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20486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文档格式.docx

《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文档格式.docx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体位舒适合理。

定穴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

35

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皮肤

消毒

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擦拭(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3

行针

选针后符合进针、行针方法(埋豆方法正确)。

15

观察

患者有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

起针

符合起针要求(留针处有感染时及时处理)。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针具处理符合要求。

评价

选穴准确、操作熟练、局部严格消毒、体位合理、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轻巧;

选穴正确,运用针刺手法正确。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合计

100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表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服装、鞋帽整齐。

洗手,戴口罩。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定位

再次核对;

明确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施灸

点燃艾条,灸法正确。

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

及时除掉艾灰。

艾条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施灸时间合理。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灸毕

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艾条处理符合要求。

施灸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运用灸法正确。

回答全面、正确。

注:

1.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为

不合格。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表

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治疗盘,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罐,火柴,小口瓶。

检查罐口有无损坏。

拔罐

酒精棉球干湿适当。

点燃的明火后在罐内中下段环绕,未烧罐口

准确扣在已经选定的部位,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力强,安全熄火,点燃的明火稳妥、迅速的投入小口瓶。

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

留罐时间l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

起罐

起罐方法正确。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火罐处理符合要求。

拔罐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局部皮肤吸附力、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操作熟练;

拔罐部位方法正确,手法稳、准、快。

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服装、鞋帽整洁。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指甲符合要求。

患者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按摩部位;

保暖。

定位

准确选择腧穴部位及推拿手法。

手法

根据手法要求和腧穴部位的不同,正确运用。

用力均匀,禁用暴力,推拿时间合理。

观察

随时询问对手法反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

整理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评价

取穴准确、所选穴位与手法、患者感受及目标达到的程度。

7

记录

操作正确、熟练,运用手法正确,用力均匀。

若损伤皮肤,扣20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表

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

治疗盘,刮具(如牛角刮板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刮痧部位;

明确刮治部位。

手法

刮治手法,运用正确。

刮治方向符合要求。

刮至局部皮肤出现发红或红紫色痧点,

刮治时间合理。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刮毕

清洁局部皮肤,保暖。

刮法部位准确、操作熟练、刮出痧点、皮肤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操作正确、熟练,运用刮法正确,用力均匀。

刮破皮肤,扣20分。

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治疗盘,药液及容器,敷布,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湿敷部位;

湿敷

再次核对湿敷部位。

药液温度适宜。

敷料大小合适。

湿敷时间、部位正确。

未沾湿患者衣裤、床单。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敷布的湿度适当。

湿敷部位频频淋湿。

湿敷部位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操作正确、熟练,轻巧。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表

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衣帽整齐。

治疗盘,弯盘,药物,棉签,镊子,棉球,纱布,胶布,绷带。

清洁

执行无菌操作,取镊子、清洗方法正确。

8

揭去原来敷料,方法正确。

用盐水棉球擦去原药迹。

4

观察伤口情况。

准备

药物

核对再次核对涂药部位。

将药物摇匀(水剂)或调匀(膏药)。

涂药

涂药正确,薄厚均匀不污染衣物。

包扎松紧适宜、美观。

涂药方法、部位的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操作正确、熟练,动作轻巧。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

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

治疗盘,药液,盛放药液容器,水温计等。

确定熏洗部位及手法。

熏洗方法,运用、正确。

药液量适宜。

药液未沾湿患者衣裤、被单;

熏洗时间适宜。

观察药液温度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熏毕

清洁局部皮肤、擦干。

熏洗部位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磁热疗法操作规范

一、操作步骤

1.连接电源线

2.连接治疗垫

3.检查插头,治疗垫是否连接良好

4.接通电源开关,时间显示30,如果数码显示不正常,

可关闭电源,稍等片刻再重新启动操作。

5.调节时间,一般为30分钟

6.按下启动键,10秒后,指示灯亮,开始工作

7.治疗结束,治疗仪自动复位到初始状态

8.关闭电源

二、注意事项

1.仪器开始工作后,有无调节治疗时间和模式

2.患者第一次使用时应该择低温治疗,让患者逐渐适应温度

3.治疗过程中禁止拔下治疗垫上的插头

三、禁忌症

1.出血倾向患者

2.高热、肿瘤患者

3.各种外伤急性期

4.孕妇、围手术期、各种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病灶

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

具有扶正驱邪、健脾和胃、散寒止痛、疏筋活络、导致消积等功效。

1.目标

1.1缓解疲劳、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1.2通过推拿及穴位按摩疗法,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2.适应症状及配穴

颈椎病:

阿是穴天柱、凤池、颈百劳

头痛:

印堂、神庭、鱼腰、太阳、百会、四神聪、凤池风府

腰痛:

阿是穴、肾腧、大肠腧、膀胱腧、季中、阳陵泉

3.禁忌症

局部皮肤破损、溃疡、感染、烧伤、骨折、结核、肿瘤出血、严重的老年骨质疏松症;

开放性的软组织损伤;

妇女月经期,孕妇的腹部、腰部、髋部;

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者;

年老体弱、病重、精神病者、酒后神志不清者;

诊断不明确的疾病。

4.告知按摩时局部相应穴位会出现酸胀的感觉。

5.物品准备治疗巾及大浴巾

6.操作步骤

6.1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遵医嘱进行推拿按摩

6.2进行腰腹部按摩时,嘱患者先排空膀胱

6.3安排合理体位,必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

6.4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

常用的操作手法有:

(1)滚法:

术者右手四指并拢微屈,拇指略外展,以小指、无名指、中指背侧掌指关节处接助推拿部位,以腕关节的连续外旋动作进行推拿治疗。

多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满部位。

(2)推法:

术者手掌贴于推拿部位上,以掌根、大鱼际、小鱼际为着力点,作直线单向摩擦,或回旋动作,亦可双手同时向两边分向推动。

本法适用于身体各部。

(3)一指推法:

用拇指指腹或指端贴于推拿部位或穴位,通过腕部摆动或拇指屈伸作有节律的运动。

本法要求操作时使病人有透热感或传导感,运用于人体各个部位。

(4)拿法:

用拇指指腹及食指、中指指腹或用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相对,拿捏推拿部位的肌肉、筋膜,作提起、放下的活动,动作要求和缓,用力须由轻到重。

本法适用于颈项、肩背、腹部和四肢等处。

(5)按法:

用拇指、掌面或肘部在推拿部位按压。

根据着力部位不同,轻重不一,可分按、点、压不同手法。

(6)魔法:

以术者的掌面或手指指腹,贴于推拿部位,以前臂带动手掌作环形移动。

此法要求动作快而有节奏,每分钟保持在80-120次,使肌肤深层有感应,体表无不适感。

多适用于胸腹部。

(7)揉法:

以术者手掌的大鱼际或掌根、拇指指腹,着力于推拿部位,以腕关节或拇指掌指关节作回旋动作,要求用力适度,缓急均匀,适用于全身各部。

(8)捻法:

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相对捻动推拿部位。

要求用力均匀,捻动灵活、缓和。

本法多适用于四肢小关节。

6.5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6.6操作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作好记录并签字。

7.注意事项

7.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7.2操作时用力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7.3推拿前术者要审证求因,明确诊断,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排除推拿禁忌症。

7.4推拿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反应,一旦出现头晕、心慌、胸闷、四肢冷汗、脉细数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推拿,采取休息,饮水等对应措施。

针刺疗法操作规范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1.操作步骤

(1)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

酒精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污棉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2)体位:

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

充分暴露针刺部位,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

如:

胸腹部穴位取仰卧位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卧位。

(3)进针法:

以75%酒精棉球消毒穴位皮肤后,术者

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

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针。

若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即以左手拇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0.67-1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处。

(4)针感:

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

胀、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此谓“得气”,为正常针感。

(5)进针角度:

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直

刺”,适用于肌肉丰厚部位。

针体与皮肤呈45度角刺入,呈“恒刺”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6)手法:

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的

补泻手法。

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

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7)起针:

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母食

指将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将针取出,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

(8)针刺的护理:

a.行针刺操作时,环境必须保持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b.针具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方可使用,穴位皮肤应用75%酒精消毒,做到一针一穴,避免交叉感染。

c.向病人作好解释,消除紧张心理。

在过度疲劳、饥饿时避免立即进针,以免晕针。

d.为病人摆好适宜体位,充分暴露进针部位,但要注意保暖,留针时可用支被架盖毛毯或棉被,并嘱病人不要随意变动话体位,以免弯针或折针。

e.行针刺治疗时随时观察病人面色、汗出情况,并询问病人感觉。

病人如诉头晕、恶心,见面色苍白或头汗出,即“晕针”,应立即取针,扶病人平卧,喝些热开水,即可缓解。

若症状较重,应报告医生处理。

f.取针时应核对留针穴位及针数,以免将针遗忘在病人身上。

穴位贴敷法操作规范

一、评估

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敷药部位的皮肤情况、体质及心理状况等。

二、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卡、穴位贴敷贴、治疗碗里盛配置好药物、油膏刀、棉签、75%酒精、弯盘、治疗巾、必要时屏风

三、病人准备

1.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医嘱,解释此次操作的目的、方法、所需时间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配合。

2.根据所贴穴位,为病人取舒适的体位、关闭门窗。

四、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

2.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充分暴露贴敷部位、选好穴位、注意保暖。

3.再次核对,明确贴敷穴位。

4.洗手,消毒皮肤待干。

用油膏刀或小木棍将药物均匀地摊在穴位贴敷中间,薄厚适中,贴于穴位上。

5.贴敷过程中观察有无渗漏、滑脱、局部皮肤皮疹等现象。

并询问有无不适,交代注意事项。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7.整理用物,根据医嘱,详细记录贴敷治疗后的情况。

中药灌肠操作规范

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目的:

将中药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适应症:

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宫颈糜烂、囊肿、腹痛、症瘕积聚等。

三、禁忌症:

孕妇、妇女月经期、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妊高症、阴道出血情况

四、注意事项

(1)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

(2)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

(3)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度—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

       

五、操作方法

(1)要求:

仪表端庄、整齐,查看医嘱并评估病人病情,核对、解释。

(2)用物准备:

医嘱单、记录单、治疗卡、治疗盘、滤好的中药煎液200ml放入量杯中贴有标签、床号、姓名、药名、量、用法、灌肠器(一次性输液装置一套)血管钳(经过高压灭菌)棉签、卫生纸、橡皮布、治疗巾或一次性中单,石蜡油、输液架、必要时被屏风。

(3)配液:

测温度(38—41℃)查对,将一次性输液器插入适量药液贷。

(4)操作要点1)核对、解释,请患者排二便,关门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