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概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409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概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态系统的概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态系统的概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概述教学设计.doc

《生态系统的概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概述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系统的概述教学设计.doc

《生态系统概述》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自身的身体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认识到生物体的生长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命是运动的。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在学习中逐步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者需要分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八单元、第23章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

在此之前,学完了第二十二章生物的多样性,这许多种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个蓝天下,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们很想了解,而教材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多样性之后,学生在认识了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多种多样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个自然界中,那么这个自然界应该是什么?

学生有一定的疑问,于是产生了直接的学习欲望:

生物与环境溶为一体会是什么样的?

这样学生学习有了一定的激情。

本课又为下一节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联系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影片的导入,让学生步入学习的情境之中。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确合作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通过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人交流。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3、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重点,任何一种生态系统均有一定的组成,而且这种组成决定了此种结构的功能。

因此,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2)、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内容,任何概念的形成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归纳、总结才能得出结论,生态系统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4、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学生虽然知道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但对植物的功能比较好理解,学生在小学时曾学过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虽然吃植物,但人类还能制造某些产品,从而为生产者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而分解者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却不知如何解释的,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学习者分析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倡导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信心。

想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采用本校所倡导的“先学-后讲—多练”的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的精讲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了“先学---后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教学策略

依据教学目标、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的自身的能力等因素设计教学策略如下:

1、引课的策略

播放影片片段,让学生在影片去发现,看影片中都展示了些什么?

让学生看后发表意见,由学生的所见、所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生态系统概述。

2、突击重点的策略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生物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有利于学生认识各种生物的作用,有利于普遍联系观点的形成,进而突出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此概念,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通过对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功能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态系统。

进而突出此重点。

3、突破难点的策略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影片的观看,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感、进而将学生带进生态系统中,在此之上,组织学生对所发现的事物进行分类,在分类的依据上介入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功能,由功能决定了其扮演的角色。

这样的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从而突破难点。

4、总结归纳的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就其所掌握的知识、得到训练的能力、自身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总结,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以鼓励和引导,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一样,共同构成了生物圈,人不能将自身的意志凌架于客观规律之上,要按客观规律来生活,才能给自己一个和谐的生活。

5、拓展练习的策略

设置基础训练和拓展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幻灯片

五、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流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引学

导入新课

生态系统概述

播放森林生态系统的影片

观看,并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感。

让学生体悟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新知探究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生态系统的定义及类型

教师组织小组的学生对已知的物质进行分类。

展示学习任务: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有什么作用,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2、什么是生态系统?

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组织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小组的学习给与相关的帮助,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组织学生进行组间的意见交流。

引导、启发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

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生态系统

小组的同学在组长的带动下将所知的物体进行分类。

学生明确自己要学的主要内容,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自主阅读、思考问题。

小组内的成员交流,力求达成一致的意见。

不同的小组的同学间交换意见,澄清头脑中的错误认识,形成对知识的科学认识。

表演小品《发生在森林中的故事》

描述生态系统的定义,识别不同的生态系统,并将其进行归类。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入学习的状态。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主攻方向,避免自主学习的盲目性。

让学生通过自己自主的学习,获取一定的信息,并让学生的信息共享,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沟通。

让学生在亲身的体会中理解生物学上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认同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总结提高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谈自身的收获及感受或感悟

将知识条理化、提升情感

当堂训练

展示习题

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23—1生态系统概述

树、草、花植物生产者

蝴蝶、蜜蜂、

松鼠动物消费者生物

细菌、真菌微生物分解者生态系统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

六、教学反思

1、本节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家乡的天然的风光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从中归纳、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在课堂上,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学中、观察中、小组学习中、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关注他人。

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求,在主动的求知中有所收获。

3、课堂上给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4、教学中体现了学校所倡导的“先学—后讲---多练”的理论,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5、本节课的内容有些较少,于是加入了一些整合性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活动开展起来的时候,学生的活动不活跃,有些死气沉沉。

教师的课堂的调控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