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评价第3章 第一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8704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评价第3章 第一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评价第3章 第一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评价第3章 第一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评价第3章 第一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评价第3章 第一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评价第3章 第一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评价第3章 第一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评价第3章 第一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评价第3章 第一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易燃闪点(0C):

-20

爆炸下限(%):

2.5爆炸上限(%):

13

引燃温度(0C):

465

最小点火能(mJ):

1.157最大爆炸压力(MPa):

0.870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致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抗容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

用水灭火无效。

6.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用沙土或其它不然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仓间。

远离火种、热源。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0C。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和工具。

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8.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400

前苏联MAC(mg/m3)200

美国TVL-TWA

OSHA1000ppm,2380mg/m3;

ACGIH750ppm,1780mg/m3

美国TLV-STEL

ACGIH1000ppm,2380mg/m3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糖醛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9.理化性质

熔点(0C):

-94.6沸点(0C):

56.5

相对密度(水=1):

0.80相对密度(空气=1):

2.00

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50C)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24

燃烧热(kJ/mol):

1788.7临界温度(0C):

235.5

临界压力(MPa):

4.72折射率1.359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10.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害:

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

强还原剂、强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碱。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1.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5800mg/kg(大鼠经口)

20000mg/kg(兔经皮)

刺激性:

家兔经眼:

3950μg,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

395mg,轻度刺激。

致突变性:

细胞遗传学分析:

制酒酵母菌200mmol/管。

12.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给予特别注意。

13.废弃

处置前应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用焚烧法处置。

14.运输信息

危规号:

31025UN编号:

1090

包装分类:

I包装标志:

7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

3.1.2易燃固体:

硫磺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41501

CAS号

7704-34-9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sulfur、Cosan 

、Elosal

别 

 

硫;

胶体硫;

硫黄块;

硫黄粉

分子式

S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分子量

32.06

蒸汽压

0.13kPa/183.8℃闪点:

207℃

熔 

119℃沸点:

444.6℃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

密 

相对密度(水=1)2.0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8(易燃固体)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

2.对环境的影响:

(1)、健康危害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导致硫化氢中毒。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

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2)、毒理学资料 

毒性:

属低毒类。

但其蒸汽及硫磺燃烧后发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剧毒。

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氧化硫。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橡胶原材料和制品中游离硫黄分析的一点改进[刊]/丁松萍//橡胶工业.-1986,(10).-32~33《分析化学文摘》1987.5.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6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防护措施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3)、急救措施

遇小火用砂土闷熄。

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惩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3.1.3氧化剂:

高锰酸钾

51048

7722-64-7

potassiumpermanganate

灰锰氧;

过锰酸钾

KMnO4

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金属光泽

158.03

240℃

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硫酸

相对密度(水=1)2.7

稳定

11(氧化剂)

用于有机合成、油脂工业、氧化、医药、消毒等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

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

刺激皮肤。

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

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

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呈黑色,肿胀糜烂,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

(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LD501090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与锰相似。

锰的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为:

豆状核的苍白球、尾状核和丘脑出现胶样变性;

大脑也有类似变化,甚至损及脊髓和周围神经。

 致突变性:

DNA损伤:

大扬杆菌200µ

mol/L。

微生物致突变:

其它微和物10ppm。

 生殖毒性:

大鼠睾丸内最低中毒剂量(TDL0):

400mg/kg(1天,雄性),引起雄性生育指数改变。

强氧化剂。

遇硫酸、铵盐或过氧化氢能发生爆炸。

遇甘油、乙醇能引起自燃。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氧化钾、氧化锰。

3.实验室监测方法:

等离子体光谱法(EPA方法 

200.7)

原子吸收法(EPA方法7460)

4.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2mg/m3[Mn]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2.0mg/L(以Mn7+计)

日本

对工业污水中使鱼类致死的有毒物浓度的规定(致死浓度)

7.5~15ppm

5.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

大量

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戴氯丁橡胶手套。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水、雾状水、砂土。

3.1.4甲醇

表3-3

标识

甲醇

CH4O

分子量:

32.04

英文名:

methylalcohol

UN编号:

1230

67-56-1

32058

危险性类别: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理化性质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

-97.8℃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密度(空气=1):

1.11

燃烧热(KJ/mol):

727.0

沸点:

64.8℃

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

240

13.33(21.2℃)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侵入途径:

LD505628mg/kg(大鼠经口);

15800mg/kg(兔经皮)

LC5083776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

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

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

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

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燃烧、爆炸危险性

闪点℃:

闪点(℃)11

爆炸下限[%(V/V)]:

5.5

爆炸上限[%(V/V)]:

44.0

引燃温度(℃)引燃温度(℃):

385

有害燃烧产物:

禁忌

禁配物:

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

危险

特性

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

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措施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入: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废弃处理

用焚烧法处置。

3.1.5毒害品:

苯酚

61067

108-95-2

phenol;

carbolicacid

酚;

石炭酸

C6H6O;

C6H5OH

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

94.11

0.13kPa/40.1℃ 

闪点:

79℃

40.6℃沸点:

181.9℃

可混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

相对密度(水=1)1.07;

相对密度(空气=1)3.24

14(有毒品)

用作生产酚醛树脂、卡普隆和己二酸的原料,也用于塑料和医药工业

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伤。

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

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

可致皮炎。

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

LD50317mg/kg(大鼠经口);

850mg/kg(兔经皮);

LC50316mg/m3(大鼠吸入);

人经口1000mg/kg,致死剂量。

20mg(24小时),中度刺激。

家兔经皮:

5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动物长期吸入酚蒸气(115.2-230.4mg/m3)可引起呼吸困难、肺损害、体重减轻和瘫痪。

DNA抑制:

人Hela细胞1mmol/L。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人淋巴细胞5μmol/L。

生殖毒性:

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

1200mg/kg(孕6-15天),引起胚胎毒性。

致癌性:

小鼠经皮最低中毒剂量(TDL0):

16g/kg,40周(间歇),致癌,皮肤肿瘤。

污染来源:

苯酚用于生产或制造炸药、肥料、焦炭、照明气、灯黑、涂料、除涂剂、橡胶、石棉品、木材防腐剂、合成树脂、纺织物、药品、药物制剂、香水、酚醛塑料和其它塑料,以及聚合物的中间体。

也可在石油、制革、造纸、肥皂、玩具、墨水、农药、香料、染料等行业中使用。

在医药上用作消毒剂、杀虫剂、止痒剂等。

在实验室中用作溶剂、试剂。

酚类化合物在微生物和光解的作用下,在环境中分解较快。

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4小时之内酚的浓度可以从125ppb下降到10ppb以下,而这种酚的降解速度随着河水中微生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冬季最冷的天气里,酚的降解速率则很弱。

另外,酚的降解速率与水中溶解氧量成正比,酚的生物富集程度很低。

苯酚对人体任何组织都有显著腐蚀作用。

如接触眼,能引起角膜严重损害,甚至失明。

接触皮肤后,不引起疼痛,但在暴露部位最初呈现白色,如不迅速冲洗清除,能引起严重灼伤或全身性中毒。

苯酚为细腻原浆毒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质和沉淀,故对各种细胞有直接损害。

因此,任何暴露途径都可能产生全身性影响。

通常酚中毒主要由皮肤吸收所引起,其腐蚀性随液体的pH值、溶解性及分解度和温度等条件而异。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

快速检测管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气相色谱法;

高压液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

《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企业空气

液-液萃取色谱/质谱法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水和废水

分光光度法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20版,(美)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皮]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m3(一次值)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100(表2);

115(表1)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0.12~2.6(表1);

0.10~2.2(表2)

三级0.18~3.9(表1);

0.15~3.3(表2)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0.080mg/m3(表2);

0.1mg/m3(表1)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

0.3mg/L

二级:

0.4mg/L

三级:

1.0mg/L

前苏联(1975) 

0.05mg/L

前苏联(1978)

渔业用水最高允许浓度

1μg/L

 

嗅觉阈浓度

0.65ppm

美国EPA制定的关于酚的标准指出,在酚的浓度为2.56mg/L的条件下,会对淡水水生生物产生慢性毒性,3.5mg/L是该类化合物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极限浓度。

0.3mg/L是保证河水不产生人们所不期望的味道的限定浓度

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

⑴水体被污染的情况主要有:

水体沿岸上游污染源的事故排放;

陆地事故(如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翻车事故)发生后经土壤流入水体,也有槽罐直接翻入路边水体的情况。

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①查明水体沿岸排放废水的污染源,阻止其继续向水体排污。

②如果是液体苯酚的槽车发生交通事故,应设法堵住裂缝,或迅速筑一道土堤拦住液流;

如果是在平地,应围绕泄漏地区筑隔离堤;

如果泄漏发生在斜坡上,则可沿污染物流动路线,在斜坡的下方筑拦液堤。

在某些情况下,在液体流动的下方迅速挖一个坑也可以达到阻载泄漏的污染物的同样效果。

③在拦液堤或拦液坑内收集到的液体须尽快移到安全密封的容器内操作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④已进入水体中的液体或固体苯酚处理较困难,通常采用适当措施将被污染水体与其它水体隔离之手段,如可在较小的河流上筑坝将其拦住,将被污染的水抽排到其它水体或污水处理厂。

⑵土壤污染的主要情况有各种高浓度废水(包括液体苯酚)直接污染土壤,固体苯酚由于事故倾洒在土壤中。

①固体苯酚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较为简单,使用简单工具将其收集至容器中,视情况决定是否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