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5615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新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C.放铜块的量筒      D.不好确定

  10.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

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11.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当蜡烛距透镜9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厘米    B.8厘米     

  C.6厘米     D.4厘米

  12.不同物质a、b、c组成的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1kg/m3 

  D.某体积a物质的质量,恰好是等体积b物质质量的2倍

1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两个或三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

4=12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说“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云朵为参照物;

  C.说“地球是运动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D.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还是运动的。

  15.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物降温,这是应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一层白白的霜,这是凝华现象

  16.小王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和体积均相等的铜球和铅球,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17.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B.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将奶茶喝掉一半后,则剩余奶茶的质量和密度均变为一半 

  D.将钢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和密度均变为一半

  三.填空题(2分×

7=14分)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18.家庭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

  19.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石家庄驶向北京,若石家庄距北京

m,则大约需要_______h时间,该汽车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北京。

                     

  20.如图所示为盒装纯牛奶,它的密度

,则盒内牛奶的质量是________g。

                      

  21.近视眼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近视眼镜进行矫正,近视眼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22.某瓶中装满水时,称其质量为88g。

若再装入10g沙粒,水溢出后,把瓶外部的水擦干,称其质量为94g,则沙粒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23.有一块体积为V、质量为M的合金,它是由两种金属A和B合成的,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已知合成前金属A的密度为ρ1体积为V1,则金属B密度ρ2为:

___________。

24.【2010广东省汕头】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10所示,由图像可知:

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

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34分)

  24.测量某地气温时温度计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露天放置一天的一杯水处于______态。

                       

  25.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厘米。

                 

  26.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前后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这个透镜。

                   

  27.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在图中画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

                

28.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

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实验时小红在玻璃板的_______侧观察(选填“左”或“右”);

  

(2)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4)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5)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使用了_______法;

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运用______法

  29.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放大的虚像(填:

“正立”或“倒立”)。

       

  30.星期天,小明和家人到北海公园游玩,小明静靠在湖边长椅上,通过树丛看着天上浮云悠悠的移动,耳边传来清脆的鸟鸣声.微风带着淡淡的花香迎面吹来,小明感到一丝凉意……

  请从上面的阅读材料中找出两处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叙述,并标明相关的物理知识.

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叙述

涉及到的相关物理知识

举例

耳边传来清脆的鸟鸣声

空气传声

31.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点光源A的位置始终高于短木条移动。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15

10

7.5

6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发现:

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时画出的一种固体的熔化-凝固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

这种固体的凝固点是_______℃,熔化时间是_______分钟,整个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有_______个阶段。

              

  3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

  

(1)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倒置瓶口,用冷水浇瓶底,瓶内气体会遇冷收缩,气压变低,如图所示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

         

  34.实验:

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

  C.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D.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以上操作中除去多余步骤,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根据图中的示数,则m2=_______g,选择合适数据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g/cm3。

35.某同学用天平、空瓶和水,测定牛奶的密度的最后表达式为

,其中m1表示空瓶的质量;

m2表示____________的质量;

m3表示____________的质量。

36.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和一个量筒、细绳,两个相同的小烧杯、胶头滴管及适量的水,请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

(不考虑液体挂壁现象引起的误差)要求:

①写出实验步骤;

   

  ②设计记录表格。

  五.简答和计算题(16分)

  37.粘木料用的胶是在100℃左右的温度熬化的,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粘性,所以熬胶要用图所示的两层锅,两层锅之间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

为什么?

                 

  38.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1m/s,一艘轮船上安装的回声探测器向海底发出的信号经过6s返回探测器,此处海水的深度为多少米?

39.体积是20cm3,质量是89g的空心铜球,在其中空心部分铸满铅,球的总质量是多少克?

(ρ铜=8.9×

103kg/m3,ρ铅=11.3×

103kg/m3)

 40.如图是我国设计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

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

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cm3,纯金的质量约为6g。

(已知:

ρ玉=3.0g/cm3,ρ金=19.3g/cm3,ρ银=10.5g/cm3)。

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7

8

9

11

12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3

14

16

AB

ABC

CD

BD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7.3×

108

  18.压缩体积 

  19.4  

  20.255  

  21.发散  

  22.2.5×

103  

  解析:

  瓶和水的总质量:

m1=88g

  装入沙子的质量:

m2=10g

  装入沙子后,瓶、沙子、和剩余水的质量:

m3=94g

  溢出水的质量:

m溢=m1+m2-m3=88g+10g-94g=4g

  溢出水的体积:

  溢出水的体积等于沙子的体积即:

  沙子的质量:

  23. 

  四.实验探究题(共34分;

每空1分,36题4分)

  24.固 25.3.40 26.如图 27.如图

        

     

  28.左;

①;

②;

不能。

  29.15;

正立。

  30.

一丝凉意

蒸发吸热致冷

浮云移动

以树丛为参照物

  31.

(1)减小 

  

(2)将长杆水平放置,光源在短木条左侧移动。

  32.0;

2;

三 

  33.液化;

水;

升高;

水再次沸腾;

液面上方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

  34.平衡螺母;

CDB;

151.4;

0.9。

  35.牛奶和瓶;

水和瓶。

  36.

(1)实验步骤:

  1、在天平左右盘各放入一个烧杯,在左盘放入矿石,往右盘中的烧杯里加入水,并用滴管调节水的多少,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2、把右盘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为V1,并记录到数据表格中;

  3、用细绳系住矿石,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用量筒测出水和矿石的总体积为V2,并记录到数据表格中;

  4、根据

计算出矿石的密度ρ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2)实验表格

V1/cm3

V2/cm3

ρ/gcm-3

  五.简答和计算题(3分+4分+4分+5分=16分)

  37.答:

因为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再上升。

熬胶时,在两层锅之间的水达到100℃左右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可以保证不会把胶熬焦。

  38.已知:

V=1531m/s,t0=6s

    求:

S

    解:

声音从发出到海底的时间是:

    海水深度:

    答:

此处海水的深度为4593m。

  39.已知:

v球=20cm3;

m铜=89g;

ρ铜=8.9×

103kg/m3=8.9g/cm3;

ρ铅=11.3×

103kg/m3=11.3g/cm3

  求:

m总

  解:

    

空心铜球铸满铅后,球的总质量是202g。

  40.

(1)已知:

v玉=5.4cm3;

ρ玉=3.0g/cm3,

m玉

    

(2)已知:

v总=23cm3;

m金=6g;

ρ玉=3.0g/cm3;

ρ金=19.3g/cm3;

ρ银=10.5g/cm3

m银

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16.2g,需要银181.5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