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455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60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机关作出的与公众利益直接有关的规定,应当(C)。

A、报上级公安机关备案B、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C、向公众公布D、报同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44条)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实行交通管制,(B)。

A、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B、应当向公众公布

C、应当报上级公安机关批准D、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是否向公众公布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44条)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哪一种情形,就应当回避?

(C)

A、本案中的一方当事人曾是该人民警察的中学同班同学

B、本案中的一方当事人曾经因为盗窃被该人民警察调查过

C、本案中的一方当事人是该人民警察的近亲属

D、本案中的一方当事人是该人民警察的大学同学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45条1款)

4、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行政处分?

(C)。

A、警告B、记大过C、禁闭D、撤职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48条2款)

5、下列哪一个选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行政处分?

(C)。

A、降职B、禁闭C、降级D、停止执行职务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48条2款)

6、下列哪项属于对人民警察处分的种类?

(A)。

A、警告B、降低警衔C、禁闭D、辞退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48条2款)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应当予以(B)。

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C、收缴非法财产D、追缴违法所得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48条1款)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哪一种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B)

A、下班后与朋友到夜总会唱歌B、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

C、春节期间与兄弟姐妹在家打麻将D、着装不按规定穿制式黑色皮鞋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48条2款)

9、某市公安局刑事警察赵某下班期间发现有人斗殴,即予以制止。

正巧打架的马某与赵某有隙,便对赵某出言不逊。

赵某大怒,拔枪将马某击毙。

下列关于赔偿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应由赵某赔偿,因其行为属于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应由赵某赔偿,因其是刑事警察,无治安管理职权,且是在下班期间作出

C、应由公安局赔偿,因赵某的行为是在执行职务

D、应由公安局赔偿,因赵某的行为属于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情形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9条、第50条)

10、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继续盘问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

(C)

A、督察部门B、法制部门C、主管派出所工作的部门D、监察部门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4条)

11、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C)。

A、公安机关不管理国籍事务

B、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不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

C、指导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D、公安机关在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行使其他执法机关的职责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6条9、12、13项)

12、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D)。

A、组织、实施消防工作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B、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C、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是公安机关人民的法定职责

D、管理殡葬行业是公安机关的职责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6条)

13、对被判处拘役、管制的罪犯,由()执行刑罚。

(C)

A、监狱机关B、劳动教养机关C、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6条11项)

14、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执行刑罚。

(A)

A、公安机关B、劳教局C、监狱机关D、所在地人大常委会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6条11项)

15、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的是(C)。

A、人大常委会B、人民政府C、公安机关D、政法委员会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6条)

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民警察依法应履行的职责(D)。

A、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

B、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C、管理户政、出入境事务

D、管理指导市场秩序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6条6、7、9项)

17、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B)

A、公安机关不负责管理外国人在中国旅行的有关事务

B、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C、负责管理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事务的机关是外交部

D、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是人民军队的职责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6条)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A)。

A、行政处罚B、刑事处罚C、经济处罚D、管制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7条)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继续盘问)时间自()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

(D)

A、被盘问开始B、被盘问结束C、被关进候问室D、带至公安机关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9条)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检查。

(C)

A、讯问B、询问C、盘问D、问话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9条)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

A、因履行职责的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B、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相对人同意

C、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相对人同意D、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3条1款)

22、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B)

A、说明情况B、出示相应证件C、负责人批准D、对方同意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3条1款)

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A)。

A、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B、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C、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该人民警察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D、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首先责令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该人民警察不能赔偿的,由其所属机关给予赔偿视损失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3条2款)

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在使用了公民个人的交通或通信工具后,(B)。

A、归还即可B、应予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

C、可不予归还但必须支付适当费用D、可变价折抵收购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3条2款)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C)。

A、制服性强制措施B、继续盘问C、保护性约束措施D、刑事拘留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4条)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认为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精神病人需要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A)。

A、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B、应当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C、应当报请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D、无需报批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4条)

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经批准将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精神病人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及时通知(D)。

A、其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B、其经常居住地公安派出所

C、其所在地居委会或者村委会D、其监护人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4条)

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C)。

A、戒严B、部分地区戒严C、交通管制D、现场管制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5条)

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B)

A、派出所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D、只有公安部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5条)

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的需要,经过严格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C)

A、解决民间纠纷B、行政管理C、侦查犯罪D、查处治安案件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6条)

31、关于采取技术侦察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人民警察可自由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B、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可自由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C、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办案民警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直接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D、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6条)

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实行现场管制。

(C)

A、各级公安机关B、各级公安机关派出机构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D、只有地级以上公安机关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7条1款)

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经()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D)

A、同级人民政府B、上级人民政府

C、上级公安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D、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7条1款)

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B)

A、任何B、其职责范围内的C、重大D、经济纠纷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9条)

35、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D)。

A、可以不履行职责B、可以履行职责

C、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履行职责D、应当履行职责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19条)

36、人民警察不得从事的行为有(B)。

A、依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B、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C、参加社区公益劳动

D、依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22条)

3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人民警察可以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少量礼物

B、人民警察业余时间可以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C、人民警察不得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D、人民警察可以受雇于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22条9、10、11项)

38、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C)

A、甲曾被处罚款,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B、乙曾被处警告,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C、丙曾被开除,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D、丁曾被辞退,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法律依据:

《警察法》第26条2款)

39、曾受过()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B)

A、行政处罚B、刑事处罚C、罚款D、行政处分

(法律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