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
《辽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在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已相当普遍
B.在数据环境中发掘内容资源的新价值
C.在资源上图书馆数据与社会数据共享
D.致力于空间再造创造出新样本新案例
二、(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4.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五日。
)
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引清流激湍来作为使酒杯流转的曲折流水,大家排列坐在曲水旁边。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D.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沛公已经离去,从小路回到军营。
)
5.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A.词的上片作者运用典故,缅怀两位古代英雄,其感情炽热、强烈,这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B.句写词人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想到古时曾经统治过这片江山的英雄人物,首先想到了三国时的孙仲谋。
C.句中的“舞榭歌台”,是演出歌舞用的楼台,这些反映孙仲谋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都被“雨打风吹”,杳无踪迹了。
D.句中“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里的“寄奴”指的是孙仲谋的小名,传说当年他就曾居住在京口的普通街巷之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
十分之一
B.火尚足以明也明:
照明,这里用作动词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
极限、尽头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
平坦
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王安石阐述的“求思”必备条件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随友人游褒禅山,对前洞的叙述简略,而对后洞的叙述详尽,因为前洞是宾,后洞是主,作者本来要探索的就是后洞。
B.“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以亲身游历告诉世人,世界上奇伟、瑰怪、非常的景观,常在人迹罕至的险远之处,需要勇于探寻。
C.因同游者说“不出,火且尽”,作者便随之出山洞,但出来后又后悔自己没有充分体验到游历的快乐,于是责怪同游者胆小畏险。
D.作者通过自己的登山经历,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既要“有志”,游山如此,做学问亦如此;
又要“尽吾志”,方能无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满分16分)
美代子和她的导盲犬
毛丹青
美代子是我的日本学生,她小时因患病而变得全盲,但脸上总是一副高兴的样子,至少作为她的老师来说,我从未见过她的愁容。
按理说,全盲生可以上专门的盲人学校,这部分费用也能得到政府的补助,但据美代子的母亲说:
“她觉得自己跟别人一样,身体不缺任何零件,所以一定要上一所普通的学校,跟别人一样。
”
我第一次见到美代子母女是两年前的春天,母亲走在前面,与女儿保持了一段距离,其理由很简单,因为美代子牵了一条导盲犬。
“它是什么时候跟美代子在一起的?
”我一边用手摸了摸导盲犬,一边问美代子母亲。
她说:
“从美代子上中学的时候就一直在一起了。
“难道是为了上普通的学校才请的导盲犬吗?
“是的,我们是单亲家庭,美代子出生不久,我就跟她父亲离婚了,心里老觉得导盲犬比男人可信,尤其对我全盲的女儿来说,没有谁比她的指路人更可信了。
不用说,美代子的母亲这里说的指路人不是别的什么,就是我眼前的这条导盲犬。
导盲犬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始终依偎在美代子的身边,有时会左顾右盼,但又迅速恢复到了原位,眼光从警觉转换成防护。
大学学生科的主任告诉我,美代子上中学前曾经在一个导盲犬训练中心住过一个月,与导盲犬天天配合做各式各样的领路训练,所需费用并不便宜,这些都是她母亲整天打短工挣来的钱,母女俩过得很辛苦,美代子的父亲原来是开公司的,后来因为经济不景气,公司倒闭了,负债累累,据说为了不连累母女,连夜逃跑,人间蒸发了,但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校方也无从知晓。
学生科主任跟我说:
“希望毛教授像对其他学生一样对待美代子,不必特意为她做什么,她很在意自己是不是跟别人一样,一样就开心,不一样就不开心。
这是她母亲特意嘱咐的,所以,拜托了。
在接下来的这两年之中,我的确没为她安排什么特殊的照顾,包括提前告诉其他学生班上有一名全盲生和一条导盲犬,也是写在听讲须知的纸条上的,然后复印出来,作为须知的最后一条,发给了所有的学生。
我讲的课是大课,阶梯教室大约有500多名学生,课目是“社会表象论”。
虽然有不少时候需要为学生播放一些课程资料片,但考虑到美代子的存在,我经常把看资料片的时间压缩得很短,生怕她因为看不见画面光听声音焦急起来,这当然不算特殊照顾。
美代子听我的课听得十分认真,而且面孔总是正对我讲课的位置,如有一根无形的直线,将她与我的发声衔接起来。
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杂音,大都是上课不好好听讲的学生在偷偷说话。
每回遇到这样的情景,我都会暂时停住,几乎是无意识地看美代子,看看是不是影响了她的听讲。
说来也奇怪,往往是在我如此确认的时候,课堂变得异常安静,因为很多学生发现一名全盲生正认认真真地听讲,那自己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在这一点上,我很想谢谢美代子,但从未对她本人说过。
她是一名非常阳光的学生,有时听我讲课听到让人发笑的地方,她总是第一个笑出声来,而且笑的时候,她的右手总会抚摸导盲犬的头,它看她,她的笑声犹如银铃般清脆。
在大学的校园里,我常常看到美代子和她的导盲犬,有时看见它带她去食堂,她一边跟其他同学说话,一边紧随它的脚步,行如一体的感觉。
有一回,我在大学的小卖部看见了美代子,她当时正在挑头巾,挑得很仔细,大概是为了春天防风吧。
导盲犬跟往常一样,一直站在她的身旁,用专注的目光看着美代子,它跟着她挑头巾的运动轨迹一次次地看美代子,目光绝不从她的面孔上移开。
美代子虽然看不见头巾,但导盲犬能看见,不过,它一次次地看的不是头巾,是美代子。
这就是美代子和她的导盲犬。
特此致敬。
(选自《读者》)
9.下列对文中美代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A.美代子因患病而变得全盲,但脸上始终是一副高兴的样子,这源于她的天性,与后天的教育培养完全没有关系。
B.美代子希望自己跟其他人一样,她不希望受到特别的照顾,这也是她选择上常人所上的普通学校的原因。
C.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对美代子起到了反衬作用,而美代子认真的学习态度客观上激励了其他同学勤奋学习。
D.美代子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听到课堂上令人发笑的地方,总是第一个笑出声来。
从这一点看,美代子非常乐观。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A.为了让美代子接受和正常人一样的教育,她们母女宁可放弃政府的补助,选择了一所普通学校让美代子就读。
B.文中美代子母亲说“心里老觉得导盲犬比男人更可信”,由此可知,美代子的父亲绝对是一个自私自利,对家庭完全不负责任的人。
C.美代子上中学前曾在一个导盲犬训练中心住了一个月,与导盲犬做各种训练,说明导盲犬与盲人的协调配合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D.文中导盲犬和美代子行如一体,导盲犬不但为美代子引路,还时刻准备去保护主人免受他人伤害。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
A.文中的“我”是一位大学教授,由于美代子母亲对校方的嘱咐,“我”在教学中从未给予美代子任何特殊的照顾。
B.这篇文章通过写美代子,赞美了那些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打击的人及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文章向全社会大声疾呼:
要关注、关心残疾人群体,杜绝一切歧视残疾人现象的发生,给予残疾人特殊的关爱。
D.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倒叙的方式,从两年前春天见到美代子母女写起,主要叙述美代子在大学里的生活,思路清晰,人物形象鲜明。
E.本文语言生动、亲切、风趣幽默,虽没有对美代子和导盲犬进行任何细节刻画,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四、(满分20分)
12.《美代子和她的导盲犬》一文末尾写到“这就是美代子和她的导盲犬。
特此致敬”,“我”为什么要向美代子致敬?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无端五十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2)氓之蚩蚩,。
来即我谋。
(《诗经·
氓》)
(3)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余音袅袅,。
(苏轼《赤壁赋》)
14.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4分)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序列中,家起着枢纽性的关键作用。
它不但强化着个体的修身,筑实了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古人非常注重对家的维护与建设,注重对子弟族众的教育。
家是一个人最初的知识和生活常识习得的场所,更是型塑其行为举止、礼仪规范、道德境界的熔炉。
家对子弟族众的影响,既有尊长的“言语”训教,有长辈的“身教”。
这样积渐既久,一个家庭就会形成迥异于其他家庭的独特风习,这就是家风。
1.C2.D3.B4.A5.D6.C7.A8.C9.A10.B11.B、D(
12.答案示例:
因为美代子身上有如下优秀品质:
(1)性格坚强,积极乐观:
美代子虽然全盲,身处单亲家庭,经济状况拮据,但从没有愁容,笑声如银铃般,非常阳光。
(2)心态健康,追求平等:
美代子能坦然面对自身的残疾,觉得自己跟别人一样,身体不缺任何零件,克服困难,上普通学校。
(3)勤奋好学,求知欲强:
上课认真听讲,面孔总是正对教授讲课的位置,对所讲内容经常第一个做出反应,让生理健康的同学惭愧。
(4)热爱生活,令人敬佩:
和同学愉快地交往;
仔细挑选头巾;
关心抚摸导盲犬的头。
(结合文本举例分析原因,表述合理,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答对1点得3分,答对2点得6分,答对3点即可得8分。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3.(6分)
(1)一弦一柱思华年望帝春心托杜鹃
(2)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3)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4)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一句1分,句子中如有错别字,不得分。
14.(4分)
而且(也)因此(所以)不仅(不只、不但)④又(也)
(每答对一处给1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