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017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doc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doc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论文6

专业实践论文

 

作者:

学号:

学系: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题目: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指导者:

年月南京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地增长。

在这种形势下,书籍就渐渐地成为人们获取并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图书馆就自然而然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这次毕业设计,我以我所在的学校图书馆为开发背景,设计这个图书管理系统,从图书的入库登记到查询浏览,从借书证发放到图书的借阅,形成了一个整体自动化管理模式,改善了我校图书馆的管理。

本文介绍了在VisualBasic6.0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本系统的详细过程,提出实现图书馆信息管理、资源共享的基本目标,从而推动迈向数字化图书馆的步伐,并阐述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从图书的入库登记到查询浏览,从借书证发放到图书的借阅,形成了一个整体自动化管理模式,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进行了科学而严谨的阐述。

 

关键词:

图书管理;VisualBasic;数据库

Title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BooksManagementSystem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mankindneedmoreknowledgealsoconstantlyincrease.Underthissituation,bookgraduallybecomethemainpathtoobtaintheknowledgeoflife,andlibrarynaturallyoccupiedinpeoplecertainlyposition,howsciencegroundthemanagementlibrarynotonlyrelatetotheconvenientdegreethatthereaderbegtoknow,butalsorelatetothelibrarythatstrategyofdevelopment,therefore,developthemanagementsystemofaperfectlibrarycan'tlittle,thistextintroducedundertheVisualBasic6.0theenvironmentadoption"fromtoptobottomtotalprogramming,fromthedetailedprocessthatbottombutupapplieddevelopment"developthissystem,bringuptorealizethebasictargetthatshareofmanagement,resourcesoflibraryinformation,fromthestepthatbutthepushheadintothearithmeticfigureofthelibrary,andshowsthesystemconstructiondesignandfunctiondesign,fromthebooksofstoreinwarehousetoregisterthesearchtoview,booksthatissuefromlibrarycardtoangleofborrow,becomeathewholeautomationthemanagementthemode,andproceedscarefulexplainfromthesoftwareengineeringscience.

 

Keywords:

librarymanagementsystem;VisualBasic;database

摘要I

AbstractII

1绪论1

1.1系统开发背景1

1.2系统开发软件介绍2

1.2.1软件工程介绍2

1.2.2VisualBasic介绍4

1.2.3数据库介绍4

1.3本章小结6

2系统需求分析7

2.1需求分析7

2.2功能需求7

2.2.1功能划分7

2.2.2功能描述7

2.2.3安全性需求8

2.2.4系统数据流程分析8

2.2.5功能模块图8

2.3本章小结10

3系统数据库设计11

3.1数据库E-R模型设计11

3.1.1读者实体E-R图11

3.1.2图书实体E-R图11

3.1.3借书实体E-R图12

3.1.4系统实体E-R图12

3.2数据库的详细设计12

3.3本章小结14

4详细设计与实现15

4.1用户登陆模块的实现15

4.2图书管理模块的实现17

4.3读者管理模块的实现18

4.4图书借阅模块的实现19

4.5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21

4.6本章小结23

5软件测试与维护24

5.1测试范围与主要内容24

5.2测试方法24

5.3软件维护24

5.4本章小结24

结论26

致谢28

参考文献29

1绪论

在以往的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

因此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他们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

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

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

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基于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1][2],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1.1系统开发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虽然人们可以从网上获得知识,但书本阅读起来却更加方便,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书籍就渐渐地成为人们获取并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图书馆就理所当然的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图书馆不但关系到读者求知的方便程度,也关系到图书管的发展,因此,开发一套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了。

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对于图书馆的借书和还书过程,想必大家都已很熟悉。

在计算机尚未在图书馆广泛使用之前,借书和还书过程主要依靠手工。

一个最典型的手工处理还书过程就是:

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上附带的描述书的信息的卡片和读者的借阅证放在一个小格栏里,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贴的借阅条上填写借阅信息。

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

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好相应的还书信息,这样还书过程就完成了。

以上所描述的手工过程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首先处理借书、还书业务流程的效率很低,其次处理能力比较低,一段时间内,所能服务的读者人数是有限的。

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流程无疑会极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和处理能力。

我们将会看到排队等候借书、还书的队伍不再那么长,工作人员出错的概率也小了,读者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选择书和看书上。

为方便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特编写该程序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使用该程序之后,工作人员可以查询某位读者、某种图书的借阅情况,还可以对当前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一些统计,给出统计表格,以便全面掌握图书的流通情况。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的急剧增加,有关图书的信息量也在不断成倍增长。

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就需要有图书管理系统[3][4][5]来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

通过这样的系统,我们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和快速查询,从而减少了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传统手工的图书管理,管理过程繁琐而复杂,执行效率低,并且易于出错。

通过这样的系统,我们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和快速查询,实现了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这样不仅减少了管理工作量,还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随着科技的飞跃进步,对信息的管理也是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精确。

不仅让信息合理规范的管理,同时也方便管理者方便的快速查询,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对图书信息进行图书入库、借阅登记、借阅查询、过期提示等这些日常业务的需要。

高效性的通过系统的实用,能够改变旧的图书管理模式,使对图书的管理、借阅、查询更加方便有效。

1.2系统开发软件介绍

1.2.1软件工程介绍

软件工程[6][7][8]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

典型的软件比如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

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比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

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

软件工程[6]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的框架可概括为:

目标、过程和原则。

软件工程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各种结构分析及结构设计技术。

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工程的困难程度;在软件生存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良好的技术方法,而且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进行严格的审查,合格之后才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这就使软件开发工程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了软件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总之,采用软件工程方法论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也能明显提高。

目前划分软件生存周期阶段的方法有许多种,软件规模、种类、开发方式、开发环境以及开发时使用的方法论都影响软件生存周期阶段的划分。

在划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时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使各阶段的任务彼此间尽可能相对独立,同一阶段各项任务的性质尽可能相同,从而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软件开发工程的组织管理。

一般说来,软件生存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三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

下面的论述主要针对应用软件,对系统软件也基本适用。

软件定义时期的任务是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导出实现工程目标应该采用的策略及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估计完成该项工程需要的资源和成本,并且制定工程进度表。

这个时期的工作通常又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