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用书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4729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用书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用书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用书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用书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用书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用书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用书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用书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用书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增大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改变压强

平衡不移动

温度

升高温度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催化剂

同等程度改变v(正)、v(逆),平衡不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4.充入惰性气体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条件

[应用体验]

1.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平衡

取两试管各加入5mL0.1mol/L的K2Cr2O7溶液。

(1)向1号试管中加入几滴浓H2SO4,橙色________,说明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向2号试管中加入几滴浓NaOH溶液,橙色________,说明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提示] 

(1)变深 逆反应 

(2)变为黄色 正反应

2.将充入NO2的球放入热水,颜色变化为________,放入冰水中颜色变化为________,说明2NO2(g)N2O4(g)的ΔH________0。

[提示] 红棕色变深 红棕色变浅 <

[考点多维探究]

角度1 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

1.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甲:

A(g)+B(g)C(g) ΔH<

乙:

A(s)+B(g)C(g) ΔH<

丙:

A(g)+B(g)2C(g) ΔH>

达到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升温,平衡移动方向分别为(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此时反应体系的温度均比原来________(填“高”或“低”)。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分别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加压,使体系体积缩小为原来的

①平衡移动方向(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②设压缩之前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压缩后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则p甲与p′甲,p乙与p′乙,p丙与p′丙的关系分别为

(3)恒温恒压充入氖气,平衡移动方向(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答案] 

(1)向左 向左 向右 高 减小 减小 不变

(2)①向右 不移动 不移动 ②p甲<

p′甲<

2p甲 p′乙=2p乙 p′丙=2p丙

(3)向左 不移动 不移动

2.(2017·

武汉模拟)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

37742199】

A.20~30min时温度、压强不变,40min时温度不变,增大压强

B.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

(L·

s)-1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20~40min时该反应的环境温度不变

D [第30min浓度突然减小,说明此时应为增大容器体积,减小压强;

第40min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且平衡向左移动,说明此时反应温度升高,A错误;

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133mol·

s)-1,B错误;

由A、B、C三种物质单位时间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可知反应方程式中的x=1,而第40min时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C错误;

20~40min时该平衡没有移动,故反应温度没有改变,D正确。

]

分析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注意事项

(1)平衡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消除外界条件的变化。

(2)不要把v(正)增大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起来,只有v(正)>

v(逆)时,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4)对于缩小体积增大压强,不管是否移动,各成分的浓度均增大,但增大的倍数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角度2 外界条件对转化率或产率的影响

3.(2017·

成都模拟)工业上采取下列方法消除NO2污染:

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却使水液化可提高NO2的平衡转化率

B.提高反应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C.缩小容器的体积,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小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NO2的平衡转化率

A [选项A,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正确;

选项B,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错误;

选项C,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错误;

选项D,使用催化剂对平衡的移动无影响,错误。

4.(2015·

全国卷Ⅱ节选)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2

③CO2(g)+H2(g)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2)合成气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___,其判断理由是

图2

[解析] 

(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书写要求可知,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c(CH3OH)/[c(CO)·

c2(H2)]。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故曲线a符合要求。

(2)由图2可知,压强一定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原因是反应①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③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又使产生CO的量增大,而总结果是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

反应①的正反应为气体总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而反应③为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的影响,因此增大压强时,CO的转化率提高,故压强p1、p2、p3的关系为p1<p2<p3。

[答案] 

(1)K=

[或Kp=

] a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数值应随温度升高而变小

(2)减小 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

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使产生CO的量增大;

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

p3>p2>p1 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

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

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5.(2016·

全国甲卷节选)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3H6(g)+NH3(g)+

O2(g)===C3H3N(g)+3H2O(g) ΔH=-515kJ·

mol-1

②C3H6(g)+O2(g)===C3H4O(g)+H2O(g) ΔH=-353kJ·

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

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

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

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选,填字母)。

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

图(a)            图(b)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

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________,理由是

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________。

[解析] 

(1)由于反应①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放热反应,降温、减压均有利于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

有机反应中要提高某反应的选择性,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2)由于反应①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右移,丙烯腈的平衡产率应增大,因此图(a)中460℃以下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反应的活化能不受温度的影响,故当温度高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催化剂活性降低和副反应增多。

(3)由图(b)可知,当n(氨)/n(丙烯)=1时,丙烯腈的产率最高,而丙烯醛的产率已趋近于0,如果n(氨)/n(丙烯)再增大,丙烯腈的产率反而降低,故最佳n(氨)/n(丙烯)约为1。

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

,结合反应①方程式及最佳n(氨)/n(丙烯)约为1可知,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应为1∶

∶1=1∶7.5∶1。

[答案] 

(1)降低温度,降低压强 催化剂

(2)不是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C

(3)1 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 1∶7.5∶1

平衡移动与转化率的关系

判断转化率的变化时,不要把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提高等同起来,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有多种反应物,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另外的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而自身的减小。

若只有一种反应物时(恒温恒容)

反应实例

反应物的浓度

平衡移动

转化率变化

产物百分含量

2SO3(g)2SO2(g)+O2(g)

增大

正向

减小

2NO2(g)N2O4(g)

2HI(g)I2(g)+H2(g)

不变

角度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6.(2015·

全国卷Ⅰ节选)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

2HI(g)H2(g)+I2(g)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37742200】

t/min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0.60

0.73

0.773

0.780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

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________min-1。

(3)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填字母)。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无论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最终x(HI)均为0.784,说明此时已达到了平衡状态。

设HI的初始浓度为1mol·

L-1,则:

          2HI(g)H2(g)+I2(g)

初始浓度/mol·

L-1   1    0  0

0.2160.1080.108

0.7840.1080.108

K=

(2)建立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HI)=k逆x(H2)·

x(I2),k逆=

k正。

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k逆=

k正=

在40min时,x(HI)=0.85,则v正=0.0027min-1×

0.852≈1.95×

10-3min-1。

(3)因2HI(g)H2(g)+I2(g) ΔH>0,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H2、I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因此,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相应的点分别应为A点和E点。

[答案] 

(1)

 

(2)k正/K 1.95×

10-3(3)A、E

考点2|“等效平衡”在平衡状态比较中的应用

1.等效平衡的概念

在相同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只要按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的类型

等效类型

条件

恒温、恒容

恒温、恒压

反应的特点

任何可逆反应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

起始投料

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相同

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符合同一比例

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符合同一比例

平衡特点

质量分数(w%)

相同

浓度(c)

成比例

相同(气体)

物质的量(n)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可逆反应:

2A(g)+B(g)3C(g)+D(g) ΔH=-Q1kJ·

mol-1(Q1>

0),起始物质的量如表所示:

序号

A

B

C

D

2mol

1mol

4mol

0.5mol

1.5mol

3mol

(1)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互为等效平衡的是哪几组?

________。

(2)达到平衡后,①放出的热量为Q2kJ,⑤吸收的热量为Q3kJ,则Q1、Q2、Q3的定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条件不变,当D为固体时,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互为等效平衡的是哪几组?

(4)将“恒温恒容”改为“恒温恒压”,a.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互为等效平衡的是哪几组?

b.达平衡后①②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和Q2,则Q1与Q2的关系________。

[提示] 

(1)①③⑤ 

(2)Q2+Q3=Q1

(3)①②③⑤ (4)①②③⑤ Q2=2Q1

角度1 同温同容条件下等效平衡的应用

1.(2017·

石家庄模拟)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 ΔH=-92.6kJ/mol。

测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N2

H2

NH3

2

3

27.78kJ

1.6

1.8

0.8

Q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37742201】

A.容器①、②中反应达平衡时压强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开始时v(正)>

v(逆)

C.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Q为9.26kJ

D.若条件为“绝热恒容”,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n(NH3)<

0.6mol

B [根据容器①中反应达到平衡时能量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转化的N2为

=0.3mol,因此根据三段式法可得

   N2(g)+ 3H2(g)2NH3(g)

起始(mol)230

转化(mol)0.30.90.6

平衡(mol)1.72.10.6

故平衡常数K=

≈0.023<

≈0.069,因此容器②中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

v(逆),B项错误;

容器①和容器②中平衡为等效平衡,A项正确;

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1molN2,因此吸收的热量为92.6kJ/mol×

0.1mol=9.26kJ,C项正确;

若条件改为“绝热恒容”,还达到原来的平衡,反应放热,体系的温度升高,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容器①中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小于0.6mol,D项正确。

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A和1molB发生反应3A(g)+B(g)xC(g),达到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φ。

若维持温度不变,按1.2molA、0.4molB、0.6molC为起始物质。

(1)若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φ,则x的值是________。

(填字母,下同)

A.1  B.2

C.3D.4

(2)若达到平衡后压强不变,C的体积分数仍为φ,则x的值是________。

A.1B.2

[解析] 第

(1)题只要满足φ相等,属于等效平衡,满足题中条件应用回归定比法,x可等于1也可等于4。

(2)题不仅要满足平衡时φ相等,且压强不变,即物质的量不变,属于等效平衡,必须用回归定值法,即1.2mol+

=3mol,0.4mol+

=1mol,解得x=1。

[答案] 

(1)AD 

(2)A

角度2 同温同压条件下等效平衡的应用

3.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B(g)C(g),若开始时通入1molA和1molB,达到平衡时生成amolC。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7742202】

A.若开始时通入3molA和3molB,达到平衡时,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为3amol

B.若开始时通入4molA、4molB和2molC,达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4mol

C.若开始时通入2molA、2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再通入3molC,则再次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D.若在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1molA和1mol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 [选项A,开始时通入3molA和3molB,由于容器体积膨胀,保持恒压,相当于将三个原容器叠加,各物质的含量与原平衡中的相同,C的物质的量为3amol;

选项B,无法确定平衡移动的方向,不能确定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4mol;

选项C,根据题给数据可算出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选项D,这种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角度3 恒温恒压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状态比较

4.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

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molN2、3molH2,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mmol。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molN2、6molH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只填字母,下同);

若乙的容积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A.小于mB.等于m  C.在m~2m之间

D.等于2m  E.大于2m

(2)若开始时甲、乙两容器的容积相同,甲保持恒温恒容达到平衡,乙保持恒温恒压通入2molN2和3molH2达到平衡,两容器平衡时,转化率α(N2),甲________乙(填“>

”“<

”或“=”)。

[解析] 

(1)由于甲容器定容,而乙容器定压,当它们的压强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