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617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docx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docx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结

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一、阅读理解

1.某总承包企业拟开拓国内某大城市工程承包市场。

经调查该市目前有A、B两个BOT项目将要招标。

两个项目建成后经营期限均为15年。

  为了顺利进行投标,企业经营部将在该市的投标全过程按先后顺序分解为以下几项工作:

(1)投标申请;

(2)接受资格审查;(3)领取招标文件;(4)参加投标预备会;(5)参加现场踏勘;(6)编制投标文件;(7)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8)投送投标文件;(9)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10)参加开标会议;(11)签订合同。

  经进一步调研,收集和整理出A、B两个项目投资与收益数据,见表1.1。

表1.1A、B项目投资与收益数据表

基准折现率为6%,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见表1.2。

表1.2资金时间价值系数

按以下步骤求解该问题:

(1)计算B项目扩建后总收益的净现值;

(2)将各方案总收益净现值和不中标费用损失作为损益值,绘制投标决策树;

(3)判断B项目在5年后是否扩建?

计算各机会点期望值,并做出投标决策。

(计算结果均保留二位小数。

 

(1).经营部拟定的各项投标工作的先后顺序有何不妥?

(6分)

(2).不考虑建设期的影响,分别列式计算A、B两个项目的净现值。

(4分)

(3).据估计:

投A项目中标概率为0.7,不中标费用损失80万元;投B项目中标概率为0.65,不中标费用损失100万元。

若投B项目中标并建成经营5年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扩建,如果扩建,其扩建投资4000万元,扩建后B项目每年运营收益增加1000万元。

(10分)

(1).答案:

不妥之处有:

(1)参加投标预备会不应在参加现场踏勘之前;

(2)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不应在编制投标文件之后;

(3)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不应在参加开标会议之前。

(2).答案:

各项目净现值计算:

A项目:

PVA=-10000+2000(P/A,6%,5)+2500(P/A,6%,5)(P/F,6%,5)+3000(P/A,6%,5)(P/F,6%,10)

=-10000+2000×4.2123+2500×4.2123×0.7474+3000×4.2123×0.5584

=-10000+8424.50+7870.68+7056.44

=13351.72(万元)

B项目:

PVB=-7000+1500(P/A,6%,5)+2000(P/A,6%,5)(P/F,6%,5)+2500(P/A,6%,5)(p/F,6%,10)

=-7000+1500×4.2123+2000×4.2123×0.7474+2500×4.2123×0.5584

=-7000+6318.45+6296.55+5880.37

=11495.37(万元)

 

(3).答案:

(1)B项目扩建后总收益净现值

PVB=11495.37+[1000(P/A,6%,10)-4000](P/F,6%,5)

=11495.37+[1000×7.3601-4000]×0.7474

=11495.37+3360.10×0.7474

=14006.71(万元)

(2)绘制决策树

(3)5年后应该扩建。

计算各机会点期望值并做出投标决策:

点①:

0.7×13351.72+0.3×(-80)=9322.20(万元)

点②:

0.65×14006.71+0.35×(-100)=9069.36(万元)

所以。

应投A项目。

解析:

决策树中,方形的框的位置是决策点,圆圈的位置是机会点。

决策点的位置就是说要对分支进行选择,做出决策,而圆形点的位置需要按照概率问题求期望值。

 

2.某路桥公司承接了改善越江交通状况的工程,提出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1:

在原桥基础上加固、扩建。

该方案预计投资40000万元,建成后可通行20年。

这期间每年需维护费1000万元。

每10年需进行一次大修,每次大修费用为3000万元,运营20年后报废时没有残值。

方案2:

拆除原桥,在原址建一座新桥。

该方案预计投资120000万元,建成后可通行60年。

这期间每年需维护费1500万元。

每20年需进行一次大修,每次大修费用为5000万元,运营60年后报废时可回收残值5000万元。

不考虑两方案建设期的差异,基准收益率为6%。

  主管部门聘请专家对该桥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应从F1,、F2、F3、F4、F5共5个方面对功能进行评价。

表2—3是专家采用0—4评分法对5个功能进行评分的部分结果,表2—4是专家对两个方案的5个功能的评分结果。

表2—3功能评分表

表2-4功能评分结果表

 

(1).在表2—3中计算各功能的权重(权重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列式计算两方案的年费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若采用价值工程方法对两方案进行评价,分别列式计算两方案的成本指数(以年费用为基础)、功能指数和价值指数,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最终应入选的方案(计算结果保留兰位小数)。

(4).该桥梁未来将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的方式收回投资和维持运营,若预计该桥梁的机动车年通行量不会少于1500万辆,分别列式计算两个方案每辆机动车的平均最低收费额(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注:

计算所需系数参见表2-5。

表2—5时间价值系数表

n 

10 

20 

30 

40 

50 

60 

(P/F,6%,n) 

0.5584 

0.3118 

0.1741 

0.0972 

0.0543 

0.0303 

(A/P,6%,以) 

0.1359 

0.0872 

0.0726 

0.0665 

0.0634 

0.0619 

(1).答案:

表2-3 功能分析表

②0-4评分法。

0-1评分法中的重要程度差别仅为1分,不能拉开档次。

为弥补这一不足,将分档扩大为4级,其打分钜阵仍同0-1评分法。

档次划分如下:

F1比F2重要得多:

F1得4分,F2得0分;

F1比F2重要:

F1得3分,F2得1分;

F1比F2同等重要:

F1得2分,F2得2分;

F1不如F2重要:

F1得1分,F2得3分;

F1远不如F2重要:

F1得0分,F2得4分;

根据以上知识点,可得功能评分表中对角线下的数据,进而算得得分和权重。

 

(2).方案1的年费用=1000+40000(A/P,6%,20)+3000(P/F,6%,10)(A/P,6%,20)

=1000+40000×0.0872+3000×0.5584×0.0872

=4634.08(万元)

方案2的年费用=1500+120000(A/P,6%,60)+5000(P/F,6%,20)(A/P,6%,60)+5000(P/F,6%,40)(A/P,6%,60)+5000(P/F,6%,60)(A/P,6%,60)

=1500+120000×0.0619+5000×0.3118×0.0619+5000×0.0972×0.0619-5000×0.0303×0.0619

=9063.96(万元)

解析:

详见教材《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P37~39。

方案1、方案2的年费用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预计投资、年维护费、大修费、残值。

建议:

希望考生一定要完全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公式的原理、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这两个知识点是考试热点。

在学习资金的时间价值时,最好是画一画现金流量图,并能熟练做出教材P68的例题即例2.2.3。

 

(3).答案:

方案1的成本指数:

4634.08/(4634.08+9063.96)=0.338

方案2的成本指数:

9063.96/(4634.08+9063.96)=0.662

方案1的功能得分:

6×0.325十7×0.325+6×0.225+9×0.100+9×0.025=6.700

方案2的功能得分;10×0.325+9×0.325+7×0.225+8×0.100十9×0.025=8.775

方案1的功能指数:

6.700/(6.700十8.775)=0.433

方案2的功能指数:

8.775/(6.700+8.775)=0.567

方案1的价值指数:

0.433/0.339=1.277

方案2的价值指数:

0.567/0.661=0.858

因为方案1的价值指数大于方案2的价值指数,所以应选择方案1。

解析:

详见教材《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P101~109:

(2)成本指数的计算。

成本指数是指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在全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

第i个评价对象的成本指数CI=第i个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全部成本。

第i个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FI=第i个评价对象的功能得分值/全部功能得分值。

第i个评价对象的价值指数VI=第i个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FI/第i个评价对象的成本指数CI。

 

(4).答案:

方案1的最低收费:

4634.08/1500=3.09(元/辆)

方案2的最低收费:

9063.96/1500=6.04(元/辆)

解析:

详见教材《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P81.

本题实际考的就是盈亏平衡分析这个知识点:

由问题2算得方案1、方案2的年费用,且已知年机动车通行量,最低收费=年费用/年机动车通行量。

3.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1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

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人。

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均为1800万元。

设计型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

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

(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表3.1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表3.1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

序号

名称\年份

1

2

3

4

5

6

7

8~10

1

年初累计借款

2

本年应计利息

3

本年应还本金

4

本年应还利息

5

当年折旧费

6

当年摊销费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1).答案: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800+24)×85%×(1-5%)]÷10=228.038(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费=(2800+24)×15%÷5=84.720(万元)

表3.1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

序号

名称\年份

1

2

3

4

5

6

7

8~10

1

年初累计借款

0.00

824.000

659.200

494.400

329.600

164.800

0

2

本年应计利息

24.000

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