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副本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5035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副本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副本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副本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副本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副本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副本Word格式.docx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副本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副本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副本Word格式.docx

5.利用计算器计算sin50°

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sin50,则屏幕上显示的就是sin50°

的值,

6.如果已知正弦值,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出它对应的锐角的度数.

例如:

已知sinα=0.7071,求α的度数.我们可以依次按键2ndFsin0.7071,则屏幕上显示的就是α的度数.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见教材P110例1、P113例2.

2.在△ABC中,∠A=45°

,∠B=60°

,a=2,则b等于()

A.6B.2C.3D.26【答案】A

3.计算sin36°

=_____.(保留四个有效数字).【答案】0.5878

4.若sinA=0.1234sinB=0.2135,则A_____B(填<、>、=)

解析:

根据sin30°

=1/2,sin45°

=

/2,sin60°

/2,我们可以发现锐角的度数越大,正弦值越大.【答案】<

5.如图,在Rt△ABC中,∠C=90°

,AC=4,BC=3,

(1)求∠A的正弦sinA.

(2)求∠B的正弦sinB.

 

6.在Rt△ABC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3倍,则锐角A的正弦值()

A.不变化B.扩大3倍C.缩小1/3D.缩小3倍【答案】A

7.已知:

在△ABC中,∠B=45°

,∠C=75°

,AC=2,求BC的长.

8.求sin63°

52′41″的值.(精确到0.0001)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4.1”中第3、4题.

第2课时余弦的概念和余弦值的求法

1.使学生理解锐角余弦的定义.

2.会求直三角形中锐角的余弦值.

3.会用计算器求一般锐角的余弦值.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求直三角形中锐角的余弦值.

1.什么叫作正弦?

2.sin30°

的值分别是多少?

1.如图,△ABC和△DEF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D=α,∠C=∠F=90°

成立吗?

为什么?

由此可得,在有一个锐角等于α的所有直角三角形中,角α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从上述探究和证明过程看出,对于任意锐角α,有cosα=sin(90°

-α),从而有:

sinα=cos(90°

-α).

2.计算cos30°

,cos45°

,cos60°

3.我们已经知道了三个特殊角(30°

)的余弦值,而对于一般锐角α的余弦值,我们可以用计算器来计算.

例如,求cos50°

角的余弦值,我们可以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

,则屏幕上显示的就是cos50°

4.如果已知余弦值,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出它对应的锐角的度数.

已知cosα=0.8661,求α的度数.我们可以依次按键

,则屏幕上显示的就是α的度数.

1.见教材P115例4.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1)对于任意锐角α,都有0<sinα<1和0<cosα<1

(2)对于任意锐角α1,α2,如果α1<α2,那么cosα1<cosα2

(3)如果sinα1<sinα2,那么锐角α1<锐角α2

(4)对于任意锐角α,都有sinα=cos(90°

-α)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

3.在△ABC中,∠C=90°

,若2AC=

AB,求∠A的度数及cosB的值.

4.计算:

(1)|-

|-2sin60°

+sin45°

·

cos45°

;

(2)cos260°

+cos245°

+

sin30°

sin45°

.

5.用计算器求值(保留四位小数):

(1)sin38°

19′;

(2)cos78°

43′16″.

解:

(1)按MODE,出现:

DEG,按sin,38,“.”,19,“.”,=,显示:

0.620007287,则结果为0.6200.

(2)按MODE,出现:

DEG,按cos,78,“.”,43,“.”,16,“.”=,显示:

0.195584815,则结果为0.1956.

6.若sin40°

=cosα,求α的度数.

7.在Rt△ABC中,∠C=90°

,sinB=3/5,求BC/AB的值.

8.正方形网格中,∠AOB如图放置,求cos∠AOB的值.

教材“习题4.1”中第6、7、8题.

第3课时正弦和余弦

1.进一步认识正弦和余弦;

2.正弦和余弦的综合应用.

通过合作交流,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经过探索,引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的综合应用.

1.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是什么?

2.正弦和余弦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学说明】复习有关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准备.

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

,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m)

1.求下列式子的值.

2.在Rt△ABC中,∠C=90°

BC=6,sinA=3/5,求cosA.

3.如图,在Rt△ABC中,∠C=90°

,cosA=12/13,AC=10,AB等于多少?

sinB呢?

4.已知:

如图,CD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高,求证:

BC2=AB·

BD.(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证明)

教材“习题4.1”中第9、10题.

4.2正切

使学生了解正切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A)中两直角边的比,熟记30°

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了解正切的概念,熟记特殊角的正切值.

正切的应用.

1.如图:

在Rt△ABC中,∠C=90°

sinA=________;

cosA=________.

2.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时,其对边与邻边比值也是唯一确定的吗?

则BC/AC=EF/DF成立吗?

由此可得,在有一个锐角等于α的所有直角三角形中,角α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2.求tan30°

、tan45°

、tan60°

3.30°

的正弦、余弦、正切值分别是多少?

【归纳结论】

4.如何用计算器求一般锐角的正切值?

求25°

角的正切值,可以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

,则屏幕上显示的0.4663…就是25°

角的正切值.

5.如果已知正切值,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出它对应的锐角的度数.

已知tanα=0.8391,求α的度数.我们可以依次按键

6.什么是锐角三角函数?

【归纳结论】我们把锐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角α的锐角三角函数.

1.求tan70°

45′的值.(精确到0.0001)

2.

(1)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sin60°

,cos70°

,tan45°

,sin29.12°

,cos37°

42′6″,tan18°

31′.

(2)计算下列各式:

sin25°

+cos65°

sin36°

cos72°

tan56°

tan34°

3.计算:

4.在△ABC中,∠C=90°

,AB=8,cosA=3/4,求BC的长.

5.在Rt△ABC中,∠C=90°

,AB=2BC,现给出下列结论: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只需填上正确结论的序号)

6.如图,在Rt△ABC中,∠C=90°

,∠A=35°

,AC=6,求BC,AB的长.(精确到0.001)

7.如图,工件上有一V型槽,测得它的上口宽20mm,深19.2mm.求V型角(∠ACB)的大小(结果精确到度).

教材“习题4.2”中第1、2、3题.

4.3解直角三角形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1.什么是锐角三角函数?

2.你知道哪些特殊的锐角三角函数值?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中,∠C=90°

,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A的对边/斜边cosA=∠A的邻边/斜边

tanA=∠A的对边/∠A的邻边

(2)三边之间的关系:

a2+b2=c2(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的关系:

∠A+∠B=90°

3.做一做: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两边,你能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中其它的元素吗?

4.做一做: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一角一边,你能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中其它的元素吗?

5.想一想: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两角,你能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中其它的元素吗?

,∠A=30°

,a=5.求∠B、b、c.

7.在解直角三角形中,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

1.见教材P122例2.

2.已知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c=8

,∠A=60°

,求∠B、a、b.

3.已知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3

,∠A=30°

,求∠B、b、c.

4.已知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c=

-2,a=

-1,求∠A、∠B、b.

5.已知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6,b=2

,求∠A、∠B、c.

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锐角A为30°

,锐角B的平分线BD的长为8cm,求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

7.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

,AC=6,折叠该纸片,使点C落在AB边上的D点处,折痕BE与AC交于点E,若AD=BD,则折痕BE的长为多少?

教材“习题4.3”中第1、3、4题.

第1课时俯角和仰角问题

比较熟练地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选用恰当的直角三角形,分析解题思路.

海中有一个小岛A,该岛四周10海里内有暗礁.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岛南偏西55°

的B处,往东行驶20海里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25°

的C处,之后,货轮继续往东航行,你认为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触礁的危险吗?

你是如何想的?

与同伴进行交流.

1.某探险者某天到达如图所示的点A处,他准备估算出离他的目的地——海拔为3500m的山峰顶点B处的水平距离.你能帮他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吗?

2.如图,在离上海东方明珠塔底部1000m的A处,用仪器测得塔顶的仰角为25°

,仪器距地面高为1.7m.求上海东方明珠塔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m)

1.如图,某飞机于空中A处探测到目标C,此时飞行高度AC=1200米,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控制点B的俯角α=16°

31′,求飞机A到控制点B的距离.(精确到1米)

2.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

,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

,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精确到0.1m)?

3.如图,在离树BC12米的A处,用测角仪测得树顶的仰角是30°

,测角仪AD高为1.5米,求树高BC.(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号)

4.广场上有一个充满氢气的气球P,被广告条拽着悬在空中,甲乙二人分别站在E、F处,他们看气球的仰角分别是30°

,E点与F点的高度差AB为1米,水平距离CD为5米,FD的高度为0.5米,请问此气球有多高?

(结果保留到0.1米)

教材“习题4.4”中第2、4、5题.

第2课时坡度和方位角问题

1.了解测量中坡度、坡角的概念;

2.掌握坡度与坡角的关系,能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与弧长的有关实际问题.

通过对例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能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与弧长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与弧长的有关实际问题.

如图所示,斜坡AB和斜坡A1B1,哪一个倾斜程度比较大?

显然,斜坡A1B1的倾斜程度比较大,说明∠A1>∠A.

即tanA1>tanA.

1.坡度的概念,坡度与坡角的关系.

如上图,这是一张水库拦水坝的横断面的设计图,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前进的距离的比叫作坡度(或坡比),记作i,即i=AC/BC,坡度通常用l∶m的形式,例如上图中的1∶2的形式.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作坡角,记作α.从三角函数的概念可以知道,坡度与坡角的关系是i=tanB,显然,坡度越大,坡角越大,坡面就越陡.

2.如图,一山坡的坡度为i=1∶2,小刚从山脚A出发,沿山坡向上走了240米到达点C,这座山坡的坡角是多少度?

小刚上升了多少米?

(角度精确到0.01°

,长度精确到0.1米)

3.如图,一艘船以40km/h的速度向正东航行,在A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60°

方向上,继续航行1h到达B处,这时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30°

方向上,已知在灯塔C的四周30km内有暗礁.问这艘船继续向东航行是否安全?

1.如图,在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5m,测得斜坡的倾斜角是24°

,求斜坡上相邻两树的坡面距离是多少(精确到0.1m).

2.同学们,如果你是修建三峡大坝的工程师,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解决:

如图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6m,坝高23m,斜坡AB的坡度i=1∶3,斜坡CD的坡度i=1∶2.5,求斜坡AB的坡面角α,坝底宽AD和斜坡AB的长(精确到0.1m).

3.庞亮和李强相约周六去登山,庞亮从北坡山脚C处出发,以24米/分钟的速度攀登,同时,李强从南坡山脚B处出发.如图,已知小山北坡的坡度i=1∶

,山坡长为240米,南坡的坡角是45°

.问李强以什么速度攀登才能和庞亮同时到达山顶A?

(将山路AB、AC看成线段,结果保留根号)

4.某公园有一滑梯,横截面如图所示,AB表示楼梯,BC表示平台,CD表示滑道.若点E,F均在线段AD上,四边形BCEF是矩形,且sin∠BAF=2/3,BF=3米,BC=1米,CD=6米.求:

(1)∠D的度数;

(2)线段AE的长.

5.日本福岛发生核电站事故后,我国国家海洋局高度关注事态发展,紧急调集海上巡逻的海检船,在相关海域进行现场监测与海水采样,针对核泄漏在极端情况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时开展分析评估.如图,上午9时,海检船位于A处,观测到某港口城市P位于海检船的北偏西67.5°

方向,海检船以21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下午2时海检船到达B处,这时观察到城市P位于海检船的南偏西36.9°

方向,求此时海检船所在B处与城市P的距离.

(参考数据:

sin36.9°

≈35,tan36.9°

≈34,sin67.5°

≈1213,tan67.5°

≈125)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教材“习题4.1”中第1、6、7题.

章末复习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熟记30°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

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的度数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的度数.

3.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一、知识结构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正弦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作角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

sinα=角α的对边/斜边.

2.余弦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作角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cosα=角α的邻边/斜边.

3.正切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作角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

tanα=角α的对边/角α的邻边

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5.三角函数的概念:

我们把锐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角α的锐角三角函数.

6.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已知元素求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作解直角三角形.

7.仰角、俯角的概念:

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作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作俯角.

8.坡度的概念:

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前进的距离的比叫作坡度(或坡比);

记作i,坡度通常用l∶m的形式;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作坡角,记作α.坡度越大,坡角越大,坡面就越陡.

1.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的中点,∠BAD=90°

,tanB=2/3,求sin∠DAC.

2.计算:

tan230°

+cos230°

-sin245°

tan45°

3.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DE⊥AB,垂足为E,sinA=3/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①DE=3cm;

②BE=1cm;

③菱形的面积为15cm2;

④BD=2

cm.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4.如图所示,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

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

方向上的B处,求此时轮船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平分线BD上一点,PE⊥AB于点E,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垂足为点Q.若BF=2,则PE的长为()

A.2B.2

C.3D.3【答案】C

2.如图,为了测量某山AB的高度,小明先在山脚下C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

,然后沿坡角为30°

的斜坡走100米到达D点,在D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

,求山AB的高度.(参考数据:

≈1.73)

3.如图,小红同学用仪器测量一棵大树AB的高度,在C处测得∠ADG=30°

,在E处测得∠AFG=60°

,CE=8米,仪器高度CD=1.5米,求这棵树AB的高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1.732).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对于本章的知识.你掌握了多少?

还存在哪些疑惑?

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教材“复习题4”中第1、3、6、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