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0564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

《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

如果输出项是表达式,则只输出表达式的值,而不是表达式本身。

Readln是输入语句,它的一般格式为:

①Read 

(变量1,变量2);

②Readln 

③Readln

活动效果

基本掌握了pascal程序的简单结构以及输入输出语句。

写程序

[例1.5]自然数的立方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平方之差,比如43=102-62,请输出自然数1996的这种表示形式。

(这里的43用自乘三次的形式4*4*4表示;

102也用自乘二次的形式10*10表示)

解:

此题没有现成的计算公式能直接利用,但可以自行推出处理方法或构建适当的运算公式,按着构想的处理方案编排出各步骤。

设这个自然数为N,两个平方数分别为X,Y,将问题表示为求N3=X2—Y2

[例1.6]求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两个实数根。

方程的系数是常量,分别用a,b,c表示,可运用数学上现成的求根公式求方程的根,采取如下方法:

①先求出d=b2-4ac;

(求根公式中需用开方运算的那部分)

②再用求根公式算出x1,x2的值。

(x1,x2=?

③输出x1,x2.

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清晰思路,并能写出两个例子的程序段。

顺序结构程序

Pascal定义了五个标准整数类型,如下表所示:

类型

取值范围

占字节数

格式

Shortint(短整型)

-128..127

1

带符号8位

Integer (整型)

-32768..32767

2

带符号16位

Longint(长整型)

-2147483648..2147483647

4

带符号32位

Byte (字节型)

0..255

无符号8位

Word (字型)

0..65535

无符号16位

在前面程序中常用的数据类型除整数类型,还有实数类型。

Pascal还定义了五个标准实数类型,列表所示如下:

有效数字

Real

2.9×

10-39~1.7×

1038

6

7~8位

Single

1.5×

10-45~3.4×

11~12位

Double

5.0×

10-324~1.7×

10308

8

15~16位

Extended

1.9×

10-4951~1.1×

104932

10

19~20位

Comp

-263+1~238-1

学生基本掌握了程序中的数据类型。

但还需要强化记忆。

选择语句

if语句常称为条件语句,它的一般格式为:

(1)if条件then语句;

(2)if条件then语句1 

else 

语句2;

IF语句的功能是按条件在两种可能中选择其中一种。

习惯上把if后面的表达式称为条件,then后面的语句称为真项,else后面的语句称为假项。

若条件成立(为真)就执行真项,然后执行if语句的后继语句;

若条件不成立(为假)就跳过真项而执行假项,然后执行后继语句。

而第一种格式只有真项,没有假项,当条件不成立(为假)就什么也不需做,直接往下去执行后继语句。

if语句规定它的真项或假项位置上只能是一个基本语句,如果需要写一组语句,就应当使用复合语句。

本程序中有三处用到复合语句。

每个复合语句的范围是从Begin开始到与它相对应的End为止。

复合语句的地位和一个基本语句相同;

其一般格式为:

Begin 

语句系列 

End;

学生能掌握选择语句中的If语句及其复合语句。

情况语句

Case─end语句为情况语句,是多路分支控制,一般格式为:

Case表达式of

情况常量表1:

语句1;

情况常量表2:

语句2;

:

情况常量表n:

语句n

end;

执行情况语句时,先计算Case后面表达式的值,然后根据该值在情况常量表中的“对应安排”,选择其对应的语句执行,执行完所选择语句后就结束Case语句;

如果常量表中没有一个与表达式值对应的语句,则什么也不做就结束本Case语句。

Case语句的另一种应用格式为:

语句n;

else 

语句n+1

end;

学生基本掌握了情况语句的两种格式,需强化练习。

Pascal常用的算术标准函数有19个:

(1)abs(x)求x的绝对值(|x|);

(2)exp(x)求ex的值;

(e为无理数2.71828…)

(3)frac(x)求x的小数部分;

(4)int(x)求x的整数部分(不舍入,函数值为实型);

(5)ln(x) 

求以e为底的x的对数(logex 

);

(6)odd(x)判断x的奇偶数(当x为奇数时odd(x)值为true,否则为false);

(7)ord(x)求x的序号,结果为整型(x为有序类型量);

(8)pi 

π值(3.1415926535897932…);

(9)pred(x)求x(有序类型)的前趋值;

(10)succ(x)求x(有序类型)的后继值;

(11)random随机函数,产生0~1的随机值;

(12)random(n)产生0~n的随机数(n为word类型,先执行randomize,才能得到随机整数);

(13)round(x)求x的四舍五入整数;

(14)trunc(x)求x的整数部分(截掉小数部分,结果为整型);

(15)sqr(x)求x的平方值(x2);

(16)sqrt(x)求x的开平方根值( 

);

(17)sin(x)求x的正弦函数(x为弧度);

(18)cox(x)求x的余弦函数(x为弧度);

(19)arctan(x)正切的反三角函数(x为数值);

以后还学多做练习,以便牢固掌握算术标准函数的定义,做到灵活运用。

循环语句

for循环语句有两种格式:

(1)for 循环变量:

=初值 

To终值do语句;

(2)for 循环变量:

=初值 downto终值do语句;

(1)种格式的初值小于等于终值,循环变量值按自动加1递增变化;

(2)种格式的初值大于或等于终值,循环变量值按自动减1递减变化。

for循环是(以递增1或以递减1)计数型循环。

Pascal共有四种逻辑运算符:

①and(与) 

两条件都为True时,其结果值为True;

否则为False;

②or(或) 

两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为True;

其结果值为True;

③xor(异或)两条件的逻辑值不相同时,其结果值为True;

④not(非) 

条件为True时,其结果值为False;

否则为True;

(取反)

掌握了for语句的基本结构及用法。

了解了pascal的四种逻辑运算符。

Repeat循环是直到型循环

程序中的Repeat循环格式为:

repeat

循环体语句;

until条件表达式;

{直到条件为真}

Repeat循环首先执行由Repeat和Until括起来的循环体语句,然后检查Until后面的条件表达式:

如果表达式结果为假,则继续执行循环体,接着继续检查Until后面的条件表达式,如此反复执行直到这个表达式结果为真时结束循环。

Repeat循环体语句必须有能改变Until后面条件表达式值的语句,并最终使这个条件表达式的值为真,使循环自动结束。

学生掌握了Repeat循环语句的格式,了解的它的具体含义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While循环是当型循环

While循环语句的格式为:

While条件式do语句;

其中do后面的“语句”是被重复执行的,称为循环体;

若循环体是多个语句,必须用begin--end包起来成为复合语句。

While循环首先判断条件式,当条件式的值为真就执行do后面的语句(循环体)。

While的循环体内也必须包含能改变控制变量取值语句,影响条件式的值,最终使条件式为false(假),才能结束循环。

Pascal语言的三种基本循环方式, 

for循环对循环范围有明确规定,且循环变量只能是递增加1或递减1自动计数控制;

而repeat--until循环和while--do循环比较灵活,只要对条件表达式的值能控制满足一定要求就能组成循环,但在循环体中必须有改变循环变量值的语句,使条件判断(逻辑值)最终为True或flase,让循环能够终止。

学生掌握并能运用当型循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总结三种循环方式,加深了对循环语句的理解。

程序中往往需要把主要任务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只负责一个专门的基本工作。

每个子任务就是一个独立的子程序。

TurboPascal可以把函数和过程作为子程序调用。

Pascal允许用户在程序中自己说明定义所需要的函数并在程序中调用这些函数。

自定义函数的一般格式为:

function函数名(形式参数表):

类型;

{函数首部}

局部变量说明部分;

begin

语句系列;

{函数体}

end;

函数中的形式参数接受调用函数时所传入的值,用来参与函数中的运算。

函数的结果是一个具体的值,在函数体中必须将所得到的运算结果赋给函数名;

主程序通过调用函数得到函数的运算结果。

调用函数的一般格式为:

函数名(实在参数表) 

调用函数时,函数名后面圆括号内的参数必须有确定的值,称为实在参数。

调用时即把这些实际值传送给函数形参表中的相应形参变量。

函数不是单独的语句,只能作为运算赋值或出现在表达式中。

习题

求从键盘输入的五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

了解了函数及自定义函数的运用,但还需多加练习。

[例4.1]编程找出由键盘任意输入五个整数中的最大整数。

设输入的五个整数为n1、n2、n3、n4、n5,为了便于处理,引入一个中间变量t1,按如下步骤处理:

①令t1=n1;

②将t1与n2比较,将两者中较大的数放入t1;

③将t1与n3比较,将两者中较大的数放入t1;

④将t1与n4比较,将两者中较大的数放入t1;

⑤将t1与n5比较,将两者中较大的数放入t1;

⑥经过以上5步处理后,t1即为5个数中最大者。

从上面规划的步骤看来,从步骤②到步骤⑤需处理的目标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段子程序Max(x1,x2),以找出x1和x2中最大的值并返回。

[例4.2]求任意输入的五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

⑴自定义一个专门求两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的函数GCD;

⑵调用自定义函数,第一次求前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从第二次开始,用每次求得的最大公约数与下一个数再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直到最后。

本题共四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设输入的五个自然数分别是a1,a2,a3,a4,a5。

①求a1,a2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存入a1;

②求a1,a3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③求a1,a4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④求a1,a5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⑤输出a1,此时的a1已是五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通过例题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和运用。

自定义函数通常被设计成求一个函数值,一个函数只能得到一个运算结果。

若要设计成能得到若干个运算结果,或完成一系列处理,就需要自定义“过程”来实现。

从作用来看,过程与函数是相似的,都能将复杂的问题划分成一些目标明确的小问题来求解,只不过函数有值返回而过程则没有。

自定义过程的一般格式如下:

Procedure过程名(形式参数表);

{过程首部}

局部变量说明部分;

语句部分;

{过程体部分}

调用过程的格式为:

过程名(实在参数表);

调用过程名后面圆括号内的实在参数与定义过程的形参表必须相对应,调用过程相当于一个独立语句,可单独使用。

习题:

1.输入自然数n,求前n个合数(非素数),其素因子仅有2,3,或5。

2.自然数a的因子是指能整除a的所有自然数,但不含a本身。

例如12的因子为:

1,2,3,4,6。

若自然数a的因子之和为b,而且b的因子之和又等于a,则称a,b为一对“亲和数”。

求最小的一对亲和数。

3.求前n个自然数的平方和,要求不用乘法。

例如:

3的平方不用3*3,可用3+3+3。

了解了形参变参。

但还需加强练习。

Pascal系统允许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有:

数组类型、子界类型、枚举类型、集合类型、记录类型、文件类型、指针类型。

Pascal语言把它归为数组。

数组成员(分量)称为数组元素。

数组必须在说明部分进行定义:

确定数组名,数组分量(元素)的个数及类型。

一般格式有:

Var 

数组名:

array[下标类型] 

of 

数组元素类型;

数组常量说明格式为:

Const数组名:

array[下标类型]of数组元素类型=(常量表);

程序中对数组的输入、输出处理,常用循环语句控制下标,进行有序地直接操作每个数组元素。

1.裴波那契数列:

数列1、1、2、3、5、8、13、21…称为裴波那契数列,它的特点是:

数列的第一项是1,第二项也是1,从第三项起,每项等于前两项之和。

编程输入一个正整数N,求出数列的第N项是多少?

(N不超过30)。

2.下面的竖式是乘法运算,式中P表示为一位的素数,编程输出此乘法竖式的所有可能方案。

这节内容有一定难度,还有待加强练习与辅导。

二维数组

程序中定义二维组方式与一维数组形式相同。

二维数组的元素由两个下标确定。

二维数组元素的格式如下:

数组名[下标1,下标2]

常用下标1代表数据在二维表格中的行序号,下标2代表所在表格中列的序号。

1.输入四个学生考试五门功课,要求按个人总分从高到低排列输出二维成绩表格。

(即每行有学号,五科成绩及总分)

1

2.杨晖三角形的第n行对应着二项式n次幂展开式的各个系数。

例如第3行正好是 

(a+b)3=a3+3a2b+3ab2+b3展开式各项系数1,3,3,1。

右图是n从0~4的杨晖三角形:

第一行n=0,即(a+b)0=1,系数为1;

第二行n=1,即(a+b)1=a+b,系数为1 

1;

第三行n=2,即(a+b)2=a2+2ab+b2,系数为1 

1;

编程输出n行的杨晖三角形。

有难度,学生掌握起来吃力。

还需加强辅导。

集合类型

Pascal系统把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有序类型的对象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集合,可将集合类型的所有元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集合运算。

定义集合类型的一般格式是:

集合的值放在一对方括号中,各元素用逗号隔开,与排列的顺序无关,因此,[9,2,5]和[2,5,9]的值相等,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是空集合,用[]表示。

如果集合的元素是连续的,可用子界表示,如[5,6,7,8,9]可表示为[5..9]。

集合有以下几种运算:

1.集合的交、并、差运算:

(设两个集合a:

=[1,2,4,6]和b:

=[4,6,7,8])①集合的并:

a+b即组合成新的集合(为[1,2,4,6,7,8]);

②集合的交:

a*b即将a,b集合中的公共元素组合成新的集合(为[4,6,]);

③集合的差:

a-b即在a中的元素去掉在b中出现的之后,所剩下的集合(为[1,2])。

2.集合的比较:

①相等:

a=b,若两个集合中的元素个数相等,每个元素相同,则两个集合相等,比较结果为真(ture),否则为假(false);

②不等:

a<

>

b表示两个集合不相等;

③包含:

a>

=b表示a集合包含b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a<

=b表示a集合是b集合的子集。

3.集合的测试运算:

检查某个数据在集合中,测试结果为ture;

不在集合中,测试结果为false;

6in[8,6,9,4]结果为ture;

{6在集合[8,6,9,4]中为真}2in[8,6,9,4]结果为false;

{2在集合[8,6,9,4]中为假}

从程序Exam511的输出部分可看到,集合类型的值不能直接输出,要用测试方法进行输出或转换成数组元素的值。

基本掌握了集合类型的赋值格式,理解了集合类型的几种运算方式。

活动主题

信息学奥林匹克辅导NoipPascal

记录类型和文件类型自定义记录类型的一般格式为:

访问记录中的分量,有两种方式:

①记录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