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2055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7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docx

《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docx

下细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资料

下细腰隧道施工专项安全管理方案

1、编制依据

为保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保证项目部安全生产目标实现,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订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隧道工程概况

下细腰隧道位于盂县境内上社镇下细腰村西约0.5KM处,设计为左右分离式,两洞边墙间距最大约30.7米,位于K38+760附近,最小间距约23.8米,位于盂县端口左右线均属长隧道,右线洞体全长1502米,五台端洞口里程桩号K38+020-----K39+522,其中Ⅲ级围岩有530米、Ⅳ级围岩355米、Ⅴ级围岩210米、Ⅴ级围岩加强段372米,明洞35米。

左线洞体全长1530米,五台端洞口里程桩号ZK37+995-----ZK39+525其中Ⅲ级围岩有540米、Ⅳ级围岩330米、Ⅴ级围岩215米、Ⅴ级围岩加强段356米、明洞89米。

隧道围岩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卵石、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物及太古界龙华河群灯花组变质岩等构成。

五台端洞口位于上社镇下细腰村长家峪沟右岸斜坡上,据现有S214二级公路约0.6KM且有小路直通遂址区,交通较便利,盂县端洞口位于上社镇樊家会村北侧约0.3KM基岩山斜坡上S214二级公路约0.2KM,有乡村道路可到达遂址区,交通较便利。

隧道左右线均属长隧道,总体走向近南北向。

 

2.1地形地貌

下细腰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低山区,由于长期剥蚀作用,山顶相对较平缓,山坡为中陡坡,山体总体呈东西走向,山势西高东低,南北两侧山坡冲沟发育,基岩大面积出漏。

微地貌表现为基岩山梁,冲沟及中陡坡等。

左洞地表最低海拔663.56M,最高海拔高程747.91M,右洞地表最低海拔660.68M,最高海拔高程757.36M,遂址区范围内植被较发育,以草丛及灌木为主,覆盖率约45%。

2.2气象水文

遂址区属弱富水区:

(1)地表水隧道两端洞口所处冲沟均属于龙华河流域一级支流冲沟,沟内只有雨季时有暂时性水流汇集。

(2)地下水遂址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遂址区中部在雨季期间可能造成洞体内产生线状滴水现象。

3、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

3.1、施工组织

3.1.1、施工工期

隧道计划施工时间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工期14个月;

3.1.2、施工投入的检测设备、测量仪器

隧道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如下表:

配备本工程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水泥、钢材、混凝土、砂浆试验、质检仪器

1

万能材料试验机

WE-1000BS

1

2

电动压力试验机

YES2000

1

3

水泥净浆搅拌机

SJ-160

1

4

水泥胶砂搅拌机

JJ-5

1

5

水泥胶砂振动台

ZT-Pb

1

6

水泥标准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

CL-1

1

7

水泥标准筛

1

8

混凝土搅拌机

NJB-5

1

9

混凝土振动台

DG-80

1

10

坍落度测定仪

JS

2

11

煮沸箱

FZ-31

1

12

混凝土试模

150×150×150

40

13

标准养护箱

SHBY-40B

1

14

烘箱

101-2A

2

15

水泥试模

4×4×16

6

16

电子称

5Kg/15Kg

1/2

17

电子天平

1000g

4

18

水泥抗压夹具

新标准

1

19

磅称

TGT-100

1

20

砂浆稠度仪

SZ145

2

21

混凝土回弹仪

HJ-25A

1

22

抽拔仪

ML-20

1

测量仪器

1

全站仪

拓普康GT-802

1

2

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

2

3

钢尺

50m

4

4

收敛仪

1

3.1.3、劳动力及机械配置:

隧道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名称

人数

备注

现场值班

8

测量班

6

开挖班

50

出碴班

24

24车,司机24人。

喷射工班

26

电焊班

6

杂工班

8

后勤

20

总计

130

隧道主要机械投入:

主要机械投入计划表

名称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3

PC200、PC220、CAT320B

装载机

4

XG953III、XG953III

出碴车

5

15吨自卸式汽车

气腿式凿岩机

36

喷浆机

6

混凝土搅拌机

2

JS750

电动空压机

6

L3.5—8/20

拉料车

2

注浆机

2

开挖台车

2

衬砌台车

2

鼓风机

2

FJQX3-55

混凝土运输车

6

8t

振动棒

30

振动台车

2

喷锚机

4

3.2、隧道施工工艺

隧道总体施工工艺框图

隧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确定施工方案、方法

开挖

现场监控量测

是否符合管理标准

施工准备

修正施工方案、方法

修正开挖方法、爆破参数等

初期支护

防水层

衬砌

结束

修正支护参数

预注浆超前支护

施工工艺文字说明:

1)隧道施工方案的确定:

根据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纸及现场勘察,并采取先进设备进行地质预探和超前试探,确定开挖段的实际地质情况,结合施工经验,选取合理的施工方案。

2)开挖:

采取人工或机械进行开挖,密切注意岩层的变化情况,加强监测力度,及时调整开挖方案和参数,保证安全、快掘进施工。

开挖过程中注意避免欠挖和减少超挖。

3)支护:

根据设计及实际需要,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并根据实际岩层情况,调整支护参数。

4)防水层:

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层安装,杜绝防水层的破坏现象。

5)二次衬砌:

采取整体衬砌模板台车,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隧道洞身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框图

隧道洞身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监控量测确定施作二次衬砌

施工准备

台车移位

台车定位

施工止水带

涂脱膜剂

灌注混凝土

脱模、台车退出

养护

1、中线水平放样检查

2、铺设衬砌台车轨道

3、水平定位支模

4、拱部中心线定位立模

5、边墙模板净空定位

6、拱部模板固定成型

7、清理基础底面

8、自检

9、监理工程师隐检

洞外混凝土拌合站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输送泵

为保证隧道的衬砌质量,隧道二次衬砌全部采用全断面整体衬砌。

1)原材料:

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厘米,砂采用中粗砂,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

2)砼塌落度8-12厘米,为了降低水灰比,可在砼中加入减水剂,禁止使用已经初凝的混凝土。

3)混凝土自进入砼输送车至卸车料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输送过程中要保证不发生离析,如运至灌注地点的混凝土有离析现象时,在灌注前须进行二次搅拌。

4)灌注砼时按对称灌注,左右高差不应大于1.5米;

5)浇筑混凝土必须对称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振捣密实又不超振。

6)混凝土脱模强度必须达到2.5Mpa。

脱模时间选择:

夏季12-15小时,冬季15-24小时,脱模时间过早,可能会拉坏砼;过晚脱模困难。

脱模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经常总结把握。

7)混凝土生产和输送能力与混凝土输送泵的灌注能力相匹配,备用商品混凝土。

3.2.1、进洞施工工艺

洞口首先采用超前管棚支护。

但由于1号隧道位于南明区云关乡,山顶有大量居民房,其下为白云石灰岩,洞身段岩石较破碎,有岩溶泥腔分布,出口埋层不厚,且为左右分幅设计,左右洞开挖后中夹岩不到3米;为安全起见,先进行右洞的开挖,左右洞相邻爆破分段起爆间隔时间宜不小于100ms。

我部在整过隧道开挖过程中对每一个断面都采用液压冲击开挖车进行冷开挖,为保证洞身环形断面周边的开挖质量,环形断面周边50~70㎝的部位将用爆破进行清除;在满足洞身开挖断面周边光面爆破施工质量的同时又能将爆破震动降至最低,确保围岩稳定及地表建筑物的安全。

由于掌子面掘进时掏槽眼、底板眼爆破引起的震动波是最大的震动源,为保证洞身开挖期间地表建筑物的安全,减小开挖时的震动;开挖面的掏槽眼、辅助眼以及底板眼将由液压冲击开挖车进行冷开挖,通过冷开挖形成的空腔一方面可以消除最大的震动源,另一方面又为周边眼爆破提供更为良好的临空面,其次周边眼爆破时我们将分三次进行,避免周边眼同时爆破时引起的震动波叠加对围岩稳定性和地表建筑物的安全构成损害。

二次衬砌由于受到洞身开挖后收敛以及开挖和初期支护的施工速度的影响,我部计划在能施工的段落采用平行交叉作业同时进行施工(具体时间见隧道暗洞施工横道图),力图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管超前、浆严注、冷开挖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的原则进行,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由于施工期间时间太短,为加快施工进度,我部将由进口开辟新的施工作业面,进行洞身掘进的施工。

3.2.2、边仰坡开挖、支护施工工艺

边仰坡开挖、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

洞口边仰坡开挖支护施工流程图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图如下: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图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3.2.3、明洞施工工艺

测量→仰拱及边墙基础施工→立明洞内模→绑扎钢筋→立明洞外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生→脱模→防水层施工→偏压挡墙施工→回填及防护工程施工。

3.2.4、洞身开挖施工工艺

⑴Ⅲ级围岩开挖

 

 

 

本图适用于Ⅲ级围岩段左右洞均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圆圈内阿拉伯数字代表开挖,罗马字母代表支护及衬砌,隧道施工顺序如下:

1、上台阶开挖;2、上台阶初期支护;3、下台阶中槽开挖;4、近中夹岩侧马口开挖;5、近中夹岩侧马口初期支护;6、远中夹岩侧马口开挖;7、远中夹岩侧马口初期支护;8、施作防水板,浇筑二次衬砌

⑴IV级围岩开挖

 

 

本图适用于IV级围岩段左右洞均采用CD法施工,圆圈内阿拉伯数字代表开挖,罗马字母代表支护及衬砌,隧道施工顺序如下:

1、超前支护,近中夹岩侧导坑上台阶开挖;2进中夹岩侧导坑上台阶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中夹岩加固;3、近中夹岩侧导坑下台阶开挖;4、近中夹岩导坑下台阶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中夹岩加固;5、远中夹岩侧导坑上台阶开挖;6、远中侧岩侧导坑上台阶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7、远中夹岩侧导坑下台阶开挖;8、远中夹岩侧导坑下台阶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9、仰拱浇筑;10、拆除临时支撑,施作防水板,浇二次衬砌。

⑵V级围岩开挖

 

 

本图适用于V级围岩段左右洞均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圆圈内阿拉伯数字代表开挖,罗马字母代表支护及衬砌,隧道施工顺序如下:

1、超前支护,近中夹岩侧导坑上台阶开挖;II、近中夹岩侧导坑上台阶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中夹岩加固;3、近中夹岩侧导坑下台阶开挖;Ⅳ、近中夹岩导坑下台阶初期支护地方时支护,中夹岩加固;5、远中夹岩侧导坑上台阶开挖;Ⅵ、远中侧岩侧导坑上台阶禄期支护及临时支护;7、远中夹岩侧导坑下台阶一挖;Ⅷ、远中夹岩侧导坑下台阶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9、中导坑上台阶开挖;Ⅹ、中导坑上台阶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11、中导坑下台阶开挖;Ⅻ、中导坑下台阶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XIII、仰拱浇筑;XIV、拆除临时支撑,施作防水板,浇二次衬砌

3.2.5、初期支护

隧道初期支护包括系统锚杆、钢筋网、喷砼和型钢钢架,依据地质情况分别设置。

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及时施作,以减少围岩变形,提高围岩自身承

喷砼施工工艺流程图

细骨料

粗骨料

粗骨料

粗骨料

水泥

粘稠剂

搅拌机

喷射机

喷头

压缩空气

速凝剂

3.2.6、砼二次衬砌

在隧道出口端设置砼自动计量拌和站,供隧道全部砼工程。

运输用砼输送车、拖式砼输送泵进行砼浇筑作业,本标段二次衬砌均采用液压整体衬砌台车。

二次衬砌紧跟开挖和初期支护进行,Ⅲ级围岩段的二次衬砌断面距离开挖面80米左右,采用S3型复合式衬砌(具体见下S3型复合式衬砌图),Ⅳ级围岩段的二次衬砌断面距离开挖面60米左右,在岩溶段和局部破碎段二次衬砌断面不得落后开挖面40米,采用S4a、S4b型复合式衬砌(具体见下S4a、S4b型复合式衬砌图),Ⅴ级围岩段的二次衬采用S5a型复合式衬砌(具体见下S5a型复合式衬砌图)隧道口设置砼搅拌站,搅拌站采用自动计量拌和设备,用砼输送车运送砼,泵送入模。

主洞衬砌台车构造如下图:

 

S3型复合式衬砌图:

 

S4a型复合式衬砌图:

 

S4b型复合式衬砌图:

 

S5a型复合式衬砌图:

 

衬砌施工工艺见“主要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为了保护二次衬砌耐久性混凝土的质量和加快施工速度,混凝土采用输送泵进行浇筑,施工要点如下:

a.立模前对围岩、杂物等清理,并检查尺寸

b.浇筑时需左右两侧对称浇筑,两侧灌注高差不大于1m。

c.混凝土浇筑要保证连续进行,不得因故中断。

d.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特别注意底模和封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的控制,已离析分离的混凝土禁用。

混凝土捣固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联合振捣。

人工操作3-4台插入式振捣器,将混凝土振捣至最佳密实度,(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度)。

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工作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为5-10cm,振捣过程中,避免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等。

e.混凝土养护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f.混凝土拆模必须按验标的有关要求执行。

j.环向施工缝设橡胶止水带,止水带放置在混凝土衬砌的设计要求内,伸缩缝内除设止水带外,两侧采用泡沫塑料板作为填缝材料并在衬砌内表面的缝内填充规格为20-30mm的无毒聚硫蜜蜂胶封闭。

3.2.7、隧道变形监控以及超前地质预报

3.2.7.1、隧道施工应进行变形监控。

并对下部洞内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施工时根据监控数据动态调整施工方案。

3.2.7.2、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1)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几率,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2)进一步查清详堪局限或隐伏的不良地质情况,指导施工;

(3)为支护参数的参数变更提供;

(4)确保质量,控制投资;

(5)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依据。

3.7.3、基本要求

(1)全线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即要求“全面正轨,长短结合,贯穿全程,因地制宜”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模式;

(2)地面预报和洞内预报相结合,并以洞内预报内容为主;

(3)刷坡进洞前进行预报,以复核了解洞口周边开挖爆破震动影响范围的岩土内部状况;

(4)重点了解隧道的岩土内部状况,对不良地质进行预先探测,并制定相应的工程施工方案;

(5)采用不同的探测设备,长短距离结合,起到互补印证作用,并保持隧道沿线预报的连续性;

(6)岩溶超前预报

钻探方法可采用水平钻透法,根据台车水平钻速的快慢和钻孔回水颜色来判断掌子面前方围岩的岩性、构造等,避免钻机钻压的不稳定、钻孔过程卡钻;控制钻孔平行线,以防水钻检修或钻进困难而停止超前预报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

(7)要求探测隧道拱顶,边墙、底板在20m范围内的溶洞、暗河等。

(8)探测结果与详堪报告相互比较分析。

(9)地质条件复杂时,在隧道左、右两侧边墙分别激发地震波,两个检波器相互同时接收,获得更多信息,排除多解可能,提高预报准确度;

(10)确保预报工作记录的连续性和资料的完整性,并作为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以利隧道投入运营后的维护管理。

3.7.4、主要设备配置及要求

(1)主要设备如下:

1)TSP203隧道地震探测仪器进行远距离(150m~200m)较宏观长期预报;

2)EKKO-IV型(SIR-2000)地质雷达进行近距离(20m~40m)较围观近期预报。

3)利用开挖钻孔台车打设探水孔,探孔最大深度30m,直径φ90mm;

4)其他相关配套设施。

(2)要求

1)地质雷达仪操作人员应具有较高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技术水平,结合仪器并合理的选择参数,以取得良好探测效果。

2)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地质知识和野外、洞内地质工作经验。

使用人员熟悉了解详堪报告隧道工程区段的不良地质条件。

严格按有关技术要求布置起爆孔和传感孔,保证质量,并在测试中尽可能减少噪声干扰。

与其他地质超前预报手段相互配合,综合分析总结经验,发挥TSP203系统长距离超前预报的优势,提高准确性和精度。

分析岩溶允填物、溶洞等不良地质条件在TSP203成果上的表现,掌握其成因特征和标识,为准确释疑提供依据。

4、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是生产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和全体施工人员的重要任务,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方针。

施工中充分体现“安全为了生产”和“生产必须安全”以及“领导干部谁主管谁负责”的精神,把安全工作当作永恒主题来抓。

并以一丝不苟的作风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1、制定安全生产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做到“三无、一控、三消灭”,即:

无因工死亡事故、无行车和人身安全的重大、大事故及行车险性事故、无火灾爆炸事故;年负伤频率控制在4‰以下;消灭违章项目、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三无”

无工伤死亡和重伤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重大及大行车事故;

“一控”

全工期内负伤频率控制在3‰以下;

“三消灭”

消灭违章项目、消灭违章操作、消灭惯性事故。

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级安检人员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

 

施工队安全管理小组

施工队专职安全员

 

为实现上述目标,建立健全施工的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且主管安全工作,质检安全部为安全监督执法部门,由部长主抓安全工作,各施工队均设专职安全员一名,检查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灭除安全隐患。

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形成一个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

3、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

(1)由安全部门依照国家及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条例的规定,制订本项目和相关责任人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任务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施工负责人和安全员应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3)施工项目施工,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做到层层交底、层层检查、层层落实。

(4)强化安全教育与训练:

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与训练,以便增强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国,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的失误。

(5)持证上岗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延期使用。

(6)建立定期安全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定时间、定要求,明确重点部位、重点设备、危险岗位,作业段每天,对查出的问题及隐患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并作为下次重点检查的内容之一。

(8)施工现场悬挂安全标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等处悬挂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牌。

四、环境保护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实行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部门分工管理、安全部监督指导,工程队具体实施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由项目经理负责对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层、管理层和作业队负责人,进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教育,再由作业队负责人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学习。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污水、固体垃圾,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散料予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用帆布、盖套及类似物品遮盖。

设专人清除各种垃圾、废油、废渣。

施工场区安排有序,机械设备停放整齐;现场插挂彩旗,摆放公示牌;进入工地的施工人员佩戴胸牌上岗;运输车辆杜绝超载运输;禁止乱扔垃圾,保护当地环境;不乱砍滥伐周边树木。

营造良好环境,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常进行卫生清理。

安全是施工生产永恒的主题,它将贯穿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与卫生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以往安全生产的经验,制定保证施工安全主要措施,作为该工程的执行过程中实施安全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1、安全保证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管理,设备质量、人员素质达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过程中,施工队成立安全领导小组,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形成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以施工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为首要职责,层层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制定安全规划,搞好安全培训,消除事故隐患,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项目经理部

隧道工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刘宏伟

副组长:

田培明王继飞

组员:

邬晓翔高菲张磊张兵吴进冯大勇轩军防张玉钦徐静

3、实现安全目标的保证措施

杜绝因施工作业、施工临时设施和施工机械设备等引起的事故;杜绝因施工作业和施工机械车辆引起的交通事故;杜绝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重大事故。

4、组织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深化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建立和完善各项作业制度和防护措施,并狠抓落实,使全体施工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搞好文明施工。

严格遵守有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

5、具体安全措施

5.1、一般规定

(1)施工场地应作出详细的部署和安置,出碴、进料及材料堆放场地应妥善布置,弃碴场地应设置在不堵塞河流、不污染环境、不毁坏农田的地段。

对风、水、电、路等设施作出统一安排,并在进洞前基本完成。

(2)进洞前应先作好洞口工程,稳定好洞口的边坡和仰坡,作好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致危及隧道的施工安全。

(3)隧道施工的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

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

(4)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5)遇有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先护顶、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

如设计文件中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必要时应进行超前钻孔,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6)本规定适用于山区公路隧道的施工,不适用于水底公路隧道。

5.2、开挖、凿孔及爆破

(1)开挖及凿孔

①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土块或裂缝应先予以清除或支护。

②人工开挖土质隧道时,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

③机械凿岩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或带有捕尘器的凿岩机。

④站在碴堆上作业时,应注意碴堆的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