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釜和多釜串联反应装置停留时间分布测定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6513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釜和多釜串联反应装置停留时间分布测定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单釜和多釜串联反应装置停留时间分布测定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单釜和多釜串联反应装置停留时间分布测定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单釜和多釜串联反应装置停留时间分布测定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单釜和多釜串联反应装置停留时间分布测定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釜和多釜串联反应装置停留时间分布测定Word格式.docx

《单釜和多釜串联反应装置停留时间分布测定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釜和多釜串联反应装置停留时间分布测定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釜和多釜串联反应装置停留时间分布测定Word格式.docx

(3)实验装置:

1-水箱;

2-水泵;

3-转子流量计;

4-无级调速搅拌器;

5-搅拌釜;

6-截止阀;

7-电导率仪;

8-出水口;

9-溢流口;

10-示踪剂注入口

图1多釜实验装置图

(四)实验步骤:

1.记录室温,釜容量,配制饱和KCl溶液5ml;

打开电源,预热。

2.校正电导率仪:

将电导率仪测量档调至×

103档,调零。

然后换至校正档,将示数调为电极上标记的电极常数。

3.打开多釜串联反应器的进水阀,用转子流量计控制水流量为20L/h,排净釜内气泡,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水流量稳定不变。

4.开启搅拌器,调节搅拌速度为200r/min。

调节连通器高度,使得反应釜内液面高度与釜上的红线相平,将电导率仪测量档调至×

5.开启计算机,进入系统后启动记录软件,输入实验操作参数,设置数据记录时间间隔为2s,搅拌速度200r/min,水流量为20L/h,点击开始按钮,计算机开始记录实验数据并且显示曲线。

6.用注射器将5mL饱和KCl溶液迅速注入反应釜1。

7.当3个电导率仪的读数都趋于零时,依次点击停止采集、开始计算、显示数据,观察图形形貌,将数据保存(d20090311-2),最后点击结束实验。

8.旋开反应釜下方的活塞,将釜内液体排尽,再开泵冲洗3次。

(5)实验数据:

1.实验基本参数

实验室温度17.6℃;

饱和氯化钾溶液注射量5.0ml;

多釜体积V1=895ml,V2=910ml,V3=937ml;

搅拌器转速为200r/m;

水流量为20L/h。

2.三釜串联连续搅拌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

表1.去除坏点后停留时间数据表

t/s

κt1/mS·

cm-1

κt2/mS·

κt3/mS·

2.297

0.249

0.01

20

1.982

0.542

0.032

36

1.853

0.681

0.071

60

1.636

0.828

0.149

80

1.396

0.95

0.225

96

1.274

0.994

0.283

112

1.179

1.023

0.366

128

1.064

1.025

0.432

144

0.979

1.033

0.486

168

0.82

1.021

0.557

184

0.754

1.011

0.598

200

0.693

0.637

220

0.583

0.952

0.684

236

0.913

252

0.5

0.859

0.718

276

0.427

0.823

0.73

296

0.391

0.757

0.747

316

0.342

0.732

336

0.3

0.688

0.728

356

0.269

0.605

0.735

376

0.217

0.708

408

0.195

0.513

0.676

428

0.173

0.474

0.654

444

0.159

0.425

0.64

464

0.154

0.417

0.63

480

0.132

0.408

0.608

500

0.122

0.361

0.566

520

0.1

0.544

536

0.093

0.32

0.532

568

0.076

0.266

0.496

584

0.073

0.239

0.459

616

0.061

0.215

0.422

644

0.049

0.19

0.376

672

0.044

0.178

0.352

692

0.039

0.156

0.325

716

0.144

0.295

736

0.024

0.273

760

0.027

0.115

0.254

776

0.034

0.11

0.237

796

0.095

0.22

824

0.085

0.2

856

0.007

0.081

880

0.002

0.068

908

0.051

0.137

936

0.129

964

0.042

996

0.029

0.103

1008

0.005

0.088

1028

1052

1074

0.012

1106

0.017

0.056

1130

0.015

1154

1186

1226

1250

1274

1298

1330

1362

0.02

1402

0.022

表2各釜计算数据表

序号

时间t/s

单釜

双釜

三釜

1000E(t)/s-1

E(θ)

1

\

2

5.673

0.8629

1.181

0.3357

0.0775

0.0337

3

5.304

0.8067

1.485

0.4217

0.1720

0.0748

4

4.683

0.7122

1.805

0.5128

0.3610

0.1569

5

3.996

0.6077

2.071

0.5883

0.5451

0.2369

6

3.647

0.5546

2.167

0.6156

0.6856

0.2980

7

3.375

0.5133

2.230

0.6335

0.8867

0.3854

8

3.045

0.4632

2.234

0.6348

1.0466

0.4549

9

2.802

0.4262

2.252

0.6397

1.1774

0.5118

10

2.347

0.3570

2.226

0.6323

1.3494

0.5866

11

2.158

0.3283

2.204

0.6261

1.4487

0.6298

12

1.984

0.3017

2.134

0.6063

1.5432

0.6708

13

1.669

0.2538

2.075

0.5896

1.6571

0.7203

14

1.594

0.2425

1.990

0.5654

1.6789

0.7298

15

1.431

0.2177

1.873

0.5320

1.7394

0.7561

16

1.222

0.1859

1.794

0.5097

1.7685

0.7688

17

1.119

0.1702

1.650

0.4688

1.8097

0.7867

18

0.979

0.1489

1.596

0.4533

19

0.859

0.1306

1.500

0.4261

1.7637

0.7667

0.770

0.1171

1.319

0.3747

1.7806

0.7740

21

0.621

0.0945

1.271

0.3611

1.7152

0.7456

22

0.558

0.0849

1.118

0.3177

1.6377

0.7119

23

0.495

0.0753

1.033

0.2936

1.5844

0.6887

24

0.455

0.0692

0.926

0.2632

1.5505

0.6740

25

0.441

0.0670

0.909

0.2583

1.5262

0.6635

26

0.378

0.0575

0.889

0.2527

1.4729

0.6403

27

0.349

0.0531

0.787

0.2236

1.3712

0.5961

28

0.286

0.0435

0.746

0.2118

1.3179

0.5729

29

0.266

0.0405

0.698

0.1982

1.2888

0.5603

30

0.218

0.0331

0.580

0.1647

1.2016

0.5223

31

0.209

0.0318

0.521

0.1480

1.1120

0.4834

32

0.175

0.0266

0.469

0.1332

1.0223

0.4444

33

0.140

0.0213

0.414

0.1177

0.9109

0.3960

34

0.126

0.0192

0.388

0.1102

0.8528

0.3707

35

0.112

0.0170

0.340

0.0966

0.7873

0.3423

0.092

0.0139

0.314

0.0892

0.7147

0.3107

37

0.069

0.0104

0.0756

0.6614

0.2875

38

0.077

0.0118

0.251

0.0712

0.6153

0.2675

39

0.097

0.0148

0.240

0.0681

0.5742

0.2496

40

0.207

0.0588

0.5330

0.2317

41

0.185

0.0526

0.4845

0.2106

42

0.020

0.0030

0.177

0.0502

0.4191

0.1822

43

0.006

0.0009

0.148

0.0421

0.3852

0.1674

44

0.029

0.0044

0.111

0.0316

0.3319

0.1443

45

0.085

0.0242

0.3125

0.1359

46

0.0260

0.2786

0.1211

47

0.063

0.0180

0.2495

0.1085

48

0.014

0.0022

0.059

0.0167

0.2132

0.0927

49

0.052

0.0149

50

0.1962

0.0853

51

0.026

0.0074

0.1768

0.0769

52

0.037

0.0105

0.1357

0.0590

53

0.000

0.0000

0.033

0.0093

0.1236

0.0537

54

55

0.022

0.0062

0.1066

0.0463

56

0.0000

0.1017

0.0442

57

0.034

0.0052

0.004

0.0012

58

0.015

0.0043

59

0.0824

0.0358

0.011

0.0031

0.0412

0.0179

61

0.044

0.0124

0.0581

0.0253

62

0.048

0.0136

0.0363

0.0158

数据处理举例:

(1).单釜

当t=20s时,

,所以有:

(2).双釜

,所以有

(3).三釜

3.各釜统计数据及数据图

表3各釜统计数据表

釜数

N

152.1

1.10

0.91

284.1

0.56

1.79

434.7

0.33

3.03

以E(t)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得到单釜、双釜和三釜串联的E(t)-t曲线图如下:

图2.单釜、双釜和三釜串联的E(t)-t曲线

(六)思考题:

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与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性质如何?

两者有何关系?

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主要是指在dt时间内,流出反应釜的流体占总的流体的比例。

它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曲线下围成的面积等于1,这是它的归一化性质。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主要是指从流体进入反应釜开始,在时间t内从反应釜流出的流体占流体总数的比例,它的主要特征是一个逐渐变大的单调函数,最后函数值趋于1。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和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关系可用如下的数学表达式表示:

2.用脉冲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应注意哪些问题?

研究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有何意义?

脉冲法要注意加入的示踪剂量不可过大,加入速度要快速。

研究停留时间分布,就是研究反应器内的“返混”程度,这一方面是仪器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也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参数,决定反应进行的快慢等。

3.讨论如何限制或加大返混程度.

限制返混,可以降低流体的流速,使流体以层流形式流动,使用管式反应器代替反应釜。

为了加大返混程度,可以增加流体流速,使流体以湍流形式流动,使用釜式反应器,加快搅拌速度。

4.实验选择示踪剂应考虑哪些因素?

为什么?

示踪剂应是稳定化合物,不与溶质和溶剂反应,具有可定量测定,反应灵敏的理化性质以便于测定示踪。

5.多釜串联模型参数N与实验中反应釜的个数有什么不同?

多釜串联模型参数N的主要物理含义是我们在处理实际反应器时,根据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实际反应器等价于若干个全混流理想反应器,这里等价的全混流反应器的个数就是N。

其代表的主要物理意义是描述实际反应器与理想的活塞流反应器以及全混流反应器的偏离程度。

当N=1时,反应器为理想的全混流反应器;

当N趋于无穷时,为理想的活塞流反应器。

而实验中的反应釜个数不可能等于多釜串联模型参数N,因为N是理想值,要求实验中的各反应釜都为全混流反应釜。

6.试分析实验所测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与全混流模型有偏差的原因.

实验中实际反应釜并不能做到完全混流,可能是流量的变化和搅拌的不充分造成,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出现“全混流”的情况,都会有一定偏差。

(七)实验讨论:

实验中需注意,水的流量并不是很稳定,需要经常观察、调节转子流量计,控制流量;

反应釜中搅拌容易产生气泡,要及时排出,可以暂时关闭搅拌,气泡排出后再打开;

实验数据的选取,由于需要除去坏点,就导致了不能完全等间隔的选取数据点,应尽量做到等间隔,因为E(t)的计算涉及Δt,如果时间间隔差别过大,会引入误差。

我们小组的实验数据比较不理想,坏点较多,可能是搅拌不稳定或者流量不稳定造成,也可能是电导率探头附近搅拌不充分,使得探测的电导率值有突变。

除去坏点后,很难等间隔取点,会给结果引入较大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