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调试及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16556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表调试及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仪表调试及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仪表调试及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仪表调试及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仪表调试及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表调试及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

《仪表调试及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表调试及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仪表调试及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

11)地阻测试仪。

12)游标卡尺。

13)活动扳。

14)螺丝刀。

15)秒表。

16)兆欧表。

17)转速校验仪(30~40000r/分钟,标准表误差±

0.5%)

18)数字测试仪(1~100kHz,精度1/10000,传感器误差一个数)

19)低频信号发生器(0~20∨,0~200kHz)

20)精密铂铑—鉑热电偶(300~1100℃±

1℃)

21)Ⅱ级鉑热电阻(0~500℃,-200~0℃)

22)数字标准压力表(0~2.5、0~6、0~16、0~25、0~40kPa,0.1级)

23)现场仪表校验仪(4~20mA,0、25%、50%、75%、100%可调)

24)频率信号发生器(220∨AC,0~10kHz可调)

2、作业条件:

1)仪表在安装前应进行单体的调校和检查。

2)仪表安装以后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系统(包括线路或管路在内)的调试。

其目的是:

a)检查系统中各仪表间的连接管路或线路是否正确可靠,消除漏、堵、断、短、错等缺陷。

b)检查仪表到安装到现场后,是否遭损坏,可调部分是否有变动,以保证仪表应有的精确度。

c)模拟工艺操作信号,联动调试全系统内各单元仪表,按设计要求整定值及调节器、执行器的方向。

3)仪表的工作条件和试验条件应符合如下要求:

a)工作条件:

周围空气温度:

电动仪表0~50℃,气动仪表5~40℃,变送器-10~55℃,

b)周围空气相对湿度:

电动仪表不大于85%。

气动仪表10%~90%。

变送器10%~90%。

基地式仪表10%~90%。

c)试验条件:

周围空气温度20±

2℃或20±

5℃。

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或60%~70%;

无外磁场于扰、无振动。

4)仪表调校电源:

仪表调校室的电源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

50Hz、200V交流电源和48V直流电源不超过额定值的10%;

24V直流电源不超过±

5%。

5)仪表调校用气源:

仪表调校用气源应清洁、于燥,露点至少比最低环境温度低10℃,气源压力应稳定,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

10%。

6)调校用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效的鉴定合格证书。

标准仪表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三分之一。

3、调试工艺

1)仪表的调校点应在全刻度范围内均匀选取,其数量为:

单体调校时不少于5点,系统调试时不少于3点。

2)弹簧管压力表、双金温度指示计经调校合格后,应加封印。

经过加封的仪表,非调校人员不准随便拆开。

3)单体调校前的仪表检查:

被校仪表应外观及封印完好,附件齐全,表内零件无脱落和损坏,铭记清楚完整,型号、规格材质等符合设计规定。

4)单体调校前的性能试验:

被校仪表在调校前,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性能试验:

a)电动仪表在通电前应先检查其电气开关的操作是否灵活可靠。

电气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国家仪表专业标准或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b)被校仪表的阻尼特性及指针移动速度,应符合国家仪表专业标准或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仪表的指示和记录部分应:

(1)仪表的面板和刻度盘整洁清晰。

(2)指针移动平稳,无摩擦、跳动和卡针现象。

(3)记录机构的划线或打印点清楚,没有断线、漏打、乱打现象。

(4)记录纸上打印点的号码(或颜色)与切换开关及接线端子板上标志的输入信号的编号相一致。

c)报警器应进行报警动作性能试验

d)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及气动薄膜调节阀应进行全行程时间试验。

e)调节阀应按规定进行阀体强度试验。

f)有小信号切除装置的开方器及开方积算器,应进行小信号切除性能试验。

g)调节器应进行手动和自动操作的双向切换试验,具有软手动功能调节器还应进行下列试验:

(1)软手动时,快速及慢速两个位置输出指示仪表走完全行程所需时间的试验。

(2)软手动输出为4.960V(19.8mA)时的输出保持特性试验。

(3)软、硬手动操作的双向切换试验。

5)被校仪表或调节器应进行下列项目的精确度调校:

a)被校仪表应进行死区(即灵敏限)、正行程和反行程基本误差及回差=调校。

b)被校调节器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手动操作误差试验。

(2)电动调节器的闭环跟踪误差调校;

气动调节器的控制点偏差调校。

(3)比例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刻度误差试验。

(4)当有附加机构时,应进行附加机构的动作误差调校。

6)系统调试工作是整个系统安装工作完毕将要投入使用之前进行,系统调试完毕后即具备了投入使用的条件,为此,系统调试前具备下列条件后进行:

a)仪表系统安装完毕,管道清扫及压力试验合格;

电缆(线)绝缘检查合格,附加电阻配制符合要求;

b)电源、气源和液压源已符合仪表进行的要求。

7)检测系统的调试,主要是用模拟信号检查系统的基本误差及管路或线路连接的质量。

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即变送器或检测元件处)输入模拟信号,检查系统的误差,其值不应超过系统内各单元仪表允许基本误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取值。

b)当系统的误差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单独校系统内各单元仪表及检查管路或线路。

8)调节系统除了按检测系统一样检查系统内检测部分的基本误差外,尚需检查并确定调节器、执行器(包括阀门定位器)的动作方向,使其符合设计规定或工艺操作的要求,还要检查调节器及执行器的误关和工作性能。

并进行系统的开环试验,检查系统动作的正确性。

调节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a)按照设计的规定,检查并确定调节器及执行器的动作方向。

b)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给调节器输入模拟信号,检查基本误差。

软手动时的输出保持特性和比例、积分、微分动作及自动和手动操作的双向切性能。

c)用手动操作机构的输出信号,检查执行器从始点到终点的全行程动作。

如有阀门定位器时,则应连同阀门定位器一起检查。

9)报警系统的调试,应按设计规定准确的整定好系统内各报警点的整定值,而且确保其动作的正确可靠;

然后用模拟信号进行开环试验,检查其音响和灯光信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报警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a)系统内的报警给定器及仪表、电气设备内的报警机构,应按设计规定的给定值进行整定。

b)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输入模拟信号,检查其音响及灯光信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0)联锁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a)系统内的报警给定器及仪表、电气设备内的报警机构的整定及试验,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b)联锁系统除应进行分项试验外,还应进行整套联动试验。

11)低压真空仪表的调校

a)在仪表安装前,要对压力表、真空压力表、压力开关和变送器进行调整设定,仪表的单体调校要求稳定的气源和电源,环境温度应适合标准表内部元件的温度,符合规定的检定温度。

b)用压力校验器调校低压真空仪表的方法:

(1)将压力校验器及所选择标准表、被校仪表正确连接,尽量减少管路的长度和弯头,被校仪表的膜与标准表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对整个油路密闭性能检查,杜绝泄漏现象。

其方法为:

先打压至0.5MPa,并保持1分钟无泄压为合格。

4、DCS系統調試

1)配电盘通常有UPS和MPS两种,UPS提供的电源,用于DCS、PLC系统供电、打印机、操作台、电磁阀、现场仪表、就地盘等。

NPS是指控制室内照明电路,一般用于给盘内的照明灯供电。

配电盘内的电源故障信号及接地故障信号一般要送入DCS进行报警显示。

2)依据现场接收试验(SAT)的要求,DCS通电前的检查、通电检查、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下装、系统的启动、冗余测试、通讯测试、网络测试、及外设设备的调试等需在制造厂代表的指导、协助下完成。

在应用软件组态出现困难时,制造厂代表也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协助。

5、单台仪表的校准和试验

1)指针式显示仪表的校准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面板清洁,刻度和字迹清晰。

(2)指针在全标度范围内移动应平稳、灵活。

其示值误差、回程误差应符合仪表准确度的规定。

(3)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倾斜或轻敲表壳后,指针位移应符合仪表准确度的规定。

2)数字式显示仪表的示值应清晰、稳定,在测量范围内其示值误差应符合仪表准确度的规定。

3)指针式记录仪的校准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指针在全标度范围内的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应符合仪表准确度的规定。

(2)记录机构的划线或打印点应清晰,打印纸移动正常。

(3)记录纸上打印的号码或颜色应与切换开关及接线端子上标示的编号一致。

4)算仪表的准确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性能要求。

5)变送器、转换器应进行输入输出特性试验和校准,其准确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性能要求,输入输出信号范围和类型应与铭牌标志、设计文件要求一致,并与显示仪表配套。

6)温度检测仪表的校准试验点不应小于2点。

直接显示温度计的示值误差应符合仪表准确度的规定。

热电偶和热电阻可在常温下对元件进行检测,不进行热电性能试验。

7)压力、差压变送器的校准和试验应按设计文件和所使用要求进行零点、量程调整和零点迁移量调整。

8)对于流量检测仪表,应对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和有效的检定证明进行验证。

9)浮筒式液位计可采用干校法或湿校法校准。

干校挂重质量的确定,以及湿校试验介质密度的换算,均应符合产品设计使用状态的要求。

10)贮罐液位计、料面计可在安装完成后直接模拟物位进行就地校准。

11)称重仪表及其传感器可在安装完成后直接均匀加载标准重量进行就地校准。

12)测量位移、振动等机械量的仪表,可使用专用试验设备进行校准和试验。

13)分析仪的显示仪表部分应按照本节对显示仪表的要求进行校准。

其检测、传感、转换等性能的试验和校准,包括对试验用标准样品的要求,均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14)单元组合仪表、组装式仪表等应对各单元分别进行试验和校准,其性能要求和准确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5)控制仪表的显示部分应按照本节对显示仪表的要求进行校准,仪表的控制点误差,比例、积分、微分作用,信号处理及各项控制、操作性能,均应按照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检查、试验、校准和调整,并进行有关组态模式设置和调节参数预整定。

16)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阀体压力试验和阀座密封试验等项目,可对制造厂出具的产品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进行验证,对事故切断阀应进行阀座密封试验,其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2)膜头、缸体泄露性试验合格,行程试验合格。

(3)事故切断阀和设计规定了全行程时间的阀门,必须进行全行程时间试验。

(4)执行机构在试验时应调整到设计文件规定的工作状态。

17)单台仪表校准和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填写校准和试验记录,仪表上应有合格标志和位号标志,仪表需加封印和漆封的部位应加封印和漆封。

6、仪表电源设备的试验

1)电源设备的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时不应小于5兆欧。

当产品说明书另有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2)电源的整流和稳压性能试验,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3)不间断电源应进行自动切换性能试验,切换时间和切换电压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7、综合控制系统的试验

1)综合控制系统应在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前对装置本身进行试验。

2)综合控制系统的试验应在本系统安装完毕,供电、照明、空调等有关设施均已投入运行的条件下进行。

3)综合控制系统的硬件试验项目应包括:

(1)盘柜和仪表装置的绝缘电阻测量。

(2)接地系统检查和接地电阻测量。

(3)电源设备和电源插卡各种输出电压的测量和调整

(4)系统中全部设备和全部插卡的通电状态检查。

(5)系统中单独的显示、记录、控制、报警等仪表设备的单台校准和试验。

(6)通过直接信号显示和软件诊断程序对装置内的插卡、控制和通信设备、操作站、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等进行状态检查。

(7)输入、输出插卡的校准和试验。

4)综合控制系统的软件试验项目应包括:

(1)系统显示、处理、操作、控制、报警、诊断、通信、冗余、打印、拷贝等基本功能的检查测试。

(2)控制方案、控制和联锁程序的检查。

5)综合控制系统的试验可按产品的技术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规定安排进行。

8、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

1)回路试验应在系统投入运行前进行,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回路中的仪表设备、装置和仪表线路、仪表管道安装完毕。

(2)组成回路的各种仪表的单台试验和校准已经完成。

(3)仪表配线和配管经检查确认正确完整,配件附件齐全。

(4)回路的电源、气源和液压源已能正常供给并符合仪表运行的要求。

2)回路试验应根据现场情况和回路的复杂程度,按回路位号和信号类型合理安排。

回路试验应做好试验记录。

3)综合控制系统可先在控制室内以与就地线路相连的输入输出端为界进行回路试验,然后再与就地仪表连接进行整个回路的试验。

4)检测回路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检测回路的信号输入输出模拟被测变量的标准信号,回路的显示仪表部分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回路内各单台仪表允许基本误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值。

(2)温度检测回路可在检测元件的输出端向回路输入电阻值或毫伏值模拟信号。

(3)现场不具备模拟被测变量信号的回路,应在其可模拟输入信号的最前端输入信号进行回路试验。

5)控制回路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控制器和执行的作用方向应符合设计规定。

(2)通过控制器或操作站的输出向执行器发送控制信号,检查执行器执行机构的全行程动作方向和位置应正确,执行器带有定位器时应有同时试验。

(3)当控制器或操作站上有执行器的开度和起点、终点信号显示时,应同时进行检查和试验。

9、仪表工程的试运行

a)仪表工程施工完毕(如施工图、国家颁发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检查合格后,还应进行单体试运行,经过单体试运行合格后,方可进行无负荷试运行。

b)工艺设备单体试运行的目的是检查单机安装的质量及设备本身的性能,考核其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

而仪表的单体调校,一是检查仪表是否有损坏,核对其型号、规格、材质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二是供给符合仪表要求的电源、气源或液压源,用模拟信号进行性能试验。

检查其在测量范围、精确度以及调节性能等方面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

c)仪表系统安装竣工后,应按设计的要求,对每个系统进行调试,经系统检查线路及管路连接无误,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系统内各个仪表的工作性能、动作程序等方面均未发现问题,为无负荷试运行合格,可以进行负荷试运行。

d)工艺系统无负荷联动试运行的目的,是检查生产系统内的工艺设备、管道、阀门等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无误,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系统内各个仪表的工作性能、动作程序等方面均未发现问题,为无负荷试运行合格,可以进入负荷试运行。

e)在无负荷试运行合格后,可接受工艺参数,进行检测、调节、报警和联锁的试运行,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为负荷试运行合格。

f)负荷试运行连续运行考核时间为48小时。

10、仪表调校和调试计划

仪表工程检查和测试计划见附录:

11、依据标准

a)《仪表工程施工規範》(SH3521——1999)

b)《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c)《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条文说明

d)《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e)《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手册》

f)《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