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9817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NEW《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NEW《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NEW《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NEW《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EW《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Word下载.docx

《NEW《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EW《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Word下载.docx

(2)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宋庆龄一家要去_______,可她忽然想起_______,爸爸妈妈都_______,但她坚持_______。

她真是个_______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三)深入探究文本

1.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宋庆龄的心情。

(1)同学们,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快速地读读第一段,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她想去?

边读边找,做上读书记号。

预设:

如果学生没有找全,只说“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师引导:

这是直接写出了宋庆龄的心情,从一些侧面描写我们也能看出来呢,你们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找到“她早就……送她一只”。

(2)课件出示找到的句子。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学生预设回答:

特别高兴、盼着。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感受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预设一:

学生读得很有语气。

师表扬:

你抓住了关键词,读出了宋庆龄想去伯伯家的心情,读出了她对那些可爱的鸽子的喜爱之情,非常想去看看,谁还能再试试。

预设二:

学生读得不太有语气。

师鼓励:

你读得比较通顺,但没有读出宋庆龄期盼的心情,能抓住关键词再来试一试。

预设三:

如果学生读得非常不好,老师可进行范读。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体会宋庆龄的心情,并练习朗读。

2.学习2~9自然段并分角色朗读。

导语:

同学们,宋庆龄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

别人是怎么劝说的?

她是怎么说的?

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并说一说,读完后你明白了什么?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①“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

‘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

朗读指导:

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②“‘不行!

不行!

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也可随机采访“小庆龄”当时的想法。

③“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

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

如肯定学生的朗读:

看庆龄说得斩钉截铁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个守信的孩子!

④当父母赞同她留下来时,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庆龄此时在想什么?

为何笑得那么甜?

【设计意图】师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

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6)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

为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引导学生谈谈这个故事的启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宋庆龄诚实守信的美好品格。

(四)课堂拓展

1.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给大家介绍介绍。

2.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符号?

最好能说说理由。

随机板书标点“!

”,感受小宋庆龄态度的坚决。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升华主题。

小结:

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积累“一诺千金”,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诚实守信的词语或名言。

可随机板书,如词语: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而有信;

言必信,行必果;

无信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设计意图】围绕内容,深化主题,积累词汇和名言,使学生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根本。

(五)布置作业

在积累本上积累诚实守信的词语或名言。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1.朗读课文,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认识略读课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从而初步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乡土气;

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师不妨更加放手地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通过配乐、图片欣赏等方法从美入手,表达美,再现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美,以帮助学生解文。

3.注重抓关键字、词、句,从关键字词句入手,让学生有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概念。

学生通过对关键字句的理解,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回忆旧课,激发学习兴趣

1.回忆我们连续学习了几篇有关课余生活的课文,体会到了课余生活有许多乐趣,请你说说从《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3课分别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学生回忆交流)

2.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呢?

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

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槐乡的孩子》。

【设计意图】建立学生前后联系读课文的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悟

1.简介课型。

(1)同学们,仔细观察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2)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精读课文,如第1、2、3课;

一种是略读课文,如第4课。

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在编排上有什么不同?

(3)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

仔细阅读导读提示很重要

2.导读提示。

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指名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自主读悟。

(1)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读课文。

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请你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用笔画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作个记号。

4.交流收获。

(1)前后4位同学组成4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2)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

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

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5.讨论。

(1)槐树什么时候开花?

那花苞是什么样的?

文中又称槐花叫什么?

(2)槐米有什么用处?

(3)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6.学生根据问题,读读相关的课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赏读课文,感悟理解

1.细读品悟。

再读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真_____!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学生发表见解,全班交流。

预设1:

槐乡的孩子真懂事!

出示句子朗读: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体会:

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预设2:

槐乡的孩子真快乐!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这从对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从对他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也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感觉,也说明了孩子们的以苦为乐。

预设3:

还有体会“槐乡的孩子真辛苦!

”“槐乡的孩子真勤劳!

”“槐乡的孩子真可爱!

“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子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

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抒发感受。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很勤劳……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很可爱……

我多么想和槐乡的孩子一起采槐米……

我想,像槐乡的孩子一样……

4.赏读品味。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

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关注比喻句、排比句、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学会鉴赏等。

(2)小结: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

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热爱劳动,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配乐、图片欣赏等从美入手,以读解文,在读中表达美,再现美。

(四)课外延伸,拓展能力

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可以是参加公益劳动的,也可以是帮助家长做家务的。

先想一想准备说哪方面的内容,再说说自己劳动的经过和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文中孩子为例,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在劳动中体会快乐。

参与一次班级或家庭劳动:

做值日、发作业本、洗碗、扫地……说说劳动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

1.认识“钓、拢”两个生字,会写课后“耍、装、劲、绒”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乐的情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4.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味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学生自己走进大自然时经历的有趣事情或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1.理解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

2.体会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能体会到课文描写的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

教师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

2.多媒体情景法:

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

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一)展示图片,设悬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

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蒲公英,请学生们欣赏。

3.导语:

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

引出课题并板书:

金色的草地。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语文学习。

多媒体展示蒲公英,可以使学生感受蒲公英的美丽。

通过图片展示,设悬来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教师随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 一本正经 谢寥(lià

o)沙 绒毛 假装 钓(dià

o)鱼

观察 花瓣 合拢(lǒng) 手掌 有趣

3.理解词语。

一本正经: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

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

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作者是谁?

有什么感受?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设计意图】读通文本是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前提,多种形式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入体验文本做好铺垫。

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朗读、审美能力。

(三)理解课文,品悟作者情感

1.营造氛围,感受草地之美。

(1)出示图片,谁能借助朗读把大家带入这金色的草地?

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配乐出示一组图片。

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地上。

春天,蒲公英盛开了,放眼望去,布满草地的金色蒲公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小鸟飞来了,蝴蝶飞来了,空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飘飞着蒲公英柔嫩的绒毛。

那绒毛轻轻地贴在你的身上,落在我的头发上,亲吻着我们的面颊……小朋友,这时,你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呢?

(3)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2.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

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很有趣。

(1)朗读第2自然段。

(2)抓住描写哥俩神情的词语“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

(4)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观察草地的变化很有趣。

(1)默读课文3自然段,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并出示蒲公英变化表,按课文内容填完整。

时间

早晨

中午

傍晚

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

绿色

花的颜色

(2)草地的颜色会变化,这是多么有趣的发现啊!

朗读第3自然段。

3.读演结合,探究草地变化之谜。

(1)出示蒲公英张开和合拢的图片,并用手势图来解释蒲公英和草地颜色的变化。

(2)对照表格,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在一天的三个时间里是怎样变化的,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来。

再指名说一说。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可以________。

早晨,花朵________时,________被包住,草地就是________;

中午,花朵________时,它是________的,草地就是________;

傍晚,花朵又________,草地就又变成________的了。

(3)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4.体会段落写法。

(1)齐读第3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找一找作者在写蒲公英一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时,由哪个句子连起来写的?

这是为什么呢?

(2)“这是为什么呢”这句话把蒲公英一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连接起来了,这一自然段写草地变颜色的一段话先写发现草地变颜色的事实,然后用“这是为什么呢?

”来连接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两层意思不但讲得十分清楚,而且还很通顺。

同学们以后在写文章时也要学习这样的方法,当然可以用其他的连接句。

(3)小主人公2次发现有什么不同?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一次发现是在无意中看到的,有的人可能不把它当一回事。

第二次发现是带着问题,特意去观察后所看到的。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有所发现。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为什么说草地是可爱的,蒲公英是有趣的?

(2)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当不恰当?

(3)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样?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

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是让学生感受“美”,二是让学生体会“趣”,三是让学生探究“谜”。

“美”是辐射整篇文章的基调,“趣”是贯穿整篇文章的主线,而“谜”则是引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火种。

(四)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

1.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2.利用课件出示含羞草、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这些植物的神奇之处,从而对课文做第二次的拓展。

3.提出实践性要求。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

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探索空间。

因此,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3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层加深。

(五)布置作业。

1.有选择地布置检测练习。

2.把你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去体验发现和探索的乐趣吧!

【设计意图】1.基础检测练习。

2.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探索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