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0196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Word下载.docx

《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Word下载.docx

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构成呈现如下特点:

●煤炭、石油等能源以及粮食、矿石、木材等原材料货类吞吐量所占比重较大。

2004年广东省外调海运煤炭量为6400万吨,其中广州港接卸4332.6万吨,占总海运量的67.6﹪。

2004年广州港煤炭吞吐量为5674.4万吨,油品为4070.5万吨,增长15.8﹪;

珠三角近年年钢材消费大约1500万吨,2004年通过广州港集疏运的钢材、矿石吞吐量分别为971.9万吨和350万吨。

这四种货类吞吐量共11066.8万吨,占全港口货物吞吐量的52.3﹪。

●内贸货物吞吐量大于外贸货物吞吐量,内贸货物吞吐量占全港货物吞吐量的70%以上。

●进口货物吞吐量大于出口货物吞吐量,进口货物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三分之二。

●由于珠江水系发达,水运转水运比重大,约占61.2%。

●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外贸集装箱运输以喂给香港为主。

广州港自1999年开始着重发展集装箱业务,当年突破100万TEU,为117.9万TEU,增长40.1﹪;

2002年突破200万TEU,2004年迅速发展到330.4万TEU,年均增长22.18﹪;

2005年1-9月份广州港集装箱完成326万TEU,增长41.1﹪。

2004年广州港转运到香港的集装箱量为131.9万TEU,占外贸集装箱92.4﹪,是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39.9﹪。

●广州港水上过驳作业能力强。

广州港锚地过驳的货类主要是石油化工品、矿石、煤炭、钢材等能源和原材料。

2004年全港货物水上过驳吞吐量为5141万吨,占全港货物吞吐量的23.8%;

二、广州港发展现状

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传统工业中心,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十分巨大。

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的综合性主枢纽港,长期以来承担着满足广州市、广东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综合运输需求的任务。

随着以广州市为主的经济腹地加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广州港也承担起一部分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南北互补性强,内贸集装箱作为沿海运输方式发展迅猛,已经形成我国沿海北、中、南三点和长江一线国内经济联系和交流新格局。

内贸集装箱的特点是适箱货值低,运价敏感度高,特别需要能连结海运和内河运输的枢纽港。

而广州港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广州港在全国内贸集装箱运输体系中已经成为南方枢纽港。

2000年广州港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51万TEU,占全国沿海港口21%,占广东省总量55.4%,位居全国第一位。

2005年1-9月份,广州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为200万TEU,增长55%。

广州港已成为广东联系沿海和西部省区的重要桥梁,成为联结珠江出海口两岸城市群的大型综合的地区枢纽港及新的粤港直接联系的重要通道。

(一)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协调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

●1993年至2004年10年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从6552万吨增长到21519万吨,年均增长12.4%,增长了3.28倍。

●1999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

●2001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1.28亿吨,首次跻身世界十大港口之列,位居第十位。

●2002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53亿吨,居世界十大港口的第八位。

●2003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72亿吨,比上年增长了12.2%,稳居世界十大港口的前十位。

●2004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再上一台阶,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达到2.15亿吨,比2003年增长了25.2%,位居世界十大港口的第六位,我国沿海港口的第三位。

(二)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1999年突破100万TEU,2004年达到330.4万TEU。

●1998年至2004年集装箱吞吐量从84万TEU增长到330.4万TEU,年均增长26.9%。

●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速,由2000年的50.8万TEU发展到2004年的187.6万TEU,年均增长38.6%,内贸集装箱吞吐量比重由35.5%上升到56.8%。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由2000年的92.2万TEU发展到2004年的142.8万TEU,年均增长11.5%,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比重由64.5%下降到43.2%。

(三)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越来越大的需求压力,广州港加快了建设改造步伐,港口通过能力迅速扩张。

1949-1985年的36年间,新增万吨级泊位17个,新增能力1600万吨,年均增长44万吨;

1985-2000年的15年间,新增万吨级泊位13个,新增能力1565万吨,年均增长104万吨;

2000-2004年的4年间,新增万吨级泊位16个,新增能力4282万吨,年均增长1071万吨。

(四)港口经营建设呈现多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中国加入WTO以及港口体制改革,港口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扩张,外资企业已经通过合资、合作或独资等方式广泛进入港口建设和经营领域,港口建设和经营呈现了多元化的新格局。

(五)2005年广州港1-10月份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TEU,比去年同期增长%。

三、广州港的优势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港口带来蓬勃发展的机遇。

面对珠江三角洲港口纷纷崛起,广州港依然能够保持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地位,主要是具备了巩固地位和发展现代港口的广阔空间和优势。

㈠港口腹地经济区域优势

广州港是一个以腹地型货源为基础的国际综合性港口。

港口腹地以广州、珠江三角洲和广东省为主,辐射湖南、湖北、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制造业发达,对外贸易活跃,交通网络密集。

广东省制造业的80%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并已形成了服装、玩具、家用电器等生活消费品以及电子产品、生物制造等高新科技产品庞大的生产网络。

2004年广东省GDP为1.6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14.2%,占全国的1/9。

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571.33亿美元,增长26%,占全国30.9%,名列全国首位。

2004年广州市GDP为4115.81亿元,比2003年增长15.0%,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47.96亿美元,增长28.2%,第三产业的GDP为2182.60亿元,占总GDP的53.0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75.05亿元,增长12.1%。

200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且经济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形成了以IT产业为主的高新科技产业和以汽车、造船、钢铁、石油化工和冶金等为主的重化工产业,并进入新一轮以重化工产业为动力的增长周期,其产业龙头效应作用不断增强。

目前,广州本田24万辆和东风乘用车公司15万辆产能改造工程、宝龙5万辆轻型车的扩建及日本丰田汽车公司50万台发动机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中船集团南沙造船基地的开工,广钢集团与日本第二大钢铁企业JEF钢铁株式会社合资年产40万吨的开工和投产,广州的乙烯年生产能力升级至70万吨工程项目的完工投产。

由于这些项目的启动,初步预测,广州市今年GDP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外贸出口增长10%。

这将进一步刺激广州市潜在的巨大物流市场,为广州港发展港口物流带来巨大的货流。

㈡城市群强大依托优势

众所周知,现代物流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也必须以区域经济为依托,中心城市为基础。

广州是广东省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和金融中心,是华南地区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经济交流的枢纽,融汇了庞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综合服务体系,在区域生产、流通、经营和消费占居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广州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下,周边区域经济繁荣,制造业发达,产业配套能力强,周边区域城市主要是佛山、江门、东莞、中山。

2004年佛山GDP为1653.70亿元,江门GDP为834.56亿元,东莞GDP为1155.3亿元,中山GDP为610.1亿元,共4253.66亿元,占全省总GDP的26.5%。

目前,广州和佛山已经连成一片,组成辐射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经济圈的广佛城市群。

㈢货物市场中心区域优势

广州港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原材料运输的主要中转港,是珠三角地区油品、煤炭、粮食等重点物资的集散中心。

油品、煤炭、粮食等生产资料,是一个地区经济得以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在能源紧缺、市场消费巨大的珠三角地区,广州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目前,在广州港港区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三中心一平台”——“广州石油产品交易中心”、“广州煤炭交易中心”、“广州粮食交易中心”和“广州金属材料交易平台”,其中“广州石油产品交易中心”的“黄埔价格”已经初步成为我国燃料油的基准价格。

现广州正加紧把“三中心一平台”建设成为立足广东、辐射华南、影响全国的交易中心和平台。

2004年广州港的石油化工品、煤炭、粮食的吞吐量分别是4070.55万吨、5674.4万吨、561.6万吨,比2003年分别增长0.8%、21.7%、29.4%。

㈣集疏运条件优势

广州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珠三角重要城市几乎都在广州港附近100公里范围内。

公路、铁路网络密集,河道纵横交错,内河航运发达,沟通了广州港与珠三角地区以及整个“泛珠三角”区域。

公路网络主要有广深、京珠、广汕、广佛高速,广园东、华南、南沙港快线和107国道等高速路和国道。

铁路网络有全国四大枢纽火车站之一的广州站,拥有广深、京广、京九、广梅汕线和粤海铁路等主干线;

水路网络主要是珠江内河航运;

航空网络有中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的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

2004年广州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3.48亿吨。

其中,铁路运输6459万吨,公路运输1.76亿吨,民用航空运输25.97万吨,水路运输1.03亿吨。

所以,广州港的交通网络基本已经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发展的综合的立体交通网络。

立体交通网覆盖华南,连接“泛珠”,通过空港海港辐射东南亚、连通世界各地;

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网已经将广州与“泛珠”其它省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㈤港口综合性功能优势

广州港是珠江海河联运集疏运条件最优越的结合点,是典型的海河结合型港口,大中小码头泊位有机结合,种类齐全,海河转运功能配套。

广州港拥有内港、黄埔、新沙、南沙四个港区和珠江口水域。

港口机械设备先进,种类齐全、完善,能力强。

广州港主要大型机械有400多台,包括装卸船机、取料机、集装箱岸桥、集装箱场桥、正面吊、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装卸船机最大能力为2000T/H,集装箱岸桥最大起重能力60吨,门座(轮胎)起重机最大起重能力为50吨,起重船最大起重能力为2000吨。

㈥口岸服务管理优势

广州港各港区都有口岸单位进驻,货物通关规程健全、规范,管理先进、科学,注重电子通关建设和开发。

目前,广州海关已经开通24小时通关服务和便捷报关方式,包括电子预审价、电子物流监控、网上付税以及提前报关等便捷服务。

广州海关作为全国海关首批两个运行H2000新系统单位之一,已经实现了100%报关单使用H2000系统,为港口物流快速通关创造便利条件。

同时,广州海关还全面启动并运行“一次申报、一次检查、一次放行”的陆路转关模式和“提前申报、实货验放”的通关模式,进一步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加快了货物的周转,降低了贸易成本,为广州港建成华南地区港口物流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新时期的规划与建设

(一)规划发展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州港已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广东省和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为实现现代化国际强港的目标,广州港2010年的规划发展目标为:

到2010年,广州港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主枢纽港地位,全力打造广州港品牌,加快推进港口建设改造步伐,完成南沙港区工程、新沙港区二期工程、出海航道二期、三期工程,建成一批生产急需的集装箱、散货、石油专业化深水泊位,不断增强港口综合实力,努力实现港口信息化和多元化发展,成为真正的多功能、专业化物流集散地,力争把广州港建设成为一个布局结构合理、港口功能完善、管理科学高效、综合实力雄厚、经济效益显著、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国际强港。

在这期间广州港将投资概算约270亿元,建设30个深水泊位,增加运能5827万吨和600万标箱。

(二)“十一五”期将重点建设下列项目(2006年-2010年):

⒈南港港区二期工程

在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南侧端为起点向南顺岸布置6个5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泊位,岸线长度2100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13米(水工结构-17米),陆域纵深约1300米,面积255万平方米,设计吞吐能力240万TEU,总投资预算约40亿元。

其中35%为资本金,其余拟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该项目由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与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经营,目前正向国家发改委申请核准。

该项目建设工期三年。

⒉新沙二期工程项目

在新沙港区一期工程南侧端为起点向南顺岸布置4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岸线长度1400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13米,设计吞吐能力200万吨,总投资预算约24亿元。

⒊航道二期工程项目

自黄埔西基调头区至珠江口桂山岛引航锚地,全长115公里,底标高-13米,底宽160米的单向航道,满足5万吨级船舶乘潮进港的建设规模,总投资8.1亿元。

目前正抓紧立项工作。

该项目建设工期二年。

⒋航道三期工程项目

从南沙港区至珠江口外蜘蛛岛锚地,全长77公里,底标高-16.8米,底宽330米,满足10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的建设规模,总投资预算约为44亿元。

⒌南沙港区粮食码头工程

在南沙一期工程北侧端顺岸建设3个5万吨级码头(2个散粮和1个多用途),岸线长度998米,设计吞吐能力700万吨,工程总投资预算14亿元。

⒍南沙港区矿石码头工程

在南沙港口建设2个15万吨级散货码头,岸线长度670米,设计吞吐能力1000万吨,总投资预算10亿元。

⒎南沙港区煤炭码头工程

在南沙港区建设1个5万吨级煤炭码头,岸线长度328米,设计吞吐能力600万吨,总投资预算5亿元。

⒏南沙港区三期工程

在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南侧端为起点向南顺岸布置6个5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泊位,岸线长度2100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13米(水工结构-17米),陆域纵深约1300米,面积255万平方米,设计吞吐能力240万TEU,总投资预算约45亿元。

⒐桂山岛30万吨油码头工程

计划建设1个30万吨级石油及相应配套的中转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1000万吨,总投资预算12亿元,其中35%为资本金,其余拟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⒑沙仔岛多用途码头工程

该工程利用沙仔岛东岸的850米岸线,规划建设4个3.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

首期建设3个3.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岸线长度623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12米,陆域纵深600米,面积42.33万平方米,设计吞吐能力6万TEU,滚装汽车33万辆,总投资预算3.5亿元。

该项目由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占总股份的51%)、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和南沙资产经营公司4家股东共同投资建设。

该项目建设工期约15个月。

届时将开通2条航线,装车效率是100台每小时。

⒒南沙货运区3号码头

在南沙货运区1号码头南侧计划建设2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岸线长度760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15米,陆域纵深约590米,面积45万平方米,设计吞吐能力60万标准箱和100万吨件杂货,工程总投资预算6亿元,全部由企业资本金解决。

⒓小虎石化码头

在小虎~小虎沥水道段位于珠江水道西侧全长820米。

计划在粤海石化2号码头南侧端为起点向南顺岸布置3个5—8万吨级石油化工码头,码头前沿设计水深-14米,设计吞吐能力1500万吨,工程总投资预算5.8亿元,全部由企业资本金解决。

⒔龙穴造船基地

在龙穴岛中心附近,南沙港区一期北侧,计划建设2个5万吨级造船码头泊位,码头前沿设计水深-8米,陆域纵深约1300米,面积560万平方米,造船能力30万吨,设计吞吐能力200-300万载重吨,一期工程总投资预算45亿元,20%国家投资,20%企业资本金自筹,60%银行贷款。

五、两地间港口发展与合作的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已形成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等港口共同繁荣的环渤海湾港口群,以上海、宁波、等港口共同繁荣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以香港、广州、深圳等港口共同繁荣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三大港口群的形成与所依托腹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港口群吞吐量规模位居三大港口群之首,货物吞吐量规模已超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规模超过3500万TEU。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实施,以及CEPA的推进,我们可以展望:

●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广州、深圳港为枢纽港,其它港口为补充三角洲港口群格局不会改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角洲港口群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随着CEPA的实施推进,三角洲制造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将与香港金融、物流、资金、技术雄厚的优势更加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对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持续繁荣产生巨大的作用。

同时,为三角洲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CEPA对促进两地港口间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香港港口业有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三角洲港口有资源丰富、拓展空间广阔、综合成本较低和紧靠腹地的优势。

两种优势的结合给两地间港口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提升三角洲港口群整体竞争力,促进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产生深远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