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 期中考试复习导学 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2610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 期中考试复习导学 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历史 期中考试复习导学 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历史 期中考试复习导学 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历史 期中考试复习导学 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历史 期中考试复习导学 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 期中考试复习导学 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二历史 期中考试复习导学 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 期中考试复习导学 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 期中考试复习导学 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其政治方面的阶段特征主要表现在:

(1)由于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它是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

这一时期,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还没有明显分开,基本上是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

(2)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加紧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海外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3)这一时期处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在少数先进国家英、美、法等国爆发,并取得胜利。

政权主要掌握在大资产阶级手中。

(4)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学说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整套构想。

对这一时期的革命爆发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具有巨大影响。

(5)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开辟了一个革命的时代,但封建势力依然强大,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都出现过多次反复、欧洲的封建君主国一度战胜资产阶级的拿破仑帝国,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说明当时封建势力依然十分强大。

(1)这个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够充分。

所以资产阶级革命只是在少数资本主义比较发展的国家爆发。

(2)由于资本主义的力量并未强大到使革命完全取得胜利的程度,这就决定了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往往都是曲折多变。

(3)由于这一时期的经济形态上基本上是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资本,商人是最具实力的资产者,所以资产阶级革命后当权的主要是大资产阶级,即金融资产阶级而不是工业资产阶级。

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其经济方面的阶段特征主要表现在:

(1)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

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出现了“商业上的革命”和所谓“价格革命”。

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各地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大量贵重金属源源流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3)欧洲国家加紧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海外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4)重商主义是这一时期主要流行的经济思想,它主张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流入国内而不流出。

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对土地问题的解决情况以及对以后所产生的影响。

比如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在农村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有利于农业的机器化生产。

而法国大革命中对土地问题解决比较彻底,但也导致以后小农经济发展,不利于农业的集体化生产,反而阻碍了法国农业的发展。

(三)19世纪初一19世纪70年代

这一时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方面的发展、进步都应该注意联系工业革命这一时代背景。

主要政治特征表现为:

(1)随着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亚、非三洲都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南北战争,德意志和意大利完成了统一,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形成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

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基本确立。

(2)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取代金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3)工业革命的完成,使两大对立阶级形成,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随之兴起。

随之也出现了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

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推动作用。

(2)注意在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中各国的不同方式、各自的突出特征以及各国存在的问题和对以后历史的影响。

这一时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蒸汽时代。

主要经济特征表现为: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到1840年前后工业革命完成。

19世纪初,工业革命扩展到法、美等更多的国家,19世纪中期,法、美完成革命,俄、日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传统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其标志。

(3)英、法等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广占殖民地,将亚、非、拉广大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4)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是自由资本主义。

(1)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奠定了基础。

(2)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使资产阶级巩固并加强了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的纷纷兴起,为资产阶级彻底战胜封建主义提供了经济力量。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

1.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条件是()

A.生产力发展B.天文地理知识进步

C.航海、造船技术发达D.葡、西的地理位置

2.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

3.15世纪末葡萄牙人开辟的新航路打破了原来()

A.阿拉伯人控制的东西方贸易B.西班牙人对欧美贸易的垄断

C.意大利人控制的东印度香料贸易D.奥斯曼土耳其对欧亚贸易的垄断

4.对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说明或评价正确的是()

①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②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

③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扩大了经济和文化的往来

④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暴利

⑤封建主衰落

⑥劳动者生活有所改善

⑦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⑤⑦B.①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⑦

5.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价格革命”,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暴利,这是因为()

A.主要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C.雇佣劳动者日益贫困化D.封建统治阶级巨额消费

6.“美洲的贵金属来到西班牙就像雨点倾注于屋顶,结果全流走了。

”上文的观点是指西班牙掠夺的大量财富()

A.主要流入王室贵族手中B.主要流往商品生产国家

C.流向了罗马教廷D.未用于工业而主要用于商业

7.恩格斯指出“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

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A.地球中心说B.太阳中心说

C.宇宙没有固定的中心和界限D.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8.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14至16世纪反映欧洲各国已经形成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B.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C.实质上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D.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9.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其原因是()

①天主教会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

②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③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和行动进行严密控制

④天主教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搜刮和压榨人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

赞美“人性”,贬抑“神性”;

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在于()

A.天主教成为封建势力精神统治堡垒

B.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C.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D.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11.布鲁诺和弗兰西斯·

培根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共同贡献是()

A.提出宇宙无限说B.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C.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D.为科学献出生命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广大农民和市民的反封建斗争B.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C.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查理一世不召开议会。

13.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D.内战后议会把持了全国政权

14.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正确解释是()

A.由君主制定宪法,议会来执行

B.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制的《权利法案》的限制

C.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共同执政

D.议会制定法律,由封建君主执行

1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包括()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展扫清了障碍②揭开了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④是世界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16.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过去反对新贵族的农民,却转而支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革命,这主要是因为()

A.革命中新贵族与农民的矛盾已消失

B.农民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没有斗争的目标

C.参加革命的农民不是那些被圈占土地的农民

D.封建主义是农民和新贵族的共同敌人

17.17世纪—18世纪,造成英国农业人口比重骤降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大规模兴建B.资本主义农场,牧场的大规模兴起

C.殖民扩张导致大规模殖民D.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18.下列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革命的导火线是苏格兰人民起义

B.革命的标志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C.1688年“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对贵族地主全面的胜利

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19.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就加紧了征服世界的活动,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

A.资产阶级的体制特征B.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

C.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D.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特征

20.以下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属于资本原始积累范畴的是()

①贩卖黑奴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③圈地运动④掠夺殖民地财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21.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22.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核心是()

A.反对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B.号召消灭专制王权

C.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D.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23.第三等级代表把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表明()

A.资产阶级决心推翻君主制B.资产阶级决心用法律改造封建制度

C.资产阶级已掌握了国家政权D.资产阶级决心背叛劳动群众

24.英法资产阶级在革命斗争开始时,采取的相同形式是()

A.人民起义B.议会斗争C.制定宪法D.组织政府

25.法国革命期间,立宪派和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间的斗争说明了()

A.封建势力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表面化

B.立资本主义制度上存在根本分歧

C.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

D.对待外部封建势力的态度不同

26.法国资产阶级在对封建制度的改造中,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政治平等的革命目标的标志是()

A.制宪会议颁布废除了封建制的法令,颁布《人权宣言》

B.国民公会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雅各宾派宣布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D.拿破仑制定《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27.雅各宾派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统治法国,这()

A.说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倒退

B.说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步放正轨

C.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秩序的愿望

D.是拿破仑上台的根本原因

28.法国1794年热月政变,1799年雾月政变的相同结果是()

A.推翻了封建残余势力的统治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实现妥协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D.削弱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力量

29.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

A.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阻碍B.革命主要是反殖民主义统治

C.革命未出现反复D.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发展

30.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的进步性表现为()

①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取代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

②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

③公民取代臣民不仅要尽义务,而且享有权利

④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1.工业革命也是社会关系上的革命,其准确含义是()

A.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逐渐发生变化

C.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

32.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世界各地联系的根本媒介是()

A.炮舰B.军队C.商品D.资本主义思想

33.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主要是指()

A.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D.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队伍

二.材料解析题

3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哥伦布肩负着这个使命,还携带了一封给中国皇帝的信,便开始去犯他那“伟大的错误”。

材料二:

和当地土著相比,入侵者的人数很少……印第安人不是入侵者的对手。

在西印度群岛,最先来的西班牙人所到之处,大肆杀戮或奴役当地的土著。

而奴役只不过是慢性屠杀罢了。

材料三:

在公认造成这种灾难性损失的原因中,最致命的也许是欧洲疾病不可避免的传入。

印第安对这种疾病没有天然抵抗能力。

——布卢姆《美国的历程》

请回答:

(1)哥伦布肩负着什么使命?

为什么要肩负着这种使命?

他犯了什么伟大的错误?

(2)材料二中认为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作者说明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的什么立场?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3)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4)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弹劾或讯问。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1689年)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

赋税应在全体公民之间按其能力作平等的分摊。

摘自法国(人权宣言)(1789)

(1)上述材料明确废除了哪些封建特权?

(2)上述材料为资产阶级参与统治权力提供了哪些途径?

(3)上述材料保证资产阶级权力的共同形式是什么?

(4)上述材料所表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36.阅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

1535年某画家写道:

“许多已经淹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

富尔《文艺复兴》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淹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

被淹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淹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

表现在何处?

三.问答题

37.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根据你的理解,解释这两个发现,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影响。

38.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社会学说?

各举一例说明法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怎样实践了这些学说。

 

【试题答案】

1.A

解析:

B、C两项都是开辟新航路的条件,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生产力发展的范畴。

2.A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西欧诸国早期的殖民侵略,殖民国家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但这些财富在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没有转化为资本……。

3.D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侵占了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造成了商业危机,新航路的开辟使商路发生转移,这就打破了奥斯曼土耳其对东西贸易的控制。

4.A

此题是一道组合题,难度较大,需要全面的理解价格革命和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欧洲的影响。

此题的7个选项中②③属于商业革命,⑥则叙述有错误与题干不相符。

5.B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价格革命”主要是导致货币贬值,由此可以判断。

6.D

葡萄牙、西班牙对殖民地的掠夺使殖民者获得了巨额财富。

但这些财富没有在葡、西本国转化为资本,用来发展资本主义工业,而是花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上。

这样大量的财富流走了。

7.B

8.B

此题对文艺复兴运动作了全面的考查。

A项中错在于“已经形成”的资产阶级,实际则是新兴的资产阶级,C项对文艺复兴实质理解错误,应为不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D项错在后半句中,马基雅维利主张结束分裂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而不是共和国。

9.D

15、16世纪,西欧社会资本主义有了发展,而天主教会成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当时的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也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并且以各种的手段压榨人民,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

10.B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性,其社会根源是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突出人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易错选项是C,C项是人文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11.C

ACD项为布鲁诺所有,BC则为费兰西斯·

培根的特征,两者共有的为C项。

12.C

命题目的:

此题旨在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唯一使命是推翻封建统治,解放和推动生产力。

思路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此题A项是封建社会后期的共同现象,并不见得引起资产阶级革命,B项只是讲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不完全,D项也不是根本原因。

只有C项符合题的要求。

13.A

该题旨在从史论结合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历史结论能否正确的理解。

找准某一历史结论是最佳的史实支撑点。

“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一结论在课本中是明确的。

但是,课本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是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新议会中开展限制王权的斗争。

命题认为这学生对这一结论得出的原因应有正确的理解。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如果不争夺政权怎么说革命开始?

因此,不是“限制王权”而是“夺权”。

正是由于“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所以“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A项是题干所述结论的史实支撑点。

我们认为命题的思路虽然是正确的,但只根据教材的讲述为依托,学生难以作出A项的概括。

他们解题时,实际上最好采用排除法去找答案。

14.B

此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君主立宪制有明确的辨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内涵和实质是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资产阶级的权益。

并非是国王与资产阶级共同掌权,理解了其含义就容易解答。

15.A

此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识记情况。

比较容易,但是应明白一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是世界史上的第一次,因为1581年尼德兰成功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6.D

新贵族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

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和农民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封建主义是双方的共同敌人。

正是出于反封建的要求,农民阶级才支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革命。

17.B

解题要注意限制条件“农业人口”。

其主要原因自然是圈地运动的推行。

农场、牧场的大量兴建造成的。

18.C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一次妥协,带有很明显的不彻底性,故C项不正确。

19.D

资本主义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