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6241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整理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整理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整理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整理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整理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2。

为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注意:

图中装置不得重复使用,有的装置可不选用。

(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序号).

(2)选用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

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

3.某同学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还要防止反应后多余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他准备了甲、乙、丙、丁四个装置(丙装置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丁

(1)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进行时,各装置口的连接顺序为:

A接,接,G接。

(3)C处放出的气体为,应处理。

(4)装置丁中反应管内的现象是.(5)装置乙中的现象是。

4。

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CO2、H2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

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

A、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浓H2SO4无明显变化,D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

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

气体中①肯定不含CO2;

②肯定含CO;

③肯定含H2O(气);

④肯定含H2;

⑤可能含N2。

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填代号)。

其中C中浓

的作用是,F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5.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2)检验:

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来进行实验,水应从端通入.

6。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1)用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体应选(填序号,下同)______;

用固体受热反应产生气体应选_____;

收集难溶性气体应选______;

收集常温下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_______。

(2)A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受热后试管________;

B中的长颈漏斗末端应伸至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产生的气体_______。

伸进D、E中的导管均应接近集气瓶底部,是为了将瓶中的空气________。

(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请根据甲烷的性质回答:

①制取甲烷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与实验室制取________的发生装置相同。

②收集甲烷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

7。

今有A、B、C三种无色气体和D、E、F三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A+C→B;

②B+D→A;

③D+E→B+Cu。

(1)根据以上反应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

_______C._______D._______E。

________

(2)若C和F均可由某紫黑色晶体受热分解而生成,试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8。

填空回答问题:

ABC

(1)上图所示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在点燃这种气体前,一定要先,否

则可能引起气体发生装置爆炸。

(2)上图所示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9。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

根据该学生设计的装置和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ABC

(1)用石灰石和浓盐酸作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不能达到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的目的,其原因是:

为达实验目的,在不变动实验仪器装置的情况下,改正的方法是:

(2)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

,实验现象是:

(3)装置C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装置用代号表示):

ABCD

(1)实验室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

(2)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气中含有(写化学式),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该装置中药品的作用是。

(3)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11.根据下列给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AB

CD

(1)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在做甲烷燃烧实验时,点燃前必须要,否则会发生危险.

(2)若用装置C制取CO2,并把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较长时间一直未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生成的CO2中混有气体。

(3)D是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时,①中的现象是;

②中的现象是.尾气应该,以防止和控制尾气中的对空气的污染.

12。

实验室提供下列盛有药品的仪器,让两个实验小组各自证明某一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用A、B、C、D填空:

(1)甲组分别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某一种气体:

①证明其中含有CO2,选用;

②证明其中含有水蒸气,选用;

ABCD

③选择必要的仪器(每种只用一次)证明其中含有CO,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依是。

(2)乙组用上述仪器(每种只用一次)组装一套装置,通过一次实验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则应该将中的药品换成

溶液,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连接的仪器依次是。

13。

请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按示例为下图所示装置设计至少3种用途,并说明使用方法:

示例:

用途干燥气体使用方法在瓶内盛放浓硫酸,气体由a端通入,可干燥H2、O2等

(1)用途,使用方法。

(2)用途,使用方法.

(3)用途,使用方法.

14.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

后,他们到实验室里想亲自探究其他化学反应是否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小强和小峰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

他们先使天平平衡,称出烧杯、小试管、药品的总质量。

然后将小试管里的药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其总质量。

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1)小强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峰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强与小峰根据各自的实验现象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的实验相似,为什么结论不同?

原因是

(4)在仍用上述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帮小峰重新选取一组药品进行实验,以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

15.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H2和CO2时,都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收集O2和CO2时都可选用的装置是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小冬选用上图中的装置进行CO2的制取,他看到发生装置中有气泡冒出,然后把导管插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浑浊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

(5)小冬为了探究H2CO3具有酸性,而CO2不具有酸性,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写出将观察到的现象:

问:

你认为他通过上述实验(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6)工业上可将CO2与氨气合成尿素[CO(NH2)2],给农作物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补充元素。

16.下图A、B、C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装置A中

为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活塞“开”“关”,可以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写出在装置B中放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在实验室中用A用为气体发生装置,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只改变A装置中的药品,仍采用已连接的整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

(3)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可总结出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4)装置A和装置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17.在高温下赤热的焦炭能与水反应,对其反应后的生成物化学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可能生成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猜想,为了验证这种猜想设计了如下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瓶中溶液变浑浊说明:

B瓶中溶液不变浑浊说明:

(2)当C中玻璃管中出现红色后,D中U型管中物质变蓝是因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但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生成物中有氢气,原因是

(3)E瓶中溶液变浑浊说明

(4)尾气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改进的方法是

18.如下图所示,装置A中放有的固体物质可能是碳酸镁或锌粒或两者的混合物,装置C玻璃管内盛有的黑色粉末右能是炭粉或氧化铜或两者的混合物,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硫酸,过一会儿点燃酒精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F装置中点燃的目的是

(2)若实验时装置D中无变化,装置E中出现白色浑浊,F处导出的气体不可燃,装置A中盛放的固体物质应是,装置C玻璃管内盛放和黑色粉末是

(3)若装置D中白色物质变蓝,装置E中无现象,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C玻璃管内盛放的物质是

(4)若装置A中只有锌粒,装置D中白色物质变蓝,装置E中出现白色浑浊,则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

(5)若装置A中含有锌粒和碳酸镁,装置D中白色物质变蓝,装置E中出现白色沉淀,则装置C玻璃管内一定含有

1、解:

(1)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装置B内所盛是氢氧化钠溶液;

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更好地吸收水蒸气;

(2)检验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所以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无水硫酸铜,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由无色变为蓝色;

(3)硝酸银溶液能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所以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硝酸银溶液;

检验氢气纯度;

通入氢气;

加热氧化铜;

停止加热;

停止通入氢气,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②④①③⑤;

(5)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故答案为:

(1)氢氧化钠溶液;

更好地吸收水蒸气;

(2)无水硫酸铜;

由无色变为蓝色;

(3)硝酸银;

(4)②④①③⑤;

(5)爆炸.

2、解:

(1)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硝酸银溶液检验氯化氢气体的存在,检验氢气和一氧化碳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气体通过氧化铜后,看是否有水生成,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验证水用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遇到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由于气体通过硝酸银溶液时就带上水了,所以通过氧化铜之前,先通过生石灰,将原来的水除掉,通过氧化铜后先通过无水硫酸铜,验证水的生成,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再通过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的生成,从而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所以顺序是:

④⑥①⑦⑤;

(2)选用的第一个装置是硝酸银溶液,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验证氯化氢气体的存在;

选用的第二个装置是生石灰,生石灰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做干燥剂,所以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便于验证氢气的存在;

(3)第一个装置是硝酸银溶液,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硝酸银与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最后一个装置是验证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

(1)④⑥①⑦⑤;

(2)验证氯化氢气体的存在;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便于验证氢气的存在;

(3)有白色沉淀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