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6026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doc

《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doc

试析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思考

摘要: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因此,减轻学生负担不仅关系到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文章通过对减轻学生负担的理解,分析了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表现和原因,认识了减负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减负工作的落实与对学生减负后情况的思考,旨在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课业负担过重思考

应试教育的长期推行,升学竞争不断的加剧,造成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作为基础教育的九年义务制教育首当其冲。

教育部早已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因此,减轻小学学生的学习负担,已成为当前教育面临解决的实际问题之一。

一、理解“减轻学生负担”

“减负”顾名思义是指减轻学生的负担。

这里的学生负担,是指学生的学习负担。

学习负担是“在校学生学习负担”的简称,它指的是学生与在校学习活动有关的各种负担,其中既包括学生主体以外的客观环境因素构成的学习负担,指学生根据教师及家长的要求,在课内外进行学习活动时的作业数量、作业难度及消耗的时间(即课业负担),也包括学生主体本身精神因素构成的学习负担,指学生生理、心理所承受的学习劳动强度(即心理负担)。

二、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表现

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重的心理负担

从心理方面来看,学校里拔高的教育教学要求,学习期间过多过难的作业量和频繁的考试,学习上的竟争、升学、择业、就业上的压力,特别是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遥控作用下,学生对未来的前途担忧,心理上过度焦虑、忧郁,产生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在给小学生造成沉重了的心理压力,种种情况下一些学生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

严重的还会造成学习心理失衡,引发一些恶性事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根据调查,在目前大多数小学,学习负担这个问题困扰着孩子,有接近六成小学生为成绩而烦恼,心理压力过重。

学习负担重依旧是孩子们的“心病”。

根据一项对1000多名一至五年级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62%的小学生经常为学习成绩而烦恼。

这一比例随着学生就读年级的上升而上升,到五年级达到77%。

和小学生过小的年龄不相称的学习负担,使得一些孩子始终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表现为:

心理过度焦虑、情绪不稳定、易紧张、激动,一些学生甚至出现了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

同时以“分数”为中心的观念甚至让一些孩子对学习生活产生了“反感”,有25%的学生表示曾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

2、过重的课业负担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基础教育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表现在一些学校随意增加课时,超纲授课,,考试频繁,作业机械重复,复习资料满天飞;社会上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比比皆是,评选活动名目繁多,占去了学生过多的时间和大量精力。

国外教育专家通过研究证明,只有合理的学习时间才能保证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发展,并提出建议:

各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日内最大限度的学习时间(包括自习),7--9岁为3.5--4小时,10--11岁为6小时,12--14岁为7--8小时,15--18岁为8.5--9小时。

我国也在1991年由国务院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日最大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与课外活动,小学生不得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得超过7小时。

但相比过去,学生学习的时间实际不是缩短而是延长了。

调查显示,近四成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六成学生每天放学后要花两个小时及以上的时间做作业和自习,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双休日也得不到充分休息,许多学生普遍在周六周日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补习班;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达到或超过4小时。

课业负担过重,在给学生的带来过重的的心理负担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青少年这个时候正是处在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和开发智力、创造力的最佳时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喜欢玩的天性被剥夺,严重地阻碍了青少年的发展。

3、过重的生理负担

从生理方面来看,由于学习过长、作业量过多、考试频繁,造成学生生理负担过重。

医学研究证明:

只有切实保证小学生睡眠时间每天要睡足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才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

国家教委也在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课外作业量每日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每日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每日不超过1小时。

但在超重的学习负荷下,学生不得不牺牲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缩短正常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减少娱乐、体育活动等来完成学习任务,导致学生睡眠不足,体质下降,引发不同程度的近视、失眠、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的学校、班级甚至流行传染疾病;学生体形发育障碍,脊椎弯曲,颈椎骨质增生;神经衰弱、少白头和精神病患者亦大有人在;由于学业和升学的压力,甚至有个别学生走上轻生之路。

三、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虽然一直在喊,但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却一直很难减不下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1、家长、学生、教师观念上的原因

中国几千年传统的文化影响人的观念。

学而优则仕,望女成风,望子成龙,光宗耀祖仍然根深蒂固。

家长把作业负担认作是子女成才或上大学的必然,并错误地认为增加学习时间和作业负担,能够增加子女能力,以便成龙成风;在以分数论成败──分数第一的攀比下,学生们则认为别人学我不学就要落后,盲目跟着学,学习上,加上家长们的逼迫,诱导比花的时间,做的习题多少,学习负担因此加重;教师由于工作压力、竞争压力,选择最简单的方法,题海战术,多做多练习,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于是分也有了,名也有了,家长喜欢,自己轻松,不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只关心眼前效益。

减负难减,效果不大。

2、社会环境的原因

当前社会人口膨胀,社会竞争压力、就业困难诸无形增大,不学习,没工作,生活怎么办,家长把期望或赌注全压在孩子上大学上,这实际的问题,给减负带来直接的难度。

上好的小学,上好的中学,上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挤破头去上好的学校,家长巴不得子女一天24小时都在学习,好中选优自然而来,考试解决问题,分数说明情况。

家长、教师为应付考试,得到高分,超纲授课,延长时间,增加作业,在所难免,从而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3、社会体制的原因

学校资源的不平均,教师能力素质的差异,城乡社会的差距,中高考制度的不合理性,社会经济基础发展不平衡等等,逼着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加重,造成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连锁反应,

四、认识小学生减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效率低下则反过来促使学习负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

近年来,各部门及学校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但负担过重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普遍存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相互配合,保证未成年人必要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此,减轻小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学习负担是当务之急,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势在必行。

应该深刻认识到“减负”工作的必要性的紧迫性。

1、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确保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石,是重中之重。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小学生负担过重,是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直接影响。

这种忽视全体学生、全民族的、全社会长远利益的行为,如不根本改变,其危害是很大的,不仅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到亿万劳动者素质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2,减轻学生负担是提高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我国在21世纪竟争能力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过教育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因此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前迫切需要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禀赋和潜能开发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因此,减轻学生负担不仅关系到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五、 小学生减负工作的落实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各学校和任课教师身上。

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拨正办学教学方向,牢固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2、改进教育评价制度,把减负工作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还需要改进教育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减轻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推动教育活动的发展,让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地区、学校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以单一分数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为依据的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逐渐遗弃排名次的做法,逐步改进分值太细的做法,建立起符合地区、学校、教师、学生实际的教育评价制度,综合客观的评价,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制度的导向激励功能。

3、端正教师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我们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源水和本木。

苏联教育学家曾经指出:

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学生的个性。

教师自身素质高低优劣,影响并决定着他的教育的水平和受教育者素质的高低优劣,关系着一代甚至几代的发展,可以偏激的说国家民族的兴衰在教师的手中。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的业务水平,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能够钻研教学业务,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从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指导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六、减负后的思考

学生学习负担减轻,得益者就是学生。

但减负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值得我们思考。

诸如:

现在的学生变得越来越难管理;减负的分寸学校、教师对难以把握,到底怎样减;家长方面忧心忡忡,减负好是好,孩子成绩怎么办等等。

笔者认为,减负后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不能为“减负”而减负,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学生方面要加强和突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他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家长方面也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如家长学校让家长提高认识,树立正确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坚定对新教育体制的信心,为减负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同时,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和社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减负”后的学生们营造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课余环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上,教育各级各部门,教育者们任重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