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3547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3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限制性因素是气候干旱,降水不足。

而北部地区降水充足,水资源丰富。

(2)北水南调工程把北方富余水资源调入南部地区,缓解了南部缺水地区的城市和工农业用水的需求,而且带来水力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多项综合效益。

教材梳理2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P27~P29“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填写下列知识。

1.产业分类

2.产业结构

(1)劳动力及形态变化:

产业

项目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劳动力变化

逐渐减少

先增后降

稳步增加

产业结构形态

由低级到高级

经济发展水平

低―→高

(2)地区差异:

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3.产业转移

(1)原因:

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

(2)过程:

(3)影响:

比较项目

产业移出地

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环境改善,资源消耗减少

产生环境污染、资源大量消耗

对人文地理环境影响

调整产业结构,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促进就业和地区经济发展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3-6 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中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3年)”,据图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三大产业的差异。

提示 中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是:

第一产业占12.6%,第二产业占46.0%,第三产业占41.4%;

美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是:

第一产业占1.2%,第二产业占22.3%,第三产业占76.5%。

对比中国和美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可知,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远高于中国,由此可以判定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国。

[预习效果自测]

(2017·

吉林调研)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1~2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

2.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解析 第1题,该地能源丰富,资源开发初期适合发展动力导向型工业。

第2题,该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减轻了大气污染,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答案 1.B 2.D

桐乡高二检测)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

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

A.东水西调B.西水东调

C.北水南调D.南水北调

4.造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山脉走向B.地势起伏、人类活动

C.沿岸洋流、植被类型D.纬度位置、大气环流

解析 第3题,读图乙中三城市年降水量,旧金山年降水量最多,调水工程由旧金山向圣迭戈,北水南调。

第4题,三个城市纬度位置决定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为主。

答案 3.C 4.D

读我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8年)图,回答5~6题。

5.图中A、B分别为我国和美国第一产业的百分比,A、B的数值分别为(  )

A.11.3 16B.1.13 1.6

C.1.6 11.3D.11.3 1.6

6.我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太大B.第二产业比重太小

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

解析 第5题,由图中数据计算,即用百分百分别减去两国其他产业的百分比即可。

第6题,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只有40.1%,远低于美国的73.5%。

答案 5.D 6.C

2015年初,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

与此同时,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一些知名外资企业,如松下、夏普等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

回答7~8题。

7.近年来很多世界知名企业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中国产业升级的推动B.外资企业寻求更优的创新环境

C.中国制造业成本的改变D.全球制造业面临过剩

8.关于日本计划将大量日资企业迁回本国带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缓解我国的环境压力B.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C.有利于增加日本的就业机会D.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 第7题,引起产业转移的因素是经济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工人工资水平提高,所以劳动力成本上升,所以引起企业寻求成本更低的区域。

第8题,我国与日本沿海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所以大量日资企业迁回本国,不能促进沿海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

答案 7.C 8.B

探究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

【案例探究】

材料一 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通水,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结合材料探究: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原因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解析 第

(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区域分析步骤,首先从经纬度入手分析气候差异的原因,然后从等高线入手分析调水的难易。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

终点是北京市,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美国西海岸,北部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降水差异明显,南部降水少,北部降水多。

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多少主要与地势有关,自流则耗能少,若需要逐级提水则耗能多,从图中的海拔可以做出相应的分析。

(2)题,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是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做出分析。

第(3)题,审题时注意是“节水”措施,不能回答“开源”的措施。

关于节水的措施要从生产到生活、从意识到行动等方面考虑。

答案 

(1)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

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调整产业结构;

适当提高水价;

提高节水意识等。

【反思归纳】

1.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量大,周期长,对调出、调入区的地理环境都有明显的影响。

其中有利的影响是主要的,不利的影响可以通过技术和工程等手段加以克服。

(1)有利影响

①对经济的影响:

调入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扩大水域,满足生产和生活之需。

②对生态的影响

水文

扩大陆地表面水域,补充地下水

气候

补偿调节河湖水量,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

生物

缓解生态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地质

减少地下水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

(2)不利影响(以南水北调为例)

①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节,长江径流量减少后,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②径流量减少有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③调水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④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⑤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解题流程和答题术语

(1)解题流程

角度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其解题流程为:

角度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其解题流程为:

(2)答题术语

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资源分布状况

①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②资源在空间上不具有流动性

资源消费状况

①资源输出区:

资源丰富,经济较落后,资源生产大于消费;

②资源输入区:

资源缺乏,经济发达,资源生产小于消费

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调入区

的意义

环境

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

缓解区域能源、资源的短缺;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经

济意义

对调出区

有利于环境保护;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

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即时巩固】 (2017·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题。

(1)南水北调首先实施东线调水方案的理由是(  )

A.有京杭大运河现有河道,工程量小B.东线方案调水线最短

C.水量大、水质好D.东线调水工程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了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设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B.①②④

C.①②⑤D.①③④

解析 第

(1)题,南水北调东线调水,位于长江的下游,抽水量有保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同时有现有的河道可利用、工程量小,造价低,工期短。

(2)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的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而冬季可调水量较小;

中线工程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同时穿越黄河时还要建隧道。

答案 

(1)A 

(2)B

探究点二 产业转移

材料一 河北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材料二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三 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1)图示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促使北京、天津两市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3)在实现由“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新跨越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产业转移。

这些产业转移对实现“效益东部”有何影响?

解析 第

(1)题,图中产业转移的方向都是从大城市迁出,迁向沿海地区、铁路沿线及资源丰富地区。

(2)题,随着大城市的发展,一般会出现地租提高、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促使北京、天津地区产业转移。

第(3)题,产业转移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土地、资源、环境压力。

答案 

(1)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

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转入地区靠近交通便利的沿海、铁路沿线;

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严重的产业。

(2)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升高,地租提高、土地资源紧张等众多因素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管理加强等;

而周边地区的劳动力更廉价、自然资源丰富、地租低,生产成本低。

(3)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缓解土地、资源压力;

改善环境质量。

1.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规律

转移主体:

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转移方向:

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

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占领当地市场以及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等因素。

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产业转移的答题思路

产业转移的考查主要涉及产业转移的原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两个方面。

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抓住核心进行分析,具体思路如下:

(1)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①要注意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业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②要注意抓住两类地区,一是发达国家转出区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区,二是经济发达的转出区和经济落后的承接区。

③明确产业转移的产业类型,产业类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经济发达地区转出的产业还有相当部分对环境污染严重。

④明确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转出区是追求最佳区位,获取最大利润;

承接区一般是将区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地缘优势等转化为经济优势。

⑤明确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区位因素的思路:

(2)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

一是要从产业转出区和产业承接区两个角度回答,二是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

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抓住核心。

重庆高二检测)下图表示世界产业转移过程,读图回答

(1)~

(2)题。

(1)若①~④表示世界产业转移的四个阶段,对其叙述正确是(  )

A.①表示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等产业转向日本

B.②表示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将钢铁、纺织工业转向香港

C.③表示20世纪80年代,香港将轻纺、玩具、钟表、小家电等工业转向珠江三角洲

D.④表示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将电子计算机、核工业、宇航工业等转向粤北

(2)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此过程中,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剧

B.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内的经济差异

C.扩散了珠江三角洲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

D.实现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解析 第

(1)题,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边际产业”入手,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施产业转移,被转移产业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展开,不可能从高端产业开始转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半导体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等产业转向日本是不可能的;

20世纪70、80年代的香港地区人多地少,地价较高,矿产资源缺乏,不可能接受有污染的钢铁工业;

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将轻纺、玩具等工业转向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珠江三角洲是正确的;

电子计算机、核工业、宇航工业等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转向粤北不符合产业转移的规律。

(2)题,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最大化,产业转移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

珠江三角洲二次产业转移量指转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到粤东、粤北等地区。

对珠江三角洲的环境的不利影响应减小。

答案 

(1)C 

(2)A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说出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说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4.说出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点练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

嘉兴高一检测)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统计,截至2015年7月15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正式通水以来全线调水达10亿立方米,工程运行平衡,水质稳定达标,效益初步彰显。

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途需要提水,运营成本大B.中线工程水质比东线工程好

C.可以缓解山东半岛缺水问题D.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径流量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武汉段河流通航能力增强B.黄土高原发生洪水的概率增大

C.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得到缓解D.汉江下游的水文情势引起关注

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途不需要提水,可以自流输水,运营成本小。

中线工程主要经过山麓地带,人口密度较小,水质比东线工程好。

可以缓解京津缺水问题。

没有注入黄河,不能增加黄河下游的径流量。

第2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可能导致长江武汉段河流通航能力减弱。

不影响黄土高原发生洪水的概率。

地下水位升高,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可能加重。

汉江下游的水文情势引起关注。

威海高二检测)下图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

读图回答3~4题。

3.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4.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把新疆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D.降低“珠三角”地区对煤炭、石油的依赖,减轻酸雨危害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工程干线沿线自西向东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阴山、寒带,经过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第4题,该工程所输入的天然气来自境外,对于新疆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但对输入地珠江三角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该工程不会诱发沿线的地质灾害;

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不属于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 3.D 4.D

对点练二 产业转移

天水高二检测)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完成5~7题。

5.1994年以后,日本产业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  )

A.亚洲B.北美

C.欧洲D.其他

6.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接近原料地 ②劳动力廉价 ③政府政策 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7.1951~1994年,日本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是欧美,其主要原因是欧美(  )

A.技术进步B.交通便利

C.资金充足D.市场广阔

解析 第5题,只有亚洲增长。

第6题,亚洲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因此具有劳动力廉价的优势;

此外,亚洲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

再加上亚洲不少国家工业原料丰富,日本将产业转移到这些亚洲国家,有利于接近原料地。

第7题,1951~1994年,日本产业主要转移到欧美地区,这是由于欧美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答案 5.A 6.C 7.D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

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8~9题。

8.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D.高端装备制造业

9.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解析 第8题,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故选C项。

第9题,广东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珠三角”地区向广东落后地区转移部分产业,即会有部分产业转移到广东东西两翼和山区,从而增加这些落后地区的就业机会。

答案 8.C 9.B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下图示意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发展方式。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A.延长产业链B.提高附加值

C.提高就业率D.降低碳排放

2.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  )

A.发热量低B.应用广泛

C.有害成分多D.分布不平衡

解析 第1题,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必然加大对能源的需求,也就意味着山西省要消耗更多的煤炭,从而导致碳排放增多。

第2题,煤炭相比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发热量较低,产生同样的电力需要的煤炭更多,而且CO2排放量大,因此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

答案 1.D 2.A

陕西澄县模拟)“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

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

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4.“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