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9960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97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docx

《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docx

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

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

(研究性学习)研究成果二等奖

 

毕节城区居民固体垃圾排放与

环境问题研究

 

                课题组长:

李 享 

   课题组成员:

胡 玉 张希周

              刘 松 白 灵

        指导教师:

唐 莺 屈小锋

              黄世虎 李 惕

   

 

毕节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

学生课题

《毕节城区居民固体垃圾排放与环境问题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长:

李享

课题组成员:

胡玉张希周

刘松白灵

案例说明:

十六年前,世界著名的末来学家阿温尔·托夫勒曾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

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的又一个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但在自己生活中却未真正有意识地去保护环境。

毕节每天的垃圾排放量就是500吨,而垃圾分类几乎等于零,垃圾回收利用极其被动,环境产业更是遥遥无期,人们日益生活在垃圾的围城中。

对垃圾的处理,目前毕节能达到什么水平?

人们对此的认识怎样?

李享小组就从生活居住环境出发,选了此课题进行研究。

以下就其研究报告,结合该组研究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作评点分析。

在毕节市居民生活垃圾排放日益严重及市区环境卫生污染严重的形势下,我们小组着手对毕节市居民生活垃圾的排放情况、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市区的环境卫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评:

课题提出的前提条件清楚,从身边生活环境入手,有进行研究的基础;对研究范围作出了框定,下一步研究问题的提出就有了一个界定。

  首先,我们对研究的课题提出了6个疑问,这也是我们在经过实地调查、查找有关资料及访问专家之后要解决的疑问:

1、什么是城市居民固体垃圾?

2、毕节市居民生活垃圾主要分哪几类?

3、毕节市的居民生活垃圾有哪些特点?

4、毕节市生活垃圾排放情况怎样(包括日排放总量、排放方式及排放来源)?

5、市民生活垃圾对毕节市的环境卫生污染情况怎样?

6、毕节市的居民垃圾排放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怎样?

评:

研究内容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该课题组成员在进行研究之初就对自己要研究什么是清楚的,即认知主体有认知任务、目标,有对自身进行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这便于今后进行认知的监控和调节。

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研究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我们在研究期间走访了毕节市环境保护局、毕节地区环境保护局、毕节市环境监测站、毕节市垃圾中转站、毕节市造纸厂、毕节市环保产品开发公司及《毕节日报》社等单位,访问了有关专家,听取专家讲座、参观了毕节市气象局、观看了电视广播(见录像带)(总共10次),去了毕节市图书馆、网吧查找资料,还去了大岭坡、小岭坡垃圾场、毕节市麻园路出城口处的垃圾场和毕节消防一中队下面的老垃圾场进行了实地拍摄及测量(见附件一第7类照片)。

我们对以上六个疑问得出了如下结论:

1、什么是城市居民固体垃圾?

城市居民固体垃圾也称作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解释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单地说,它是在城市生活中被扔掉的肮脏的固体废弃物。

如城市居民冬天取暖用的残留的蜂窝煤残渣、上街购物时的各种塑料包装袋、一次性饮水杯等等。

 

图为毕节消防一中队下面的一大排餐馆旁的垃圾堆。

垃圾中含有蜂窝煤残渣、形形色色的塑料包装袋、洗衣粉包装袋、一次性饮水杯、生活食物中不再要的植物残渣等等白灵摄于2001.2.25

2、根据毕节市现在的发展情况及消费情况,毕节市的居民生活垃圾可分为塑料、炉渣以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等(见访毕节市环卫站记录及录音带)

3、毕节市居民生活垃圾的特点有:

1)难于被分解(主要表现在废塑料上)

 

图为毕节市消防一中队侧面的老垃圾场它是1972年市政府及市环卫站临时选定的垃圾堆放场,如今虽种上了蔬菜,但在污染范围内生长出的果蔬都含有硫和铅等有害化学物质。

隔了将近30年的时间,这土壤中的塑料还明显可见。

据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葛富林先生说,就这样不经过任何处理的塑料在土壤中降解,最少也需要100年的时间。

李享摄于2001.3.5

2)对土壤的盐碱化有很大影响

 

图为我组人员正在观察被污染的水(右为白灵左为胡玉)张希周摄于2001.4.5

在《地理》和《化学》课上,我们从书中及老师的讲课中知道土壤的盐碱化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很大影响、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很大危害。

我们就试着对大岭坡垃圾场的垃圾标本进行实验室酸碱性检测。

实验过程中,在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化学老师的大力帮助下,我们几乎用尽了到现在为止所学过的化学实验操作过程,比如称量、溶解、过滤等等。

由于实验室没有酸碱试色剂,我们只能用比色卡进行很粗略的比较。

我们对大岭坡垃圾标本酸碱性的实验表(PH值气温:

15度左右)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记录结果

5左右

6左右

5左右

最后结论

5--6

表一

 

(考虑到受温度的影响,我们每次记录前均让实验液体冷却到当时气温的温度。

每一次试验过的工具都用蒸溜水冲洗后再进行下面的实验)

(上表的垃圾标本来自大岭坡垃圾场——毕节市最大的垃圾场,毕节城区每天约有200多吨垃圾被倒在这里,这些垃圾未作任何无害处理,倒进垃圾场后也未作填埋和防渗处理。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地的土壤略显酸性。

据报道,当地居民近年来疾病发病率比较频繁,肝炎、痢疾等传染病明显增多。

专家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垃圾的堆放造成的(见《毕节日报》记者李元龙提供的资料)

 

图为大岭坡垃圾山,它是毕节市到今为止最大的垃圾山,其高度有60米,顶上宽105米,

底部环绕长度有600多米(白灵摄于2001.3.5)

评:

毕节的生活垃圾场是在大岭坡。

初进大岭坡是在一个阴冷的天,小组一行五人带着测量工具,行走了3小时才来到了毕节城20里外的大岭坡。

距离垃圾场尚有百米之遥时,他们便看到公路两旁的灌木丛、大树上各色塑料袋“高者挂在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堆积如山的垃圾、阵阵扑鼻的恶臭,着实让他们目不忍睹、鼻不敢闻。

张希周说:

“记得我因为这股子令人窒息的气味大吐了一场。

但为了完成课题,只有强忍着。

嘿,还真别说,后来习惯了那股子味,工作起来自然容易了许多。

也正是这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的真正含义。

”在这恶劣的环境中他们进行了实地拍照、测量,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具体的研究中,对某一个问题的资料收集注意了具体、准确,求实、求真,这是进行研究活动应该有的严肃的科学态度,这也是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最基本功的训练。

3)垃圾堆放场对地下水的影响(见对当地地下水的分析表)

据环保局工作人员说,垃圾堆放对当地的地下水有很大的污染作用。

对此,我们对大岭坡垃圾堆下的水和当地居民的饮用水进行酸碱性测试和显微镜观察。

PH值通过三次试验求平均值,显微镜观察通过小组成员每人观察一次,最后进行核对,其记录结果如下:

类别

大岭坡垃圾堆下的水

当地居民的饮用水

PH值记录结果

7—8

6左右

显微镜观察记录

每一滴水中有10-15个草履虫,有许多细菌

一滴水中有3-8个草履虫,有许多细菌

表二:

从上表可以看出,毕节市市区排出的生活固体垃圾多为碱性物质,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反为酸性,这对当地居民的生体健康及农作物生长有极大的害处。

因为垃圾未经过无害处理,也没有填埋,完全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雨天,垃圾中的污水随着雨水四处流淌,污染土地、水沟乃到水库,地表水、地下水都遭祸殃;睛天恶臭味引来大量苍蝇蚊子,叫人难以呼吸。

垃圾已日益危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与健康。

(见《贵州都市报》2001.4.12第2209期第二版报道《城里污物下乡造孽》记者:

李元龙刘莹)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大岭坡垃圾标本的水中的杂质所占比例(粗略):

垃圾场地地下水杂质占有情况(杂质总量为100%)

居民饮用水杂质占有情况(杂质总量为100%)

从上面的杂质占有统计可以看出,当地的居民用水是非常糟糕的,很容易引起许多疾病。

评:

要分析垃圾对土壤、地下水的影响、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大岭坡是一个很好的采集样本的所在,于是又去大岭坡。

这次是组长李享骑自行车去的,花了一个多小时,但就在回来的路上,车胎爆裂,不得不又艰难行路而回。

该课题组成员为了求证垃圾对人体的危害,亲自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化学实验;为了证实毕节城区生活垃圾的日产总量,亲自实地测量、计算,这种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提倡的。

但也要看到,如果事先统筹安排好,对课题的全局把握在胸,那第一次去大岭坡时就采集水样、土壤,不仅没有第二次的劳筋之苦,而且也可以节省些时间干其他的事。

看来,认知主体的元认知控制运用还不够好,在事前应知道何时干什么,如何做,何时需要信息、需要什么信息、运用什么策略找到需要的信息、如何评价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些方面的能力还得有意识地培养。

4.毕节市的居民生活垃圾日排放总量为500多吨,用载重5吨的垃圾车运输,需要100车才能勉强运完.而且,只要你在大街上走走,就会随处可见乱丢乱扔垃圾的现象,有的垃圾堆得像小山一样(包括市中心桂花市场、洪山路等地)

 

图为桂花路市场口堆放着的垃圾,这里没有桂花香,有的只是垃圾的恶臭李享摄于001.4.12

这就是本市的垃圾排放方式.排放出的垃圾未经过任何分类或无害化处理.据我们小组实地调查了解,这些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

(见后分类抽样调查情况分析)

左图为公园路居民生活倾倒的豌豆壳。

右图为随手扔掉在倒天河边上的垃圾

白灵摄于2001.3.25李享摄于2001.3.27

每天有这样多的垃圾被排放,而每天环卫站用垃圾车运出城外的垃圾只有200吨左右,每天余下的这300吨左右的垃圾堆放在城区内,日积月累,使得整个毕节市像是浸泡在垃圾堆中,每个角落都脏极了.对毕节市的环境卫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5、环境监测站专家告诉我们,毕节市居民排放的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细菌、疾病

携带颗粒,人们在这种被垃圾污染过的环境里很容易感染到许多疾病(见《毕节日报》2001.3.3记者调查版《人人厌恶的垃圾围城》记者李元龙)。

据毕节市有线电视台“社会写真”栏目报道,市区公园路居民生活垃圾污染严重,近年来该区的老人发病率很高;人民公园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公园内到处都有塑料包装袋、各种废纸等废弃物,让游客看了大煞风景(见录像带)。

人们对毕节环境卫生状况已是怨声载道,在我们发放的问卷调查中,对"对毕节市的环境您有什么看法"一题的回答情况是:

等级

总份数

A最好

B好

C一般

D不好

E特别差

F值

-0.55<0

份数

100份

0份

2份

17份

30份

51份

等级分值

——-

+2

+1

0

-1

-2

从上表的F值来看,居民们大多数都认为毕节市的市区环境卫生特别差,可为什么居民们在排放垃圾的时候随手丢了呢?

这可见我们的居民确实没有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垃圾排放意识。

评:

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多渠道获取、处理、分析、综合、利用信息,能够生动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数据的处理方法科学。

在进行抽样调查时,他们能够查阅资料,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计算某种垃圾占垃圾总数的百分比,公式如下:

X1×m1%+X2×m2%+……

M%=×100%

Z

(其中M为调查对象的比率,Z为垃圾日总产量,X为调查处的垃圾日产总量,m%为调查处的某种垃圾所占的百分比)

在实地的调查、采访过程中,学生了解了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比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要感性得多。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小组的全组成员相互合作、相互鼓励,攻克了许许多多的难关,增加了我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同学情谊,完成了预定计划。

同时,由于我们多次走进生活,也增加了我们对生活的进一步认识和思考。

当然,由于时间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研究也有着缺陷和不足之处,比如我们的问卷调查单上的有些题目太专业化(第8题和第11题),不能全面适应所有被调查者的口味;有些题目过于表面化和单一化(第3题和第13题)。

评:

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看到自己的进步(例:

胡玉说:

“研究性学习开发了我们的思维,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改变了我们原来的被动学习方式,巩固了原来的知识。

同时还提高了我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白灵说:

“我还学会了汉字的录入,懂得了怎样运用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制图,也学会了演示文稿的制作”)这样的学习过程,学习者是否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即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有的问题是在当前的时间和技术下是无法得出真实结果的,比如PH值的确定,从学校实验室是无法测出准确结果的,因为我们学校实验室不完全具备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

所有的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老师及专家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们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评:

该课题组从申报到运作、小结、总结、报告、材料收集及整理、制作皆符合程序要求,很规范。

能够对各种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按照科学的方法与程序操作,能够有目的地进行研究,能够科学地对材料进行分析统计、检测。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能够分工协作,踏实、严谨,有科学精神,出勤率高,资料的展示齐全、多样且规范美观。

 

——教师唐莺

 

毕节市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抽样调查分析

  城市垃圾的产生有多种来源,每个来源点性质与规模的不同,产生垃圾的数量、种类及比例均不相同。

因此,我们在对我市生活垃圾进行调查分析时,根据我市生活垃圾来源面广的特点,采取了分类抽样调查。

我们选取了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来源面作为调查对象。

根据我市的情况,分出了三大类生活垃圾产生源。

它们是:

居民家庭、街道路面、农贸市场。

我们再从这三大类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点进行了调查(如:

桂花市场垃圾点、洪山路垃圾点、麻园路垃圾点)依据公式得出了下列结果:

X1×m1%+X2×m2%+……

M%=×100%

Z

(其中M为调查对象的比率,Z为垃圾日总产量,X为调查处的垃圾日产总量,m%为调查处的某种垃圾所占的百分比)

居民家庭

街道路面

农贸市场

比率

食品垃圾

1

12

15

5.7

塑胶

6

47

19

19.6

7.5

19

12

11.7

动植物

10

6

54

13.2

金属

4.5

2.7

玻璃

0.5

0.3

灰土和煤渣

从上表可以看到:

我市居民生活垃圾以灰土、煤渣为主,利用焚烧处理我市垃圾显然不行。

据报载:

省计委计划在全首修建八个垃圾填埋场,由此垃圾污染范围和程度将减少不少。

我们热切关注着,希望建起一个标志着毕节“垃圾革命”起步的垃圾填埋场。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以课题组为单位填写)

(一)书面材料

题目:

毕节城区居民固体垃圾排放与环境问题研究

完成时间:

2001年5月

课题组成员:

胡玉、张希周、

刘松、白灵

报告执笔人:

李享

课题成果:

1)引言设计的预期成果:

使各科相关知识得以运用,提高各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加深对各科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积极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研究,使我们对毕节地区固体垃圾排放情况以及环境影响的进一步了解,通过宣传使市民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我们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对本市城区固体垃圾排放与环境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2)实际取得的结果(详细论述取得的主要成果、支撑主要成果的依据以及这些依据的来源,如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实验、社会调查访问专家等);

 我们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实验、社会调查访问专家等,完成了预定计划。

我们小组的全组成员相互合作、相互鼓励,攻克了许许多多的难关,增加了我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同学情谊。

同时,由于我们多次走进生活,也增加了我们对生活的进一步认识和思考。

参考书目及资料:

《环保法》《三废处理工程》《毕节日报》等

附录材料,要求提交原始记录,包括:

活动记录表18份访谈表8份实验记录3份

调查表101 份  测量数据记录 份  其他,如:

照片43张,复印件

(二)实物材料

编号名称制作者内容功能

1照片白灵活动情况反应证明取得的成果的真实性

2复印资料白灵李享固体垃圾处理技术了解固体垃圾的处理

3问卷调查全体成员问卷100份了解居民对固体垃圾的

危害的了解情况

4抽样调查李享调查报告1份了解本地城区垃圾组成

5录像带白灵李享垃圾处理技术和环境意识学习垃圾处理,了解城区环境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的条件、要求:

实物投影仪、电脑

毕节一中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

小组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

毕节城区居民固体垃圾排放与环境问题研究

班级

高一(4)

指导

老师

唐莺、李 惕、黄世虎、屈小锋

小组

成员

分工

李享:

摄影、访问

张希周:

记录

胡 玉:

记录

刘 松:

记录

白 灵:

文字录入

实施

日期

2000年11月1日至2001年5月1日

活动

次数

20次

相关

学科

化学、生物、物理、地理、

自学

了哪

些相

关的

知识

《环保法》《三废处理工程》等

求F法、统计法

获取

信息

方法

上网、访问、查阅书刊杂志等

主要

参考

书目

《环保法》《三废处理工程》《毕节日报》等

 

 

测量麻园垃圾场面积、体积

测量毕节消防一中队附近垃圾场

测量大小岭坡的垃圾占地面积

访问市环保局

访问地区环保局

访问环卫站

到毕节日报社

到毕节市有线电视台

做实验

 

1、资料可读、内容充实,小组组员配合密切,研究很实际。

 

  使各科知识得到运用,社会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均提高,对毕节的固体垃圾的排放现状和污染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

认真的态度,求实的精神

 研究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由于条件的限制,未能完全解决,发放问卷的范围不够广,阶层不够多。

希望与

希望广大市民提高自身环保意识,环保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和宣传力度。

同时希望毕节市能建立一整套垃圾的管理、处理、回收设备。

组长签名:

李享

2001年6月1日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学生填写)

课题题目:

毕节城区居民固体垃圾排放与环境问题研究

活动日期:

2001年2月18日

第9次

活动地点:

毕节城区建筑垃圾场

参加活动成员:

李享、胡玉、张希周、刘松、白灵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了解毕节城区建筑垃圾场情况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实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

实地测量

3)过程:

<1>毕节城区建筑垃圾场的地理位置

<2>测量垃圾场的占地面积和总体积

<3>访问当地人员

<4>拍摄照片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出现了什么新问题等):

毕节地区建筑垃圾:

  占地面积约:

558×120=66960cm2

总体积:

66960×15=104400m3

每天排放量约350车×2.5m3=875m3

完成预定目标

 

记录者:

胡玉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学生填写)

课题题目:

毕节城区居民固体垃圾排放与环境问题研究

活动日期:

2001年2月20日

第10次

活动地点:

毕节城区老垃圾场

参加活动成员:

李享、胡玉、张希周、刘松、白灵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了解毕节城区老垃圾场情况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实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

实地测量

3)过程:

<1>毕节城区老垃圾场地理位置

<2>了解一些还未腐烂的东西情况

<3>拍摄照片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出现了什么新问题等):

老垃圾虽然已有30余年时间,但填埋的一些塑料橡胶还未腐烂。

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新问题,这些废塑料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腐烂。

 

记录者:

胡玉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学生填写)

课题题目:

毕节城区居民固体垃圾排放与环境问题研究

活动日期:

2001年2月21日

第11次

活动地点:

大岭坡垃圾场场

参加活动成员:

李享、胡玉、张希周、刘松、白灵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了解毕节大岭坡垃圾场情况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实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

实地测量

6、过程:

<1>测量垃圾场的占地面积和体积

<2>观测垃圾排放的大体情况

<3>拍摄照片

<4>取当地水样及一些固体垃圾样本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出现了什么新问题等):

大岭坡垃圾场占地面积为:

66×27+100×55=7282cm2

总体积:

7282×27=196614m3

完成预定目标

 

记录者:

胡玉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学生填写)

课题题目:

毕节城区居民固体垃圾排放与环境问题研究

活动日期:

2001年3月7日

第12次

活动地点:

地区环卫站

参加活动成员:

李享、胡玉、张希周、刘松、白灵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一些我们小组的疑问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实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

访问专家

3)过程:

<1>访问专家

<2>拍摄照片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出现了什么新问题等):

通过访问,我们知道了有关毕节固体垃圾场的一些情况,以及毕节城区每天排放量等问题。

完成预定目标。

 

记录者:

胡玉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学生填写)

课题题目:

毕节城区居民固体垃圾排放与环境问题研究

活动日期:

2001年3月9日

第13次

活动地点:

毕节市环保局

参加活动成员:

李享、胡玉、张希周、刘松、白灵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对我们前一阶段调查中的疑问访问专家查阅一些资料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实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

访问专家

3)过程:

<1>访问专家

<2>查阅资料

<3>拍摄照片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出现了什么新问题等):

通过访问,专家为我们提出许多有帮助的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