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葡萄糖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运输;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详解】葡萄糖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A错误;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B正确;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是:

细胞中的良好溶剂,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C正确;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DNA),D正确。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

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C.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D.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及其功能,要求考生理解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点,知道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A正确;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膜的功能越复杂,B正确;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C正确;生物膜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与核膜,D错误。

8.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某物质的运输速率符合下图1、图2所示特征,其最可能的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

图1中在一定范围内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达到饱和点后不再上升,这可能是受到载体蛋白或能量的限制,因此该图可以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2中物质的运输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该物质运输与能量无关,因此可以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详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A错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C错误;胞吞胞吐为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蛋白,D错误。

9.下图1为ATP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量很丰富B.由图1可知ATP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C.图2中的酶1和酶2为同一类酶D.图2中反应向左进行可以发生在叶绿体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1为ATP,其中的A代表腺嘌呤,其中的五碳糖为核糖,P表示磷酸基团,磷酸基团之间的2个~为高能磷酸键。

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表示ATP水解成ADP和Pi,并释放能量;反应向左进行时,ADP转化为ATP,能量可来自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或呼吸作用释放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详解】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少,A错误;由图1可知ATP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图2酶1催化表示ATP水解,酶1为ATP水解酶,酶2催化ATP合成,为ATP合成酶,故C错误;图2中ADP转化为ATP的能量可来自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故可发生在叶绿体中,D正确。

1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更新空气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C.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C02中的碳最终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H20

【答案】C

【解析】

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可更新空气,A正确;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B正确;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并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错误;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H20,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要求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B.催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

C.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药剂后会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

D.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A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可能是蛋白质,也可能的RNA,A项错误;酶是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在催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B项正确;高温会使淀粉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C项正确;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D项正确。

12.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答案】B

【解析】

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不能过氧化氢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①错误;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淀粉作为底物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②错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为还原性糖)、但不能催化蔗糖的分解,实验③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可以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也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蔗糖水解产物是还原糖),③正确;利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应该用碘液来检测,④错误,故选C。

13.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根据有氧呼吸反应式

第一阶段C6H12O6酶→细胞质基质2丙酮酸+4[H]+能量(2ATP)

第二阶段2丙酮酸+6H2O酶→线粒体基质6CO2+20[H]+能量(2ATP)

第三阶段24[H]+6O2酶→线粒体内膜12H2O+能量(34ATP)

可知答案为D。

14.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合成A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