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常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5412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常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常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常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常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常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常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常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常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常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又称恐水症。

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家畜等均能感染本病,病犬咬人是主要传播方式。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部分在3个月以内,也有长达一年者,目前最长纪录为20年。

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

(1)前驱期:

低热头痛,有恐惧感。

(2)兴奋期:

高度兴奋,极高恐惧,恐水,患者听到水声、看见水、遇风等均能使咽肌痉挛,出现1~3日发热、流口水、大量出汗、排尿困难。

(3)麻痹期:

痉挛停止,转入安静,出现迟缓性瘫痪,因呼吸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

2、狂犬病的预防

(1)对患者隔离治疗,室内安静,减少光、声、风的刺激,保证营养供给、呼吸道通畅(给氧).

(2)对家犬等动物进行预防接种,对病犬、病猫应立即击毙,尸体深埋,决不可食用。

(3)动物咬伤后,伤口处理:

20%肥皂彻底清洗伤口,再用70%的酒精涂擦,伤口不宜包扎,迅速送往医院就医。

(4)预防接种.分为咬伤和未被咬伤的接种.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一般出疹前1日至出疹后5日,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

此病传染性很强,可通过空气和接触感染,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发病.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冬春两季为多发季节.

(1)潜伏期:

11~21日;

前驱期:

出疹前1~2日出现头痛、咽痛、四肢酸痛;

(2)发疹期:

皮疹先见于躯干,其次是头部和四肢近端,以躯干为主,开始时出现红色斑疹,1h后为丘疹,1日后出现疱疹,3~4日后结痂,痂盖1周后脱落。

2、水痘的预防

(1)对患者隔离治疗,不需住院。

(2)注射不痘减毒疫苗.

(3)注意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勤剪指甲。

(4)孕妇早期患水痘,终止怀孕是最佳选择.

(四)脑炎

脑炎是脑组织炎性病变的总称。

可由不同病因(如病毒、感染中毒等)引起急性流行性脑炎(乙型脑炎、森林脑炎)和急性散发性脑炎(属不经虫媒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两类脑炎。

病毒可经血液、神经等侵入中枢神经。

一般病症期为2周。

主要症状为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可出现脑膜刺激症、肢体瘫痪和脑水肿,伴有不同的后遗症(如瘫痪、癫痫、智力减退等)。

2、脑炎的预防

灭蚊、防蚊;

约每5年定时进行疫苗接种;

进入疫区,注意预防;

发现患者必须及时就医,以防传染他人和产生后遗症,危及生命。

(五)性病

性病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性病是指与性有关的疾病,即性病不但包括性接触上起的疾病,也包括了男女生殖器官本身的疾病,如尿道炎、前列腺炎、外阴溃疡、不育、遗精等;

狭义的性病是指性传播疾病。

性病自古就有,只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交流的增多、性行为的随意,性病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

这里主要介绍狭义的性病知识。

性病的传播途径

淋病、梅毒等性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

通过污染的内裤、被褥、寝具、毛巾、浴盆、马桶圈和手等间接传染。

通过怀孕传染给婴儿。

1、性病的主要危害

性病的危害是很大的。

首先它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康。

一般患病后,首先出现泌尿器官系统、生殖器的不适,如淋病的尿频、尿急、尿痛及尿道口溢浓、梅毒的硬下疳等。

其次,还能引起生殖器的病变,如睾丸炎、盆腔炎等,最后导致不育.此外,性病的感染还可引起全身的不适,如梅毒导致的心血管、神经损害;

生殖器疱疹导致的脑膜炎、心肌炎;

淋病导致的关节炎、腹膜炎等。

性病的另一种危害是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患性病后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紧张、焦虑、不安、自卑、人格变态,有的人甚至不敢回家,不敢见家人,欲一死了之。

因此,性病往往造成夫妻间感情破裂,家庭失和,影响社会的安定。

2、与性病患者接触的注意事项

在日常交往中,可能与你接触的个别人是性病患者,怎样保护自己免受传染呢?

一般的接触都不会造成传染(如握手、共同进餐),但性病患者的分泌物、血液都可能带菌。

因此,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内衣裤,不用他人的毛巾、脸盆、浴盆等),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更应该注意.

通过接吻传染性病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口腔有破损处。

绝大多数性病的传染源多在生殖器部位,口腔是有淋病感染的报道,但非常少见。

3、性病不治也能好吗

有些性病不通过治疗,症状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就有人误认为“病好了"

,其实不然,因为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就必然向身体的深部或临近部位发展,不可能自行消灭.有时症状减轻是因为机体抵抗力强,疾病暂时潜伏下发展,不可能自行消灭。

有时症状减轻是因为机体抵抗力强,疾病暂时潜伏下来伺机复发或转为慢性。

如不及时治疗,不仅加重病情,还会成为传染源,传染给子女或他人.所以,一旦染有性病应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切莫抱有“不治也能好”的侥幸心理,否则,一旦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将影响疗效和产生并发症、后遗症.

(六)肝炎

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肝炎病毒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所引起的肝炎也相应称为某种肝炎。

甲肝发病急,但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可终身免疫。

乙、丙、丁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尚有肝病症状、肝功能异常者,可视为进入慢性期,常发展为肝硬化,危害较大。

戊型肝炎常为胆汗性肝硬变,较为少见。

肝炎的预防措施

患者就医治疗,合理营养、禁酒.

切断传播途径.饭前便后洗后,加强饮食卫生,实行分餐制,食具消毒,防止不资源污染,喝开水,粪便应进行无公害处理、使用严格消毒的一次性注射器等。

管理传染源。

注意患者在活动期及恶化时隔离治疗,病毒携带者不可作为供血者,也不可从事饮食、保育等工作。

保护好易感人群,如注射甲肝减毒活疫苗、人血丙球蛋白、乙肝疫苗等。

(七)腹泻

正常人每日或隔日排成形便1次,少数人习惯于每日排便2~3次,亦属正常。

大便稀薄或伴有便次增多,称为腹泻。

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腹泻的预防措施

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特别是腹泻流行季节.

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免造成慢性病的发生。

1、急性腹泻

急性腹泻有较强的季节性,好发于夏秋两季.

(1)传染性腹泻:

为各种细菌、病毒感染所致.常见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2)感染性腹泻:

常见于消化不良、过敏性和化学药物中毒等.

2、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指反复发作或持续2个月以上的腹泻.

(1)消化系统疾病所致的腹泻:

常见于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肠寄生虫病、胃炎等。

(2)全身性疾病:

常见于甲状腺亢进、糖尿病等.

二、生活中的自救与互救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病症、危险和灾害,危及生命,学习一些救助知识,掌握一些必备的急救方法,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或将患者送往医院途中进行现场抢救,会大大减少危险的发生:

(一)常用急救技术

1、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

在一些意外事故(或急病)中致人呼吸和心跳骤停,现场急救中常用到这种方法,以争取宝贵的时间挽救生命,这是最基本、初步的急救方法,应该正确掌握。

心肺复苏术是心跳、呼吸停止的抢救方法,常用于电击伤、窒息和溺水、一氧化碳或药物中毒、大出血等引起的心跳、呼吸突然停止。

心肺复苏术方法有:

人工循环:

有心前区叩击术、胸外心脏按压、心内注射肾上腺素等方法,使患者心跳、血液循环得以恢复;

人工呼吸;

有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机等方法,使已停止呼吸的人维持肺内气体交换,逐步恢复自然呼吸。

复苏术成功的关键是行动迅速,技术熟练,决不可轻铁放弃抢救,当患者无呼吸有心跳时,只需进行人工呼吸操作,而心跳骤停后必须立即同时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和人工呼吸,使心脏尽快得到充分供氧。

同时,在急救中,应针对不同情况,注意实施对脑水肿的防治、纠正酸中毒、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有效循环量和预防感染等。

(1)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程序:

第一步:

开放气道

①判断有无意识,如有伤者头颈部受伤,不应随意搬动病人,以免以不正确的搬动而加重伤者颈部损伤造成高位截瘫。

②呼救:

当患者无意识,要请他人协助对患者施救,并拨打急救电话“120”、“999”.

③将伤者摆放仰卧体位(地面坚实平整、头部不可高于胸部):

先将两臂伸直放在头部上方,然后将两腿交叉放置,再用一只手托住病者的头后部和颈部,另一只手托住病者远端腋下,使病者于一整体翻转成仰卧位(图4—4)。

④开放气道的方法。

仰头举颏法是一手掌小鱼际下压病者前额使头后仰,另一手食、中指靠近颏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使其口微微张开,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颌角、耳垂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

此实施要在3~5s内完成,并在整个心肺复苏操作中保持气道通畅(图4-5)。

第二步:

人工呼吸

①判断有无自主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3~5s完成。

②如无自主呼吸,是先检查和清理口鼻内异物(污泥、假牙等),然后,再次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③如再无自主呼吸,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急救者一手压在患者前额上,并用拇指、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以防漏气),把口打开,盖上纱布,深吸一口气后,用双唇包住患者的口唇(以防漏气),然后缓慢持续地将气体吹入,此时要同观察患者的胸部膨起并随着气体的排出而下降,第一次吹气完毕后,应抬起嘴、放松手(放开伤员鼻孔),转头吸取新鲜空气后,再做下一次吹气,连续两次充分吹气.吹气频率为16~20次/min,每次吹气量为800mL(一般不超过1200mL)(图4—6).

●口对鼻吹气。

如遇到患者不能张口或口部严重损伤等情况,则可进行口对鼻吹气,急救者一只手需将患者下颌托起,闭合其口,吹气方法同口对口吹气。

●口对口鼻吹气。

适用于急救婴儿。

第三步:

人工循环

①判断有无脉搏。

用手指触摸病者颈动脉来判断(颈部气管与颈部肌肉的凹陷处),要求动作轻、5~10s内准确判定(微弱、不规则、缓慢、无等).

如果病者有脉搏而无呼吸,则只需进行人工呼吸,如摸不到脉搏,则可确定心跳停止.此时,应在开始两次吹气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②胸外心脏按压。

在胸骨的中1/3段与下1/3段的交界处,用定位手食指和中指沿丰患者靠近急救者一侧的肋弓下缘,向上滑行到两肋骨的汇合处,另一手的掌根平放并紧靠在定位手掌食指旁,然后再将定位手抬起,掌根放在另一手的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心和手指翘起离开胸壁(只有掌根触及),保证下压力量集中于胸骨上(图4—7、8)。

按压技术及要求

抢救者上半身前倾、两臂伸直、利用上体理和肩臂的力量向下垂直按压(不可偏向一侧和前后摇摆).

用力均匀,按压深度4~5㎝.

每次按压后要全部放松,使病者胸部恢复正常位,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放松时掌根不可离开胸壁,防止改变位置.

压速度60~80次/min(单人)。

表4—1 单人、双人操作现场心肺复苏术

操伤

单人

要求

双人

判断有无呼吸和心跳

清理阻塞物后,进行两次口对口吹气

看或用、皮肤感觉其呼吸,手摸动脉搏,检查心跳

同单人

 有脉搏、无呼吸:

进行的人工呼吸,并检测脉搏

以16~20次/min的频率吹气,保持气道通畅

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无脉搏:

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拨打急救热线“120”、“199"

以60~80次/min的频率按压15次,再做2次人工吹气,然后再重新定位进行胸外按压。

按15:

2比例反复进行4遍或1min后,检查脉搏和呼吸的恢复情况

一人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进行人工呼吸按压

按压频率为:

80~100次/min按压与吹气之比为5:

1

检查脉搏和呼吸的恢复情况

仍无呼吸和脉搏,则继续以15:

2的比例进行按压与吹气

以后每4~5min检查一次,检查时间一般不超过5s

吹气者负责检查颈动脉呼吸和观察瞳孔等

如有呼吸无脉搏,则只进行胸外按压

以60~80次min的频率按压,并密切监测呼吸

(2)注意事项:

①判断患者无呼吸后,即刻进行两次口对口吹气,如不成功,则应调整头部位置再进行两次吹气,仍不成功,则要清理阻塞物.

②有创伤的心肺复苏.在大出血致使心脏停搏的患者,应立即在止血后进行胸外按压,或止血、按压同时进行,并尽快送往医院;

对有颈椎、脊柱骨折的患者不得随意般动病人,如必须搬动患者,一定要按照颈椎、脊柱骨折病者的搬运方法进行,同时,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开放气道应采用托其颌而而不仰头的方法,使颈椎保持原位,不被牵动。

2、止血和包扎

(1)止血

人体受伤后大量出血将危及生命,应立即止血。

根据出血的部位可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两种,根据出血的性质分为毛细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的特点是血色,出血点在伤口的远心端,缓慢持续的向外流出,危险性较小,一般用加压止血法止血即可。

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色鲜红,出血点在伤口的近心端,成喷射状间歇性的流出,危险性较大,可很快因人血过多而造成急性贫血、血压降低、呼吸和心跳中枢麻痹而心跳停止.因此,必须立即进行止血和包扎,常采用指压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表4—2).

表4-2 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

出血性质

方法

操作

用具

毛细血管静脉小动脉出血

加压包扎法

在伤口处盖上消毒敷料,然后用绷带等包扎即可

有碎骨存在时,禁止使用

棉花团、纱布卷、毛巾、帽子、手绢、布条、绷带等

动脉出血

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将出血动脑的近心端,用力压向其相对的骨头,阻断血液来源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表4-3、图4-9)

每间隔30min左右放松一次,以免使股体坏死

手表等

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大动脑出血,不宜用加压包扎或指压法止血

缚扎点:

出血部的近心端,先要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和三角巾、毛巾等软物包垫好,将伤肢高抬,再扎上止血带,拧紧橡皮止血带(布制带用力勒紧打结后,在结内或结下穿一短棒绞紧至不流血为止,将棒捆定在肢体上),在带上写上时间(图4-10)

其松紧以伤口不流血为原则,上肢每隔20~30min、下肢每隔45~60min放松一次(放松1~3min),以免使肢体坏死,同时,密切观察伤肢血流循环情况

此法万不得已时方使用

三角由、毛巾等软物、橡皮带等有弹性的带子、手表,禁用电线、铁丝等无弹性物当止血带

加垫屈肢止血:

用于前臂或小腿出血时

有肘窝或膝窝放纱布等物品,屈曲关节,用绷带将屈曲的肢体紧紧缠起来

有骨折情况不能使用。

每间隔1h左右慢慢松开绷带一次,观察3~5min,以防肢体坏死

纱布垫、棉团、毛巾或衣物、绷带、手表等

止血带止血方法操作时应注意:

可能引起肢体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后遗症,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止血带必须缠在包扎布、毛巾的垫子上。

②上肢必须扎在上1/3处,下肢应扎在大腿中部。

③止血带止血在松开之前应用手指压迫止血,止血带松开1~3min之后,再在另一稍高平面处绑扎。

④伤重肢体已不能保留时,不必放松止血带,直到手术截肢

⑤上好止血带后,在伤者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时间,尽快送医院。

表4-3 手指压迫止血点

出血部位

止血点

备注

头部

脸部

耳屏前稍上方正对颌关节处(颞动脉)

下颌角前约半寸处(颌外动脉)

紧急使用,禁止两侧同时按压

头、颈大出血

颈部两侧动脉搏动处(颈总动脉,压向颈部)

腑下、肩、上肢

手部

锁骨上凹处动脉搏动处(锁骨下动脉)

手臂抬高、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搏劝点

(桡、尺动脉)

手、前臂、上肢下部

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肱二头肌内侧沟处(肱动脉)

大小腿、脚部

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大腿根处强大搏动点(股动脉)

足部

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

(2)包扎:

有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的作用,是损伤急救的主要技术之一。

包扎常和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等,现场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也可用毛巾、衣物等代替。

包扎动作力求熟练、柔软,松紧应适宜,也不要在伤口上打结,不要过紧或过松,对露出的末端(如指头)要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其方法有:

①环形包扎法。

常用于肢体较小的部位的包扎,或用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终结.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在伤口之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圈后,再将带头和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3~4圈即可(图4—11)。

②螺旋包扎法。

绷带斜行缠绕,每圈压着前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此法多用于肢体差不多粗细的部位(图4—12)。

骨折固定包扎

先救命后的治疗的原则:

心肺复苏、对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包扎,再固定骨折部位。

大、小腿和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不要随意移动伤员。

先固定骨折上端,后固定骨折下端。

固定材料不能直接与皮肤接触,应先用棉花等软物品垫好,尤其是突出部和夹板两头更要垫好.

夹板要固定整个伤肢.

应露出指头,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有青白、发冷、麻木等情况,要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禁止用水冲洗开放性骨折伤口部。

固定材料:

木板、树棍枝、画报、竹条等。

③反折螺旋包扎法:

做螺旋包扎时,用一拇指压住绷带上方,将其反折同下,压住前一圈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图4—13)。

(二)常见疾病和灾害的自救和互救

1、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心肌梗塞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冠心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因有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

心肌梗塞的急救和预防

急救:

就地抢救,约50%~60%的患者在1h内死亡。

实施心肺复苏操作。

家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如硝酸甘油、氧气袋等。

卧床安静休息,解除焦虑.

给氧:

止痛(用药);

抓紧送医院。

预防:

戒烟、可适量饮一点葡萄酒;

冬季保暖;

控制情绪,勿激动,心宽;

多吃水果、蔬菜和鱼;

进行游泳、步行等有氧锻炼。

如何判定确系发生了心肌梗塞,是挽救心肌梗塞患者生命的关键,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前约80%的病人会有先兆表现,即在发病前数日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等症状,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

(1)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向左肩臂或其他各处放射,持续时间较长,服用硝酸甘油片后多不能缓解,伴大汗、恐惧。

(2)剧烈时常伴有频繁恶心、呕吐和腹胀.

(3)疼痛发生后24~48h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发热和心动过速.

(4)大部分病人伴有心律失常、血压下降.

高血压的急救和预防

血压在20/12kPa(150/90mmHg)左右,且时高时低,可选择非药物治疗:

减肥一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甜食,多吃蔬菜、水果、鱼和低盐(盐摄入量5g/d)。

戒烟和酒、不喝茶或喝清淡的绿茶。

劳逸结合、心情舒畅。

血压在24/13.3kPa(180/100mmHg)时,应口服降压药。

一旦服药,就要坚持每天服药,否则,血压又会升高,损害心、脑、肾等器官,使治疗难度加大。

高压病人注意:

夏季要补水,冬季要保暖,保证睡眠,不要过猛低头、弯腰及用力憋气。

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是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

2、高血压

高血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血压标准,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8。

7kPa(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12。

7kPa(95mmHg)既为高血压,上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的生命.因此,要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根据高血压的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的病因不明了,却占高血压病人的95%以上,且大多数病人有家庭遗传史;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因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病因明确.多数高血压病人常引起心、脑、肾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要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3、中风的预防和急救

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卒中。

此病起病急,病死和病残率高,抢救不得法更会加重病情。

中风可分为脑溢血和脑血栓形成两种,其中脑溢血多发生在情绪激动、饮酒过量、劳累过度后,尤其在白天活动时,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脑血管破裂,一般发病前少数人有头晕、头痛、鼻出血等先兆.

(1)急救:

病人必须绝对安静卧床(脑溢血病人头部须垫高,并放置冰袋),松开领口,头和身体偏向一侧,防止口水等分泌物流入气管,保持呼吸道畅通,急送医院治疗。

搬动时要注意头部的稳定.

(2)预防:

①注意对危险因素的控制,防动脉粥样硬化,低脂饮食。

②对有先兆或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人,需入院检查,以便发现梗塞区,及时进行治疗。

③有脑梗塞、脑血栓病史的患者,如栓子为源未消除(各种心脏病),半数以上的患者可复发,再发病的死亡率很高,后遗症也很重,故消除血栓来源很重要。

4、火灾的逃生自救

(1)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生命是最重要的。

(2)简易防护,不可缺少。

家居、宿舍及公共场所应备有防烟而罩,其他最简易的方法可用毛巾、口罩捂住口鼻,用水浇身,匍匐前进(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风较高部位,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

(3)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也可利用身边的绳索、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米的楼层脱离险境。

(4)当机立断,快速离散。

受到火势威胁时, 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去,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