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5922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文档格式.docx

《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文档格式.docx

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艺术本质:

是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的内部联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别从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全面把握艺术的本质

2.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创作主体是人,创造艺术品的人是社会中的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也就离不开人类社会,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

2.1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1.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

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等制度,包括相应的机构及其措施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点,以及哲学、宗教、艺术。

甚至

还包括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

2.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

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

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特殊性

它们不是都与经济基础处于相同的距离,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

它们在上层建筑中还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各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

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影响关系也不都是一样的,在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上也都存在差异

3.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和宗教、哲学、文学一样是更远离物质经济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和道德是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和基础关系非常密切的意识形态,属于前一类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4.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的关系,艺术通过政治来作用于经济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影响艺术,艺术又反过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

5.艺术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相互影响,特定历史条件下宗教支配艺术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对艺术活动发生影响,艺术活动要反映和形成积极的哲学

2.2艺术与社会生活

1.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全面的”社会生活,即包括了从物质的社会生活到精神、情感的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全部方面,这些都可以成为艺术的表现领域和对象。

2.3艺术与社会生产

1.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

从社会生产实践的角度看待和考察人类及人类的一切活动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马克思把艺术等看作是人的有意识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认为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

2.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

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来看,物质生产是为了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产品,主要价值是物质的功用性和使用,艺术生产,制造艺术品,主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从生产的过程来看,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是主体运用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感受,它所物化或对象化的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独特的审美掌握,不是一般的物质生产单凭技巧制作或生产产品。

从产品的消费来看商品属性不像一般生产的产品那样是艺术品的主要属性和本质属性,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则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审美属性。

3.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它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物化或对象化到作品中,另一方面为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产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客观世界。

3.艺术的认识本质

3.1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1.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依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

艺术这种精神现象是对客观现实世界或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或认识形式,因为任何精神现象都只能在客观的物质现象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只能以客观世界为基础,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在获得了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后才能进行创作和表现。

2.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

艺术与宗教“掌握”世界方式的区别

相同:

都是更高、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都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不同:

宗教是空虚的幻想,不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艺术则真实的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

宗教形象只是宗教观念的外化,是普遍观念的符号,艺术形象是艺术家的个性和他的思想情感的表达,

艺术与哲学“掌握”世界方式的区别

相同

都要求真实地“掌握”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

不同

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艺术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是在个别之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之中表现普遍,哲学是以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真理的方式“掌握”世界和社会的普遍性必然性。

哲学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艺术则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

3.2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1.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基本特征

2.艺术形象的特性

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从创造过程来看,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具体的、可感知的,而不是抽象的、凭感官无法直接把握的,同时又需要理性认识中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创造出一个艺术形象。

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艺术形象不仅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引起感官上的快适,还作用于观众的理智,引起人们的思考,从而得到理性的满足。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评价,表现着艺术家的主观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

艺术典型:

是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的,同是还必须具备生动的个性和特殊性

说明:

不同门类、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中形象的主观和客观各有侧重,但仅仅是侧重不同,不可能排除其中的任何一种因素。

如浪漫主义大师法国的德拉克的《自由引

导人民》和罗中立的《父亲》

4.艺术的审美本质

1.艺术反映现实的美

现实美:

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可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自然美:

自然界中存在的美,自然事物的美

社会美:

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社会事物的美

2.艺术创造艺术美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的美,而且呆以创造艺术美,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它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审美创造《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就是典型的代表。

3.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条件

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需要

4.美的本质

美的事物是符合美的规律的

本质现象的真实的美正是规律的表现

所以美的本质是本质现象的真实表现

5.美感的本质

美感从根本上说,是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而引起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这种意识和情感活动只有在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审美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发生,审美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

是人在客观事物的美的审美认识的基础上发生的美的感受与美的感动的统一,感官的快适与理性的满足的统一。

艺术门类论

1.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原始状态的造型艺术和歌舞---洞穴壁画和雕塑---文学和音乐---戏剧---摄影术---电影---电视……

2.艺术门类的划分

经常使用的几种

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空间,时间,时空

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标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3.主要艺术门类--美术

美术的特征和类型

4.主要艺术门类—音乐

音乐的特征和类型

5.主要艺术门类—舞蹈

舞蹈的特征和类型

6.主要艺术门类—戏剧

戏剧的特征和类型

7.主要艺术门类---摄影

摄影的特征和类型

8.主要艺术门类---电影和电视

电影和电视的特征和类型

9.主要艺术门类---文学

文学的特征和类型

10.主要艺术门类---建筑与园林

建筑与园林的特征和类型

11.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

吸收和借鉴,配合,结合

艺术发展史

1.艺术的发生

艺术发生学是研究艺术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的理论

1.1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1.游戏说

十八世纪德同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同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

游戏与艺术的相同点

1都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功利需要之后才有可以用过剩的精力从事这些活动

2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实际物质需要,都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感

3游戏中强烈的感情和欢快的节奏和艺术有关联

游戏与艺术的不同点

1游戏的目的是发泄过剩的精力或是某种活动的练习,艺术却不同

2游戏是短暂的,而艺术的生命力是长久的

3游戏是个人的自娱,艺术是情感的交流,必须有观众。

所以游戏没有科学地、全面地揭示艺术发生的根源。

2.巫术说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有顺势巫术,模拟巫术,接触巫术。

3.劳动说

原始社会音乐和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特别是集体劳动中产生的节奏

1.2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劳动实践

艺术的发生动力不是单一的,劳动、情感、巫术、幻想等原始社会的一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一个系统,组成一个合力。

但不是每个动力因素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决定其他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成为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和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条件

3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条件

4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从建筑,造型,装潢,舞蹈,音乐,诗歌的产生可以分析出来

1.3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1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

工具和艺术都是人创造的,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都是在人们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工具促进了形式美感的产生

2“准艺术”的发生

“准艺术”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

3“准艺术”的繁荣

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为了储存和加工粮食就产生了新的器皿—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的出现对于史前艺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

真正的艺术产生的标志是实用价值下降、渗入等级观念、作为富人饰物或宗教祭器象征的玉器和青铜器艺术的繁荣和狞厉恐怖的艺术风格的产生

2.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艺术发展的规律,就是艺术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1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认识

艺术发展的模式论

1.认为¡

°

草创---繁荣---衰亡¡

±

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2.认为¡

否定之否定¡

3.认为¡

两极之间的变化¡

艺术发展的动力论

1.艺术发展是原因是人的本性

2.艺术发展的原因是时代精神和风俗

2.2艺术发展的他律性

是指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1.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经济决定的性质,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艺术与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2.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

两种错误的观点,政治决定艺术,政治不是艺术发展的任何动力,政治与艺术无关

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反映,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的形象表现、宗教的对象是神、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宗教相信自己神灵的真实存在,艺术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都蕴含了感情与幻想的成分、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

4.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两种错误的观点

道德与艺术是绝对对立的,道德与艺术无关,道德与艺术是完全同一的,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准则对艺术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5.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选择和改变

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

2.2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从艺术的横向来看,多民族艺术的借鉴和创造,民族艺术和世界艺术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1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2艺术发展的继承性的表现(内容,形式,种类和创作方法)

3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批判的原则)

4艺术继承的条件和类型(艺术风格的相似性)

5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是艺术的任务、艺术的本性、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和艺术家的个性及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6艺术发展过程中革新的表现

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革新,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同一艺术风格延续和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7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和革新的关系

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几个观点

1.艺术民族性

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2.艺术民族性的根源

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以古埃及和古希腊为代表)

3.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与融合

表现

民族艺术内容上相互影响

民族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

过程

外来艺术原封不动的“拿来”

鉴别的基础上吸取精华

外来艺术与本民族艺术有机的结合

4.世界艺术(民族艺术的一种)

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

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

是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5.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辩证统一)

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

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

1.创作主体艺术家

1.1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

家庭环境,社会制度渗透下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

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的熏陶和影响

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的影响

1.2艺术家的主体性(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所起的决定作品命运的作用)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者

艺术家在创作的全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包含着丰富的变量因素

艺术生产和艺术作品的不可替代性

艺术创作主体心理定势所包含的各个层次的文化知识、艺术专业知识、艺术创作经验和创作才能各不相同

艺术家所凭借的社会生活素材也是丰富从彩

所选用的艺术语言的组合也是千变万化

1.3艺术家的修养

是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以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地创造出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的五个修养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2.深厚的文化素养

3.丰富的生活积累

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丰富的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独特的记忆力)

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2.艺术创作活动

是指艺术家运用已经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鉴赏的艺术形象。

2.1艺术创作过程

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对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的过程

1.生活体验

艺术家在观察或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所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分为自发体验和自觉体验

素材的积累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2艺术构思

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分胚胎的孕育阶段和意象的成熟阶段

艺术意象的典型化

具有鲜明的独特、丰富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普遍的代表性和概括性。

典型化的方法

1.选取生活中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物作为骨干材料,在此基础上加以虚构概括和理想化

2.聚各种人于一身,聚各种事于一物

3.在构思中运用幻想、虚构、夸张的方法创造生活中没有的完全属于幻想、虚构的艺术意象

2.3意象物化

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的艺术形象,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

艺术语言(表现手段)

艺术表现(表现技巧)

3.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

3.1形象思维和艺术思维

形象思维:

是指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做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是是相对于抽象思维来说,艺术思维是相对于科学思维来说,

它们之间关系是,艺术思维的特点是自始至终都以捕捉艺术意象为目标,因而形象思维是贯穿艺术思维的始终的,抽象思维则是起配合和引导作用的;

而科学思维的特点是以捕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因而抽象思维是贯穿科学思维的始终的,而形象思维仅是起配作用的。

3.2形象思维的特点

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3.3意识和无意识

所谓意识:

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的心理活动。

在艺术创作中,意识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对艺术的审美理想、创作目的、创作规律等诸方面的自觉认识和掌握,以及对艺术创作规律的自觉驾驭和自觉追求艺术的独创性。

所谓无意识:

是未被意识到的、学而潜在的心理活动,即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

分为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3.4艺术灵感

就是大脑皮质兴奋中心的神经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度自觉和异常紧张的苦思寻求急需要的信息材料之后,调动起所有的脑细胞的警觉性,在习惯无意识伙同本能无意识心理活动中,突然发现了所急需的信息而产生了顿悟

艺术灵感产生具备的条件

1.业已形成并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

2.大量的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识信息和社会生活表象以回顾和寻找

3.建立起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

4.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流派、思潮

4.1艺术的创作方法

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关系

艺术的创作方法是某种艺术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是指导整个创作活动的最一般的原则,因此对创作的影响是全局性的,

艺术手法是塑造形象的具体方法,仅仅是艺术表现中的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段,只对艺术形象的具体刻画起作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局部的

4.2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艺术家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基本特点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陷蔽性

2.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

基本特点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4.3艺术流派,艺术思潮和艺术创作方法的关系

艺术流派:

指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思潮:

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

艺术作品论

1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可以从结构层次上,把它的构成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

外在的物质形式方面和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认识

内容是有形式的内容,形式是有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是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关系

2.艺术作品的内容

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

是它的形式的含义,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

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

题材和主题

题材的概念

广义:

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

狭义:

指的是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题材与素材的关系

题材是从素材中提炼、加工而形成的,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

针对题材的作用和价值,要艺术理论中曾有过两种著名的观点

题材无差别和题材决定论

主题的概念

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生发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

艺术作品的主题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这与题材的差异性和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思想、审美理想等方面的不同,及对题材内涵的开掘角度等都有关系。

题材和主题的关系

题材是自然现象或事物本身,是显现的,是属于艺术形式层次上的外部内容,主题是题材地象征意义,是一种蕴含,较隐蔽,是在了解了题材之后,回味,认识,琢磨才能悟出作品的主题

3.艺术作品的形式

对艺术作品形式的见解

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的样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基本构成因素:

内在的结构,外显的艺术语言

结构

是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的样式

艺术语言

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