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9895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A”合拢段施工完毕,解除21#墩旁的主梁施工临时约束,上、下游箱临时约束分开解除。

21#墩临时约束解除步骤:

先放松主梁与临时支墩之间的预应力筋,再将临时墩与主梁之间的混凝土垫块用风枪凿除,最后将临时预应力筋切除,临时约束解除完毕。

三、合拢前的准备工作

1、“A”现浇段支架拆除

“A”现浇段预应力张拉、压浆后,拆除支架悬臂段4m长万能杆件支架,将主梁底模脱空,保留合拢段侧万能杆件支架支腿上底模及支架分配梁。

2、挂篮前移

挂篮按《连续梁施工工艺》上的要求和步骤将挂篮前移4.5m,并提升就位,此时挂篮上的斜拉吊带改为垂直吊带。

3、钢支撑结构预埋件清理

预埋件按设计院“209号”通知单预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清理干净。

4、合拢段预应力束的安装

预应力束先安装、后浇灌混凝土,“A”合拢段预应束布置在腹、底板上,共有腹板N23#、N24#(N24#’、N24#’’)12φj15钢绞线18束,底N25#、N26#9φj15钢绞线48束,其布置见附图

(一)。

钢绞线等级为Rgj=1860MPa,按设计长度加千斤顶张拉长度进行下料,下好料后对每束必须进行编束,并且每间隔2m用铁丝捆扎一道。

N23#预应力束在连续L10#块端部为OVM15L—12型带特殊连接器的锚具,安装N23#预应力筋时应先将钢绞线一端用FYTA型挤压器挤压成挤压锚,与特殊连接器相连,在钢绞线外面安装好保护罩及钢绞线约束圈,波绞管、保护罩,约束圈三者之间连接要密封好,不漏浆。

5、灌注混凝土换重物的安装

“A”合拢块块件重40t(单箱双室),40t换重物分别布置在L10#块及“A”现浇段东侧前端各20t重,若为调整线型需要增加压重物,以设计通知单为准,压重物为浮箱灌水或混凝土块件。

合拢段线型质量要求:

两端高差的误差不大于10mm,绝对高程误差为±

20mm。

四、合拢段钢支撑的安装

1、线型调整好后安装合拢段钢支撑。

2、钢支撑结构见设计院“N-Z-10”设计图及其变更通知单,其安装方法及焊缝要求参照《宁波大桥主桥斜拉桥边跨合拢段施工工艺》施工原则进行。

五、钢筋、模板安装

1、“A”合拢段钢筋、模板安装,全部散扎、散装。

合拢段纵向钢筋全部按2m下料搭接。

2、模板安装时注意主梁截面尺寸准确。

对拉筋及支撑体系上满且拧紧。

3、所有波纹管对按不漏浆,定位网定位。

钢筋加工及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用尺量

同排

1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箍筋、水平筋

20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螺旋筋

+0,-20

3

钢筋骨架尺寸(mm)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4

弯起钢筋位置(mm)

每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六、合拢段混凝土灌注及换重法实施

1、“A”合拢段没有体系转换,此钢支撑焊联后经过检查合格即可使进行混凝土灌注。

2、混凝土应选择一天中气温平缓的时候进行,原则上定为晚上开盘,要求在2小时内灌注完15.6m3混凝土。

3、混凝土配合比宜参照连续梁主梁节段悬浇混凝土的配合比,加一定量的微澎涨剂。

该试验报告由试验室经过试验后提交监理批准实施。

R3≥70%设计强度,初凝时间可定为4~5小时,陷度16cm。

4、合拢段混凝土灌注采用换重法施工。

根据混凝土灌注量放水换重。

制定专用平衡表格,每灌注1/4混凝土核对一次换重量。

边跨合拢段两侧同时对称卸载设专人负责换重工作,事先计算好,及时将情况报指挥台。

5、合拢段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跟踪测量主梁高程变化,每半小时测一次,主梁两端高差及绝对值变化,每次测4个点的高程值。

6、混凝土灌注完毕时所有浮箱或混凝土块件吊走,达到真正换重的目的。

7、混凝土灌注时对质量严格把关。

建立合拢段灌注前台指挥台,定员定岗,各负其责,统一协调,加强检查,确保混凝土灌注质量。

混凝土灌注前按以前悬浇节段灌注要求进行严格技术交底,并应特别强调合拢段施工的特殊性。

8、加强对桥面临时荷载的控制。

在合拢段混凝土灌注前全面清理一次梁面杂物,灌注过程除必须的一台布料杆及振捣工具与人群荷载外,其它模板、钢筋等全部清理干净。

布料杆放置在“A”现浇段前端的中央位置,不宜移动。

9、加强对合拢段的养生。

混凝土表面湿草袋覆盖,不间断浇水养生。

主梁顶板预留注水洞向箱内浇水养生(注意水的排除)。

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并立即喷涂养护剂,要求养护时间14天。

悬臂浇筑梁实测项目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轴线偏位(mm)

10

用经纬仪检查,每跨5处

顶面高程(mm)

±

用水准仪检查,每跨5处

断面尺寸(mm)

高度

+5,-10

检查施工记录,每跨5个断面

顶宽

30

顶底腹板厚

+10,-0

同跨对称点高差(mm)

25

七、纵向预应力束张拉

1、混凝土强度达到80%张拉合拢段预应力束。

2、按先长束后短束,左、右对称的原则分阶段进行合拢束张拉,其张拉顺序见设计院通知单。

3、采用250t千斤顶两端张拉,千斤顶应配套标定和使用。

所有合拢束的张拉程序为:

0→10%k→0→10%k→20%k→105%k→100%k→0。

各阶段均应记录伸长量值。

4、N23#束为一端张拉,其它均为两端张拉,其张拉程序,质量要求等按《宁波大桥主桥斜拉桥边跨合拢段施工工艺》要求办理。

后张法实测项目

管道坐标(mm)

梁长方向

30

抽查30%,每根查10个点

梁高方向

管道间距(mm)

抽查30%,每根查5个点

上下层

张拉应力值

符合设计要求

查张拉记录

张拉伸长率

6%

断丝滑丝数

钢束

每束1根,且每断面不超过钢丝总数1%

钢筋

不允许

五、安全注意事项

1、原《连续梁施工工艺》及《“A”现浇段施工工艺》的各项安全注意事项。

2、夜间,箱内应有更好的照明设施。

3、穿束张拉应注意安全。

4、钢支撑焊联后应加强检查,包括对临时墩及“A”现浇段施工托架的检查。

5、所有参加合拢段施工的人员均应组织技术交底和培训。

6、作好抗台风的一切准备工作。

7、各大型吊机及设备应经常检查保养。

8、混凝土灌注不能中断,加强作好灌注前的前期准备工作,各环节严格把关,力争做到质量优良,线型合理。

铁道部大桥局第一桥梁工程处宁波工程指挥部标准

连续梁桥合拢段补充工艺

连续梁主梁“A”合拢段补充工艺

一、编制依据:

1、本补充工艺依据“20#~21#墩间箱梁合拢段锚槽”变更通知单编制。

2、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参见原A合拢段施工工艺。

二、施工措施:

1、步骤:

原内模部分拆除→合拢段钢筋部分拆除→改变挂篮纵梁支点位置→中腹板处顶板混凝土凿除→检查验收→锚槽钢筋绑扎→安装预应力波纹管→原顶板钢筋恢复→立模板→压重及线型调整→按原工艺灌注混凝土

2、模板拆除与安装:

1设计院变更通知单在原中、边直腹板与顶板之间的拐角处增设9Φj15钢绞线束锚槽,其内模按要求拆除部分内模。

2在锚槽预应力束与钢筋安装完毕后,按“宁指—图”安装锚槽模板。

要求模板支撑牢固,不漏浆,其验收标准见原工艺。

3、中腹板处顶板混凝土凿除:

1中腹板处横向1.21m,纵向1.9m(从A现浇段靠金鸡山侧端面开始)顶板混凝土凿除。

即顺桥向从合拢段边缘向20#墩方向1.9m范围内凿除0.22m厚顶板与0.25m厚斜倒角。

2凿除前转换挂篮中纵梁前支座,将中腹板处A现浇段上挂篮前支座向招侧前移约0.4m。

(见宁指—415图)

3采用风枪凿除混凝土,从顶板向下逐层散凿。

凿除过程中应尽量保护普通钢筋,必须断开普通钢筋时应预留搭接长度,以便普通钢筋按受力钢筋要求等强焊接接长。

其纵向钢筋预留搭接或焊接长度。

施工中横向断开钢筋不考虑接头错开,纵向钢筋宜考虑接头按50%错开搭接或焊接。

4凿除顶板混凝土时应保护顶板横向预应力筋,确因不小心损坏横向无粘结筋胶皮时应及时修补,保证接头密封。

凿断钢绞线时应请示设计院处理。

5顶板混凝土凿除后,两侧混凝土面形成锯齿状。

6凿除工作应细心,不得损坏其凿除范围以外的混凝土。

发现异常(如开裂、脱落等)现象时应停止凿除,报请设计院研究处理。

7直腹板两侧与锚槽接触面应凿毛,局部露出钢筋的地方与安装1#筋部位凿2.8cm深。

4、钢筋安装:

1为确保顶板混凝土凿除及锚槽钢筋安装,施工前宜拆除部分顶板钢筋。

2锚槽钢筋严格按设计要求现场散扎,并与原顶板钢筋绑扎在一起。

原顶板拆除的部分钢筋在锚槽钢筋安装完毕后恢复。

3增设的4#箍筋应与原直腹板5’#筋点焊。

4中腹板3#筋,有几根穿过直腹板,应钻Φ18孔。

5边腹板7#筋伸入直腹板,外侧留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6中腹板1#筋有一排设在原直腹板内(1.5m范围内),应与原钢筋点焊。

7钢筋安装质量按原工艺验收。

5、预应力束安装:

1设计9Φj15钢绞线束,采用Φ内90波纹管成孔。

2预应力锚板,弹簧筋按设计9孔锚具配套型号安装,并固定牢固。

3波纹管认真检查不漏浆,无破损,压偏等现象。

4预应力孔道内不穿束。

为保证后期穿束顺利,成型孔道必须顺畅不漏浆。

要求孔内穿胶管作芯棒。

5剩余4孔备用孔道按设计院通知要求压浆填封。

6、线型调整:

1因增设锚槽,换重法浇注合拢段混凝土前的压重物应增加,其重量见设计院变更通知单。

2压重物安装完毕,应进行混凝土灌注前的线型测量,并报监控小组决定是否调整。

7、混凝土灌注:

1锚槽混凝土与合拢段混凝土一起按换重法灌注。

其钢支撑焊联及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见原工艺。

2由于中腹板处顶板混凝土凿除,原设置的钢支撑预埋件无法使用。

新的钢支撑安装见设计院变更通知单。

三、施工安全:

1、顶板混凝土凿除前先拆除中腹板钢支撑。

2、挂篮中腹板处支点转换后应检查顶板混凝土受力状况。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A现浇段前端支腿变形情况及凿除区附近的混凝土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作业,上报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现场应对支腿底部的碎石垫层进行稳定性保护。

4、装拆模板应注意安全,高空作业应带安全带。

5、认真检查合拢段使用的挂篮的安全状况。

特别是吊点处的受力状况。

6、其余注意事项见原工艺各安全条款。

7、本补充工艺与原“A”合拢段施工工艺一起指导“A”合拢段施工。

两者相违背的地方以本补充工艺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