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2466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Word下载.docx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Word下载.docx

康复护理方向

临床医院功能科室,养老院等疗养机构,

社区服务机构

康复治疗师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及熟练掌握常用老年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能在老年护理领域内从事老年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社会卫生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3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

4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

5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人文素质:

1具备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

2具有团队的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

(3)身体心理素质:

1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挫折、失败的承受的能力。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较稳固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

(2)具有现代康复治疗、从事老年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3)具有预防、保健、临床医学和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3.专业技能方向

(1)具备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

(2)具备以老年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对人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预防保健服务的技能;

(3)具有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反应进行有效观察的能力;

(4)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5)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按照人的基本需要和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健康需要,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并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6)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美术等,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

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髙思想品徳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194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在九年义务教冇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汁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40

3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在九年义务教冇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左基础。

4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冇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冇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弃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疑,为全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5

职业生涯规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旨在对学生进行职

32

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6

职业道徳与

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徳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旨在对学生进行道徳教冇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道徳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徳情操,增强职业道徳意识,养成职业道徳行为习惯:

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6

7

经济政治与

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

提髙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8

哲学弓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9

计算机应用

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开设,本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和Windows环境下文字录入,文本编借、排版等操作,表格构造、数据计算,幻灯片的制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了解汁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

68

10

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基础模块包括音乐与美术,拓展模块包括满足学生艺术特长发展和兴趣爱好、职业生涯发展和传承民族传统艺术等多元化需求内容。

72

11

心理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

密切结合,运用有关心'

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

质,促进学生身心全而和谐发展和素质全而提髙的课程教冇。

运用有关心理教冇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而提髙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冇工程,培养跨世纪咼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12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学习这门课程能让学生学会一种思维一一历史思维。

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4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人际沟通

用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弃指导思想,力求符合中职学校生源特点,贴近社会生活、贴近专业岗位。

讲述如何运用移情和感性的方式与病人和冋事相互沟通。

18

老年护理学

主要阐述老年护理的基本问题,包括老龄化社会发展概况、老年护理学基本理论和老年护理的基本原则,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以及精神障碍的护理评估,治疗原则和护理下•预措施和老年人常见的功能性健康问题的处理,包括跌倒、圧疮、疼痛、便秘、尿失禁与尿潴留、营养失衡、感觉功能减退、忽视与受虐,以及临终患者的护理等。

生理学

研究生物机体的各种生命现彖,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实现其功能的内在机制的一门学科。

生理学的任务主要是阐明机体及苴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苴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护理礼仪

包括:

绪论、护士仪表礼仪、护士举止礼仪、日常举止礼仪、护士言谈礼

仪、护士工作礼仪和求职礼仪,以帮助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儿科护理学

包括生长发育、健康儿童护理、住院患儿的护理、营养与营养紊乱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结缔组织疾病患儿的护理、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内分泌及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课程冬称

急救护理学

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髙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和护理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

护理学基础

详细描述了护士必须掌握的基础护理技术,包括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舒适与安全、生命体征的评估、冷热疗法、排泄护理、给药、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的采集、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临终关怀、医疗护理文件的记录与保管以及病区的护理管理。

解剖学

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其基本任务是探究和阐明人体器官与组织的形态特征、生长发疗规律及其与功能间的关系。

它与医学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护理、助产专业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2-专业(技能)方向课

课程给称

内科护理学

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反映临床护理服务向预防、康复、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千预、家庭护理等领域的扩展。

紧跟临床实际工作的发展,反映医学和护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政策法规。

108

护理药理学

除重视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外,更着重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疗监护须知等内容的叙述,分别讲述了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等诸多内容。

外科护理学

对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外科病人营养支持代谢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外科手术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损伤病人的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病人的护理。

妇科护理学

以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系统地阐述妇女在非妊娠状态下,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临床特点,评估其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及其社会成员进行健康教育。

3•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护理岗位、临床医院功能科室、养老院等疗养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工作为主要岗位的企业单位开展的临床实习。

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管理,熟练操作技能,认识社会和客观评价自我,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顺利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七'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本教学时间是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J5号)和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号),针对三年制(2.54-0.5)中等职业学校安排的,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二)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o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三)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7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70。

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一周为1学分,共4学分;

(四)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五)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其中认知性实习、专项实习、校内综合实训,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顶岗实习集中安排,时间为半学年。

无论是认知性实习、专项实习,还是顶岗实习,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

(六)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七)课程开设顺序和周课时时数,学校可根据教学规律、专业方向和实际

情况自行确定;

(八)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lOo/o: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格如下: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6

公共基础课

2T6

3*18

3T8

2*18

2T8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徳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背学与人生

计算机应用基础

1T6

1*18

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毕业教育

120

二周

公共基础选修课

物理

化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职业素养

音乐欣赏

专业课

药理学

社区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3营养学基础

4*18

顶岗实习

57

1020

480

540

总计

181

3240

八、实施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

建立适应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发展要求,符合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要求的“双师”结构专兼职师资队伍。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本专业或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本专业相关工种中级(含)以上职业资格,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专业带头人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具有高级职称和高级(含)以上职业资格,熟悉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聘请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应具有高级(含)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课外活动、讲座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表

名称

主要功能

容量

所在位宜

急救实训室

学习常用的急救护理技术,包括:

心肺复苏术、气管内插管术、呼吸而罩的应用、止血术、包扎术、固泄、搬运术的应用、综合模拟救护,以学生和护理人员更好地学习急救护理知识,达到正确、快速、熟练地掌握常用的急救护理技能,适应临床的工作需要。

60A

实训楼5楼

解剖实训室

对人体内部器官作直观解剖的模型,可以形象逼真展示出人体器官内部构造。

无菌实训室

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综合实训室

模拟医院场景,联系护理综合实训操作。

2•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表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数量

简易呼吸器

4套

诊断床

4张

抢救车

1台

担架

心电监护仪

心电图机

[台

心肺复苏模型人

5具

多功能模型人

3具

口服药车

静脉输液假肢模型

5组

人体卄骼架

2具

喉与气管模型

6组

透明半身躯干

女性竹盆模型

1组

心脏模型

2组

人体全身肌肉模型

1具

气管插管模型

6套

大小循环电动模型

2台

无菌技术用物

手术衣

10套

高级婴儿护理模型

新生儿沐浴设备及用物

婴儿车

6台

紫外线消毒车

臀部肌肉注射模型

多功能病床(配全套床上用品及床头柜床旁椅)

8组

护理治疗车

医用病历夹

10组

(三)教学资源

本专业拥有实训室4个,可同时容纳60人进行专业课实训;

拥有多媒体教室4个,校内模拟实训基地1个,校外企业实训基地5个;

配合选用中等职业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配备行业专家出版专业参考书及专业视频光盘,全力培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合格的技能人才。

(四)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大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集综合项口、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3.学校实行、'

2+0・5+0・5〃学生培养模式(2年校内专业理论学习,1年校内外实训基地跟岗顶岗实习),该培养模式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两种情况确定:

第一通过订单培养双向选择,最终确定到单位顶岗实习的,根据就业单位对毕业生任用的考虑,由学校和就业单位协商安排;

第二,学生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不是同一单位的,原则上要求实习单位制定实习计划。

(五)学习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问题等,逐步形成校企合作与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1•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各类实习操作的技能等。

2.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

(1)实训实习评价

采用实践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习项口的技能水平。

(2)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学生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六)质量管理

1.组织机构与职能

(1)教务科

在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起主体作用。

负责发展规划、专业课程教材建设规划合理性论证,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分析,人才需求调研与预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审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惜况检査,决定奖惩处理,随机听课等。

对任课教师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评价机制,组织教研活动,研究教学改革,交流教学经验,反馈教学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辅导和管理。

(2)教学督导组

具有综合管理教学质量的监督权。

主要通过专业方向,培养LI标,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原因,找出对策,解决和纠正。

(3)一线教师

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长期发展的保证,在备课、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中不追求表面形式,保持严谨的教科研态度,互相监督、相互促进。

(4)学生

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或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广泛及时地收集、反馈教学信息,使相关部门正确把握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

(5)企业与各用人单位

中职教育以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