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含煤地层与煤层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5185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含煤地层与煤层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含煤地层与煤层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含煤地层与煤层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含煤地层与煤层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含煤地层与煤层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含煤地层与煤层Word下载.docx

《三含煤地层与煤层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含煤地层与煤层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含煤地层与煤层Word下载.docx

(一)石炭纪含煤地层-组(Cyb)

我省的石炭系与华北其它地区一样,缺失下石炭世地层,只发育上石炭世组。

主要是一套陆表海碳酸盐台地与泻湖、堡岛体系相交替的含煤沉积建造。

沉积厚度差别较大,一般总厚8~60m。

在鲁西广泛分布,多被上覆地层所掩盖,仅有、新汶等地有出露。

现叙述如下:

主要由紫色、黄绿色泥岩、页岩为主,夹铝质页岩、铝土矿,底部常具不规则铁矿层,上部偶夹黄灰色砂岩,局部含薄煤层。

以奥系古风化界面为界,与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同时由于该古风化的剥蚀面凹凸不平,致使本组沉积厚度各地变化较大,有时即使在同一煤田,其厚度也同样不稳定,一般厚为8~60m。

沂沭断裂带以西的组厚度自西向东和向东北、东南有增厚之趋势。

而且本组底部普遍发育有紫色铁质泥岩(式铁矿层)、黄灰-灰白色铝土质泥岩、高岭石粘土岩,及青灰-灰白色铝土岩(G层铝土岩),将这段铁铝岩系称湖田段。

局部地区(枣庄、新汶、沾化一带)湖田段之上的碎屑岩变薄或尖灭,湖田段即相当于组,自南向北时代由老至新。

与下伏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接触,顶以组最底部一层稳定分布的灰岩(草埠沟灰岩或徐家庄灰岩)之底为界与之整合接触。

常见植物化石有:

Linopterisbrong-niartii,Neuropterisgigantea,Bergeria等。

属晚石炭世。

主要矿产有铝土矿、硬质耐火粘土矿、G层铝土岩中伴生镓元素。

(二)二叠纪含煤地层

我省的二叠纪含煤地层有早二叠世组、组、石盒子组中下部地层。

图3.1.2省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

1、组(C-Pyt)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横向分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厚约150m~180m,是我省的重要含煤地层。

岩性主要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夹砂岩、多层灰岩和煤层(或煤线)组成的多个旋回层。

以灰岩为该组主要特征。

底以首次出现的一层稳定分布灰岩(草埠沟灰岩或徐家庄灰岩)底面为界,与下伏组整合接触;

顶以最上一层灰岩结束为界,与上覆组整合接触。

属石炭-二叠纪,为月门沟群中部地层。

含煤8~20层,多为薄煤层,单层厚度一般小于2m。

石灰岩层数各地不一,所夹岩性也有变化。

在汶泗、蒙山断层以北地区、章丘、黄、长清、肥城、莱芜、新汶等煤田及济阳坳陷(胜利油田),组灰岩一般6~8层,即草灰(L1)、徐灰(L2-3)、徐上灰(L4)、五灰(L5)、四灰(L6)、三灰(L8)、二灰(L11)、一灰(L13),但各煤田称呼不一。

其中以徐灰、四灰、二灰、一灰较稳定,厚度以四灰最大,一般3~4m,与南部十灰相对比,一、二灰一般为1~2m,一灰可与南部三灰相对比。

最下一层灰岩称草埠沟灰岩(简称“草灰”,编号L1),质不纯,不稳定。

徐家庄灰岩(简称“徐灰”),常分2层:

下分层即为徐灰(L2-3),厚度较大(一般3~5m,最厚达9m),横向分布稳定,富含燧石结核,是最重要的标志层之一;

上分层(L4)称“徐上灰”,在地区也有称“无名灰岩”、“南定灰岩”、“万山庄灰岩”的,不含燧石结核,厚度变化大,在小围,可由数十厘米增至数米。

在鲁南及鲁西南地区形成煤层和灰岩层数较多,但可采煤层厚度小;

鲁中的新汶、莱芜、肥城及、章丘、黄等煤田,煤层和灰岩的层数较少,但可采煤层厚度一般较大。

在汶泗、蒙山断层以南的鲁南及鲁西南地区,组含灰岩13~15层,以十四灰(L2)、十灰(L6、G层灰岩)、三灰(L13、L层灰岩)最稳定,厚度大,十四灰与北部的“徐灰”大致相当,一般3~6m,是良好的标志层;

其次,十二灰(L4)、九灰(L7)、八灰(L8、H层灰岩)、五灰(L11、K层灰岩)也较稳定,厚度较小,多为1~3m,但八灰在某些区域厚度也较大。

最下一层灰岩十五灰(L1),与北部的“草灰”相当,横向不稳定,常沉缺,一般3~5m,滕县、枣煤田多为5~10m,在煤田多在10m以上,最厚达20m;

十三灰(L3)厚度变化较大,常相变为钙质泥岩,或与其下的十四灰(L2)合并。

其它灰岩,不太稳定,厚度较小,可做为对比的辅助标志。

自东向西,灰岩由少至多,煤层数由多至少,但东部的煤层薄而不稳定,可采性不高,而西部的煤层质地好,是重要煤炭基地。

总的变化趋势是:

灰岩层数越多,泥岩、页岩增多,而砂岩减少,煤层数减少,但单层厚度增加,可采性较高。

下部的灰岩,经镜下鉴定,多为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富含蜒、有孔虫、牙形剌、腕足、珊瑚、苔藓虫等多门类动物化石。

在露头剖面的徐灰中,还见有典型的丘状层理和大小不一的各类生物碎屑的混杂堆积。

生物化石非常丰富,既有海相的蜒类、腕足类、珊瑚、头足类、腹足类,又有陆相植物。

据生物组合,该组属晚石炭世达拉期至早二叠世马平期。

该组正层型剖面在省市西铭七里沟。

省组次层型由2条剖面组成。

①市昆仑镇东万山剖面(117°

56′00″,36°

31′50″);

②市山头镇八峪剖面(117°

52′30″,36°

28′30″;

煤田地质局志敏、汉男等,1975,编著者据牛保祥等1985年资料补充)。

(山头镇八峪剖面)

上覆地层:

组深灰—黑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含菱铁矿结核15.7m

——————整合——————

总厚度179.3m

23.灰色厚度含泥质灰岩(L层灰岩)。

类:

Triticitesboshanensis,T.subnathorsti,T.parvulus,Boultoniawillsi,B.sp.nov.,Schubertellasp.nov.,Schwagerinacf.leei;

腕足类:

Choristitespavlovi,Dictyoclostustaiyuanfuensis,D.uralicus,Eomarginiferapusilla,E.longisipinavar.lobbata,Brachythyrissp.,Linoproductuscf.simenensis,Rugosochonetessp.,Schuchertellasp.;

珊瑚:

Lophocarinophyllumsp.;

腹足类:

Angyomphalus(?

)sp.

0.8m

22.灰色砂质泥岩,底部为一层细砂岩,顶部为一煤线

1.1m

21.下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夹煤线,中、上部为灰—深灰色泥质粉砂岩

27.7m

20.灰色砂质泥岩,中部夹泥灰岩小凸镜体,顶部为煤线

11.0m

19.灰—深色厚层灰岩(K层灰岩)。

Triticitespygmaeus,T.sp.,T.cf.subnathofeni,T.subnathorsti,Rugosofusulinacomplicata,R.intermedia,R.complicata,Pseudoschwagerinasp.,P.gerontica,Schwagerinarichthofeni,S.verneuililevidensis(?

),S.expansa,S.exiqua,S.pseudopointeli,Quasifusulinacf.arca,Q.cayeuxi,.longissima,Q.arca;

Choristitespaulovi,Eomarginiferapusilla,E.longispinavar.lobata,Buxtoniasp.;

Lophocarinophyllumsp.

2.2m

18.灰色砂质页岩。

产植物:

Neuropterisovata,Sphenophyllumoblongifolium,Cordaitesborassifolia,C.principalis,Annulariastellata,Tsriopterissp.,Sphenopterissp.,Pecopterissp.,Calamitessp.

10.3m

17.黄—黄绿色厚层细砂岩,底部为一层含钙很高的钙质砂岩

7.1m

16.灰—灰黑色页岩,下部夹煤线

5.5m

15.灰色厚层生物灰岩(H层灰岩)。

Schwagerinarichthofenivar.speciosa,S.cf.nathorsti,S.leei,S.japonica,S.nathorsti,Quasifusulinacayeuxi,Triticitesshandongensis,Schubertellasp.;

Eomarginiferalongispinavar.lobata;

头足类:

Domatocerassp.

1.0m

14.灰—深灰色砂质页岩,底部夹—煤层。

Neuropterisovata,Pecopterishemiterioides,Sphenphyllumoblongifolium,S.cf.thonii,Tingiahamaguchii,sphenopterissp.,Annulariaspp.,Cladophlebissp.

10.8m

13.深灰色厚层灰岩(G层灰岩)。

Boultoniasp.,Pseudoschwagerinasp.,P.uddeniSchwagerinaexpansa,S.vulgarisvar.fusiformis,S.hangzhouensis,S.pseudocervicalis,S.richthofenispeciosa,S.leei,S.nathorstilaxa,Rugosofusulinacomplicata,R.cf.sparivoluta,R.valida;

Dictyoclostustaiyuanfuensis,D.uralicus,Choristitespavlovi,Derbyiasp.;

Lophocarin-ophyllumsp.,Pseudozaphrentoidessp.;

Bellerophonsp.

1.9m

(大昆仑镇东万山剖面)

12.黄灰—灰白色薄层细砂岩。

Neuropterissp

.4.0m

11.下部为黄灰色泥岩,中部为紫灰色页岩夹细砂岩,上部为黄灰色页岩。

产植物Annulariastellata,Cordaitesschenkii,Neuropteriscf.ovata,Sphenophyllumsp.,Taeniopterissp.,Calamitessp.

13.0m

10.灰色泥岩夹黑色泥岩,顶、底泥质粉砂岩。

Neuropterisovata,Annulariasp.,Sphenophyllumsp.,Sphenopterissp.,Calamitessp.

8.6m

9.浅灰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交错层发育,顶部夹钙质砂岩凸镜体

8.浅灰—灰色中厚层细砂岩,交错层理发育

4.0m

7.下部为黑灰色砂质页岩;

上部为灰色砂质泥岩,含菱铁质结核。

顶、底各夹一煤线

9.6m

6.灰—浅灰色厚层粉砂岩,钙泥质胶结

5.灰、黄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含菱铁质结核,顶部夹一煤线。

Stigmariasp.

21.5m

4.黄—黄灰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1.3m

3.灰色厚层灰岩(南定灰岩)。

Fusulinacf.konnoi,F.konnoi(?

),F.uitinensis,Pseudostaffellasphaeroidea,P.cuboides,P.khtunensis,Ozawainellaturgida;

Choristitessp.

9.7m

2.黄灰—灰白色泥岩,底部夹一薄层灰岩及一层煤线

6.1m

1.深灰色含燧石灰岩(徐家庄灰岩)。

Fusulinaquasicylindrica,F.pseudokonnoilonga,F.pseudonytvica,F.bocki,F.cylindrica,F.panouensis,F.paseudokonnoi,F.konnoi,F.ulitinensis,F.quasifusulinoides,F.rauserae,Fusulinellapseudobocki,F.provecta,Pseudostaffellasphaeroidea,P.cuboides,P.sphaeroidea,P.khotunensis,P.subquadrata,P.kremsi,Ozawainellavoxhgalica,O.angulata,O.turgida,O.magna,O.stellae,O.tingiminima,Schubertellavozhgalica,O.angulata,Oturida,O.magna,O.stellae,O.tingiminima,Schubertellaobscura,S.elongata,S.lataelliptica,Taitzehoellataitzehoensis,Millerellasp.;

有孔虫:

Endothyrasp.9.2m

下伏地层:

组黄灰色钙质泥岩,见有大量钙质结核5.2m

2、组(Pys)

与组为连续沉积,局部可见冲刷接触。

主要为灰到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和灰白、灰黄、黄绿色砂岩组成的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含煤地层,厚度73~136m,一般厚100m左右,含煤2~4层,由新到老为1~4煤层,1~2层达可采厚度,即2煤层和3煤层(新汶、莱芜称4煤层),是晚古生带最重要的含煤地层之一。

底以组顶部灰岩顶面为界,顶以泥岩基本结束、黄绿色长石石英砂岩大量出现为界,与下伏组、上覆石盒子组均为整合接触。

为月门沟群上部地层。

属早二叠世栖霞期。

组上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夹中、细砂岩,局部有灰绿色粗砂岩,含不稳定的薄煤层(1煤);

中、下部以中、细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粉砂岩,以交错层理为主,次为斜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常有泥岩、粉砂岩包裹体,含2、3(3上、3下)煤层,2煤层在各煤田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

3煤层属稳定、较稳定的中厚~厚煤层,分布广、厚度大,除北部的、章丘、黄煤田东部较薄(0~1.42m)外,往南逐渐变厚,到鲁西南的巨野、兖州、煤田最大厚度达到9.43~17.95m,是我省最主要的可采煤层。

3煤层底部至组底部,岩石颗粒变细、泥质增多,具波状、混浊状层理,见底栖动物通道,属海退沉积。

设组正层型剖面在省市晋祠柳子沟北岔沟。

省该组次层型位于市八陡镇东黑山(即黑山)(117°

55′20″,36°

27′30″;

据煤田地质局志敏、汉男等,1974)。

石盒子组黑山段黄绿色厚—巨厚层粗粒长石石英砂岩6.6m

组总厚度136.3m

20.灰—灰黑色泥岩,顶、底均夹煤线。

Emplectopteridiumalatum,Callipteridium(?

)sp.,Pecopteriscf.arcuata,Lepidostrobophyllumsp.,Lepidostrobussp.,Carpolithussp.1.3m

19.黄绿色粉砂岩,底部为细砂岩4.6m

18.黄绿色厚层粗粒石英砂岩,颗粒下粗上细3.1m

17.黄绿色粉砂岩夹少量泥岩,底部与细砂岩互层。

顶部有一薄层碳质泥岩。

Pecopterisfeminaeformis,Sphenophyllumverticilatum,Fascipterisrobusta8.8m

16.灰色泥岩,夹三条煤线1.9m

15.黄绿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4.2m

14.黄绿色细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5.4m

13.灰、灰绿色砂质页岩夹粉砂岩及细砂岩透镜体。

Emplectopteristriangularis,?

Emplectopteridiumalatum,Lobatannularia(?

)sinensis,Pecopterissinobaltannetii20.9m

12.黄绿、灰绿色厚层—巨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具交错层理12.5m

11.黄绿色泥质粉砂岩,顶部为深灰色细砂岩。

Alethopterisnorinii,Taeniopterismultinervis,Sphenopterisoblongifolium,Calamitessp.7.7m

10.灰、灰绿色粉砂岩及细砂岩,中部夹泥岩及煤线5.8m

9.深灰—黑灰色泥岩,夹菱铁质结核和条带,底为一煤线5.2m

8.黄绿色、灰色细砂岩及粉砂岩4.9m

7.深灰—黑灰色泥岩,含菱铁质结核8.8m

6.灰黑色页岩,底部夹煤线,顶为一层中粒砂岩。

Calamitescf.cistii2.9m

5.暗灰色砂质页岩2.3m

4.灰绿色细砂岩。

Cathaysiopteriswhitei,Annulariastellata,Cordaitesschenkii,C.principalis,Alethopterissp.,Calamitessp.3.9m

3.灰黑色、灰色粉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10.2m

2.灰一灰黑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北岔沟砂岩),底部层面凹凸不平,具冲刷构造6.2m

1.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含菱铁矿结核,产腕足类:

Dictyoclostustaiyuanfuensis;

双壳类:

Streblochondriasp.15.7m

组灰色厚层含泥质灰岩0.8m

3、石盒子组(Ps)

石盒子组在岩性上主要是一套以黄绿、灰绿色砂岩、紫红、灰紫色泥岩夹铝土岩、灰黑色页岩及煤线组成。

底以泥岩基本结束,黄绿色砂岩大量出现为界,与下伏组为连续沉积,与之整合接触,顶以石千峰群底部紫色砂砾岩底面为界,与之平行不整合、局部不整合接触。

各地发育不均匀,鲁中北部的、章丘一带发育最全,是当时的沉降中心,厚度最大,为588m,向四周遭受剥蚀,新汶剥蚀最严重,最大残厚仅55m。

其他地区遭受剥蚀,一般只保存到万山段,厚度变化较大、相差悬殊。

黄及鲁中的莱芜等煤田,厚度多在100m以上;

鲁南及鲁西南诸煤田较薄,一般150m左右,有时可达160m。

具有东北厚、向西南变薄的趋势,其厚度变化主要受组砂岩,尤其是3下煤与3上煤之间砂岩及3上煤顶板砂岩的制约,若该砂体增厚,则组厚度增大,而石盒子组厚度变薄;

反之,组厚度变薄,石盒子组厚度增大,这也说明组与石盒子组的分界面,是一种穿时的界面。

石盒子组底部砂岩,为河流相沉积,横向极不稳定,因此,各地区石盒子组底界砂岩,都是一系列穿时的砂体,其底界面大致由北或东北向西南抬升。

由下向上沉积物粒度愈来愈细,紫色愈来愈多。

总体上可分为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砂岩→泥岩夹粉砂岩两大沉积旋回,主要是河湖相沉积,但孝妇河段的中上部夹有十多米深灰色至黑色泥岩,含腕足类化石(Lingulasp.),应属于海湾沉积。

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不含可采煤层,仅见有薄煤线。

仅在鲁南的滕县、台、枣、等煤田,下部万山段含1~3层薄的柴煤,局部达可采,因变质程度低故称“柴煤”,有铝土岩可供开采利用。

据生物组合对比,该组为早二叠世茅口期至晚二叠世龙潭期。

根据岩性,由老而新分为黑山段、万山段、奎山段、孝妇河段4个段。

(1)黑山段(Psh)

由黄绿、灰绿色砂岩、粉砂岩和杂色粘土岩组成,局部夹灰黑色泥岩和煤线或薄煤层,不含可采煤层。

底以泥岩基本结束、黄绿色砂岩大量出现为界,顶以灰、白、紫等杂色铁铝质泥岩之底面为界。

北部、章丘、肥城等地砂岩含量高,粘土岩含量少;

南部、枣庄一带,粘土岩含量增加,碎屑岩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

以黄绿、灰绿色为主,上部开始出现紫色。

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地层小区厚20~100m,自西向东厚度增加,-地层小区厚43~86m,厚度小于章丘、等地。

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主要有:

Pecopteristaiyuannsis,P.arcuata,Tingiapartita,Emplectopteristriangularis,Taeniopteris等。

据生物组合,属早二叠世茅口期。

(2)万山段(Psw)

主要由黄绿、灰白色厚层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夹黄绿、紫色泥质粉砂岩、泥岩及铝土岩,下部夹煤线或不稳定薄的柴煤层。

以杂色泥岩增多而区别于上、下以砂岩为特征的两个段。

底以杂色泥(页)岩底面为界,顶以奎山段灰白色厚层粗粒石英砂岩底面为界。

地层厚度变化较大。

鲁中北部、章丘等煤田较厚为140~250m,向南逐渐变薄,到滕县、枣庄、煤田,一般为40~50m,新汶、莱芜一带遭受剥蚀,残厚20~55m。

鲁中及鲁西南的大部分煤田,一般不含煤,只夹不稳定煤线,而鲁南的台、枣、和鲁西南的滕县煤田,含柴煤1~3层,局部达可采。

鲁中诸煤田以碎屑岩为主,而鲁南、鲁西南各煤田,则以泥质岩类为主。

该段底部杂色铁铝质泥岩和铝土岩,在区域上常相变为紫红色铁铝质泥岩。

该层铝土岩呈青灰色或鸭蛋绿色,风化后为褐黄色,致密较坚硬,偶见鲕状结构,横向很稳定,厚度变化较大,煤田较纯而厚,可达6m多,到鲁西南和鲁南地区,较纯铝土岩很少,而且很薄,多变为铝质泥岩,其岩芯很难肉眼识别,但物性特征仍很明显,物探测井解释能确定其厚度及层位,因此,该铝土岩层位稳定,是区域划分对比的良好标志层,具有较好的等时含义。

据前人研究,此铝土岩属湖相沉积,在最发育,称“B层”铝土岩,在省为紫斑铝土质页岩,又称桃花页岩。

、莱芜、章丘等煤田,在该段上部有一层铝土质页岩,在区域上则称“A0层”铝土岩,厚1~3m,质不纯,含泥质、铁质较高,风化后,外表结一层深褐色铁质壳。

区域上不稳定,可作为小围对比标志层。

除鲁中北部的、章丘、莱芜煤田有分布外,其它煤田均相变为铝质泥岩。

因此,只能做为地区性辅助标志。

它可与、开平等煤田的A层铝土岩进行层位对比,与的桃花泥岩、的大紫泥岩层位相当。

故将上部的这层铝土岩,统称“B层”铝土岩。

含丰富植物化石,与黑山段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大羽羊齿类的发育,裸子植物银杏类Rhipidopsis,Psygmophyllum等出现,主要有Pecopterisorientalis,Lepido-strobophyllu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