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冲刺卷一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5411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冲刺卷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模拟冲刺卷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模拟冲刺卷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模拟冲刺卷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模拟冲刺卷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冲刺卷一Word文件下载.docx

《模拟冲刺卷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冲刺卷一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冲刺卷一Word文件下载.docx

2.常州籍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认为,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者也”。

下列史实与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

3.“冠军”的典故源自霍去病。

十七岁时,他在反击匈奴的战斗中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

给他这一封号的是(  )

A.齐桓公B.孝文帝C.晋文公D.汉武帝

D 

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故选D。

4.花花绿绿的钞票在不同人的眼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含义。

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你要收藏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应该是(  )

A.交子B.会子C.美元D.欧元

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下列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主张师夷长技B.反对闭关自守

C.抗击外来侵略D.加强中央集权

C

6.黄维一家人在1892年从乡下到武汉做生意,6年后他们可能会遇到下列哪种情况(  )

A.火烧圆明园正在发生

B.洪秀全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C.儿子在一家日本工厂打工

D.八国联军侵华

C 

1892+6=1898,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而A项发生在1860年,B项是在1853年,D项发生在1900年。

故选C。

7.鲁迅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子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子上的一鞭,由此中国开始了(  )

A.变法维新运动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B 

8.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的目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宣传维新变法

C.“自强”“求富”D.推翻清朝统治

A

9.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

他的主要革命活动不包括(  )

A.创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创建黄埔军校

D.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是蒋介石,而不是孙中山。

10.据报道,市委宣传部将举办一项大型纪念活动,该活动从瑞金出发途经遵义等地,最终到达陕北。

请你给这次活动主题一个最贴切的命名(  )

A.重走长征路B.可爱的陕北我的家

C.难忘的旅程D.红色的土地

11.“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

”这条“路子”是指(  )

A.走向世界舞台,中国重返联合国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科技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D.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2.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评价中国改革说:

“(邓小平)改革改变了中国社会,最显著的成功是在农村,农民现在可以将他们的收成的一部分在市场上公开出售。

”这项“成功”是指(  )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13.“在吸收全体成年男子公民参加,每年约集会40次的公民大会上,人们就重大问题进行辩论和投票。

最下层的鞋匠和最富有的贵族同样享有在议会表态、投票和任职的权力。

”这一情境应发生在(  )

A.古代雅典B.古巴比伦

C.古代罗马D.古代日本

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古代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以下属于古代希腊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的遗产的是(  )

①雅典民主政治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荷马史诗》 ④爱琴文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15.“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会拥有大量土地,在政治上与王权分庭抗礼,思想文化上处于垄断地位。

”与上述历史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

A.亚历山大东征B.丕平献土

C.穆罕默德传教D.拜占庭帝国灭亡

16.莎士比亚说过: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他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

A.理性主义B.启蒙运动

C.人文主义D.民主共和

莎士比亚这段话是对人的赞美,说明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了人自身的价值、人的作用,宣扬的是人文主义。

1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

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大力发展教育

C.提倡文明开化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俄国改革中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日本明治维新中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两国都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18.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因为伏尔泰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

B.开辟新航路的探险者

C.英国宪章运动的发起者

D.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19.“弱国无外交”,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

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是(  )

A.中国赔款白银二亿两

B.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遵守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20.“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英法绥靖政策

21.如果你要了解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历史,需要查找的文献是(  )

A.托尔斯泰的作品B.《慕尼黑协定》

C.《凡尔赛和约》D.“马歇尔计划”

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历史”,分析各个选项,容易作出判断。

22.面对复杂的叙利亚危机,中国和俄罗斯在去年10月4日和今年2月4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上,连续动用否决权,否决西方国家的议案。

决定建立“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B.雅尔塔会议

C.华盛顿会议D.慕尼黑会议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

C.凡尔赛体系

D.华盛顿体系

24.中国海尔集团在世界许多国家设立分公司。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B.经济单一化

C.生产集中化D.生产自动化

25.如今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主要与下列的哪项技术密切相关(  )

A.原子能B.生物工程

C.航天技术D.计算机网络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的看来,科举制在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上,始终具有选拔人才和控制人才的功能,只不过二者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唐宋时期科举考试确实为社会选拔了一大批国家的栋梁之才。

……随着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控制功能的日益突显,选拔人才的功能相对减弱,最终科举考试也就因此失去了选拔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功用而走向了穷途末路。

——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

材料二 (中国)如今被那些世界魔王英、俄、法、德等强国,看得眼红了,谁都想蚕食鲸吞起来。

……不就是害在那班帝王,只顾一时的安稳,不顾万世的祸害,造出“科名”(科举)二字,把全国人民的心都蒙了……凭着人欲杀欲割,一味不疼不痒了。

——曾朴《孽海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在唐宋时期的主要功能。

其中所述的“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明清时期在政治上突出的表现有哪些?

明清科举制与隋唐相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说明清末科举制走向尽头的原因。

(10分)

选拔人才的功能为主。

明朝废除丞相;

清朝设立军机处。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的选拔人才功能减弱,控制功能增强。

科举制失去了选拔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功用。

(2)概括《孽海花》对科举制的看法。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其看法的认识。

(4分)

《孽海花》认为科举制麻痹了全国人民,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而无力抵抗的原因。

认识:

《孽海花》的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言之有理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

近代社会的变革,不论是对外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还是对内的维新、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中国近代以来的

 

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

材料中所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5分)

主题:

反帝反封建;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或独立、民主、富强)。

标志:

五四运动。

(2)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变革?

最终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变革: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联邦军队的胜利保存了美国的统一,也给了联邦政府以足够的权力废除奴隶制。

右图中新获得解放的人们欢庆林肯总统的《解放宣言》,从他们曾被奴役的地方离开,林肯的宣言正贴在车厢的一旁。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大都市崛起,摩天大楼矗立,贫民窟相伴而生。

……以私人垄断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在美国最后确立。

美国学者查尔斯·

卡尔洪认为:

这个进程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延续至1990年以后。

——余志森《美国通史——崛起和扩张的年代》

材料三 在美国已经崛起为经济大国后,继续发展和完善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经济机制。

……20世纪是有“崛起”中大国的,德国、日本、苏联都是,但是它们在“崛起”后的发展道路发生了曲折。

……葡、西、荷、法、英、德几个欧洲国家都有它崛起的时代界标,重新崛起尚待时日。

……在当今世界,够得上正在崛起的重要大国恐怕只有中国和印度。

——黄安年《美国的崛起与发展》

(1)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反映的状况与当时经济领域的哪一场革命有关?

(2分)

事件:

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

(2)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上述因素对美国“崛起”产生的作用。

内战的胜利废除了黑奴制度;

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垄断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3)材料三中所说的“经济机制”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建立的?

德日和苏联在“崛起”后的发展道路发生的“曲折”分别是指什么?

罗斯福新政。

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苏联解体。

(4)20世纪下半期葡、西、荷、法、英、德等欧洲国家为实现“重新崛起”采用了什么方式?

方式:

欧洲联合(或欧洲一体化)。

(5)中、印两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相似的发展经济的措施?

措施:

实行五年计划;

建立工业体系;

引进、吸收先进科学技术。

29.阅读下列材料:

习近平同志2012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也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党的代表大会是哪次?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中共七大。

(2)“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

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请结合所学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以论证上述观点。

正:

中国革命道路的确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反: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3)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最大实际即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奋斗目标是什么?

基本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奋斗目标: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