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学》在线作业Word下载.docx
《《人力资源学》在线作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学》在线作业Word下载.docx(2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综合型激励理论
6.第6题
员工培训是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是组织实现人力资源转化为()必须的重要环节。
A.人力资本
B.劳动能力
C.经营效益
D.价值增值
7.第34题
在从流程入手留住核心员工的策略中,管理者的()是非常重要的中间变量,它将改变危机过程的演变发展。
A.环境分析
B.管理干预
C.管理艺术
D.管理风格
B
8.第35题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结构是()的学习团队
A.纵向组织
B.横向组织
C.团队
D.个人
9.第36题
()是影响和决定管理制度及其管理方式制定的重要因素。
A.组织管理理念
B.组织用人价值取向
10.第37题
人力资源的岗位设置是对人力资源的()
A.工作分析
B.招聘
C.规范
D.开发
11.第38题
强化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了()
A.满足需求
B.获取公平
C.组织行为矫正
D.设定期望值
12.第39题
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完成,包括对劳动成果的分配
A.规范
B.建立
C.保证
D.形成
13.第40题
()是组织文化的中心任务
A.人员导向
B.组织形象
C.组织精神
D.价值观体系
14.第67题
引起宏观人力资源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城乡差别
C.人力资源的流动需求
D.国家的政策倾斜
15.第68题
()是衡量组织文化本质特征的重要手段。
A.组织风尚
B.组织文化维度
D.组织价值观念
16.第69题
组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首要内容是()
A.重视管理模式
B.环境分析
C.战略评价
D.战略实施
17.第70题
()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起点
A.人力资源招聘
B.人力资源规划
C.工作分析
D.人力资源培训
18.第71题
组织人力资源战略是对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方针政策与()之间关系的体现和处理。
A.环境因素
B.组织结构
C.人力资源市场
D.人力资源政策
19.第72题
激励的效果取决于一个人某一行动的期望值和这个人认为将要达到其目标的概率的乘积,这种激励理论是()
A.公平理论
B.期望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成就理论
20.第73题
人力资源的核心在于()
A.劳动能力
B.学习力
C.理解力
D.体力
21.第17题
帕塞尔和西森提出了“五种管理风格”的学说。
下列哪些属于其学说中的具体内容()。
A.传统式管理
B.温情式管理
C.协商式管理
D.法制式管理
E.权变式管理
A|B|C|D|E
0.5
22.第18题
工资调控政策最常见的类型是()。
A.导向政策
B.保护政策
C.谈判政策
D.公平政策
E.收入平等化政策
A|B
23.第19题
绩效考核是指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行评价,并用之判断员工与岗位要求是否相称的活动。
A.工作业绩
B.工作能力
C.工作态度
D.工作关系
E.个人品德
A|B|C|E
24.第20题
培训评估包括的两项内容是()。
A.绩效评估
B.责任评估
C.目标评估
D.培训方案评估
E.培训过程评估
25.第21题
人力资源投资的项目包括()。
A.保健投资
B.教育投资
C.流动投资
D.人口生产投资
E.晋升投资
A|B|C|D
26.第22题
影响行为动机的个人心理因素有()。
A.个人兴趣
B.价值观
C.爱好
D.抱负水平
E.受教育程度
27.第23题
作为薪酬分配基础的劳动形态表现为()。
A.流动劳动
B.凝固劳动
C.潜在劳动
D.无形劳动
E.活劳动
A|B|C
28.第51题
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包括了()。
A.遗传、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长因素
B.营养因素
C.卫生保健因素
D.教育培训因素
E.经济发展水平
A|B|D
29.第52题
新员工引导之特殊性引导的内容包括了(
)。
A.本部门的只能
B.工作职责
C.政策与规定
D.参观部门环境
E.介绍认识本部门同事
30.第53题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确定包括()。
A.员工的组织化
B.协调组织与员工的关系
C.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
D.促进组织事业发展
E.实现员工自我评价
31.第54题
组织薪酬制度的目标表现为()。
A.维系组织的发展
B.强化激励作用
C.开发和吸引人才
D.改善员工生活水平
E.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32.第55题
下列属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B.确定重点工作
C.优化开发
D.人力奖酬
E.评价调整
33.第56题
下列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内容有()。
A.需求层次理论
C.强化理论
D.双因素理论
E.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A|D|E
34.第84题
人力资源的资源特点包括(
A.智能性
B.动力性
C.个体差异性
D.时效性
E.自我选择性
A|C|D
35.第85题
人是存在着多种属性的客体,具有()三个方面的性质。
A.自然性
B.社会性
C.经济性
D.科学性
E.资源性
36.第86题
人力资源形成需要的条件是()。
A.生活资料
B.教育
C.一定的经济基础
D.一定的人口数量和质量
E.时间
A|B|E
37.第87题
影响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包括()。
A.教育
B.家庭背景
C.个人价值观与职业动机
D.社会及组织环境
E.机遇
38.第88题
美国心理学家坎贝尔提出的关于工作满意感的三个激发点是()。
A.工作的兴趣
B.工作的环境
C.工作本身的内容
D.工作所提供的独特报酬
E.合作共事的人
C|D|E
39.第89题
人力资源再生产的内容包括()。
A.增量人力资源的获得
B.存量人力资源的保持
C.存量人力资源的人员替换
D.增量人力资源的人员替换
E.人力资源流动
40.第90题
对管理人员的激励包括()。
A.引入竞争机制
B.适度授权
C.用好薪酬杠杆
D.强调精神激励
E.以绩效为中心
41.第7题
人口数量是人力资源数量的基础。
1
42.第8题
激励的过程以未能获得满足的需求为起点,以需求获得满足为终点。
因此,激励可以看做是人的需求获得满足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43.第9题
组织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平台。
44.第10题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上。
45.第11题
雇佣双方在根本利益上天然地具有对立性。
46.第12题
组织薪酬的第一原则是经济性原则。
47.第13题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共同提高绩效、获得绩效的过程。
48.第14题
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只具有客体属性。
49.第15题
职业发展自我管理是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组织协助员工进行职业发展管理是职业发展成功不可缺少的助力。
50.第16题
绩效标准的界定既是确定考评的项目范围及定义,也是确定各项目衡量的等级划分。
51.第41题
绩效考评项目指标体系是绩效考评的依据和尺度。
52.第42题
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质是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能动的资源,开启他的劳动能力,并使这种能力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不断地得到巩固、加强和提升。
53.第43题
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在于把组织成员统一到组织所确定的共同目标和使命上来。
54.第44题
人力资源总量是人力资源量与质的统一。
55.第45题
激励是对组织成员行为动机的激发和调整的过程。
56.第46题
关键业绩指标体系建立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如何选择和确立对反映组织运作流程起关键性作用的关键参数。
57.第47题
总的来看,人力资源需求量取决于经济需求总量和生产单位对经济需求转化率两者的共同作用。
58.第48题
培训目标与培训对象是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方法选择和确定的前提。
59.第49题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社会经济运动保持活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60.第50题
薪酬的核心目标是公平目标。
61.第74题
绩效考评的核心是促进组织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增强组织综合实力。
62.第75题
学习型组织与非学习型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学习型组织中每个成员都要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使组织能够进行不断的尝试,改善和提高组织的能力。
63.第76题
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在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64.第77题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组织管理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是组织运营与发展的核心保障。
65.第78题
员工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员工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加强,共同满足组织发展战略的需要和满足员工个体发展的需要。
66.第79题
人力保健投资是指对人力资源采取各种措施,以保证其劳动能力持续处于正常状态的活动,包括卫生保健投资和职业保护投资两个部分。
67.第80题
人力资源质量的灵魂指的是人力资源的能力质量。
68.第81题
从员工个体来看,培训是为了满足岗位工作的要求以及改进岗位工作现有绩效。
69.第82题
工作分析是对工作的系统、全面调查及分析的过程。
70.第83题
组织文化的独特性使组织文化成为了识别不同组织的一个重要的根本标识。
71.第31题
工作说明书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工具
对。
工作说明书是组织管理的重要文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具。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几乎都是以工作说明书为基础展开的,如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培训规划、绩效考核、薪酬设计、员工职业发展等,都是以工作说明书为依据进行的。
因此,可以说,工作分析是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而其中的工作说明书则是对这个基础具有法律意义的书面记录。
成为组织开展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和准绳。
2.5
72.第32题
绩效管理是一个组织管理者和团队成员互动的提升过程。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一方面通过绩效计划把组织、部门、成员个人的绩效提升到管理层面上来,通过对绩效的考核、评价和反馈,激发组织部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通过绩效信息分析,帮助组织部门、成员制定改进方案和措施,提高部门、成员的工作绩效,从而推动组织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可见,绩效管理强调的是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组织和个人的共同成长,是促进组织发展、提升组织综合实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73.第33题
组织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原则。
组织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大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任何组织文化建设都必须顺应社会进步趋势,体现社会进步的要求。
只有坚持顺应社会进步的正确的组织文化发展方向,组织文化才能具有竞争力,从而促进组织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74.第64题
人力资源投资是最大的投资
人力资源质量形成的关键在人力资源投资。
相比较于其他投资,人力资源投资是最大的投资。
人力投资包括了保健、教育、流动和人口四个方面,除了人口再生产的投资具有较明显的消费性外,其他三个方面的投资基本可以说是投资性的。
通过人力资源投资,人力资源质量获得形成和提高,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创造和产出。
任何物力资源、资本资源价值产出的大小都取决于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
75.第65题
只有教育结构与职业结构的良好配合,才能实现人力资源效用的价值最大化;
否则,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受阻
人力资源的教育结构是形成人的劳动能力决定人力资源质量结构的关键性因素。
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率发展水平必然产生对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教育结构的需求。
即满足社会经济活动需求的各层次质量人力资源必须与对应的人力资源职业结构相匹配、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目标要求。
可见,人力资源教育结构与职业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教育结构决定着将能为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提供具有何等劳动能力分布及构成的人力资源,关系到社会经济活动所决定的职业结构需求能否得以满足;
职业结构的现状及发展对教育结构的设计、调整和变革提出要求,为教育结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
对职业结构发展的科学预测是教育结构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结构发展要适当超前于职业结构的发展需求。
76.第66题
劳动保护中技术措施是保证,组织制度是手段。
错。
劳动保护是由组织制度和技术措施两个部分构成的完整整体。
其中,组织制度是保证,它是实行劳动保护的依据,也是对劳动保护行为的规范。
技术措施是手段,是为了解决预防和消除突发事故对于劳动者安全的威胁问题。
劳动保护离不开技术措施的支持。
77.第97题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的价值观体系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体系。
它是组织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宗旨和基本信念,构成组织内部强烈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成为统领组织发展和组织一切活动的行为指南。
有什么样的组织价值观体系,就体现什么样的组织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组织行为结果及组织发展。
所以,组织价值观体系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78.第98题
组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是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
组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指组织对其全体成员的基本信息及其工作方面的信息以及组织外部人力资源方面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分类、存储、分析和报告等工作的总称。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实现人力资源规划有效控制的重要的必要手段,为组织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控制,确保组织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保证。
因此也被称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79.第99题
组织薪酬管理应遵循动态化原则
影响薪酬的因素包括了组织内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而组织所处的环境总是处于变化过程中的。
随着组织绩效的变化、环境对组织要求的变化以及员工个人绩效的变化等,组织薪酬结构、薪酬水平、薪酬政策与制度等都必须根据随之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组织薪酬具有竞争性和激励性。
因此,组织薪酬管理遵循动态性原则是保持组织薪酬具有竞争性和激励性的客观要求。
80.第100题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取代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只是措辞上的变化而已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替代传统劳动人事管理不是简单的措辞变化,而是思想、实质、内涵上的变化。
这些改变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到管理手段的各个方面都成系统地体现出来,从而改变了整个对人进行管理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
是一次伴随着组织经营管理哲学变化所引起的管理思想的升华及管理实践的变革。
81.第24题
简述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的工作程序
1.调查研究阶段;
2.草拟研讨阶段;
3.审定颁布阶段;
4.实施与控制阶段。
1.5
教师未批改
82.第25题
简述激励机制设计的工作程序
1.选择适用的激励理论和激励模式;
2.调查研究并确定组织的激励需求因素;
3.设计与激励需求因素相符的资源配置并加以整合;
4.实施激励方案并加以监控;
5.激励效果评价与反馈。
83.第26题
简述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程序
1.市场调查与分析阶段;
2.人力资源供求预测阶段;
3.人力资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