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0140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境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出境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出境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出境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出境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境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出境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境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境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虽然人民币对整体货币篮子仍处于贬值期间,但一方面,人民币并非对所有货币都呈现剧烈/长时间的贬值,许多目的地出行人数对汇率波动的敏感性并不高,加之出国游国家多为成熟目的地,拥有需求刚性,随着16年影响广泛的恐袭等突发事件消退或一旦汇率波动短期反转,人次增速反弹会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在目前航线增多、航空成本下降的背景下,贬值主要影响目的地酒店/购物成本,即使在人民币贬值背景下总体出行成本上升幅度仍可控,因此我们认为对17年起的出境游市场不必过分悲观。

一、出境游增速放缓,人民币贬值明显

1、中国出境游人次增速放缓

2014年开始,出境游市场游客数增幅出现放缓情况,2016年上半年尤为明显。

按照所有出境游客口径统计,2014年出境游人数增速下降到8.98%,结束两位数增长,2015年增速保持在9%低位,2016年增速下降到4.3%。

按照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口径统计,2014年至2016年,增速中枢从2014年之前的20%—40%高速增长区间,下降到5%—10%区间。

2、811汇改叠加美元升值周期,人民币相对主要货币贬值明显

(1)811汇改和美元升值周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大幅度贬值

2015年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这一调整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机制进一步市场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当期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次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次性贬值2%。

随后,人民币兑包括美元在内的多国货币开启了贬值周期。

自去年8月至今年11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贬值6.90%,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贬值12%。

2015年12月17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加息25个基点,抬升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至0.25-0.5%。

这是美联储近十年以来首次加息,意味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美国货币政策结束量化宽松,回归常态化,也标志着美元正式进入升值通道。

随后,美元指数大幅走高。

(2)811汇改至今,人民币相对主要货币均呈现贬值态势

去年8月至今,除相对美元明显贬值外,人民币相对日元、韩元、新加坡元、欧元等世界主要货币均呈现贬值态势。

3、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数增速

近年来,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数增速下降趋势扩大,引起市场担忧。

各种解释从多个角度试图探查问题原因。

2015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相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明显。

两种现象在同一时期叠加出现,其间联系引人思考。

在海外旅游产品和服务本币价格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将导致海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即中国游客出境游成本变化,从而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我们认为,近年来人民币相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造成中国公民处境旅游成本增长,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家出游的积极性,导致中国公民出境游人数增速呈现下滑态势。

基于这一思考,我们将时间维度拉长到2010年至今,并且扩大旅游目的地的范围,试图探究人民币币值波动对中国大陆游客出境游人数增速的影响。

二、中国出境游人数增速受人民币币值波动的影响

如前文所述,近年来中国出境游人数增速出现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扩大。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不同旅游目的地而言,中国游客增速变化趋势出现明显分化。

同时,虽然人民币相对世界主要货币均呈现贬值态势,贬值幅度和持续时间却各不一样,需要分别讨论。

1、不同旅游目的地中国游客增速出现明显分化

虽然2014年至今,中国出境游人次增速整体呈现放缓态势,但是细分目的地市场可以发现,这主要是由于港澳人次下滑幅度较大,且港澳游占出境游总人次比重较高造成的。

亚洲其他地区和欧美市场则继续保持较好增速。

2015年香港和澳门接待内地游客数量分别下降3.4%和16.8%,直接影响当年出境游总体人次增速减缓为9%;

2016年1-4月,赴香港、澳门游客人数分别同比下滑13%和1%,直接影响当期出境游总体人次增速减缓为4.3%。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亚洲其他地区和欧美市场则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我们预计随着全球经济企稳,政治局面将逐渐恢复常态,短期不利因素只能对出境游造成短暂影响,长期来看出境游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市场潜力较大。

2、人民币相对主要货币贬值幅度和持续时间出现分化

尽管2015年8月至今年12月底,人民币兑世界主要货币均呈现贬值态势,但是贬值持续的时间和幅度却出现明显分化。

人民币相对世界主要货币最大累计贬值幅度见表1.其中,人民币相对日元贬值幅度最大,为31.03%;

人民币相对马来西亚林吉特和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较小,分别为3.56%和5.17%。

另外,人民币相对英镑持续升值,与其他货币走势均不相同,这主要源于英国退欧公投带来的不确定性。

3、人民币币值波动对中国赴各旅游目的地国人数增速的影响

(1)美洲—美国

2010年至2013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累计升值幅度高达11.36%。

同期中国游客赴美旅游人次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且多次出现100%以上的同比增速,2012年9月甚至达到174.31%的历史高位。

2013年下半年,虽然人民币兑美元依旧保持升值态势,但由于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爆炸案的冲击且有中国留学生遇难,中国游客赴美旅游人次暴跌。

2014年年初,人民币兑美元进入持续贬值通道。

由于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造成中国赴美游客数量暴跌,2014年三季度,中国赴美游客人次增速较高。

除此之外,2014年年末至今,中国赴美游客人次增速绝大部分时间保持在20%以下,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第二季度增速甚至降至10.54%和5.32%的历史低位。

虽然2015年第四季度增速较高,但是这是由于811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相对人民币兑其他货币贬值幅度较小造成的暂时性情况。

(2)亚洲

①中国港澳地区

由于港币与美元保持联系汇率制,澳门元与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因此港币、澳门元汇率与美元保持极为紧密的联系。

人民币兑港币、澳门元的走势与人民币兑美元走势基本一致。

但是,由于港澳地区本身的情况与美国相去甚远,中国大陆游客赴港澳旅游人次增速变动与赴美游客人次增速变动也有较大不同。

长期以来,香港、澳门地区是中国大陆游客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两地游客总量长期占到中国出境游市场游客总数60%以上。

而且,赴港澳大陆游客中,选择自由行的比例非常高,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可见,港澳地区对中国大陆游客而言,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出境游目的地。

这导致港澳旅游人次增速很难出现中国赴美游客人次增速那样的超高水平,15%左右的增速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2010年至2012年底,中国大陆游客赴港澳人次增速保持在这一理想区间,这与保持强势升值的人民币走势较为符合。

2013年之后,港澳旅游增速开始大幅下降,这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随着“蝗虫事件”持续发酵、占中事件愈演愈烈,香港旅游环境不断恶化;

第二,随着中国政府“反腐”力度加强,公款赴港澳消费人次急剧减少,赴澳门参与博彩的人次增速也不断下降。

第三,近年来其他出境游目的地国家纷纷放宽对华旅游签证限制,便利中国游客,抢占中国出境游市场,较大地冲击了港澳市场占有份额,第四,即为人民币周期中香港等购物天堂的比价优势在缩小。

②日本

人民币相对日元汇率,自2011年底开始进入升值周期,直至2015年811汇改后才逆转。

2013年6月之前,中国赴日旅游人次增速波动非常剧烈,主要是因为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件、2012年钓鱼岛争端持续发酵、2012年底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和政治事件。

2013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兑日元持续大幅度升值的影响开始显现,赴日旅游人次爆发式增长,至2015年底人民币兑日元贬值以前,一直保持在近100%的超高速增长区间;

2016年人民币贬值影响开始显现,赴日游客增速有所下滑。

③韩国

从2010年至今,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相较世界其他主要货币而言,波动频率较高。

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韩元相对人民币升值11.92%,中国赴韩游客增速从24.85%转为-1.12%。

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韩元相对人民币升贬值互现,波动频繁但幅度较小。

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韩元相对人民币升值9.46%,中国赴韩游客增速从44.35%的高位,下降到17.57%。

2013年初至2013年6月,韩元相对人民币贬值8.18%,中国赴韩游客增速增加到76.45%的高位。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韩元相对人民币贬值13.31%,中国赴韩游客增速维持高位。

2015年5月,韩国爆发MRES疫情,赴韩旅游人数骤减。

随后韩元相对人民币升值,但是由于前年度中国赴韩旅游人数基数较小,2016年6月中国赴韩游客增速出现异常高值。

④泰国

2010年底至2015年811汇改前,人民币兑泰铢持续升值。

同期,中国游客赴泰国旅游人次增速绝大部分时间位于20%以上高增速区间,并多次触及100%超高增速区间,强势人民币刺激了中国居民赴泰旅游热情。

2013年至2014年,中国赴泰国旅游人次出现反常下降。

这是因为这一期间泰国政局持续动荡,较大程度打击了旅游产业。

2013年11月开始,反政府的黄衫军抗议英拉政府特赦案,开始持续性、大规模的游行活动;

2014年一季度发生两起炸弹攻击事件和多起枪击事件,民众恐慌情绪蔓延;

2014年5月起,黄衫军占领政府机构、包围电视台,政府支持者和反对者并持续集中于曼谷开展示威活动,泰国军方为此宣布戒严。

⑤新加坡

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人民币兑新加坡元持续升值。

在此期间,中国大陆赴新加坡旅游人次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高增速区间。

2013年底至2014年7月,人民币兑新加坡元出现暂时性贬值,贬值幅度约为5.7%。

此时人民币相对大部分世界主要货币均保持升值态势,因此2013年第四季度及2014年全年,中国大陆赴新加坡旅游人次出现明显下滑。

虽然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人民币兑新加坡元恢复升值,且三个季度内升值幅度幅度达到10.1%之大,但由于汇率变动对出境游人次增速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中国游客赴新加坡旅游人次在2015年6月之后才恢复到高位。

⑥越南

2009-2015年,越南盾对人民币持续处于贬值期间,但国人赴越旅游人数增速处于下行,甚至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期间呈现负增长,猜想主要与该区间日元贬值、赴日旅游大热导致的游客分流有关。

2016年以来越盾对人民币升值,但由于日元升值影响,其他东南亚国家价旅游行情回暖,重新呈现正向的游客数量增长。

(3)欧洲

①欧元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

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人民币兑欧元持续升值近一年,随后人民币在强势地位盘整近一年。

在这两年间,除2011年三、四季度,受到当年7月和11月的恐袭事件冲击,中国赴欧旅游人次增速跌至个位以外,人次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高增速区间,并在2012年3月至2012年底期间,保持在30%以上。

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人民币兑欧元小幅度贬值,而且此间欧洲又相继发生了数起恐怖袭击事件,恐慌情绪弥漫,中国大陆游客赴欧旅游人次增速始终在低位徘徊。

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人民币兑欧元再次进入升值通道,并持续保持在强势地位。

在此期间,虽然发生了“查理周刊事件”等恐怖袭击事件,中国大陆居民赴欧旅游热情不减,人次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的高增速区间。

2015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相对欧元贬值,同时由于难民潮及英国脱欧等政治性突发因素影响,中国大陆赴欧旅游人次增速开始下降。

2016年一、二季度,增速降至个位数,分别为7.72%和1.21%,三季度赴欧旅游人数出现小幅下滑。

②英国

近5年英镑兑人民币总体呈现贬值趋势,但阶段性汇率波动明显,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4年年中、15年年中、年底、16年年中分别出现了英镑的大幅度升值,从而导致相应时期赴英旅客的急剧减少,体现出汇率对游客热情的显著影响。

③俄罗斯

2011年初至2015年8月,人民币持续大幅度升值,中国赴俄旅游人次增速保持在高位。

811汇改后,人民币相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但相对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非常小,因此中国赴俄旅游人数持续保持在40%以上的高水平。

(4)澳洲—澳大利亚

2011-2015年,澳元兑人民币总体处于下行趋势,2016年则恢复小幅上行趋势,赴澳游客同比增数先降后升。

观察每个小区间,可发现12年4月、13年2月、12月、14年年中、16年3月、7月都出现了明显的汇率波峰对应旅行人数增速波谷现象,体现出在不同窗口期汇率对游客热情的影响。

三、结论:

汇率影响需结合目的地国家情况具体分析

上文中,我们梳理了中国游客出行主要目的地汇率及旅游人次波动情况,其中,一个共性特点是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在各个目的地在各时间窗口中出现的“汇率波谷—旅游人次增速波峰”对应情况。

汇率波动对出境游必然有所影响,但值得探讨的是,结合不同国家间汇率波动特点、目的地成熟程度、需求刚性以及出行成本构成不同,汇率对不同目的地国家出行人次的影响是否有显著不同。

1、汇率对出境游有没有影响:

汇率波动是影响出境游增速的重要长期因素,但短期突发事件的影响更为显著

(1)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境游人数增速有显著影响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境游人数增速有显著影响:

特别是每当人民币币值上升,中国出境游人次增速保持稳定高增长或者处于上升趋势。

2013年9月至2015年811汇改之前,人民币兑俄罗斯卢布大幅度升值。

同期,中国赴俄游客数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仅有2014年底增速受当年7月马航MH17坠机事件影响,出现异常负值。

2014年3月至2015年底,人民币相对欧元、英镑、澳元较大幅度升值,同期,中国赴三地游客人次增速均较高。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人民币相对日元持续升值,累计升值幅度23.29%,受此影响,中国赴日旅游人数增速由负转正,游客人次一直以100%左右的高速增长。

2014年7月起,人民币相对马来西亚林吉特进入升值期,累计最大升值幅度达到25.96%,促进了中国赴马游客数量回升。

(2)暴恐等突发性事件对出境游有更显著的短期影响

2013年4月15日,历史悠久且影响力深远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遭遇爆炸袭击,造成至少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重,中国留学生吕令子不幸遇难。

而在马拉松赛现场遇袭后不久,该市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也发生了类似的爆炸事件。

美国经济社会安稳的形象受到重创,中国留学生的不幸遇难更是给国人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冲击。

2011年7月22日,反穆斯林极端分子在奥斯陆引爆炸弹后,辗转至该市郊外于特岛上持枪袭击了挪威工党青年营的参与者,导致77人丧生,其中多数为青少年。

2011年11月2日,巴黎《沙尔利周刊》杂志社出版了载有讽刺默罕默德的漫画封面的周刊,随后遭到袭击。

2013年5月22日,两名基地组织成员在伦敦街头砍杀英国士兵里格比,引起民众恐慌。

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欧洲又相继发生了数起恐怖袭击事件,恐慌情绪弥漫,中国大陆游客赴欧旅游人次增速波动明显,并2011年9月降至5%的低位,2013年12月降为负值。

2、汇率对出境游有多大影响:

与汇率波动幅度及持续时间、目的地成熟度等密切相关

(1)汇率对出境游影响与人民币波动幅度及持续时间有关

汇率对出境游影响与人民币波动幅度有关:

波动幅度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影响较大;

波动幅度较小或持续时间较短时,影响较为微弱。

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人民币相对新加坡元升值,但是幅度较小。

两年时间内,最大累计升值幅度为8.25%,且单次升值幅度小,持续时间短。

中国赴新加坡旅游人数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并未随人民币升值而上升。

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底,五个月时间跨度内人民币相对欧元大幅度升值8.82%,中国赴欧游客人次增速迅速走高,达到55.33%的历史高位。

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底,半年时间跨度内人民币相对欧元大幅度贬值9.75%,中国赴欧游客人次增速迅速回落,接近20%的增速水平。

2013年2月至2013年6月,人民币相对欧元先升值,随后出现贬值,五个月时间跨度内人民币相对欧元累计升值2.87%,幅度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对中国赴欧旅游人次增速影响较为微弱。

(2)汇率对出境游影响与目的地国本身的成熟度紧密相连

从前述数据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境游人数的影响受目的地国本身的成熟度、目的地国旅游人次占中国出境游总体人数的比重影响。

相对而言,对中国游客来说更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受货币币值波动影响较小,新兴旅游目的地受货币币值波动影响较大。

2010年下半年至2012年6月,人民币相对港币持续升值,累计最高升值幅度达到11.23%。

但是中国大陆赴港人数增速并未出现大幅度上升,反而进入下降通道。

2013年6月,中国大陆赴港游客增速下降为4.51%。

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强势升值11.07%,中国赴美人数增速始终保持强势增长。

这是由于相比美国,中国香港已是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占大陆出境总人数的比重及自由行的比例均较高。

(3)汇率对出境游影响与其波动频繁有关

从前述数据可以看出,通常而言,货币币值长期趋势平稳但短期波动频繁的旅游目的地国,人次增速对货币币值变动敏感度较高。

如果旅游目的地国货币在保持长期趋势平稳的情况下频繁波动,游客会形成较为稳定的预期,并且花费更多的时间观察币值波动,以期捕捉更有利的价格区间,降低出游成本。

如果旅游目的地国货币币值存在单方向变动趋势,那么游客更难捕捉到有利的汇率信息,因此出游人次增速对汇率敏感度相对较低。

2010年至2015年811汇改前,人民币相对美元、港币、韩元的走势有一定相关性。

人民币兑美元、港币走势基本一致,均为先升值,再贬值;

韩元围绕美元、港币上下波动。

明显可以看出,韩元波动频率远高于美元、港币。

分析中国赴韩国游客人次增速,可以发现其随币值变动特别敏感。

2013年6月至2016年六月,英镑相对人民币波动剧烈,但是币值中枢稳定。

在此期间,当人民币相对英镑升值,中国赴英游客人次增速上升,当人民币相对贬值,中国赴英游客人次增速下降。

3、关注汇率对旅游影响的特异性:

旅游需求呈现一定刚性,具有比价优势及处于汇率反转趋势的目的地易受青睐

(1)旅游需求的总体刚性趋势:

不随汇率贬值而泯灭,具有相对比价优势的目的地受青睐

当人民币相对多种世界主要货币处于贬值周期,如果同时相对某种货币处于升值状态/或贬值幅度较小,那么该种货币国将获得比价优势,受到中国游客的青睐。

也就是说,游客可能会放弃到货币强势的国家旅游,转向相邻近的货币短期走势相对弱势的国家旅游。

2012年初至2013年底,韩元兑人民币升贬值互现,但同期日元兑人民币持续贬值。

因此,中国赴日游客增速一直保持高位,中国赴韩游客增速随汇率波动而波动相当明显——韩元相对人民币稍有升值,赴韩中国游客增速立刻下降;

韩元相对人民币恢复弱势,赴韩中国游客增速恢复上升。

2015年人民币811汇改以来,世界主要货币相对人民币升值(见表一)。

其中,马来西亚林吉特和俄罗斯卢布相对人民币升值幅度最小,最大累计升值幅度分别为3.56%和5.17%。

同期,中国游客赴世界主要目的地国人数增速大部分放缓,但赴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的人数增速却保持较高增速。

2012年7月至2012年底,人民币相对欧元和英镑有较大幅度贬值,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有较大幅度升值。

在此期间,美国旅游获得相对比较优势,中国赴美游客人次增速高企。

2014年6月至2015年811汇改之前,人民币相对美元基本保持稳定,相对英镑小幅度升值,相对欧元大幅度升值。

同期,中国赴欧游客人次增速稳定在较高水平,中国赴美游客人次增速下降明显。

对中国游客而言,美国和欧洲都是价格水平较高的旅游目的地,且均具有很高的不可替代性。

当美元相对人民币保持强势的时候,如果欧元相对人民币贬值,则部分中国游客将放弃赴美旅游,转向价格更有优势的欧洲旅游。

(2)对特定目的地的刚性:

一旦汇率反转进入升值周期,人次增速实现快速反弹

根据上文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赴各目的地国人数增速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当人民币持续升值时,中国出境游人数增速扩大或保持高位;

当人民币持续贬值时,中国出境游人数增速放缓,甚至转负。

这其中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对于具有较大特色的目的地,其旅游需求具有一定刚性特征:

反映在尽管汇率波动可能影响短期人次,但一旦汇率反转人次的反弹会十分明显。

以美国为例,作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中国赴美的人次就呈现上述特征。

2011年年初至2012年年初,人民币相对美元持续升值,累计升值幅度4.9%,受此影响,中国赴美旅游人数增速一直保持在60%以上的高位。

2012年初至2012年底,人民币相对美元在短暂贬值后,恢复升值,中国赴美旅游人数增速在短期下降后,爆发式增长,出现174.31%的历史高增速。

4、新开航线降低交通成本,部分抵消汇率的影响

航空成本一直是出境游的主要成本之一,其不断下降有助于抵消汇率带来的出游成本上升。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2015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港澳台及国际航线数量分别达109和660条。

2016年上半年,国内航空公司新辟国际航线60条,国际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8.7%,约为国内增速的两倍。

以三大航为例,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