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新城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5072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8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山新城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房山新城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房山新城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房山新城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房山新城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山新城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房山新城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新城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山新城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三部分新城总体发展48

第八章新城空间整合48

第九章新城产业发展与就业50

第十章新城住房保障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1

第十一章新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55

第四部分新城支撑体系规划59

第十二章新城综合交通体系59

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66

第十四章综合防灾减灾71

第五部分新城开发控制与近期建设76

第十五章新城开发控制与建设76

第一节基本原则76

第二节开发控制77

第三节城市设计引导78

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81

第十七章规划实施93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北京市以新城规划为重点开展后续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

新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

新城规划的内容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综合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等。

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

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要求,更好地为京津冀区域发展服务,为首都发展服务,为实现“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服务。

(2)坚持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原则。

新城应结合房山发展实际,推进郊区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一规划;

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与京津冀地区、与北京中心城区、与周边新城、区内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实现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合理的空间布局;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

(3)坚持建设资源集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原则。

新城应优先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镇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房山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实现新城可持续发展。

(4)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新城要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5)坚持尊重城市历史、发扬城市文化的原则。

新城建设应发掘和保护房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

第3条发展机遇与优势条件

(1)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使房山面临发展的重要机遇。

建设“世界城市”、全球化背景下北京城市地位的转变,首都经济圈区域合作逐步加强。

北京总体规划定义房山新城是城市面向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北京面向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2008年奥运会为房山带来重大机遇。

房山要紧紧抓住奥运机遇,利用房山自身的自然山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提升城市文化,改善城市面貌,树立全新的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3)大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房山地处北京西南门户,是北京最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走廊。

21世纪的前10年,房山境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众多,如连接北京外围新城的六环路、房-黄-亦联络线、东南部过境通道等高等级公路网的建设,联接中心城与房山的快速规划轨道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都为房山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第4条发展限制条件

(1)土地、水等资源限制

房山区所辖土地面积为1990平方公里,但是山区占地比例高,且多为石灰岩地质构造;

平原地区地质断裂带较多,地质情况复杂;

独立工矿用地比例高,建设用地继续扩大的可能性较小;

北京属于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城市,房山区同样面临水质型缺水的严重问题。

(2)生态环境限制条件

房山区长期以来以煤矿和非煤矿山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对山区、浅山区和平原区的自然生态破坏较严重,阻碍了其他更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的发展,破坏了城市形象。

同时,燕山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使得房山区整体产业的能耗、耗水量在全市均居前列,房山山前地区的环境质量长期徘徊。

第5条规划编制的重点

(1)优先解决好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本次新城规划应利用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期,煤矿与非煤矿山关停的契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房山新型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实现山区生态恢复与保育、平原区生态建设,形成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新型产业体系。

(2)立足区域统筹,解决好城市发展定位问题——本次规划应立足服务京津冀、服务首都,通过协调与周边新城、河北周边城市的区域功能、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确定房山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与生态格局。

(3)解决好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健康新城,突出重点城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房山。

(4)解决好新城有序建设问题——突出政府主导,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市场机制,优先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强化规划管理。

第6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西部发展带协调规划(2005-2020)》

《北京市小清河分洪区建设规划报告》及水利部审查意见

第7条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房山区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990平方公里,其中新城规划范围面积为155平方公里。

第8条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

近期2005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第二章新城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9条新城性质

首都西南门户和生态屏障,是面向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新城。

第10条新城发展目标

(1)生态发展目标——产业调整、生态修复和搬迁安置并重,切实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构筑北京西南坚实的生态屏障;

(2)区域发展目标——不断增强区域辐射能力,有效缓解中心城人口集聚压力,切实保障首都生命线的安全畅通(能源、水源、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走廊);

(3)产业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两个转变:

由资源消耗型产业向资源集约型产业转变,由生产加工型产业向区域服务型产业转变。

在推动传统产业全面升级的基础上,积极吸纳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环境友好型产业集聚;

(4)人居发展目标——保护并发挥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构建新城、小城镇和村庄三位一体的区域发展格局,营造城乡协调发展的宜居宜憩新城。

房山新城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

首都西南枢纽——以建设北京西南部区域合作中心为目标,促进与大兴、门头沟等西部发展带新城,与丰台、石景山等中心城组团合作,加强与东部新城主要城市门户的联系,形成石化新材料、装备制造、物流、文化教育等产业在研发、信息、管理方面的辐射带动优势,以京石客运铁路、六环路建设为契机,建设北京大都市区西南物流交通枢纽。

友好产业新区——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提高产业发展门槛,严格控制能耗、水耗,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构筑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山区煤矿、非煤矿山关停基础上大力发展替代产业,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高端研发服务产业、建材高端研发生产、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

山水文化名城——强调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城市休闲度假旅游功能,发掘历史文化和山水文化内涵,产业多元、服务优先,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管理高效的宜居新城。

第11条新城发展阶段目标

按照北京城市发展的总体部署:

(1)第一阶段,2010年以前,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积极推进关停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积极推进生态恢复与替代产业发展,积极改变房山“业弱城散”的局面,保障2008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会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结合轨道交通建设,重点推进房山新城及新城周边城镇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现代新城的基本构架。

(2)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全面完成山区、浅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关停后的生态恢复和产业调整,完成房山产业布局、生态架构与基础设施格局的调整,进一步优化房山新城内部结构,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现代新城。

(3)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全面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新城,成为促进北京与京津冀区域协作的重要增长点。

第12条经济发展策略

(1)鼓励:

都市农业、旅游休闲、都市工业、文化产业等资源节约型绿色产业;

引导:

石化新材料、新型建材、建筑和房地产、物流等产业向着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限制:

煤炭采掘、传统建材、传统种植等资源消耗或高污染行业。

(2)以传统产业升级为基础,将积极拓展相关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房山新城产业发展的重点。

在第二产业中,以石油化工和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建材产业的生产服务为重点拓展部门,注重推动生产服务产业集群、公共服务(文化)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积极拓展高端物流、教育研发、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房山整体产业结构升级。

(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镇化、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积极构建房山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与生态保障体系,支撑房山新城成为适宜居住、充满活力的北京西南区域产业服务中心之一。

(4)到2020年,房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超过9000美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总计达到85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3:

52:

45;

力争使房山地区生产总值(GDP)占到北京市生产总值的6%左右。

第13条社会发展策略

(1)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积极推进山区浅山区生态移民,妥善布局移民安置区,积极引导乡村人口向小城镇,特别是新城周边重点城镇集聚,南部平原独立发展城镇作为远景城市人口突破时的预留发展空间。

(2)新城积极吸引中心城区人口疏散,稳定外来人口流动,调整社会人口素质结构,促进社会整合。

(3)新城与小城镇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公平配置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

(4)加强城镇和乡村社区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为居民参与新城管理提供途径。

第14条文化发展策略

(1)建立以完善山水文化、根祖文化为核心目标的房山文化发展策略,努力实现城市休闲文化与现代产业文化的交融。

(2)以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为基础,有序利用房山山水文化资源。

(3)严格保护房山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4)积极培养都市休闲文化,结合都市型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引入新兴文化创意产业。

(5)传承房山近代工业文化,以传统工业和资源型产业升级为基础,发展工业旅游。

(6)建设多层次城市文化设施,确立房山首都西南文化大区的地位,支撑文化产业发展。

第15条资源与生态保护策略

(1)以煤矿与非煤矿山关停为契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房山资源利用整体策略,全面提高产业发展门槛,重点抓好能源消耗、大气、水环境质量等核心标准,促进新城产业的有序发展。

(2)以煤矿与非煤矿山关停为契机,全面保护与恢复房山山水生态系统,重点推进山区、浅山区生态恢复,构建区域生态格局。

(3)以煤矿与非煤矿山关停为契机,通过山区生态移民和水土治理,整合房山土地资源,为房山新城和重点城镇建设提供发展空间。

(4)以人为本,在房山新城内部形成网络型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16条人口规模

(1)2020年,房山区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18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20‰以内。

其中户籍人口98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20万人左右。

(2)2020年,房山区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93万人左右,占全区人口的79%。

考虑到影响房山新城人口集聚的多方面因素及其不确定性,为适应首都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次规划的区域基础设施等相关指标暂按130万人预留。

(3)新城总人口规模控制在55.7万人。

第17条人口发展政策

(1)积极推动新城内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优先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促进新城人口集聚,承接中心城疏散人口。

(2)引导人口在区域内合理分布,新城重点承接中心城的人口疏散,区域内的农村人口主要向新城周边小城镇集中,逐渐转化为城镇就业人口。

(3)提高义务教育和全民教育水平,增强新城教育资源吸引力,鼓励市中心人口向新城疏解;

以高教园区为载体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提升房山新城整体人口素质。

(4)优化人口结构,创造就业岗位,使中心城区的迁入人口由居住型向就业型、创业型转变。

(5)稳定、控制外来人口,改变人口不合理的素质、年龄、性别结构,增强社会稳定性。

第18条人口引导与分布

(1)积极引导人口向新城和新城周边城镇集聚。

2020年,新城良乡组团与燕房组团规划城市人口总和控制在55.7万人,新城周边城镇的城镇人口达到21.7万人,比现状城镇人口增长51.5万人。

(2)积极适应城镇化、山区生态移民,窦店、阎村、青龙湖、周口店等新城周边城镇组团作为主要人口吸纳地区,提供就业岗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3)南部京冀交界的琉璃河、韩村河、长沟是北京市域重点镇,作为独立发展城镇,增强发展活力,作为未来新城发展突破118万人时的人口与产业安置地区。

(4)积极稳妥推进山区生态移民,鼓励人口向平原区转移,山区总人口从8.9万人下降到5.4~4.4万人,减少3.5~4.5万人。

采取多种灵活移民方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第19条城镇人口结构与素质

(1)适应新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满足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工作、生活需要。

新城关注高素质人口的引入和人口年轻化对基础教育设施的需求,乡村地区重点关注乡村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服务需求,在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2)结合新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积极推动社会结构的持续优化。

(3)不断提高新城的人口吸纳作用,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提高新城人口素质,着力优化中心城的人口素质结构。

第20条新城用地规模控制

2020年,房山新城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5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

⏹新城良乡、燕房组团用地61.6平方公里,人均112平方米。

其中

●良乡组团规划人口3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39.2平方公里。

●燕房组团规划人口2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22.4平方公里(不含燕山石化大型产业用地)。

⏹北京石化新材料基地4.4平方公里。

⏹窦店新型建材产业用地2.7平方公里。

⏹燕化产业用地6.4平方公里。

第21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从房山人口众多、城镇密集特点出发,本着建设资源集约型城镇原则,房山区内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应严格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

同时考虑到房山城镇人口规模扩大的可能,应适当压缩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新城周边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应严格控制在115平方米以内。

(1)严格把握城镇建设用地投放时机,与城镇化发展形势相结合。

(2)与山区、浅山区生态移民相结合,积极推进移民重点安置城镇和山区乡镇替代产业集聚区建设。

(3)积极推动市级重点城镇建设。

第22条新城用地控制与引导

(1)新城建设应本着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高效利用土地,优先利用存量土地,特别是规划区内的村庄用地。

综合考虑建设时序和用地投放安排,尽量减少对农用地的占用,避免出现新的“城中村”。

(2)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形成节约用地的发展模式,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建立城市发展的动态监控机制,依据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变化,调控城市建设用地投放总量和建设时序,并适时调整规划应对方案。

(3)新城建设用地的投放与城市发展重点紧密结合,积极推动新城建设,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

第二部分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

第四章区域协调发展

第23条区域发展策略

在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发展定位与要求,与周边新城在经济、社会、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前提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形成区域资源共享、共赢的发展局面。

第24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促进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疏解,成为北京西南部辐射河北北部、西部的综合服务中心。

(2)加强与河北石家庄、保定等城市在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休闲度假旅游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形成上下游产业群体,房山重点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3)与西部发展带各新城的全面协调发展,与大兴新城共同构成北京西南门户,与石景山、丰台加强在休闲娱乐、旅游业发展合作,与丰台河西地区共同构筑北京西南传统产业升级示范区和科技创新基地,与门头沟加强在山区生态保护、西部山水文化产业带建设、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

第25条区域交通设施协调发展

(1)从区域协调角度,加强与河北省周边城市联系通道建设,加强区域货运、旅游交通协调。

⏹以京石高速公路为基础,加强与河北省在高速公路、京石客运专线铁路、轨道交通方面的协调,预留西南第二条高速通道位置。

⏹3条一级公路:

京保公路、房易路、京原公路。

⏹2条二级公路:

房郑路、十大路(十渡-野三坡旅游公路)。

(2)强化房山新城与中心城的交通联系,打通首都西南大通道交通瓶颈,解决本区域内联系通道少,交通量高度饱和等问题。

⏹2条高速公路:

京石高速公路、六环路,规划预留京石高速第二通道连接五环路。

⏹2条国道:

京保公路(107国道)、京原公路(108国道)。

⏹1条主干道:

丰良路。

(3)加强与东部顺义、亦庄新城的联系,特别是与首都国际机场、新北京东站等主要城市门户的联系,加强与大兴、门城等西部发展带新城干道网络的联系,增强辐射能力。

⏹与大兴新城的复合型交通走廊:

1条高速公路:

六环路。

3条一级公路:

京良路、房-黄-亦联络线、东南过境通道。

2条主干道:

长虹路、黄良路。

⏹与北部门城新城的复合型交通走廊:

1条主干道:

大灰厂路。

第26条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加强太行山区的生态恢复和旅游发展的合作,加强与河北涞水在山区生态建设与拒马河流域生态恢复方面的合作。

(2)加强与涿州在小清河流域的生态恢复与小清河分洪区规划建设方面的合作。

(3)加强与门城、大兴和河北南部城市在永定河流域京津风沙源治理方面的合作。

第27条区域协调措施

(1)建立与大兴、门头沟、丰台等西部新城及河北省邻近城市的区域协调机制,形成常设协调机构,加强政府间合作。

(2)落实跨区域重大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划定规划控制区,保障区域基础设施体系的健康运作。

(3)落实区域性应急救援通道、区域性生命线工程布点和区域性防洪、滞洪要求。

第五章城镇空间布局与村镇建设

第一节城镇空间布局

第28条城镇空间结构

房山区总体空间结构布局原则为:

“强化两轴、优化两带、保育山区、多核联动、网络结构”,逐步形成协调发展的区域总体布局。

(1)强化两轴

⏹沿京广线区域拓展轴——北联中心城区及丰台长辛店,南接涿州,将房山未来重点产业区向南拓展,规划期内以良乡组团建设为核心,窦店作为未来主要产业发展区。

⏹良乡-燕房产业调整轴——东联大兴新城,西优燕房组团。

燕房组团作为北京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人口逐步向阎村和良乡集中,产业发展以调整升级为主,不越过大石河。

(2)优化两带

⏹山前浅山丘陵区生态恢复带:

青龙湖-燕山-城关-周口店-韩村河-长沟-大石窝-张坊以生态恢复为主,以煤矿和非煤矿山关停为契机,重点发展替代产业,引入绿色人居、绿色产品加工、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

⏹永定河-小清河滨河平原生态发展带:

长阳-窦店-琉璃河沿河地区以风沙源治理为重点,引入平原休闲度假产业,作为绿色农业观光重点发展地区。

(3)保育山区

以煤矿和非煤矿山关停为契机,全面优化调整山区乡镇产业结构,保护山区生态的完整性,确保区域开发的可持续性、生态保护的有效性以及区域内生态、社会、文化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

(4)多核联动

立足服务中心城,服务京津冀,根据房山城镇密集的特点,通过合理区域城镇分工,形成新城发展的工业核、商贸核、物流核、教育核、交通核、旅游核多个经济增长点:

⏹良乡以商贸、交通物流、文化教育为主,燕房以石化和新材料产业为主。

⏹窦店以现代制造业和新型建材为主,同时承担货运物流职能。

⏹青龙湖、周口店、长沟等浅山区城镇以旅游休闲产业为主。

⏹长阳、琉璃河等小清河沿线城镇以温泉休闲度假和绿色人居产业为主。

(5)网络结构

通过强化南北向首都西南通道、打通房山平原区与山区的东西通道,形成房山区空间发展的网络结构。

⏹南北向中心城人口与功能疏散轴:

以京石高速、京保公路为主体,从北京中心城延伸到房山区,是中心城人口与功能向房山疏散的纵向通道。

⏹东西向新城协调完善轴:

以京周路和轨道交通为依托,形成房山新城的东西骨架。

⏹东西向城乡统筹发展轴:

打通房山区平原和山区乡镇之间的东西联系通道,形成山区移民、山区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横向轴线,有三条通道:

●北部通道:

长阳-青龙湖-河北镇(108国道)。

●中部通道:

良乡—周口店-霞云岭。

●南部通道:

琉璃河-韩村河-长沟-张坊-十渡。

第29条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1)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房山区城镇等级结构按照新城、重点镇、一般镇三级进行规划。

房山新城包括良乡组团、燕房组团、北京石化新材料基地、窦店新型建材产业用地4部分;

重点镇为窦店、韩村河、琉璃河、长沟;

其他镇为一般镇。

(2)参照“西部发展带协调规划”对于城镇区位类型的划分,可以将平原区城镇划分为新城周边型城镇、相对独立型城镇,针对不同条件城镇建设进行分类指导。

⏹新城周边型城镇包括窦店、长阳、青龙湖、周口店、阎村5镇;

⏹相对独立型城镇包括琉璃河、韩村河、长沟、石楼、大石窝、张坊等;

(3)为了鼓励山区生态移民,改善生态环境,在山区选择十渡、霞云岭和河北作为山区集中发展镇,其他乡镇作为山区一般集镇。

第30条新城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