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4483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9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襄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襄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襄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襄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襄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Word文件下载.docx

《襄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Word文件下载.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襄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Word文件下载.docx

2、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

划定土地利用分区,制定土地用途管制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为县(市、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指导和管理依据;

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结合襄阳市新农村建设实际,制定农村居民点整理目标和措施;

在不突破上级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调控指标的前提下,引导城乡建设聚集化发展、内涵式发展,逐步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3、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根据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资源环境容量,统筹安排各业、各类、各地区用地,优化各类用地结构和布局。

4、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质量。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

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加强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综合管理,构建由耕地、林地、湿地及城市绿地等为主体的土地生态空间格局,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优美的城乡生态家园。

第四节规划期限

本轮规划以2006-2020年为规划期,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以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以2020年为远期目标年。

第五节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襄阳市行政辖区内的南漳、保康、谷城三县,枣阳、宜城、老河口三市,襄城、樊城、襄州三个城区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

土地总面积1972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0.6%。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襄阳市地处鄂西北,位居汉水中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0°

45′—113°

05′,北纬31°

14′—32°

37′之间。

东与随州市毗邻,西与十堰市和神农架林区相连,南与宜昌、荆州、荆门接壤,北与河南南阳、信阳市交界。

辖三县、三市和三个城区及高新开发区。

总人口577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48万人。

人口密度292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0.34公顷,人均耕地0.10公顷。

二、自然条件

襄阳地貌类型多样。

西部山地面积占40.6%,东部丘陵占15.2%,中部岗地平原占44.2%,其中北部为著名的鄂北岗地,中部腹地为河流冲积平原。

全市土壤由黄棕壤、山地棕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6个土类构成,其中黄棕壤约占土壤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水稻土、潮土等约占10%。

市域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无霜期长,降水适中。

境内河流众多,汉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7.7%。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芝麻,农特产品主要有烟叶、水果、麻茶、食用菌类等。

林木树种1000余种,其中稀有品种15种。

畜牧类以牛、生猪和禽类养殖为主。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5大类54种。

磷矿是全国八大产区之一,金红石藏量居全国首位,重晶石、铝土矿藏量居全省之首。

三、经济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经济总量逐年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6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91元。

全市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基础设施有一定规模,城镇化水平达43%。

中心城区功能完备,面积93.75平方公里。

全市工业门类齐全,汽车、纺织、高新技术和农副产品加工是工业主要支柱,工业总产值仅次于武汉市,居全省第二位。

襄阳土地资源丰富,适宜性广泛,耕地比重大且集中连片,是国家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六个县(市、区)被列为湖北省粮食主产区,其中夏粮是全国十大优质高产区之一,芝麻是全国三大产区之一。

襄阳历史悠久,建城史距今2800多年,名胜古迹众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四、区位优势

襄阳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湖北经济布局中鼎足“金三角”之重要一角,地处鄂、豫、渝、陕毗邻的枢纽部位,是秦巴经济走廊的重要一环,是国家产业布局转移的优先受益区,经济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襄阳交通发达便利,“一条汉江、二座机场、三条铁路、四通八达公路”构成较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一、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布

襄阳市土地利用总体结构大致为“五林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

土地总面积1972441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609935公顷,占81.62%;

建设用地面积162510公顷,占8.24%;

未利用地面积199996公顷,占10.14%。

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之比为9.91:

1:

1.23。

(一)农用地现状结构及分布

1、耕地。

2005年全市耕地面积6016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50%,主要分布在市域北部和中部,包括老河口、襄州、枣阳、宜城等三市一区和南漳、谷城平原丘陵乡镇。

2、园地。

2005年全市园地面积546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7%,主要分布在枣阳、南漳和宜城丘陵沿河地带,谷城和保康亦有零星分布。

3、林地。

2005年全市林地总面积8142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1.28%,主要集中在西部保康、南漳、谷城三县和东南丘陵地区。

4、牧草地。

2005年全市牧草地总量较少,面积仅有36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8%,主要分布在枣阳、老河口等地。

5、其他农用地。

2005年全市其他农用地面积1357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8%,各县(市、区)均有分布。

(二)建设用地现状结构

1、城镇工矿用地。

2005年全市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59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2%,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05平方米。

2、农村居民点用地。

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865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39%,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63平方米。

3、交通水利用地。

2005年全市交通水利建设用地面积463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5%。

4、其他建设用地。

2005年全市其他建设用地35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8%。

(三)未利用地现状结构

2005年,全市未利用地面积1999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14%,其中,荒草地121884公顷,河流和湖泊水面34499公顷,滩涂沼泽25428公顷。

二、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1、土地资源丰富,适宜性广泛,农业区域化特征明显

襄阳土地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光热水土条件优越,土地适宜性广泛,土地自然生产力高,农业生产区域化特征明显。

中部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肥沃,良田分布集中,是襄阳最重要的粮棉油基地;

东南部丘陵岗地,地势起伏平缓,岗顶宽平,土层深厚,宜于耕作,以旱地为主,盛产麦、棉、芝麻、豆类等作物;

西北部中低山区,林、果资源优势突出,小气候条件优越,是襄阳林、果、特产生产基地。

襄阳土地利用条件的多宜性与区域化特征,有利于保障襄阳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

2、林特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潜力较大

襄阳丘陵成带,岗岭连绵,发展果、林及特产等多种经营的水、热、土等条件优越,部分高山丘谷,日照短,风力小,湿度大,雾日多,为发展杉木和茶叶等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丘陵地带,春夏多雨,秋季稍为干燥,风小,湿度高,适宜发展林果茶业。

因此襄阳发展水果、茶叶、木材等多种经营存在明显的生产优势。

全市现有林地面积814268公顷,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1.28%,居全省各地市州之前列,但在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中,林业产值仅占5.36%,林地产出效益较低。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林业综合开发进程的加快,综合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立体农业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大力发展林特产品生产不仅可以缓和全市山区农业可耕地面积少、食物供需矛盾的局面,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此外,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提供丰富的食品资源,改善人民的食物结构。

3、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利用水平不均衡

襄阳市东、西部地区山地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粗放,投入产出效益较差。

耕地主要集中在市域北部和中部,包括老河口、襄州、枣阳、宜城和南漳、谷城的部分乡镇,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0%,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5%,是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和开展标准化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襄阳市基本农田保护和农用地整理项目布局、耕地保护建设和治理重点区域,以及低丘缓坡改造的重点区域。

该区域城镇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利用率高,农业与非农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4、建设用地区域分布不均衡,人均用地水平偏高

全市建设用地分布极不均匀,城镇、工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主要沿交通干线分布。

总体以襄阳中心城区为中心,以老河口、宜城、枣阳三个城市为支点,以武银高速公路、汉渝铁路襄阳段和316国道为主要分布轴,以襄荆宜高速公路暨焦柳铁路襄阳段和207国道为次级分布轴,呈“十字形”结构分布。

襄州、樊城、襄城、高新区、枣阳、老河口等县(市、区)的城镇用地占全市城镇用地总面积的87.72%,这些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工业发展较快,经济增长迅猛,同时农业基础条件也很好,粮油耕作区分布比较多,林木经济区分布比较少。

其他地区城镇用地仅占12.28%,工业基础较差,仅有少量的采矿业和砖瓦窑场。

市区(包括襄城、樊城、高新区)工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最多,约为10329公顷,占全市工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的61.74%;

山区的保康、谷城、南漳等县的工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分布次之,其他平原地区则相对较少。

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高,占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的76.92%,且布局分散,人均用地水平过高,具有较大的整理潜力。

5、土地利用率较高,耕地后备资源有限

全市土地利用率已从1996年的89.58%提高到2005年的89.86%,高于全省86.30%的平均水平,耕地后备资源有限,补充耕地困难。

一是在全市的其他土地中,可供开发利用的主要类型是荒草地,数量也不多,适宜作为耕地的仅24116公顷;

二是可开垦的土地多集中在偏远的地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开发投入能力有限,加之人少地多,人地矛盾相对缓和,开发积极性较低;

三是山区丘陵未利用土地总量大,但没有交通、水利等配套设施,不适宜开垦为耕地,一般只能用于林牧业发展。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显现。

1997-2005年间,全市耕地共减少15397公顷,年均减少1925公顷,与上轮规划基期年相比,减幅达2.50%。

同期全市人口净增20万人,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

2、空间分布高度一致,布局冲突在所难免。

由于城镇、独立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区与粮油耕作区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使得城乡建设用地无论向任何一个方向扩展,都有可能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这种布局冲突现象越突出。

因此,如何在保障科学发展用地的同时切实保护耕地,将面临两难的选择。

3、城乡用地缺乏统筹,农村土地浪费问题突出。

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不降反增。

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8659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3.29%,农村人均用地263平方米。

4、耕地后备资源总量虽有一定规模,但开发整理难度大。

全市可供开发整理复垦的理论潜力不小,但分布不均,开发复垦成本高,且生态环境脆弱,开发利用难度大。

5、土地生态问题严重,耕地质量有所下降。

部分山地丘陵地区土地开垦过度,导致水土流失加重,耕地毁损;

城镇工业“三废”排放使周边耕地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实施以来,对于加强全市土地宏观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对用地需求的变化,全市土地利用与管理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

1、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全球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湖北省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带两圈、双轮驱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境外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和要素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特别是襄阳被确定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为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将有利于襄阳市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替代产业,实现产业转型,有计划地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提升襄阳市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同时也将有利于襄阳市土地需求结构和区域土地利用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

2、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为土地科学管理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襄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本世纪前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全社会保护资源的意识将进一步提高。

保护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的自觉行动,有利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实现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发展格局。

3、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土地利用调控提供了保障。

全市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促进城乡土地利用的统筹协调,增加对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复垦特别是村庄整理的投入,有效地保护土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襄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创造了条件。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改变片面依赖建设用地扩张带动经济增长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促进各行各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建立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模式创造了条件。

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1、土地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业用地需求不断扩大。

至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50%和59%,城镇工矿用地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

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相适应的基础设施用地规模也将进一步增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

生态保护项目也为落实全市耕地保护目标带来压力。

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地矛盾、生产生活用地与生态保护用地的矛盾、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2、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

到2010年和2020年,我市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594万和620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足够数量的耕地。

但是,一方面实现全市城镇化、工业化将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耕地;

生态建设需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

另一方面,全市可供开发补充的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偏远、零散且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整理难度大,实际能够补充的耕地面积有限。

因此,未来我市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3、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难度逐渐增大。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亟待转变土地利用模式和方式,优化行业土地利用结构;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促进土地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对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目标的多元化,加大了调整和优化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难度,统筹协调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日益繁重。

4、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的任务艰巨。

全市85%的耕地分布在鄂北岗地、中部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而该区域也是未来城乡建设的重点区域,必将给土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因此,在今后土地利用过程中,实施环境综合治理,遏制污染,加速生态林、速生丰产林、防护林建设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第三章经济社会与土地利用目标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出发点,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为基础,以优势产业为核心载体,战略性地调整和发展壮大主要支柱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实施“一二二六”发展战略,即舞起市区经济一个龙头,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集群两个工程,激发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两个活力,培植壮大汽车、纺织、电力、医药化工、食品、高新技术六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繁荣;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经济,把襄阳市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陆腹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

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山水优势,全面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将襄阳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全市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是:

规划近期,全市GDP年均增长14%左右,2010年末,全市GDP达到1200亿元,人均GDP达到2万元;

规划远期,全市GDP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20年全市GDP达到4000亿元,人均GDP约6.45万元。

全市人口和城镇化发展目标是:

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594万人以内,城镇常住人口29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620万人以内,城镇常住人口36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9%左右。

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

到2020年,一级、二级公路分别达到840公里和25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8000公里左右;

电气化改造、新建铁路建成通车;

老河口、谷城、襄阳市区、宜城等地大、中型港区建设到位;

西气东输工程投入营运。

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切入点,围绕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逐步形成资源节约、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将襄阳建设成为以汽车生产和高新技术为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实现“全面保障、统筹协调、永续利用、和谐安全”的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目标是:

严格执行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省级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

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控制各类建设用地规模,确保重大工程建设用地;

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主线,合理统筹区域用地和城乡土地利用。

具体实现下列目标:

一、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强化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持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重点保护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

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级规划下达的控制指标。

至2020年,全市耕地面积不低于597980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15200公顷以内。

其中,至2010年,全市耕地面积不低于601100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3779公顷以内。

规划期内,积极推进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数量保持在506400公顷以上,质量明显提高。

在此基础上,多划基本农田1925公顷,用于补充基本农田。

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需求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采取城镇点轴发展模式,重点保障襄阳市主城区、枣阳市中心城区、宜城市中心城区、老河口市中心城区、南漳县城区、谷城县城区、保康县城区以及其他城镇发展用地、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中心集镇—中心村—自然村三级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

新增建设用地要优先安排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及生态建设项目,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适度安排文化旅游用地。

规划到201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66998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14988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为29485公顷。

规划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5000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城乡建设用地3540公顷,包括新增城镇工矿用地2905公顷和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635公顷;

新增交通、水利、能源、环保、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1460公顷。

规划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7720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19590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为36114公顷。

规划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19000公顷以内。

其中,新增城乡建设用地13452公顷,包括新增城镇工矿用地11039公顷和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2413公顷;

新增交通、水利、能源、环保、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5548公顷。

三、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根据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根本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形成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模式。

优化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严格控制外延扩张。

探索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开展村庄用地整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土地节约集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