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复习资料试题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9765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复习资料试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诗文复习资料试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诗文复习资料试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诗文复习资料试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诗文复习资料试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文复习资料试题答案Word格式.docx

《古诗文复习资料试题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复习资料试题答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文复习资料试题答案Word格式.docx

⑦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在)

3、重点句子翻译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______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澈见底。

_________

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_____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③夕阳欲颓,沉鳞竞跃____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______

④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_______

⑤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①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__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②总领全文的句子:

_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

作者列举他有什么用意?

  答:

“康乐”指谢灵运。

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④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说说其作用。

  

答:

最后一句。

说明能够欣赏山水之美的人很少。

⑤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请用一个短语来概括短文内容。

 答:

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

短语是:

欲界之仙都

三、《记承天寺夜游》

本文选自__《苏轼文集》_,作者_苏轼________,字_子瞻_______,号__东坡_______。

此文写于作者被贬官__黄州_______期间,本文表现了作者___旷达、乐观___的人生态度,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精品画轴”。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解衣欲睡解(脱下)欲(想要)欣然起行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于(在)水中藻、荇交横交横(交错纵横)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户(窗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

3、回答下列问题

(1)“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月光_,“藻、荇”、是指__竹柏影_,此句运用了__比喻___的修辞手法。

(2)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__月光的轻盈荡漾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罢了。

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像水中藻、荇一样交错的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_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__哪一夜没有月亮呢?

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罢了。

_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____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_(主旨句)

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闲人”有清闲之人、悠闲之人、闲情雅致之人等意思,“闲人”包含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

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

闲人"

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4、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

点染出一个什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四、《观潮》

本文选自__《武林旧事》___,“武林”指的是当时的__临安_,现在的__南京__。

本文作于南宋灭亡之后,字里行间带着对故国的无限怀念和追思。

作者周密_,字____公谨_。

与三国时周瑜的字读音相似,他字__公瑾__。

1、解释画线的虚词

①浙江之潮_助词,的_       ②方其远出海门_代词,它,代海潮

③以此夸能__介词,凭_       ④舞刀于水面__介词,在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既望( 农历十六) ②际天( 连接着天)

③既而( 不久) ④沃日( 冲荡着太阳)

3、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略不相睹__一点儿_       ②弄旗、标枪__树立、举

③吴儿善泅_善于__,游泳___    ④披发文身__画文彩_

⑤溯迎而上__逆流_       ⑥鲸波万仞__巨浪_;

形容浪头极高___

⑦僦赁看幕_租用_       ⑧席地不容_一席之地_

4、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

1.几乎、将近只2.景象;

3.气势;

阵势4.本领;

能够

5、译句子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

②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不久(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③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6、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五、《湖心亭看雪》

本文选自___《陶庵梦忆》__,作者__张岱_,字宗子,号__陶庵__,又号蝶庵居士。

崇祯是_明朝_(朝代)皇帝_朱由检_(姓名)的年号,作者写作此书时,明朝已经灭亡,由此可见这是一本寄托作者___故国之思____的书。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__都没有了_。

②上下一白:

__全、都__。

③拥毳衣:

__包裹_。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哪里_。

⑤及下船:

__到了__。

⑥客此:

_客居_。

⑦是日更定这__开始_。

3、动词表现作者的“痴”?

______拿、拥、往、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试简要分析。

_____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______

5、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六、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1-5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或王命急宣(有时)

(2)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3)既而渐近(不久)(4)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城墙)

3、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A.沿溯阻绝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又何间焉

C.方其远出海门今齐地方千里

D.素湍绿潭吴广素爱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趣味无穷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5、填空。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清澈的特点,以“素湍”、“回清”、“悬泉”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

乙段从形、色、声、势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二)阅读下面【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6—10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A.上使外将兵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环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

8、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___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底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___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_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___示例:

“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

“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10、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

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三)阅读下面【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11—15题。

《记承天寺夜游》与《游虎丘小记》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

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

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

在虎丘山顶。

④风铎:

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D)

A.月色人户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隔篁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道不通,度已失期

1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1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

译文:

_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____用比喻来描写夜色。

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

_______________

15、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_________月色美好;

幽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16—5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乙】喜雨亭记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

既而弥③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⑤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⑥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⑦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

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

②雨麦,上天下麦子。

岐山,今陕西岐山县。

占,占卦。

年,年成。

有年,指丰收。

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

③弥,满。

弥月,整月。

雨,下雨(动词)。

④乙卯,四月初二日;

甲子,四月十一日;

丁卯,四月十四日。

⑤属,酌。

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⑥荐,重。

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⑦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

__考虑、想到

②怀民亦未寝寝:

__睡觉_

③志喜也志:

__记

④雨麦于岐山之阳阳:

__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

17、将【乙】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__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笑。

______

18、【甲】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

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

19、

(1)贯穿【甲】文的线索是_赏月(月光)__

(2)

【乙】文的题眼是__喜______

20、【甲】【乙】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____甲文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豁达乐观的复杂心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遇到好雨的喜悦之情。

(意思接近即可)____________

古诗文复习(第二辑·

古诗词默写及赏析)

一 填出下列诗句中缺少的部分

1、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2、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3、 霜落熊升树 ,林空鹿饮溪。

(梅尧臣《鲁山山行》)

4、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

(苏轼《浣溪沙》)

5、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陶渊明《桃花源记》)

7、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陋室铭》)

8、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

(周敦颐《爱莲说》)

9、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10、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郦道元《三峡》)

11、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3、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张岱《湖心亭看雪》)

14、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归园田居》)

15、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1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李白《渡荆门送别》)

二 根据题意填出诗句

4《归园田居》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志的诗句是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5《使至塞上》中最表现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6《渡荆门送别》中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作者梦中拼杀场景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4 与《三峡》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意思相似的唐诗是 《早发白帝城》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   ,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根据问题写出诗句

2 古人常以月亮或月光入诗文。

请写出描写月亮或月光的诗句两则。

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月下飞天镜   , 云生结海楼 。

( 渡荆门送别)

     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

( 归园田居)

3 雨经常引发人们的思索。

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句子两个。

   松间沙路净无泥 , 潇潇暮雨子规啼    。

(浣溪沙)

   夜阑卧听风吹雨  , 铁马冰河入梦来   。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4 秋,时而萧瑟,时而明快。

请写出古诗词中对秋景描写的句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 《秋词》)

     树树皆秋色  ,  山山唯落晖  。

( 《野望》)

5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诗人经常在诗词中表现出感国伤时的意味,请写出两句。

   万里来游还望远  , 三年多难更凭危 。

(《登岳阳楼》)

   僵卧孤村不自哀   , 尚思为国戍轮台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古诗文复习(古诗词赏析)

一、《归园田居》(其三)

1、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

“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

”本诗中“__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____”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分)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历来被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使至塞上》

1、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______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

(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

(1分)表现了诗人孤寂的情感。

(意思对即可。

共3分)_______________

2、本诗颈联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伟,堪称千古名句。

请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示例:

“直”“圆”二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

(1分)“直”字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1分)(意思对即可。

共2分)

3.品析全诗,概括其内容主旨。

____诗歌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感伤、孤寂之感,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2分)

(三)、2015湖北荆门

14.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__________

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3分)

______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外,气势磅礴。

(四)《登岳阳楼》(其一)

1、陈与义《登岳阳楼》中的诗句“_万里来游还望远_,_三年多难更凭危”从时空跨度上叙事状态,抒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强烈的愤懑和万般的无奈。

2、请从修辞的角度“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自己当时的老之已至和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严峻,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

“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附古文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