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学作业集选做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9503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选做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选做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选做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选做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选做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选做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选做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教育学作业集选做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选做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护理工作对象的是人群和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庭,护理工作不仅要能根据人在其生、老、病、死各生命周期所遇到的健康问题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同时,还需要清楚人的心理、社会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护士必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关怀能力才能够提出照顾到服务对象整体需要的护理方案。

(3)护理教学内容是交叉的、跨越学科间界线的,护理学生一方面要从自然科学角度学习人的生物学过程和需要,另一方面又必须从人文社会科学视角理解人的心理、社会需要。

交叉与综合的教学需要形成了护理教育内容的特点。

4.护理教育的形式结构:

(1)普通高等护理教育。

它是建立在国家公民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护理专业基本教育,也就是现阶段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入行基本的学历教育要求。

(2)毕业后护理教育。

主要是针对大学本科、专科护理学历教育毕业生或毕业进入临床在职人员所进行的专业培训,一般毕业后护理教育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即研究生教育和注册后护理教育;

(3)继续护理教育。

为正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的教育,继续护理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目的的持续终生的护理教育。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基础

1.先行组织者:

学习前呈现适当相关的、比较清晰、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叫做先行组织者。

2.动机:

推动个人行为的内驱力,即唤起与维持个体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特定目标的内在的心理过程。

3.动作技能:

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

4.直觉思维:

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进行思维,它对各种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

1.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1)接受学习,指学习者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的过程,所学习的内容是通过他人讲授的形式获得的,无需学习者去独立发现。

(2)发现学习,指在缺乏他人传授的条件下,学习者自己主动地通过独立探索,去发现知识的内涵和联系的过程。

(3)意义学习,指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理解新材料意义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学习。

(4)机械学习,指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没有理解学习材料的内在意义,靠死记硬背进行的学习。

这种学习在儿童身上表现较为普遍。

2.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

(1)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反应的习得不是因为刺激的重复,而是因为对行为结果的强化,当行为的结果得到了奖赏,那么这个行为下次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当行为的结果受到了惩罚或者没有受到奖赏,那么这个行为下次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2)他用来实验的装置叫斯金纳箱,将一只白鼠放进斯金纳箱,经过多次尝试,白鼠会不断按压杠杆获得食物丸,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获取食物丸的行为。

由于这种行为反应是通过操作活动(按压杠杆)和强化物(食物丸)相联系而引起的,关键的变量是强化,所以称上述白鼠按压杠杆的反应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3.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成败的直接经验,成功地学习经验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自我效能感是在个人与环境互动中形成的,当学生看到他人尤其与自己相似的人能取得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一般来说,替代性榜样与自己相似性越大,其成败经验的替代作用也越大;

(3)言语劝说,通过言语的沟通和认知观念的改变,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某种学习任务,会给学生增添学习的动力和增加克服困难的毅力;

(4)情绪唤起,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积极的、正性的情绪状态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因此,要尽可能避免消极情绪的干扰。

4.费茨动作技能的心理成分:

(1)认知成分。

指动作技能的掌握首先需要学生对该技能的基本情况、动作要领和步骤流程有所理解。

(2)知觉因素。

学生必须准确而敏锐地辨别需要做出反应的线索。

(3)协调能力。

根据动作要领及外界条件,通过信息反馈,协调自身的感觉系统及运动系统,提高动作技能。

(4)人格特征。

动作技能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不同的操作技能适合不同的人格特征。

三、讨论题(参考答案)

1.试述行为主义观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请结合工作)

(1)重复策略,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反复的重复配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后,就能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

在护理教学工作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正面情绪反应,把一些令人愉快的刺激和事件反复地与护理知识学习和琐碎的护理技能学习相匹配,同时多讲护理实践中的对医疗产生很大影响的案例,唤起学生的积极情绪,形成积极的条件反射;

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或者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比如,学生可能对某一门课不感兴趣,甚至对护理专业有怀疑时,护理教师更要经常提供接纳的态度、积极的关注和适时的表扬鼓励。

(2)刺激泛化,根据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学习不仅依赖于重复,还要依靠个体的概括能力。

在教授护理知识时,尽可能把刺激泛化,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3)强化,在护理教学中,要多运用正强化来获取所期望的学习行为或表现,尽可能地少用惩罚和批评,即使对一些不良的行为,也应利用负强化的措施来予以纠正。

其次是强化时间对于学习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及时强化。

最后是强化的程序,不同的强化程序可导致不同的反应速度,在固定间隔强化中,强化之间间隔越短,对学习行为的保持越有效;

变化间隔的强化比固定间隔的强化要有效。

(4)程序化教学,其基本过程和原则如下:

①先确定学生可操作的起点行为和终点行为。

起点行为指的是学生已有的基础,终点行为是指学习后要达到的目标。

②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细小可分离的单元,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排序。

③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前面学习的知识是后面要学的基础。

④即时的原则,教材可以采用问题试卷的形式,也可以用其他形式,一般要求学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进行强化。

⑤可进行个别化教学,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进度,决定学习的速度。

⑥程序化教学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2.结合工作谈谈认知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1)充分地合理利用学生本身原有的知识经验。

我们在进行护理技能教学活动时,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进度和不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

在每次的教学活动前,尽可能有相应的先行组织者,唤醒学生相应的知识经验,进行新旧知识的认知结构的整合。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发现学习。

我们在护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使师生在共同探索中发现学习的快乐、护理知识的应用、助人的满足。

(3)引导学生发现理论与技能、知识与经验之间的内在意义,进行意义学习。

学习只有在理解两者之间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才可能更好。

(4)知识的呈现应形象生动,同时以组块的形式呈现。

知识首先一点就是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知识的呈现应形象生动,同时声音、图片和文字相匹配。

同时以组块的形式呈现可以提高学生的短期记忆能力。

(请用工作实践解释上述观点)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将其过程分为四步,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产生影响作用,第一步是注意,其他人的行为或者榜样的行为引起了学习者的注意,这种注意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

在护理教育中,一个对护生来讲具有魅力的护理教师的行为,更易引起护生的注意和学习;

在临床实习中,护生会更多地观察在其心目中具有威望的带教教师的行为。

同时,榜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人际吸引力、接触频率等因素也是影响因素,例如师生彼此信任,感情相悦,互相接纳,护生对教师的行为十分赞赏,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步是记忆,学生将教师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在相同的情景中再现这种行为。

例如在上护理操作课时,护生观察了教师给患者实施护理操作的演示过程和行为后,将演示过程语言化,将行为表现形象化并加以记忆,同时在脑海中演练自己为患者执行护理操作的过程;

第三步是认同,学习者将别人的行为纳入自己的行为当中,慢慢内化,并赋予一定的自身的人格特征。

在护理教学中教师的动作和语言会成为学生日后护理操作的基础,原由在此;

第四步是定型,当学习者模仿行为得到外部和自我的强化之后,慢慢就稳定下来,标志着学习的完成。

同样,护理操作的练习和考试也是促进护生操作定型的关键。

(请列举自己工作经验加以解释)

第三章护理教育的目的

1.价值组织:

指学习者面对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

2.认知目标:

指学生在学习各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时所要达到的行为性目标。

3.教育目标的超前性:

教育的结果是受教育者素质的一种未来存在,因而教育目标是指向未来的。

它的设定应该基于受教育者目前已具备的身心发展水平,适度超前于其发展现状。

1.简述良好教育目的的标准:

(1)教育目的能反映一定社会对人的要求。

(2)教育目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3)教育目的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2.布鲁姆的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分类结构:

(1)接受或注意。

指学习者感受到某种刺激,引起注意并愿意接受。

(2)评价。

指学习者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判断。

(3)价值组织。

(4)个性化。

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长期稳定的行为方式。

3.简述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

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

又将智力技能分出五个附属范畴(亚类),并按其复杂程度排列为:

鉴别作用、具体概念、为概念下定义、规则和高级规则。

三、讨论题

1.结合自身标准论述教育目的要符合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实现发展程度,也就是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基础,以及其身心发展能够实现的可能性;

(2)要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可变性。

发展和变化是历史进程中永恒的主题,但不同的信息量导致不同的发展程度。

当今社会,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学生,其发展潜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教育目的确定不当,则会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

(3)要符合不同类别的教育对象的需要。

教育培养人才要考虑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学生特征等因素,既要考虑教育目的,又要注意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和经验储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国家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但它无法替代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特殊要求。

(2)各级各类教育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就是培养目标,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职业层次需要决定的。

所以,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以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出来。

(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相互依存,没有教育目的,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就会迷失方向;

没有具体的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也无法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落实。

第四章护理教育课程设置

1.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

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线,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2.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在课程指南或学校计划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

3.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

1.学生身心的发展对课程的制约性体现在三方面:

(1)对课程目标的制约,不同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其课程目标也各异。

(2)对课程设置的制约,个体发展有六个方面的共同需要:

认识活动的需要、价值定向活动的需要、操作活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审美活动的需要、体力活动的需要。

课程设置不仅要反映社会需求和科学知识发展状况,也要反映个体的这种共同需求。

(3)对教材编制的制约。

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制约着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

只有把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材才能受学生欢迎。

2.杜威活动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1)课程应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中心。

杜威认为,课程必须与学习者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学习者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

理想的课程应该促进学习者的生长和发展,这也是衡量课程价值的标准。

(2)主动作业作为杜威活动课程的基本形式,它是依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的一种课程形式,强调密切联系社会活动,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直接经验,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反对把课程教材成人化

3.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特点:

(1)丰富性。

丰富性与课程的深度、课程作为意义的载体有关

(2)循环性。

循环性特征非常重要,因为一种内容丰富而且复杂的课程往往需要通过回顾性思考、重现等机会才易于掌握。

(3)关联性。

关联性对于在后现代时期中起改造作用的课程是有重要意义,表现:

教育方面,它强调构建课程时要考虑一整套的关系,在课程结构上也重视其中的关系。

文化方面,关于文化和宇宙的关系虽然在课程之外,但会形成更大的网络,而课程就在其中形成。

(4)严密性。

严密性在这里意味着一种有意识的企图,去查找我们或别人重视的假设,并且协调讨论这些假设中的有关细节。

4.必修课程主要的功能:

①传递主流文化;

②帮助学习者掌握系统化知识,形成特定的技能、能力和态度;

③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

④帮助学习者获取某一教育程度的文凭和某种职业的资格;

⑤促进一部分学习者的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

5.影响学校选修课程比例的因素:

①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宽窄与开设选修课程的比例成正比。

②教育和课程管理体制类型。

在国家统一型管理背景下,选修课比例低;

在学校独立型管理背景下,选修课比例则大,而在国家、地方、学校分权型体制里选修课比例居中。

③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教师的数量多、质量高的学校或地区,选修课程的比例大,反之,比例就小。

6.护理教科书时应注意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①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②遵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③真正便于学生学习;

④理论联系实际;

⑤科学性与思想性并重;

⑥具备启发性;

⑦有可读性。

1.论述当前课程研究动向:

(1)课程功能的转变。

①强调课程的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

②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③强调课程过程的思想性,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课程结构的改革。

①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促进课程的整合和重组;

②强调实践课程的学时比,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③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3)课程内容的改革。

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实际以及专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专业核心内容。

(4)课程实施的改革。

强调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5)课程评价的改革。

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探讨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教育功能。

(6)课程管理的改革。

一改学年制的一统天下,逐步推进部分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以促进与世界教育的接轨。

第五章护理教学的过程和原则

1.学习策略:

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

2.元认知策略:

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视和控制的策略。

3.有效学习:

就是那种善于优化学习环境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

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师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护理教学原则的作用:

(1)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制订课程计划、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准则;

(2)是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指南;

(3)是各上级教育部门指导护理教学,检查评估护理教学质量的依据。

3.替代型教学策略的定义和优缺点:

(1)替代型教学策略主要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倾向于替学生处理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及设计教学活动等。

(2)其优点是:

信息加工强度大,短期内使学生学习较多材料,可带来更集中、有效、可预测的学习结果,适用先决知识、技能或学习策略有限的学习者。

缺点是:

学习者投入智力活动少,信息加工不够深入,缺乏挑战性、刺激性,缺乏个性、独立性和动力。

4.教学组织策略及常见方式:

(1)教学组织策略是指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顺序,以及如何呈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具体就是对教学顺序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常见的有三种:

集体授课、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学习。

5.常用的教学策略有:

(1)根据信息控制者的不同,可以把教学策略按其性质分为替代型教学策略(教师控制)和生成型教学策略(学习者控制);

(2)按照教学策略的工作对象,可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

6.常用的学习策略有:

(1)复述策略;

(2)精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

(4)计划和监控策略

7.学习策略中的基本要素有:

(1)“经验”,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

(2)“勤思考”,思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

(3)“活动”。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学生怎么学、怎样动;

四是“再创造”。

8.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2)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

(3)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4)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9.有效学习的促进技巧:

(1)促进有意义学习;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教会学生学习策略;

(4)促进学习的迁移;

(5)优化教学和课堂管理

三、问答题

1.高等护理教育中应用教与学策略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

(1)多种教与学策略并用。

如课堂讲授法中配以讨论法、嘉宾演讲等,多样化的教与学策略能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并能保持教与学注意力的集中。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文献报道、自学讨论法、学习合同、案例分析及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能让教者与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学习的自由及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同时可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鼓励批判性思维。

应用辩论法、反思日记及研讨会等策略时,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问,并发表不同的意见,可促进学习者积极思考而形成自己的见解。

(4)强调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临床实习及服务性学习是高等护理教育中常用的策略,只有在这些策略中,学习者才真正理解护理的内涵,并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实现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变。

(5)发展网络教学。

远程教学成为趋势,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到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是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

2.列举5-6种现代护理教学中需要发展中的教学策略及作用

(1)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2)写专题报告,培养学生利用文献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游戏或模仿,在兴趣中将知识用于实践,并从中发展合作及解决问题等能力。

(4)小组竞赛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及合作能力。

(5)辩论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应急能力。

(6)演讲法,培养学生组织信息并表达自我的能力。

(7)时事问题介绍,传授最前沿的信息。

(8)学习合同,培养学生协商、自学及自我管理能力。

(9)同伴引导,提高教与学的可接受性和学生领导能力。

(10)服务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康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11)广告展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反思日记,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六章护理教学方法与媒体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发现教学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索和学习,自行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从中找到所学内容的概念、原理、规律或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2.自学辅导法:

又称学导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过程。

3.合作学习法:

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手段,以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体系。

4.媒体:

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或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5.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是现代计算机技术最重要且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使计算机由单纯文字和数字处理,发展成为能对声音、文字、图形、照片、电影、电视等多种符号进行处理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1.角色扮演法的优缺点:

(1)优点:

角色扮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有助于调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进一步增进对他人的了解,体验他人的情感,增进人际交往技能和同理心;

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相互联系,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组织活动的能力。

(2)缺点:

角色表演传递信息比较局限,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要求对各方面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场地、道具等;

角色扮演有时需要教师亲身示范,可能会对教师构成一定的压力。

此外,表演尺度较难把握,学生如果表演不当,受到同学批评或嘲笑,可能会使其有挫败感。

2.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主要包括①设计情境教学方案;

②根据情境要求准备场景及器材;

③分配情境模拟的角色及任务;

④实施情境训练,常常可以配合角色表演;

⑤效果评价及总结。

3.合作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教学设计、集体讲授、小组设计并明确各成员任务分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归纳评价。

4.教学媒体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使学习者接受的教学信息更为一致,有利于教学标准化;

②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使教学活动更为有趣;

③能通过提供感性材料增加学习者的感知深度;

④能够促使学生选择适宜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