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8402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韵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音韵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音韵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音韵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音韵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韵学文档格式.docx

《音韵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韵学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韵学文档格式.docx

帮[p]帮[p]

非[f](合三)

滂[p‘]滂[p’]

敷[f‘](合三)

並[b]並[b]

奉[v](合三)

明[m]明[m]

微[ɱ](合三

重唇音的一部分字分化为轻唇音,分化的条件是合口三等。

凡是合口三等的重唇音字到了后来一律变成了轻唇音。

到了十二、三世纪浊音清化的时代,奉母[v]变为非母[f];

而读送气的敷[f’]是根本不存在的,与非[f]母没有区别,[f]是擦音,没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分,也就是说,帮[p]和滂[p’]的合口三等字分化出来后都读非[f]。

这样一来,非敷奉合流了;

同时,微母由ɱ变为v。

由此看来,现代普通话的p、p’、m是从中古合口三等以外的帮[p]、滂[p’]、明[m]来的,现代的f是从中古合口三等的帮[p]、滂[p’]、並[b]来的。

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

这个问题也是钱大昕提出的。

他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一直被认为是上古声母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

“古无舌上音”是指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它们在上古应归入“端”、“透”、“定”。

钱氏说: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清代读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

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钱氏所举的例证,有读若、反切、异文、声训等方面:

读若:

《说文》:

“冲,读若动”,

反切:

《书》:

“惟予冲人。

”《释文》:

直忠反。

异文:

《诗》“蕴隆虫虫”,《尔雅》作“爞爞”,郭“都冬反”,韩诗作“烔”,音徒冬反,是“虫”与“同”音不异。

声训:

《诗》“陟其高山”笺:

“陟,得也。

钱大昕对于“古无舌上音”的论证是可信的,谐声字和现代方言里可以提供更多地证明:

谐声字端知:

都猪  點沾

透彻:

汤畅他池

定澄:

途除  涛筹

同声符的字表现出“知、彻、澄”和“端、透、定”相通。

现代方言

厦门话,许多舌上音读作舌头音:

知 张 竹——知母,念[t]

彻 痴 抽——彻母,念[t]

澄 直 丈——澄母,念[t]

到了唐代,舌上音从舌头音分化出来,分化的情况是这样:

端[t]端[t](一、四等)答打多

知[t](二、三等)折卓知

透[t’]透[t’](一、四等)他拖贴

彻[t‘](二、三等)耻抽畅

定[d]定[d](一、四等)度达地

澄[‘](二、三等)择郑除

舌上音从舌头音分化出来的原因,是由于韵母的不同,即受韵头i和e的影响。

一四等字保持舌头音不变,二三等字受介音影响分化成舌上音.声母受了舌面元音的同化,本身也就变成了舌面辅音(即)。

三、匣母[ɣ]的分化

上古音中,匣母[ɣ]从汉以后分为匣、云两类,从晚唐开始,云又和上古的余(以)母合并为喻母。

即:

匣〔ɣ〕<(一二四等)-匣〔ɣ〕

(三等)-云〔ɣj〕

余〔dj〕(四等)-以〔j〕>喻〔j〕

“云”母即“喻”母的三等字,所以“云”母又称“喻三”。

“余”母是“喻”母的四等字,所以“余”母又称“喻四”。

曾运乾先生在他的著名文章《喻母古读考》一文中提出“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的论点,前者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后者仍有不同看法。

曾先生证明“喻三归匣”的例子如:

古读“于”如“乎”,古读“域”如“或”,古读“王”如“皇”等。

曾运乾“喻三归匣”的结论是可信的。

不仅上古音云(喻三),匣合一,就是在《玉编》和《经典释文》中云、匣的反切也还没有分开。

除了曾先生所举的古读的例子之外,谐声字、现代方言也可以为证。

例如:

谐声偏旁属“云”母而被谐字属“匣”母:

云魂爰缓

被谐声属“云”母而谐声偏旁属“匣”母:

完院华烨

同一谐声偏旁而中古分属“云匣”两母:

垣桓运浑

现代粤方言广州话合撮两呼的“云匣”两母的字相混:

圆玄越穴

“云匣”分化的原因,是由于最高部位的韵头i影响到声母ɣ的失落,同时这个i更加高化,变为辅音j加韵头i。

到晚唐,云(喻三)和余(喻四)逐渐没有区别,到宋代就完全合而为一了,并为喻母.

四、浊音清化

浊音清化的规律是:

1.如果浊声母是一个破裂音或破裂摩擦音,那么平声字变为吐气的清音,仄声字(上、去、入)变为不吐气的清音。

(甲)平声(吐气)

b—p’婆排培旁

d—t’台桃头谈

(乙)仄声(不吐气)

b—p罢败抱病

d—t大特道淡

(丙)入声变阳平(不吐气)

b—p拔渤白别

d—t达敌独夺

2、如果这个浊声母是个单纯的摩擦音,没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别,一般是变为相应的清音。

v—f(平)肥凡坟房(仄)吠犯愤父

r—x(平)和孩胡红(仄)害汗恨后(入变平)活

五、中古到现代声母的发展

《切韵》35个声母反映的是隋唐以前(九世纪以前)的语音系统,三十六字母反映的是北宋以来(十二世纪以前)的声母系统。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唇音分化为重唇和轻唇两类。

2.庄系和章系合流了。

(合为照穿床审禅)

3.云母从匣母中分化出来,并同余母合流。

(合为喻母)

到了元代(十四世纪)语音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

据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十四世纪的中原(北方)共有二十五个声母:

(《史稿》24个,129页.《汉语语音史》25个;

目前音韵学界对《中原音韵》的声母分类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较普遍的看法是21.见林焘,耿辰生《音韵学概要》)

舌根音:

k(见)k‘(溪)x(晓)

舌尖中音:

t(端)t’(透)n(泥)l(来

舌尖前音:

ts(精)ts’(清)s(心)

舌面前:

tɕ(照)tɕ'

(穿)ɕ(审)r(日)j喻

舌尖后:

tʂ(纸)tʂ(齿)ʂ(史)ɽ(耳)

双唇音:

p(帮)p’(滂)m(明)w(吴)

唇齿音:

f(非)v(微)

到了十五世纪,北方话的声母变为20个。

明代兰茂《音略易通》(1422年)中有一首字母歌叫《早梅诗》代表20个声母: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t)(f)(p’)(ts)(m)(x)(n)(o)(tʂ)(k’)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p)(s)(v)(ʐ)(k)(tʂ'

)(ts’)(t’)(ʂ)(l)

《早梅诗》与《中原音韵》的25个声母相比较,《中原音韵》所有而《早梅诗》所没有的是四个声母。

《中原音韵》里的j、w变为零声母。

拿《早梅诗》的二十个声母与现代北京话相比较,十五世纪北方话所有而现代北京话所没有的只有一个声母v;

十五世纪北方话所没有而现代北京话所有的,也只有三个声母,即(jpx)。

可见,至少在十四世纪,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就已经奠定了基础。

附现代汉语普通话22个声母〈太平歌〉。

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

(ts)(o)(t)(n)(m)(t)(p)(t)(f)(l)

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ts’)(r)()(k)(s)(t’)(p’)(t)(k’)(t'

)(x)(t'

思考题:

1、什么是“古无轻唇音”?

轻唇音是在什么时候分化出来的?

它的分化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古无舌上音”?

我们怎样从谐声偏旁和现代某些方言的读音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3、汉语普通话声母浊音清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第八讲】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

一、近代韵母系统

1、近代音:

指十四世纪以来汉族共同语的语音系统,它以中原(河南一带)语音为基础。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是研究近代语音的主要依据。

2、《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统

《中原音韵》有十九韵部,只有阴声韵和阳声韵,没有入声韵。

一东钟二江阳三支思四齐微五鱼模

六皆来七真文八寒山九桓欢十先天

十一萧豪十二歌戈十三家麻十四车遮

十五庚青十六尤侯十七侵寻十八盐咸

十九廉纤

3、《中原音韵》的声调系统

《中原音韵》有四个声调: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二、韵母的发展

上古《诗经》30韵部

中古《广韵》95韵部(61舒声韵34促声韵)

近代《中原音韵》19韵部

这之间,韵部有分有合,也有转移。

总的发展趋势是整个韵部系统大大简化。

1、韵尾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

(a)-p、-t、-k尾的消失;

(b)-m尾的消失。

(a)-p、-t、-k尾的消失[-p]、[-t]、[-k]是塞音,而且都是“唯闭音”,即只把双唇、舌尖、舌根急促地一闭就完了,并不让气流冲出来,听起来很紧促。

所以带这种韵尾的音节叫“促音尾”或“塞音尾”音节;

音韵学上称之为“入声韵”,又称“促声”;

与此相对,其他各种音节听起来舒缓,所以又称“舒声”

[-p]、[-t]、[-k]韵尾何时消失的呢?

元代黄公绍的《古今韵会》(1292年以前)已经没有收[-p]尾的入声字了。

到了十四世纪,即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年)时,入声就完全消失了。

这说明,十四世纪(或更早)的北京(大都)话里,韵尾[-p]、[-t]、[-k]就已经消失了。

[-p]、[-t]、[-k]消失以后,闭音节成了开音节。

例如“哭”k‘uk→k‘u。

有些韵类在促音尾消失后,又发生元音高化。

如“郭”kuak→kua→kuo。

(b)-m尾的消失

《中原音韵》基本上还保存着[-m]尾。

其中“侵寻”、“盐咸”、“廉纤”三个是闭口韵,即[-m]尾。

那么[-m]尾何时候消失的呢?

在北方话里,[-m]的全部消失,不能晚于十六世纪,因为写于十七世纪初叶(1626)的〈西儒耳目资〉(法国传教士金尼格著)里已经没有[-m]尾韵了。

但是,[-m]并入[-n]并不是从十七世纪才开始的。

唐人胡曾《戏妻族语不正》诗:

呼‘十’却为‘石’,

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

总道是天‘因’。

【注】十[-ap]、石[-ak]

针[-əm]、真[-ən]

因[-iən]、阴[-iəm]

在胡曾看来,“针、阴”二字要念成收[-m]尾的闭口韵才算“正”,而妻子娘家人念成收[-n]尾的,成了“真、因”二字了,是很可笑的。

说明唐代有的方言中已经把[-m]尾字读成[-n]尾字。

可见,[-m]尾的消失从唐代已经开始了。

但语音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北方[-m]尾的消失要到《中原音韵》时代以后。

《中原音韵》仅存的三个闭口韵:

“侵寻”并入了“真文”,

“盐咸”并入了“寒山”,

“廉纤”并入了“先天”。

后来,“桓欢”也和“寒山”合流了。

这样,[-m]尾字并入[-n]尾后,十九韵部减为十五韵部,基本上能代表现代普通话的韵部。

韵尾为[-m]的字,韵尾一律变为[-n].这

样本来不是同音的字,变为同音字了:

烦[-n]饭[-n]牝[-n]

[-n][-n][-n]

凡[-m]范[-m]品[-m]

语音学上称这种音变为异化。

如果声母是唇音,韵尾[-m]也是唇音,在发音上不是十分便利

所以韵尾很容易起变化。

但这种变化不是必然的,今天有些方言如客家话仍保留有[-m]尾

2、韵头的发展

⑴开口和齐齿的交替:

即韵头i的插入和失落。

a.韵头i的插入,即开口呼→齐齿呼。

例如:

街kai→ʨie鞋ɣai→ɕie奸kan→ʨian

家ka→ʨia江koŋ→ʨiaŋ巷ɣɔŋ→ɕiaŋ

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①必须是喉音字(指见、溪、疑、影、晓、匣六母);

②必须是二等字。

b、韵头i的失落,即齐齿呼---开口呼本有韵头i或全韵为i的齐齿呼,在发展过程中,或者韵头i失落,或者全韵为i的变为ʅ,这主要是受卷舌声母的影响。

社ʑia→ʂə昌tɕ‘iaŋ→tʂ‘aŋ

抽tiəu→tʂou展tiɛn→tʂan

脂ʨi→tʂʅ手ɕiu→ʂou(温州方言还念ɕiu)

(2)开口与合口的交替:

韵头u的插入和失落

a.韵头u的插入,即开口呼→合口呼

多ta→tuo拖t’a→t’uo

作tsak→tsuo昨dz’ak→tsuo

b.韵头u的失落,即合口呼→开口呼

内nuɒi→nei(不是nui)雷luɒi→lei(不是lui)

嫩nuən→nən(不是nun)本puən→pən(不是pun)

此外,还有撮口向开口、合口的转化,齐齿向合口、

撮口的转化,不过它们只是一些特殊情况,只涉及个别几个韵,不去细说,可参看教材P164-168

三、声调的发展

古汉语的“四声”发展演变为今天普通话里的“四声”有三大规律:

1、浊上变去

2、平分阴阳

3、入派三声。

1、浊上变去

浊上变去,是指古代全浊上声字变为去声。

(全浊声母:

奉、定、澄、从、床、群、邪、禅、匣10个)

浊上变去,从八世纪即唐代就开始了。

韩愈《讳辨》说:

“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

”韩愈认为“杜度”同音,“杜”是全浊上声。

“度”是全浊去声.

《玉楼春》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

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做飘零水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2、平分阴阳

“平分阴阳”是指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种调类。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是把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类的第一部书。

声调的阴阳和声母的清浊是有对应关系的,清音平声字发展为阴平,浊音平声字发展为阳平。

即声调分化为阴阳,是受声母的影响。

例如:

“通,他红切”“同,徒红切”。

中古“通”和“同”本是属于同一声调的,都属平声。

但“通”是透母字,清声母;

“同”是定母字,浊声母;

由于清浊音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两个调类:

“通”读阴平,“同”读阳平。

3、入派三声

“入派三声“有以下三条规律:

①全浊入声归阳平

《中原音韵》里属于中古并、定、群、从、邪、澄、床、禅、奉、匣10个全浊声母的入声字176个,其中166个派入阳平,只有少数例外:

并:

白、勃、拔禅:

石、孰、折

奉:

伏、服、伐从:

疾、杂、昨

定:

狄、敌、独邪:

夕、席、袭

澄:

直、泽、浊群:

及、局、杰

床:

实、食、舌匣:

学、合、核

②次浊入声归去声

《中原古韵》里属于中古明、微、泥、来、日、疑、喻7个次浊入声字188个,其中有187个字派入去声,只有一个“抹“(明)派入上声,例如:

明:

蜜木灭日:

入肉若

微:

勿物袜疑:

逆岳虐

泥:

纳溺捏喻:

越易欲

来:

乐腊列

③清音入声归上声

《中原音韵》里属于中古帮、滂、非、敷、端、透、知、彻、照、穿、审、精、清、心、见、溪、晓、影等18个清音声母的入声字357个,其中有331个字派入上声。

到了现代北京话里,清音入声字就没有很清楚的条理可寻了。

古入声字在今天普通话里实际上是派入阴、阳、上、去四声里面去了,即“入派四声”。

(见教材第29节231-232页)

1、韵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古代汉语的“四声”如何发展演变为今天普通话里的“四声”的?

有哪些规律?

【第九讲】汉语语法的发展

汉语语法发展的一般概述.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源.

一、语法的稳固性

1、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

今春王出。

(郭沫若《殷契粹编》)

甲辰卜,商受年?

(《前》3.30.6)

知我者,谓我心忧。

(《诗·

黍离》)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

(《论语·

雍也》)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

2、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固性

如“之”、“于”、“与”、“以”、“而”、“则”、“虽”、“若”、“如”等。

3、各地方言语法的统一性也能体现汉语语法的稳固性

猫比狗小VS猫细过狗

语法的稳固性保证了语言的连贯性。

二、语法的发展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汉语史稿》中有“历史形态学”一篇,专讲词法。

形态,即指词形变化。

1、形态方面

⑴上古汉语的形态,一般表现在声母或韵母的变化上。

之[ţǐə]VS其[g‘ǐə]

不[pǐwə]VS弗[pǐwət]

⑵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

在变调构词这一语言现象中主要是靠去声来和其他声调对立。

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

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

①名词或形容词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衣】《说文》:

“依也,上曰衣,下曰裳。

象覆二人之形。

”名词,平声;

“九月授衣。

”《广韵·

未韵》:

“衣著”。

动词,去声。

“老者衣帛食肉。

【冠】《说文》:

“弁冕之总名也。

”名词,平声;

“新沐者必弹冠”《广韵·

换韵》:

“冠束”。

“冠者五六人”

【好】《说文》:

“美也。

”形容词,上声;

“君子好逑”《广韵·

号韵》:

“爱好”。

“敏而好学”

【善】《说文》:

“吉也。

《韵会》:

时战切,去声。

注云:

“凡善恶之善則上声,彼善而善之則去声。

②动词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观】《说文》:

“谛视也。

”(仔细看)动词,平声;

《广韵·

“楼观,《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

’”。

名词,去声。

【分】《说文》:

“别也。

”动词,平声;

问韵》:

“分剂”(即今“份”字)。

“名分”的“分”亦去声。

③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变去声。

【语】《说文》:

“论也。

”《论语》:

“食不语,寝不言”。

不及物动词,上声;

御韵》:

“告也”。

《论语》:

“居,吾语汝”。

及物动词,去声。

【雨】《说文》:

“水从云下也。

”《周易》:

“密云不雨”。

遇韵》:

“《诗》曰‘雨雪其霶’”。

及物动词,去声。

④一般动词,使动词,使动词变去声。

【食】《广韵·

职韵》:

“饮食。

”名词又动词,入声;

志韵》:

有“饲”字,经典通作“食”。

使动,去声。

【饮】《说文》:

“歠也。

”动词,上声;

沁志韵》:

“饮”字无解,《康熙字典》“以饮饮之也”。

《晋灵公不君》“晋侯饮赵盾酒。

凡是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出的,叫做“如字”;

凡是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读音读出的,叫做“读破”。

⑶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比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

“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王力)

2、句法方面,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A、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B、使成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C、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D、被动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源

1、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卬、余、予、台(音yi)、朕等

第二人称代词:

汝(女)、若、乃、而等;

第三人称代词:

厥、其、之、彼等。

2、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

伊、渠、他

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而语言交际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第三者,语言也就需要第三人称代词。

人们在交谈中多次重复谈到同一个人或物,指示代词“之”和“其”被经常用来称代交谈中多次重复的这个人或物,于是开始向人称代词转化。

但“之”和“其”并没有完成这一转化

首先“之”字用作定语时,(之二虫又何知?

之子于归)只能是指示代词,而用作宾语时就把他看作人称代词,缺乏充足的理由。

其次“之”在汉代以后并没有继续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其用途有缩小的趋势,直到隋唐时代也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两汉时期,“其”的功能开始扩大,有取代“之”的趋势,但仍没有用作主语的形式。

六朝时期,并产生了新的形式“伊”和“渠”。

“伊”和“渠”也是由先秦的指示代词发展来的,“渠”可能就是“其”的口语形式。

《三国志》:

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世说新语》“伊必能克蜀”。

这时才有了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伊”和“渠”只保存在南方某些方言中。

3、现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源及发展

现代普通话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是从先秦的无定代词“他”演变成的。

“他”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是在唐代。

演变过程如下:

“他”亦作“它”、“佗”,意为“别的”,无定代词,指不确定的人或物,大多作定语,也可作宾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之死矢靡它。

《诗》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为命。

《左传》、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先秦的“他”既可指物又可指人,六朝时期普遍指人,这是“他”用法的新发展:

最能反映这一变化的、例证最多的是六朝时期佛学著作《百喻经》。

郭锡良先生统计了《百喻经》中“他”字的用例。

全书两万多字,“他”字用例共39次,其中除7次用作定语,是“别的”意思外,其余32次都是直接指称“别人”。

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

(百喻经)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其鼻丑。

其人外出,见他妇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

“我今宁可截取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

”即截他妇鼻,持来归家。

急唤其妇:

“汝速出来,与汝好鼻。

”其妇出来,即割其鼻,寻以他鼻著妇面上,既不相著,复失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