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1461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社会学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口社会学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口社会学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口社会学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口社会学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社会学汇编.docx

《人口社会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社会学汇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社会学汇编.docx

人口社会学汇编

人口学

第一章

1.人口学的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人口学的萌芽阶段,也是人口学的酝酿阶段。

大家公认的人口学创始人格兰特及其后的配第,他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生命表。

②第二阶段:

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增长导致人口革命,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a英国人口出生率大大高于死亡率,人口剧增,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过剩人口

b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及其《人口原理》使原人口学从经济学的从属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造条件。

③第三阶段:

人口学的缓慢发展、积累阶段,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末。

在这一阶段人口学在方法论、技术创新、知识进展等方面不是很快,学者们关注的主要是死亡率的问题。

④第四阶段:

现代人口学得到发展,19世纪末到二战前,人口学开始把研究重点逐步放到研究人口再生产也就是生育上来。

a这一阶段不断有新的人口变量研究方法出现,人口现象也更复杂

b许多发达国家的国际迁移也非常引人注目,人口学事业也在拓宽。

⑤第五阶段:

二战后,人口学获得空前繁荣,二战后最令人瞩目的人口变量是人口激增。

第二章

1.中国人口史研究经过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①研究起初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论文

②研究繁荣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人口史研究硕果累累

③研究深入阶段,纵贯20世纪90年代,专著大量出版,论文数量减少,研究成果精细化,数据科学化和著作高质量化

2.世界人口演进:

漫长的原始人口平衡状态:

自出现至17世纪中叶以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大部分封建社会,以新旧石器时代的交界处,即公元前8000年至17世纪中叶,农业社会,由停滞到极其缓慢增长

第三章

1.传统人口思想:

(1)增殖人口观古代哲学思想家:

孔子(首先从“孝”基础出发,追求子孙繁庶,带有多子多福的男性偏好;其次,把人口众多,人民安居乐业视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标准;第三,提出增殖人口应采取的社会经济措施)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强调繁衍后代是人生使命)墨子(鼓励早婚,反对蓄妾,反对战争,反对久丧)

(2)适度人口思想古代思想家韩非(发展生产,增加财富,减少人口,甚至可溺杀女婴)与商鞅(人口与土地数量应保持平衡,当人多地少时要大力开垦土地,当人少地多时要增加人口)

(3)限制人口思想唐朝杜佑(《户口人丁论》力劝朝廷吸取晋隋经验,不可盲目增加人口;统治者应扶植人民经济实力,不可横征暴敛)清朝洪亮吉(《治平篇》天下太平人口的人口具有增长的巨大潜能,《生计篇》人口增长与土地商品等资源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他提出的人口增长快于土地增长的思想比马尔萨斯早5年)

2.近代人口思想:

梁启超:

①中国人口问题与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联系起来

②中国尚有发展的余地

③从提高人口质量的角度晚婚

严复:

①扭转早婚习俗,开发民智,提高人口素质

②人口消长是国家治乱之源,中国人口数量多质量差现状堪忧

现代人口思想:

马寅初《新人口论》

①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

②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③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建议

3.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1)产生历史背景

①生活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歌名和美殖民地独立运动时代,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

②英阶级矛盾空前,英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威廉·高德文发表《关于政治正义的探索》,认为普遍幸福的原则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原则,资产私有制违反了正义的原则,是人类贫穷的罪恶的根源,为了消除贫困,主张重组社会,建立乌托邦

③马尔萨斯的父亲是高德文的追随者,马尔萨斯却有不同的看法,在与父亲的争论的基础上写出《人口原理》一书

(2)主要内容:

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三个命题和两个抑制,中心思想是人口的增长将快于可能提供给人类的食物的增长。

①构建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

a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须

b两性之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人口增殖本能,在没有制约情况下必然无限制增长。

②人口增殖力与土地生产力之间关系不平衡;前者大于后者;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长力无限,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级数增长;后又补充了“土壤肥力递减规律”,人类不可能改变人口增长快于生活资料增长状况

③人口波动规律理论(三个命题):

人口增长必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始终不渝的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限制;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3)四点结论

①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要使人口与土地所产食物保持正常比列,“人口法则”作用不可避免,导致贫穷与罪恶;失业与贫困是人口增长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抑制人口过度增殖所必须的

②既然实施救贫法是错误的,

③人口法则使社会变革实现社会平等来解决失业与贫困的主张必趋于失败

④只要财产安全和婚姻制度存在,社会不平等状况便会随之来,私有制是必然的合理的。

4、新马尔萨斯主义(英普雷斯卡莱尔德赖代尔)

①完全接受马尔萨斯主义的基本观点,极为主张用避孕节育的方法来抑制人口增长

②成立马尔萨斯主义者联盟,要求公开讨论人口问题,宣传避孕节育立法保护用此方法解决贫困和失业

③使人们找到了实际上限制家庭规模,控制人口增长的科学有效手段,对西方实现其自身的人口转变有重要意义

5、统计学人口理论;利用统计的方法,对人口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以图通过揭示各种人口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说明人口变动规律性的一种资产阶级人口理论

①创始人比利时凯特莱提出“平均人”概念,将概率论引入人口研究;还肯定了大数法则在人口研究中的作用,在比利时推行人口普查法

②法国基亚尔,第一次使用“人口学”,用人口统计方法来分析人口现象,特别是从事生命统计研究,勒瓦瑟尔对人口学研究对象进一步说明

③对“逻辑斯蒂曲线”的研究,比利时维尔乌斯特早就考察到了这条曲线,直到20世纪初珀尔用来说明“人口海绵现象”

④美洛特卡用分析人口再生产过程提出“稳定人口理论”1932年与曲线相结合,用于人口过程微观分析

⑤二战后,提出多种人口发展模型。

第四章人口理论

西方传统思想理论

1、人口陷阱理论

①人口增长陷阱:

收入增长追不上人口增长;由于食物与人口增长不平衡,人均收入具有一种趋势,一种是人均收入降低到一定规模的人口刚刚够得上生活水平的趋势,为防止掉进去,主张穷人晚婚节育甚至不婚

②局限:

忽视技术进步的巨大威力,足以抵消人口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增长率不可能长期保持在高水平人口增长率与收入水平有直接的假定也站不住脚。

2、人口转变理论

①人口转变指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过度,三个阶段

②人口生产类型划分三个③法兰德里和美汤普森提出人口转变说法;诺特斯坦概括和上升为一种理论。

20世纪60年代受到挑战,美普林斯顿大学人口研究所提出:

经济发展是生育率下降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戴维斯试图提出“人口变化与反应理论”解释为死亡率下降导致生育率下降→个人对人口变化反应是自我发展愿望,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的发展水平→临界值或假说试图说明导致生育率下降的现代化临界水平,与布莱克:

现代化不直接作用于生育率,中间环节。

荷兰凡德卡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福利社会”“福利国家现象”,涉及几乎所有人群,带来一系列婚姻和生育制度变迁。

3、适度人口理论

(1)主要是“经济适度人口”

①英国坎南:

产业获得最大收益时的人口为适度人口。

瑞典:

威克塞尔:

达到最大劳动生产率和最大福利时的人口规模

②实际人口达到适度人口(调解人口)局限性:

封闭人口的假定通过调节出生率使人口达到适度水平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实际人口实际上是开放人口,可以通过人口移动再分布等手段来改善

(2)除了经济,还有生态和军事方面的因素

①没有生态上的适度就没有经济上的适度

②取决于一个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最大利益需求

(3)适度人口数量或密度只是只是一个概述,随着科技进步只是增进,生产发展有所变化。

法国索维下定义:

一个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为适度人口设计了多达九项目标;把适度人口的讨论适度人口规模扩展到适度人口增长率上;敏锐的看到了适度人口概念的局限性。

4相对过剩理论

1人口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主体,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得以实现的基础,没有一定人口,社会分工就不能形成,人口的发展当然地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最基本的社会条件的制约

2所谓过剩人口,实际上就是有劳动能力但不能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人口即失业人口,马克思提出了贸易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3马克思提出两个著名的命题:

人口压迫生产力和生产力压迫人口,移民是调节人口与生产力关系的社会机制。

5.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

(1)是我国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理论基础

(2)首先;人类自身生产具有二重意义:

生物学意义与社会学意义,劳动是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历史条件其次;是纯粹生物学意义的人类自身生产是作为主观的自然条件存在的,与土地等自然资源作为客观的自然条件置于同等地位,人类自身生产即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制约因素。

再次:

“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社会学意义)共同制约历史发展,但历史发展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同时人类自身生产对物质的生产也具有巨大反作用。

 

第五章生育研究

1、生育有两种含义,

一是生物学上的生育力,有关人类再生产能力;

二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

生育力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

生育率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数量。

(1)出生人数:

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的活产总数,活产是指有母体分娩的有生命的婴儿,婴儿从母体排出后,有呼吸有心跳;脐动脉搏动或肯定的随意肌运动等生命现象的称为活产。

(2)人口分析最基本方法,是把人口变动的基本要素区分开来,反之,亦可把如各要素综合起来确定总人口变动,可将这两方面综合成“人口变动的平衡方程”

Pt-Pe=B-D+I-O(+e)Pt为期末人口数,Pe为期内出生数,D为期内死亡数,I为期内迁入数,O为期内迁出。

要求有一个固定地域范围,并且没有计量上的误差而在人口相当打的地区,人口流动频繁→残差e

(3)出生登记

①通常与死亡结婚离婚户口等结合起来统称生命登记

②它是户口变动与计划生育基础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要注意新生婴儿的死亡

(4)出生率:

最常用的指标CBR=(B/P)*100%B为全年出生婴儿数,P为年平均人数出生率有时亦称粗出生率,表明它并非精确度量了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出生水平,严格来说与B相配的是相应地域内的生存总人数。

(5)生育率

①亦称一般生育率,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婴儿数与育龄妇女人数之比GFR=B/(W15-19)*100%

②生育率是出生率的重要组成部分,GFR=(W15-19/P)*(B/W15-49)若两地育龄妇女占总人口德比例差别较大时,生育率更能反映两地在生育水平上的差异

(6)总和生育率

①一定时期(某一年分)各年龄组的合计数,TFR。

②能大体上但不能严格反映妇女的生育水平。

(7)静止人口与稳定人口下的人口出生。

①静止人口:

总人数为常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具备以下性质:

每年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相等;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不变。

②稳定人口:

总人数每年按固定的增长K增加(或者减少)的人口;具备:

分年龄生育率不变,分年龄死亡率不变,出生婴儿性别比固定。

(8)人口再生产率:

①平均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女孩数,它是女儿一代与母亲一代人数之比。

②粗再生产率:

指一个母亲一生平均生育的女婴数;净生产率指当年出生的女婴活到母亲生育她时的年龄。

(9)儿童妇女比

3、同批人概念:

①同批人是指在某一时期(一般指某一年)内发生过某种共同人口事件的一批人,亦称为同时期群或队列。

②实际同批人指确曾在某一时期(一般指某一年)内发生过某种共同人口事件的一批人。

③假定同批人:

把某一时期的年龄指标设想为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某一批同批人在各不同时期的相应指标。

优点:

数据资料易取得,能综合反映某一时期的人口形象水平;能从人口再生产视角分析问题。

4、标准化生育:

①按同一年龄构成的计算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生育率;真实反映两地生育率的对比关系。

②数值不唯一,随“标准人口”不同而有差异。

5、终身生育率:

①亦称完全生育率,(妇女经历整个生育期生育的子女数),我国政策规定的……都属于终身生育率,在督促和反映生育政策执行的情况,一批已经经过……的同龄妇女,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

②在我国,一般估计如果全国已婚育龄妇女都……,则……大致在1.7~1.8

6、性别比:

①是人口发证的重要“数量”方面。

②某一时点人口中,女性人口为100时男性男女人口之比,通常表示每100名女性相对应的男性人数。

③总人口性别比主要受婴儿性别比,两性分年龄人口死亡率差异,人口年龄结构及迁移人口性别比等因素的影响。

7、出生婴儿性别比:

①一般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男婴与女婴人数之比,SRB=Bm/Bf×100%。

②一般在(105加减2)范围内活动。

③关于理顺我国出生……的思考。

性比例或男性化=(男或女的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8、生育模式。

<1>传统农业社会的生育模式。

传统农业社会生育模式代表了人类大部分时期的生育类型,是一种死亡率导向的生育模式。

①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与自然关系紧密,生育行为的直接生物因素的影响,所谓死亡率导向指死亡水平控制的生育水平,妇女能否货到和火锅生育期直接影响到生育率的高低。

②农业设工会的各种经济影响着生育模式,低下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使物质资料的生产仅维持人类生存,每次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人口的增长,而人口增长一旦超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所维持人口数量时,自然和认为的死亡率上升,生育率再次受到死亡率的控制。

③农业社会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组织生产的方式深入地……生育观念:

男性偏好。

④……政治制度普遍具有封建专制的特征,存在则阶级间生存境遇的巨大差别和极度不平等。

<2>工业社会的生育模式。

17世纪中后期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命力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育模式。

①死亡率导向的模式小说,在低死亡率状况,生育率明显下降:

欧美型-出生率下降起点较低,一般在3%一下。

这些国家经历了两次明显的人口波动,一是20年底啊的经济危机,二是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中期钱,婴儿热;瑞典型,出生率起点较低,一般在2%,并且持续的生育率下降;日本型,以新加坡、日本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为代表,出现起点高一般在3.5%以上,此后,生育率持续下降。

②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以机械代替人力的工业化过程,改变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生育自自然型走向了控制型,控制型的手段—避孕药具的生产的以产业话。

<3>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模式。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工业进程的一致性,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模式有着自己的特点。

①表现死亡率和出生了之间非同步变化,影响死亡了下降的隐私不能同时作用于生育的下降,当死亡率下降时,生育率保持原有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同时享有医疗带来的死亡率下降,尤其婴儿的出生率提高,那些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并没有变化,生育率依然保持原有的水平,导致生育率高速增长。

②20世纪60年代后,生育率稳定下来,一下国家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③与传统高生育率相关的文化、经济、政治因素依然存在,称为其生育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④发展中国家高生育率的控制主要依赖于政府行政的力量。

9、生育的年龄格局

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妇女一生的生育大约有40%~60%集中在20至90岁的生育旺盛期,有20%~30%发生在30至39岁,20岁以前和39岁以后的生育占20%左右。

②、将生育的年龄格局划分为三种类型:

最大生育峰值20—24;25—29;20—29。

③、具有低生育率的国家比具有高生育率的国家生育峰值年龄更集中;由于高生育率国家一方面早婚,已婚妇女缺少有效的节育。

④、世界上不少国家20岁以前的少女的生育在整个生育中占有明显比重并呈现增长趋势。

美国生育率较低,高度集中在20到29岁,墨西哥较高,较多的向后延长。

10、影响生育率的的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对于生育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育制度而间接起作用的。

1、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生育模式的最基本因素。

2、经济因素对于生育率的影响带有综合色彩,它常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契机,通过改变生育观念而影响生育行为,它反映着一系列的社会变迁。

③、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之间具有逆相关关系,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出生率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通过改变人们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妇女地位而作用于生育率。

贝克尔:

美国经济学家,1960年撰写《生育率的经济学分析》,采用消费者选择理论分析生育行为,立足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观点。

1965年发表《时间分配理论》提出了与传统观念不同的家庭经济行为选择理论,开创了“新家政学”研究。

1、消费者合理行为原则。

基本假定:

消费行为以获得家庭经济最大总效用为原则;家庭内部影响生育率的决定性因素是父母对孩子量与质的选择。

生育数量的多少与养育质量之间选择密切相关。

②、生儿育女是家庭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有职业的母亲来说,占用时间与收入,谋求家庭总效用;孩子的费用由生育机会成本来测定,母亲的时间价格越高,生育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生育率与家庭收入逆相关,决定生育内在机制是母亲质量(教育水平、挣钱能力)。

伊斯特林:

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强调生育率随着家庭相对经济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①、批判贝克尔的理论假定;

②、收入对生育率有着积极作用,这种积极着作用不在于孩子的质量,不在于母亲的机会成本,而在于嗜好变化;

③、年轻夫妇生育意愿或者消费嗜好受到婚前在父母身边生活经历影响;两代间经济状况的相对变化是决定生育率的重要因素。

④、影响人们经济状况的因素是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因此他们同样影响生育率。

提出了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长波理论,认为以35年左右为一周期。

11、影响生育率的政治因素

①、有关资源分配或社会平等状况。

1通过食物和医疗提供状况实现,通过影响人口死亡率而作用于出生率;

2通过从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实现对生育率的影响;

3通过提高妇女地位影响生育率。

改善了她们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更改变了她们的社会角色和角色期望,权衡个人发展生育成本收益。

②、政府作用。

随着民族国家的的发展和人类对生育控制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强化;通过确定人的目标,实施专门措施来提高或降低生育数量。

③、意识形态作用。

生育权,是指个人或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双方有依照法律规定生育或不生育子女的权利。

男性生育权,未婚女性生育权及已婚妇女的不生育问题。

 

14、生育决定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生物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文化→营养状况→生物过程(体重脂肪、生物机制)→生育力→生育。

经济因素分析:

养育孩子的成本、收益→家庭规模目标→不确定因素→生育。

生育综合分析:

15生育制度的三个特点:

1生育物质设备观念规范三者作用于人类的因素,实现现实的生育水平体现人的社会属性。

②生育制度是多变的,受多种社会因素影响。

③生育制度是人类最基本的制度之一。

 

第六章死亡研究

1死亡概念:

死亡问题是每个民族、社会、文化都要面临和处理的个人和社会事件,存在一整套的行为体系和观念信仰,这些体系已制度化,并具有稳定性。

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具体化为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

2粗死亡率:

①亦称总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人口的总体死亡水平,以千分数表示=该地区该年死亡人数/该地区年均人口数X1000‰②死亡率是反映实际人口总体死亡水平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在6‰-35‰之间,两种情况发生意外。

②以20‰为界,高低死亡率。

3生命表

①根据一定时期的分年龄死亡率来反映同期出生的同批人自出生后陆续死亡的全部过程,他不是单一的测度指标,而是有一些列相关指标构成的统计表

②基本结构和内容

1.年龄,一岁一组的年龄或一个年龄段但必须是连续不断的,X或X-X+N

2.死亡概率:

给出活到x岁的同批人在满x+n之前可能死亡的比例

3.尚存人数:

同批人活到x岁的人数。

作为生命表起点的尚存人数I0是生命表基数,表中其他人数均依赖于它,一般取10万人作为基数

4.死亡人数:

给出活到x岁的人在以后n年内死亡人数ndx

5.生存人年数:

给出同批人在x到x+n岁之间所活的人年数

6.x岁以上生存人年总数:

给出从x岁开始的各年龄生存人年数的累计值

7.平均预期寿命:

活到x岁的ix人以后平均每人预期可持续存货的年数,其中零岁平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指标,表示同批人出生以后每人生存的年数

4死亡模式:

(衡量的三个重要指标: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

人类发展历史看,人类死亡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死亡率从集中于低年龄人口向高龄人口转变,从传统的高死亡率向退行性疾病所致的低死亡率转变

(1)工业革命之前的,高死亡率和低预期寿命为特点。

1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初生婴儿能活到成年的比例不足一半。

2过高的死亡率导致极低的预期寿命,多在20-30左右,平均22岁。

③死亡率变化很大。

(2)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

1基本形成死亡率集中在高龄人口的死亡模式,完成死亡率由高向低转变。

②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不同,其死亡率下降速度也不完全相同,尤其存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死亡模式分化。

(3)中国人口的死亡模式。

传统农业社会死亡模式在中国大地上演,一直维持到新中国建立。

1高死亡率的国家;人口预期寿命低;死亡率直接与社会政治动荡高度相关;深受自然灾害影响。

②1949以后各种进步,自然律明显下降

5死亡分析-死亡率差异分析

(1)死亡率的年龄格局。

1死亡率变化规律除了在低龄组外,年龄越大,死亡率越大。

死亡率生物性年龄格局,表现为4个彼此联系的死亡率变化阶段,类似于了型:

一由0岁到10岁的婴幼儿死亡率与高向低迅速下降阶段二,从大约10岁到35岁死亡率处于极低水平或缓慢增加阶段三,从大约35岁到90岁,死亡率加速提高四,大约90岁以后死亡率缓慢增长。

2当死亡率年龄格局与死亡,生物性年龄格局发生差异,寻找社会性因素。

3工业革命之前u型,对应死亡模式,之后成了型。

4婴儿死亡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巨大。

(2)死亡率的性别格局。

国家间死亡率的性别差异于整个死亡率水平及地理区域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女性生存优势随死亡率水平降低而增大另一方面,一些地区或国家死亡率的性格差别与典型的生物性性别格局的偏离情况肯定是由两性社会角色的文化模式造成的。

①达国家从本世纪初,女性平均寿命预期全部高于男性,女性存活优势随随时间的推大而扩大,人口死亡率越低,性别差异越大

②发展中国家,女性存活优势不及发达国家,甚至出现逆差③在各年龄段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情况下,不同年龄高出幅度不同。

(3)死亡率的阶层分化。

1职业:

社会地位越高人寿命越长。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受教育程度及收入的内在联系。

职业差异由该职业在劳动中的重要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和职业环境差异造成的

2从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