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喜昌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20461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喜昌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赵喜昌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赵喜昌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赵喜昌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赵喜昌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赵喜昌等文档格式.docx

《赵喜昌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喜昌等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赵喜昌等文档格式.docx

自当上救捞队队长,赵喜昌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只要有警情,无论什么时间,不管在干什么,他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面对辱骂仍默默打捞溺水者

  “虽然有时被误解,但人命关天,我必须继续打捞。

”一年夏天,赵喜昌协助民警在市区东江打捞一位溺水者,由于水下情况复杂,打捞半个多小时都无收获。

这时溺水者家属一时心急竟用脏话辱骂赵喜昌,嫌他动作太慢。

浮出水面的赵喜昌听到辱骂并没有解释,他理解家属的心情,继续潜入水中,最终成功打捞到溺水者尸体。

打捞完后,赵喜昌骑着自己的电动车悄然离开。

  赵喜昌的行为,正如远在辽宁抚顺的“雷锋团”现任团长蔡永革对他的评价:

“赵喜昌,这位从‘雷锋团’里走出来的‘雷锋哥’,雷锋精神已融入他的血液,渗入他的骨髓,在雷锋精神熏陶下,他已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雷锋传人”。

  连续5天忍痛打捞背上晒掉一层皮

  水中捞尸,并非一件易事,有时打捞一具尸体要用上几天时间,与其说是打捞,不如说是在与耐心、毅力、体力比拼。

  有一次,时逢8月,天气炎热且太阳毒辣。

赵喜昌为了打捞一具尸体,每天凌晨4时就起床赶到事发现场,直到晚上12时才回家,顶着腰伤的剧烈疼痛,他一直在坚持。

到了第4天,该找的地方赵喜昌都找遍了,但仍找不着,他猜测应该是落水地点搞错了。

赵喜昌再问溺水者家属,没想到家属真的把落水点弄错了。

赵喜昌压住心中的怨气,继续打捞,终于在第5天将尸体打捞上来了。

这时候,赵喜昌背上的皮都晒掉了一层。

  赵喜昌的救捞史,也是他一次次与腰部伤痛的“抗争史”。

“只要不影响我救人、捞尸就行。

”面对自己的伤痛,赵喜昌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不会停下来。

  忙着下水救人却忘了去接外孙

  赵喜昌虽已退休,但外孙已上幼儿园,每天下午放学要他去接回家。

赵喜昌有警必出,因而有时会与接外孙的时间有冲突。

  2012年10月18日下午,赵喜昌接到紧急通知,称有两名男子在惠阳区北环路百劳坑的水塘捕鱼,其中一名男子不幸溺水,需要他前往救助。

出事水塘貌似平静,但水下环境十分复杂,由于落水地点不明确,搜索范围不断扩大。

岸上的家属按捺不住悲伤,水里的赵喜昌一遍又一遍地来回搜寻。

下午6时多,赵喜昌连续在水中工作了3个多小时,由于天色已暗,救捞工作只好中断。

  上岸后,赵喜昌女儿的一个电话让他倍感自责,原来他只顾着救人,忘了去幼儿园接外孙。

“接警后就马上赶往事发地,却忘记叫女儿去接外孙,结果外孙放学很久后才被接回家。

”赵喜昌愧疚地说。

本报记者严映霞

  ■记者手记

  普通的老头不普通

  采访中,赵喜昌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做了该做的事情”。

因为无偿救捞,有人说他傻;

因为不理解,有人嘲笑他;

因为忌讳,有人对他避而远之。

面对别人的嘲笑和不理解,赵喜昌却憨然处之。

有人说他是“活雷锋”,他却说自己只是普通人。

  从“雷锋团”退役的赵喜昌,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下,已成为一名雷锋传人。

这个“普通人”坚持不懈为社会无私奉献,用满腔热情和无悔选择,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李惠云

 

  一步,两步,上楼梯,转弯……背着65公斤重的儿子,身高1.58米、体重55公斤、今年47岁的她经过几次休息,终于爬上了5楼家门口,把儿子放下来坐在凳子上,她掏出钥匙开门,汗水沿着脖子往下淌,后背已经浸湿。

这样的一幕每天都在惠州市惠城区麦地金燕楼小区上演。

7年前,儿子因为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不能走路之后,她就开始背儿子上学。

7年来,瘦小的她每天这样背着儿子上楼、下楼,上学、放学,背上的孩子渐渐长成了65公斤的小伙子,成了大学生(今年参加高考分数比广东理科一本线整整高出49分,被中山大学心理系录取)。

  她叫李惠云,是广东惠州市惠城区麦地金燕楼小区居民,是惠州近期的新闻人物,《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惠州日报》、《东江时报》、惠州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她与儿子陈斌被媒体和市领导称为“惠州最美母子”,儿子陈斌被媒体称为“励志斌”,她则被网友称为“力量妈妈”。

  背上垫毛巾不弄湿儿子校服

  从此,李惠云把儿子背在自己背上,背成了一幅最感人的画面。

  惠州的夏天炎热,背儿子上下楼一趟就汗出如浆,李惠云每天至少要换3套衣服。

为了不弄湿儿子的校服影响上课,她在背上垫一条大毛巾。

将儿子从家里背下楼,汗水已湿透衣服,她让儿子坐在楼下等一下,自己返回家里换衣服。

骑着三轮车到了学校,再背儿子上二楼教室,又是一身汗,李惠云上午回来洗一下再换一次衣服。

做好中餐送到学校给儿子吃,陪儿子在学校为她母子准备的休息室午休后,再背儿子上二楼教室。

下午放学接儿子回来再背上5楼,又是大汗淋淋。

等一切安顿好后,她洗澡第三次换衣服。

  儿子突然重了起来,李惠云不能一口气背上或下楼,连忙用手掌和手背擦拭汗水,陈斌心疼妈妈,用妈妈背上垫的大毛巾给妈妈擦汗,李惠云用手挡了一下,说:

“擦了,毛巾就湿了,你的校服也就沾湿了。

”陈斌鼻子一酸,眼眶湿润地说:

“妈妈,你太辛苦了!

  到了冬天,无论天气多寒冷,李惠云只能穿一两件单衣,因为穿多了背不动儿子。

当寒冷吹得妈妈有些发抖时,陈斌赶忙抱紧妈妈,想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妈妈……

  气温舒适的春秋季节,雨水却又特别多,尽管三轮车上能安装雨伞,但碰上阵雨和突然暴雨,母子俩总会淋得湿透。

如果是上学途中淋雨湿透,到了学校,将儿子背到休息室休息,自己返回家里换衣服和给儿子拿衣服换;

如果放学回家途中淋雨湿透,到小区楼下走廊,她让儿子等一下,自己先上楼回家换衣服,再拿来干毛巾和儿子的衣服下楼,给儿子换上干衣服后再背他上楼回家。

陈斌说,每当妈妈给他擦脸上雨水时,他常常感动得流泪,妈妈擦掉的不只是雨水,还有他的泪水——妈妈太好了!

  背儿子上楼速度比丈夫还快

  随着时间推移,李惠云身上早已看不出当初的“娇气”,风霜爬满了她的脸,皮肤因为常年日晒雨淋日渐黝黑粗糙;

身体则比以前壮实很多,每天背儿子让她的手臂粗壮起来。

  有一次,李惠云病了,做一个门诊小手术,要休息1个月。

李惠云的丈夫请假回来照顾母子俩,干起了背儿子上学的活。

第一天背儿子下楼时,由于背不习惯,腰力不够,背得较吃力。

第二天,丈夫找了一个异地务工人员来背,讲好每天30元,可是才背了一天,异地务工人员就不干了,加钱也不愿意,说陈斌太沉了,背不动。

没办法,丈夫还得自己背,李惠云撑着虚弱的身体在后面帮忙扶一把儿子的屁股就上去了。

  为了不影响丈夫打工,李惠云休息了半个月、病还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又开始背儿子上学了。

看到妻子背儿子上楼比自己快,丈夫在后面佩服不已,回到家摸李惠云的手臂,发现粗壮了。

一称,果然比以前重了15公斤。

“难怪你背儿子不吃力!

”丈夫感叹说。

李惠云却说:

“背习惯了就不觉得重了。

农村人担柴、担谷、挑水都这样,习惯就不难了。

  而陈斌却意味深长地说:

“爸爸背我较吃力,我们班上最有力气的同学也背不动我。

我要上厕所,叫这个同学背,他背了一次相当吃力。

从那时起,我实在忍不住要上厕所了,就打电话叫妈妈来背。

妈妈背得动我,那是一种母爱的力量在爆发!

  在李惠云心目中,圆儿子的读书梦是最重要的事,她自己也早作好了准备。

“陈斌去读大学,我也会跟着去,在学校附近租个房,继续照顾他。

古槐基

35年来,这间还不能称为“学校”的教学点,只有他一名老师;

35年来,因为地处偏远,教学点的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如今只剩下5名学生。

尽管环境艰辛、生活艰苦、学生很少,但他仍为孩子的教育默默奉献。

他就是惠东县安墩镇水美小学梅坪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古槐基。

古槐基老师1970年光荣入伍,在部队期间曾受到领导好评,受过多次嘉奖,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过班长。

1975年复员回乡,为把部队的光荣传统带回家乡,给家乡多做贡献。

当时他想到了做一名教师,用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梅坪村从1957年开始兴办学校,但外来教师不习惯穷山村的环境,来一个走一个,更谈不上安心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乡亲们选择了古槐基,聘请他为本村小学教师。

从此,古槐基老师一教就是35年。

梅坪小学教室原是生产队的粮仓,是一间瓦房,十分简陋。

每逢刮风下雨,古槐基老师常常在房前屋后挖沟排水,待天气晴朗,还要爬到屋顶上去捡瓦防漏。

破旧的桌凳损坏了,就利用课余时间去维修。

没有教具就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采集标本。

没有运动场所,就利用晒谷场作为临时操场。

没有办公设备,就利用六十年代生产队会计用的办公桌做讲台,兼做办公桌,一直沿用至今。

当时有20多名学生,分为一、二、三年级,属复式教学。

古槐基老师一人包揽了三个年级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的教学。

每天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工作量相当之大,白天只能忙于上课,晚上才有时间备课、改作,有时工作到深夜,特别是1994—1997年报读中师函授的三年时间里,工作负担更为繁重,但他毫无怨言。

近10年来,他因腰椎关盘突出,经常腰疼,有时上课时腰疼,只好在讲台边放一张板凳,坐在那里支撑着讲课。

由于家里人已迁居到县城,为了不影响教学,只能自己一人过着“单身”生活,一日三餐只能在放学后自己另开炉灶。

2006年12月的一天,天下着毛毛雨,天气很冷,有名学生患重感冒发高烧,浑身发抖,古槐基老师拿一瓶行军散喂她服下后,没穿雨衣,只戴顶草帽,立即背她回家。

因路途遥远,上下坡山路滑,加上自己腰椎间盘突出,腰部无力,还有微痛,只好忍痛背她过河,走到河中间脚下一滑,为了不让小孩掉到河里着凉,宁愿自己泡在冰冷的河水里,全身湿透,最后,只穿一只鞋,把学生背回家。

头几年没有取消学杂费时,每逢开学,有个别学生不能按时报名上课,原因是没有钱缴交学费,而当时古槐基老师的工资只有几十元,为了不让孩子辍学,自己只好垫付一部分,至今还有个别垫付的学费仍未偿还。

古槐基的家人在11年前就搬到了惠东县城居住,他在1998年也有个调到县城工作的机会,但想到为了家乡的孩子,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

他想到没有老师愿意到这里上课,耽误了孩子们的教育我于心不忍。

从1975年至今,古槐基是梅坪教学点唯一的一位教师。

35年来,古槐基教过数百名学生,在这座深山里走出了5个大学生,他们都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任了科局级干部,有的是公务员,有的当上了人民教师,还有十几个中专生,他们也有一技之长,自谋职业。

“他们能走出深山,回报社会,我再辛苦,都感到值得。

”古槐基老师甚感欣慰。

“身居山村度暑寒,三十五载站讲坛。

多育英才报效党,蜡烛自燃照人间。

”这首古槐基老师创作的诗歌正是他的人生写照。

张荣辉

“以后我会继续关注学校的情况。

”给惠东县大岭镇桥星村一所学校捐助了4万元助学款后,张荣辉说道。

张荣辉是我市两家企业(惠州市惠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惠州市丽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经过30多年的打拼如今事业有成。

张荣辉热心公益,几年来资助全国各地贫困学生上百人,去年以来开始捐助支持我市县区教育事业发展。

  小时候没钱读书,如今努力资助没钱读书的孩子

  当天给老区人民送温暖活动结束后,张荣辉特意来到当地一所学校,用镜头记录下学校的教学环境。

喜好摄影的他还将自己主编的一本摄影集赠予该校校长。

  出生于1963年的张荣辉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人,给人感觉亲切憨厚,总是面带笑容。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没钱读书,现在我有能力了,每次到一些贫穷的地方,就想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们。

  张荣辉的父亲以前是当兵的,家里有6兄妹,张荣辉是老大,从小就得帮家里干农活。

因为家里穷没钱读书,张荣辉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13岁时便走上社会,到厦门跟舅舅学习木匠手艺。

一年多后他学有所成,便自立门户,创业之苦让他历尽艰辛,当时一天能挣8毛钱。

因为在木工上有天赋,张荣辉17岁便带起了学徒。

后来,张荣辉从原来的做木制家具变成到建筑工地做木工,手下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事业越做越大。

  拿出资金捐助仲恺区、博罗县石坝镇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30年来,张荣辉通过自己的艰苦创业,如今事业有成,他怀着一颗知恩图报的心,热衷公益。

  在老家,张荣辉做了许多善举:

帮家乡修路、慰问老人、修建老人活动中心等。

为了更好地回报社会,他还积极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几年来,他资助的全国各地贫困学生就有上百人,资助金额达几百万元。

随着他的事业延伸到惠州,2012年以来,张荣辉又分别拿出资金捐助仲恺高新区教育事业、博罗县石坝镇教育事业,还捐助支持我市一些小学学校的发展。

  2008年春节,张荣辉有幸认识了几位深圳摄影界的朋友,在他们的感染和鼓励下,张荣辉也拿起相机,走进了他们的团队,跟他们一起背起相机行走天下。

脚踏祖国河山,路过山山水水,张荣辉除了欣赏自然的风光,感受当地的风土民情以外,还将自己的关怀和爱心一路挥洒。

2009年5月,张荣辉特意和几位摄友来到汶川地震的中心映秀镇,凭吊在地震灾难中的死难者,并给当地学校和贫困群众送去了慰问。

  因为喜爱摄影,几年前,张荣辉还出资20万元创办内部刊物《民间摄影》,为摄友提供切磋、交流光影艺术的平台。

在张荣辉的带动下,一些企业也加入到为艺术奉献的队伍中来,纷纷出资赞助《民间摄影》出版,如今,已出版10多期。

  两年多资助33名贫困牧民家庭孩子上大学

  4年前,张荣辉加入了深圳草原风爱心团。

草原风爱心团由一群热心慈善公益的人士组成,他们为帮助内蒙古草原上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而走到了一起,成员每年都会一起到草原去献爱心。

2010年8月,张荣辉和一群志愿者来到内蒙古大草原,资助十几个困难牧民的孩子读大学。

现在,他共资助了33名贫困孩子上大学。

  实际上,从2008年开始,张荣辉每年都会资助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除了给他们捐助学费和生活费,张荣辉还会私底下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校情况,避免他们中途辍学。

  张荣辉对孩子们的关心,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除了亲切称呼其为“叔叔、伯伯”以外,有的孩子还称其为“爸爸”。

逢年过节,孩子们还会给张荣辉发来祝福短信。

孩子在校当班干部了、考试考好了等学习情况也会发短信与张荣辉一起分享。

  “张叔叔,您好,我是金珠!

下学期我们新闻系要实习半年……”“祝您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都平平安安的,开开心心的……”记者看到,在张荣辉的手机中,保存着不少孩子们发来的记录生活琐事和祝福的短信。

“有些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看到他们发来的信息,我就很快乐。

”张荣辉说,做慈善让他感到很开心,也希望能感染到更多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

郑飞妹

平日里,郑飞妹总是很忙碌,电话不断,要么村民找她谈心,找她帮忙办事、带东西等,要么领导给她安排村里工作。

虽然这样那样的杂事不断地找上她,郑飞妹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说话语气温和,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一件件事情。

  今年55岁的郑飞妹,身材不高,有些偏胖,看上去再普通不过,但在村里人心里,她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好妻子”、“好婆婆”,还是村里人不可或缺的“好妹嫂”。

“好媳妇”、“好妻子”:

  任劳任怨帮家婆伺候大小便

  1985年,郑飞妹与丈夫苏海燕结婚,那时候,上有年迈的家公家婆,下有两个正读小学的小叔,家里的重担全压在郑飞妹与丈夫丈夫身上。

一边要照顾年迈多病的老人,一边要为生活奔波,勤劳善良、乐观积极的郑飞妹没有说过一句苦、叹过一声累,始终和丈夫互相扶持,让家到处洋溢“爱的味道”。

  婚后,家婆由于身体不好卧病在床,体贴的郑飞妹无微不至地守在病榻前服侍家婆,那段时间,郑飞妹每天5点钟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家婆房里伺候她大小便、伺候她洗漱、喝水,煮好早餐、熬好药了,就伺候家婆吃早餐、吃药。

把家婆伺候得舒舒服服了,郑飞妹才放心地出去干农活。

干完农活回来,顾不得饥饿和劳累,郑飞妹第一件事还是伺候家婆大小便、喝水等等,等煮好饭并伺候家婆吃完饭后,还给家婆洗澡换衣。

一直到家婆舒舒服服睡觉了,郑飞妹才敢回房睡下。

日复一日的劳累,郑飞妹没有一丝怨言,始终如亲生儿女般悉心地照料老人。

  她的孝心和真情感动着久病在床的家婆,感染了家里其他人,邻里街坊一提起这位好媳妇,都不禁夸赞起来。

  无微不至孝敬家公20年

  或许正是郑飞妹的善良,家婆离世后,家公并没有提出要跟丈夫的两对哥嫂住,而是提出要跟着郑飞妹和丈夫生活。

当时很多人都劝她不要接受,但郑飞妹不仅答应了,还更加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

  家婆离世后,家里人情绪比较低落,尤其是两位尚未成家的小叔,顿时失去了母爱。

郑飞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善良的她强忍悲痛,默默地担当家庭主妇的责任,既当嫂子又当妈,像母亲般照顾着两位年幼的小叔,直至他们成家立业。

  对于家公,郑飞妹也像个女儿一样,悉心照顾。

家公晚年时,身体不好,时不时因心脏问题入院。

有些人劝郑飞妹不要再照顾他了。

郑飞妹听了总是严词驳回。

  “不能再继续孝敬他了。

我真的很舍不得他!

”提起10多天前去世的89岁高龄的家公,郑飞妹哽咽了。

“好婆婆”:

  把儿媳当闺女

  儿子结婚后,郑飞妹又多了个称号——“好婆婆”。

在媳妇眼里,她是一个疼爱媳妇的好婆婆。

每天上班前,郑飞妹总是煮好早餐买好菜才去上班,有时儿媳还没起床。

她全力帮助儿媳妇料理家事,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照顾孩子,一刻也不得闲。

儿媳坐月子时,她白天上班、做家务,晚上还带孙子睡。

孙子长大一点后,有人说,媳妇不用上班,家务事就让她做你多休息嘛。

她总是回答:

“娶来儿媳,就是自己多个闺女”。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

但郑飞妹用她“不计较”的方法,让这个家始终保持着融洽快乐的气氛。

她说,儿媳妇对她也很孝顺,通情达理,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添件服装。

  “好妹嫂”:

  半夜陪村民生小孩

  郑飞妹是惠城区小金口街道青塘村委会妇女委员。

提起她,村民们总是亲切地称她为“妹嫂”,因为她常常把村民当家人,把村民的事当做自己的家事来办。

  除了本职工作外,村民家里有争吵、小孩办理户口甚至订阅报纸、杂志等大事小事,都找郑飞妹。

记得前不久,一位村民凌晨2点多要生小孩,第一个就打电话给郑飞妹。

郑飞妹二话不说就起床赶到该村民家。

送她去医院,还一直陪到天亮直至该村民生完小孩。

  前年冬天有一晚,又冷又下雨,晚上11时,郑飞妹手机突然响起,“妹嫂,你快过来村口,一对夫妇正在吵架。

”接到电话,尽管已经躺下休息了,可郑飞妹还是立即起来穿好大衣出门。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劝导,两夫妇总算平静下来,可郑飞妹却被雨水打湿了衣服,冷得直打哆嗦。

  这样的事,郑飞妹觉得习以为常。

反倒是其同事心疼她:

“郑主任几乎没有下班时间,随时准备着上门给村民服务,太很佩服郑主任的热心态度了。

  都说我对别人好我觉得别人对我也很好

  有人问她:

您家婆在世时,您天天给她伺候大小便,不怕脏吗?

她回答:

每一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有什么脏的呢?

老人在我们小时候不也给我们把屎把尿吗?

我觉得家婆就是我的亲妈,伺候她是很应该、很自然的事。

  再问她:

您家公家婆去世了,那您觉得现在是不是好好享受儿子儿媳孝顺的时候了?

如果您和他们有摩擦,您怎么处理?

  郑飞妹回答:

儿子儿媳已经很孝顺我了。

相反,我觉得应该帮他们多做点事。

他们也很辛苦的。

有摩擦时,用“不计较”的方法,很快就会消除摩擦,都是一家人嘛。

  村民们都说郑飞妹对人很好,连办未婚证、上环等等这样的小事您都愿意帮办,但郑飞妹并不这样认为,她说:

“很多小事我去办熟门熟路省去很多麻烦,方便了别人自己也开心。

村民对我来讲就像是我的家人。

都说我对别人好,我觉得,别人对我也很好。

去年我住院,全村的人,连70多岁的老阿婆都来看我,我很感动,更应该为他们多做点事。

吴文莲

 吴文莲出生于1974年,是博罗县罗阳镇三徐水吉口二村人,现是博罗县环卫局西站一名普通的垃圾收集工人。

2005年6月到环卫站工作,本来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的过,但命运捉弄人,当年不久丈夫突然因病去世,使得这个家庭突然间少了顶梁柱,幸福美满的生活骤然停顿,剩下年迈的婆婆和两个幼小的女儿相依为命。

  “尽管有人劝我放弃,但我从没想过要放弃,有我一日这个家就会运转一日”这一句话常常挂在吴文莲嘴边。

吴文莲是一位农村妇女,她有着我国传统妇女那种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勤劳善良的性格特点。

吴文莲虽然遭遇丈夫的病世,但那一刻起她就担负起全家的顶梁柱做好改变这个家庭贫困状况的思想准备。

每天,吴文莲早上煮好婆婆的早餐,又匆匆送小女儿上学,最后在7点以前赶到工作的路段开始收集住户生活垃圾。

她负责路段一共要收集两大车垃圾,回到家里汗水和疲惫还没消掉,菜园里又发现有吴文莲的身影,她麻利地弯下腰,除草、垄沟、浇水、采摘,装满一筐后便拖着往家里走。

下午,又是其他农活劳作,到了17点,她赶到工作的北门路保洁路段一个小时,然后才去收集路段住户的生活垃圾,直到晚上差不多20点才回到家里。

因为婆婆年老体弱,家务、农活什么都不能操劳,吴文莲就从每天早起拾掇家务、打点三餐、下地干活、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来改变家庭生活。

  平日里,吴文莲担负起了照顾婆婆日常起居的任务,帮婆婆缝缝洗洗,添衣添被,嘘寒问暖不在话下。

她总怕在上班不在家了,小孩出去上学,婆婆一人寂寞,所以逢年过节或者每逢放假时,吴文莲便把亲戚们凑在一起,做顿好饭,请个家宴,让老人开心开心。

婆婆由于早年守寡,一个人将子女拉扯大,大半生的穷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哮喘、高血压等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她四处求医问药。

婆婆每月的医疗费都好几百元,她用自己并不多的工资收入支付了婆婆所有的医疗费用,而她自己在生活上则是能省就省,勤俭持家。

近年来,随着婆婆的年岁越来越高,她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电子血压计。

在饮食上,她也是尽量就着婆婆的口味来,精心安排适合老年人吃的食谱,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

性格越来越像,都是大大咧咧的,直爽子、乐观派;

共同的爱好也越来越多,喜欢相同的电视剧,就连喜欢吃的东西都一样。

婆婆常说“我有这个媳妇真是晚年得福!

”。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和带动下,隔壁妯娌们团结友爱,孝亲爱老,同时,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