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②必修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441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②必修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学②必修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学②必修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学②必修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学②必修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doc

《生物学②必修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②必修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学②必修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doc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2)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2.教学难点: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三、教学方法:

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课时:

2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导入〗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

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

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没人相信了。

通过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是进化的,而不是女娲造人,也不是上帝造物。

那么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讨论生物进化的一些学说。

(点评:

利用课件,展示由单细胞生物到人的生物进化过程的录像,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在录像中提到“地球上已经发现的动、植物有200多万种,这么多个不相同的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进化论提供了最科学的解释。

”)

(实录:

边看录像边听解说,很多学生脸上流露出好奇的表情。

课堂气氛活跃)

听讲思考

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以情激情,创设情境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屏幕展示拉马克的人物及介绍,并看书思考以下问题: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评:

绝大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答案:

①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生物进化原因:

一是“用进废退”二是“获得性遗传”;但是对于“获得性遗传”这个名词理解不透澈,所以教师要单独讲解)

2.举例说明此观点:

课件展示长颈鹿,设置问题:

利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

(实录:

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得到正确的解释: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进化是因为草地退化后要吃树叶,当然颈长的有优势,它们想要长颈,于是天天使劲地将颈伸长,终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其他的学生也是表示赞同。

教师进一步规范指正。

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

3.相关练习

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B)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遗传给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链接】拉马克的进化论提出以后,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

就连达尔文在开始他著名的5年航海旅程时,也还认为物种是不变,而且都是神创造的。

后来他又通过大量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思考回答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屏幕展示达尔文的图像,航海途径以及有关达尔文相关内容。

1.播放四段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录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

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①每一段录像各说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什么内容?

②哪项内容是生物生存的条件?

哪项内容是生物生存的手段、动力?

哪项内容是生物生存的基础、内因?

哪项内容是生物生存的结果?

③生存斗争中包括几方面?

哪种最为剧烈?

(点评:

通过录像形象而直接的阐述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过渡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渡繁殖是生物生存的条件,生存斗争是生物生存的手段、动力,遗传变异为基础,适者生存为生物生存的结果。

四则内容环环相扣,学生易懂而又深刻。

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实录:

学生很少见到带有录像的课件,所以个个精神抖擞,兴致盎然,从明亮的眼睛中看到了对知识获取的渴望。

每一段录像都诱导他们相互讨论,相互争执,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学生的回答大多数也是正确的,教师加以指点订正。

2.课件再次展示远古长颈鹿和现代长颈鹿的对比照片。

设置问题:

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

(点评:

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说给予不同的解释,相互比较。

为下文拉马克与达尔文两者观点的比较作下铺垫)

(实录:

学生纷纷响应,踊跃参与,各抒己见。

一部分同学还是以拉马克的观点解释,但后来听到其他同学正确的解释,才恍然大悟。

其中以一位女同学幽默而又洪亮的回答(“长颈鹿,对开始它们不叫长颈鹿,叫鹿。

它们过渡繁殖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树叶不够吃,势必加剧种内之间的斗争这叫生存斗争;而对于现在的鹿有脖子短的有脖子长的这叫遗传变异;对于脖子长的鹿有优势,而脖子短的因为够不着树叶而最终饿死淘汰,这叫适者生存。

”)结束了这次讨论。

教师最后通过课件给予正确的答案: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

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气氛达到高潮。

教师最后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现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并通过对课本中图示的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使课本的知识得以迁移运用

3.再次设置思考讨论题: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否否定了拉马克的观念呢?

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贡献和局限性)引导学生看书并分组讨论的出答案

(点评: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学会从课本提炼知识,归纳知识,懂得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不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

(实录:

经过学生的讨论,并争执后最终得出答案

(1)①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承认变异是可以遗传的;②他改变了拉马克过分强调“生物内在的自我改进的力量”的观点,在解释适应性的形成时强调“自然选择”的作用

(2)肯定:

①较好的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②相对系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局限:

①未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骤变不可能形成新物种。

教师再次通过课件展示上述答案)

【链接】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已经过去100多年,在这100多年期间,生物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那么现在生物进化理论又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那些修改呢?

看想问

把理性知识通过感性认识来潜移默化。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本知识点内容很少,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看书,相互讨论的出答案。

问题:

现在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那些修改呢?

(实录:

学生通过1分钟左右的时间看书直接而又准确的得出答案:

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摈弃;

研究的对象从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教师加以点拨,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好铺垫。

小结

教师通过课件的形式,将这节课的基本框架展现到屏幕上,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出本节的思路框架,尤其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达尔文——物竞天择等概括性语言不可缺少。

然后拿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回顾。

最终达到当堂的知识当堂巩固。

课后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纽带,通过四个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录像营造了一种“教学情意场”,学生是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科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科学领域没有终极真理,存在质疑和争论不仅是正常的,而且能促进科学的进步。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能力。

这样处理,比通常由教师简单地讲述,灌输知识要强得多,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更深更牢固。

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活跃了课堂气氛。

将一些本来不太好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主动学习的学生比例也进一步增大。

这节研究课让我深深感到:

开展诱导探究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最根本是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地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实现,能够在教师的诱导下,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那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