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示范目标任务清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4037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示范目标任务清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云南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示范目标任务清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云南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示范目标任务清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云南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示范目标任务清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云南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示范目标任务清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示范目标任务清单Word下载.docx

《云南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示范目标任务清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示范目标任务清单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示范目标任务清单Word下载.docx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利润总额2000万元,交税总额1500万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利润总额2600万元,交税总额2000万元。

研发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知

识产权、环保和能耗目标

研发平台目标:

试点期间,增加US-GR分析仪、旋转分样仪、背压检测系统等研发设备,计划投资340万元,主要用于催化剂材料、性能及贵金属检测方面的研发。

贵研催化剂研发中心认定为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1)发动机评价试验平台建设:

完成汽油发动机检测试验台架从国2到国3标准的技术升级工作;

完成柴油机/CNG发动机台架调研和建设工作。

(2)多功能催化剂小样评价装置建设,建设多功能小样评价装置、催化剂老化FOCAS系统、微型反应器与色谱联用催化剂简易评价装置。

(3)材料表征设备能力建设,建设质谱联用分析装置,保障在线和研发分析检测能力和分析速度。

(4)精细化工催化剂性能检验平台建设,开发实用简易的精细化工催化剂评价装置。

(5)建立机动车催化材料贵金属取样与分析平台。

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试点期满,创新团队培养博士3-5人,培养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3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培养工业催化硕士研究生7-10人。

知识产权目标:

试点期间,申报发明专利3项以上,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以上,制(修)订标准(包括国家标、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2项以上。

环保和能耗目标:

资源利用率高,环境保护达到国家要求,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以上。

2010年每升催化剂电耗5.3度(每年下降5.3%),用水每升催化剂0.023m3(每年下降4.3%);

2011年每升催化剂电耗5度(每年下降6%),用水每升催化剂0.022m3(每年下降4.5%);

2012年每升催化剂电耗4.75度(每年下降5.3%),用水每升催化剂0.021m3(每年下降4.8%)。

2

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

重点新产品:

(一)CY-HTC4050μ高精密数控车床,试点期间共生产15台;

(二)CY-HTM2001000卧式重型复合五轴车削中心,试点期间共生产1台;

(三)CY-VTM4535数控立式倒正双主轴车削中心,试点期间共生产3台;

(四)CY-K40DSY数控双主轴复合车削中心,试点期间共生产5台;

(五)CY-VM850HL高速立式加工中心,试点期间共生产200台。

(一)树脂混凝土(人造花岗岩)床身及其制作工艺;

(二)人造花岗岩车床床身性能特性研究;

(三)功能组件模块化设计技术;

(四)移动轴高速匹配性能研究;

(五)结构优化设计技术;

(六)车床静压主轴单元参数化设计技术和性能特性分析;

(七)重型和精密产品中静压导轨设计及性能分析;

(八)高速立加主轴单元设计优化;

(九)车削中心刀架优化分析改进;

(十)机床动态综合误差补偿技术;

(十一)可靠性技术研究应用。

试点期间,年研发投入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

2010年投入研发经费256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3.2%。

2011年投入研发经费330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3.3%。

2012年投入研发经费425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3.4%。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润2000万元,税金3280万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2500万元,税金4100万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利润3000万元,税金5120万元。

试点期间,更新精度检测等设备,计划投资201.75万元,增加激光干涉仪、频谱分析仪、刀具系统等研发设备,主要用于新产品方面的研发,新产品及关键技术的研发。

建立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技术研发中心。

试点期满,创新团队计划培养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培养工业催化硕士研究生1人,技术领域涉及4个专业。

知识产权发展目标:

试点期间,获取专利6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制(修)订企业标准5项。

环保、能耗目标:

资源利用率高,环境保护达国家要求,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以上。

3

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

(一)40.5kV智能化高原紧凑型高压开关设备,到2012年达到年产100台套的生产能力;

(二)生物质气化设备,到2012年达到年产1500台套的生产能力。

(一)、水泥回转窑温度预测智能控制器研发;

(二)污水处理厂曝气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三)计算机煮糖自动化系统;

(四)高原型高压变频调速节能系统。

试点期间,年研发投入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6%以上;

2010年投入研发经费24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6.15%;

2011年投入研发经费28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6.22%;

2012年投入研发经费33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6.35%。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900万元,利润140万元,税金210万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润165万元,税金240万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200万元,利润200万元,税金280万元。

研发平台建设目标:

试点期间,计划投资230万元,增加冲击试验变压器、额定,过载及短路通断试验数采系统等研发设备,主要用于高原环境下电器短时耐受电流能力方面的研发。

建设“高原电工产品环境技术研发平台”,达到以下目标:

(一)认定为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二)完善超大型高海拔全工况电器性能人工气候模拟试验室,试验电压等级达到110kV;

(三)建成低压大电流断流容量试验室,分断试验能力达到420V,100kA,取得“3C”认证试验室资格,填补云南省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认证试验空白;

(四)通过对电工产品高原环境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试验研究,建设高原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数据库,为高原电工产品及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五)组织建设“电工设备高原环境适应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培养博士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

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6人,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15人。

申报专利6项以上,其中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4项。

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

制(修)订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3项以上。

环保能耗目标:

试点期间,生产的产品对环境无污染,环保要求达到国家标准。

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以上。

4

云南昆船瑞升科技有限公司

特色高品质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

2012年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规模达到3000吨/年。

重大关键技术包括:

(1)造纸法再造烟叶品控体系的构建;

(2)再造烟叶重要内在组分分离重组工艺开发;

(3)提升原料品质和稳定性的预处理技术开发;

(4)具有选择性降害或特殊功能的再造烟叶产品研究与开发;

(5)再造烟叶生产工艺的持续创新研究与整线优化开发;

(6)新型重组烟草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2010年投入研发经费140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3.9%。

2011年投入研发经费160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4.0%。

2012年投入研发经费180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4.0%。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润总额达到6400万元,税金2700万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7000万元、税金3000万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润总额达到8000万元,税金3400万元。

购买化学组分反应浓缩设备、近红外快速检测仪器、原料分离处理等相关设备,并进一步完善科研仪器设备及中试装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积极开展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

试点期满,公司技术创新团队计划引进或培养博士3人,硕士3人,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新增5人,技术复合型人才新增5人。

新增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或培养对象1人。

试点期间新申请2-3项发明专利,获得1-2项发明专利授权。

1、生产线的污水和废渣排放量较目前降低15%以上,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以上。

2、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5

昆明苏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紫胶水溶性皮革涂料,试点期满实现产能300吨。

2、紫胶盖衬片密封胶,试点期满实现产能100吨。

3、紫胶糖果隔离光亮剂,试点期满实现产能100吨。

关键技术:

1、水解紫胶生产技术。

研究紫胶水解反应的技术条件,增加水解紫胶的粘接力和稳定性。

2、紫胶盖衬片组合技术。

研究紫胶盖衬片组合物,引入合适的增塑剂,提高紫胶化学稳定性。

3、紫胶耐老化性改善技术。

试点期间,每年按不低于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的比例提取研发费用。

2010年研发投入260万元,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3.05%。

2011年研发投入350万元,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3.5%。

2012年研发投入400万元,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3.5%。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500万元,利润260万元,税收160万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利润340万元,税收200万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1500万元,利润390万元,税收250万元。

计划投资202.2万元,增加色度仪、浓度计等研发设备,主要用于紫胶系列深加工产品的研发。

建立完善紫胶产品企业技术中心,试点期满成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试点期满,创新团队计划培养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2人,引进硕士以上学历技术人才5人,培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研发人员10人。

试点期满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获国家发明1项,新认定一个产品成为云南名牌产品,新认定一个商标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制(修)订标准企业标准1项以上。

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

6

玉溪市旭日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喷涂型流滴消雾多功能棚膜,产业化规模300吨/年。

(二)长效环保型玫瑰花栽培用多功能棚膜,产业化规模200吨/年。

(三)纳米改性多功能温室棚膜,产业化规模200吨/年。

(一)流滴消雾剂在线喷涂工艺技术研发。

(二)长效环保型玫瑰花栽培用多功能棚膜配方及工艺技术研发。

试点期间,年研发投入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3%以上。

2010年投入研发经费625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3.2%。

2011年投入研发经费765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3.4%。

2012年投入研发经费854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3.3%。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95亿元,利润782万元,税金138万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利润900万元,税金158万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利润1050万元,税金182万元

试点期间,计划投资210万元,增加流滴消雾剂喷涂试验设备、棚膜配方实验系统、覆盖试验棚等研发设备,主要用于功能性农用薄膜方面的研发。

新建企业技术中心,并通过市级认定。

试点期满,创新团队计划新增大专以上科技人员8人以上,培养高级工程师2人以上,工程师4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玉溪市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

试点期间,申报专利4项以上,其中申报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

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

修订企业标准2项以上。

资源利用率高,无“三废”排放,厂界噪声符合GB12348—90标准要求,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以上。

7

云南燃二化工有限公司

(一)与大孔径高穿深的油气田用射孔配套器材(规模:

60万米/年);

(二)各种规格的工程爆破用起爆具(规模:

200吨/年);

(三)煤矿许用导爆索(规模:

5万米/年);

(四)特殊用途导爆索(爆炸成型导爆索、石材专用导爆索)(规模:

20万米/年);

(五)炸药用乳化剂材料(规模:

5000吨/年)。

(一)导爆索的装药与控制技术;

(二)煤矿导爆索的药芯配方与产品结构;

(三)炸药乳化剂的反应工艺控制条件。

2010年投入研发经费110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3.6%。

2011年投入研发经费130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3.8%。

2012年投入研发经费140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3.8%。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利润3000万元,税金900万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润3500万元,税金1000万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利润3800万元,税金1200万元。

更新新产品及技术开发所需的研发设备,计划投资208万元,更新产品检测试验设备5项;

新增设备7项,主要包括乳化剂产品性能检测设备、燃气安全性实验装置,用于乳化剂、导爆索和起爆具的试验分析和性能模拟检测和技术创新及新产品开发方面。

试点期满,创新团队计划培养15名技术人员,其中包括高工2人、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8人、从事研发工作的科技人员达到90人,争取1~2人成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试点期间,获取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1项。

制(修)订企业标准3项。

在3年内实现1个中国名牌产品或全国驰名商标产品。

试点期间,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环境保护达到国家同行业排放标准要求,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0%以上。

8

云南丽江机床有限公司

(一)TK7250数控立式精镗床,试点期满实现产能150台/年。

(二)TK7240数控立式精镗床,试点期满实现产能30台/年。

(一)主轴结构优化设计,解决大孔、深孔镗削的刚性问题(镗孔直径:

¢250~¢500mm,镗孔深度500~1000mm)。

(二)完成主轴定向停刀、让刀机构设计,实现镗孔后无退刀痕。

试点期间,年研发投入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达4%以上。

2010年投入研发资金530万元,约占企业销售收入4.22%。

2011年投入研发资金660万元,约占企业销售收入4.38%。

2012年投入研发资金900万元,约占企业销售收入5%。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2565万元,利润1078万元,税金810万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5078万元,利润1326万元,税金960万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8093万元,利润1628万元,税金1150万元。

试点期间,计划投资212万元,增加更新激光干涉仪、三坐标测量仪、数控机床试验台等研发设备,主要用于数控机床的研发。

试点期间,制订TK7250技术标准(国内行业标准只制订到最大镗孔直径为400mm)。

试点期满,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科技人才总量、高新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数量比开始试点时增20%以上,争取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

试点期间,申报专利7项以上,其中申报发明专利1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6项以上。

获授权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资源利用率高,环境保护达到国家相关要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平均降低4%以上,固废回收率达100%。

9

云南文山斗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锰含碳优质复合球团,三年预计生产9万吨。

(二)低磷锰铁合金,三年预计生产15万吨。

(三)低磷锰硅合金,三年预计生产15万吨。

(四)中碳锰铁,产能3万吨/年。

(五)软磁铁氧体,设计产能5万吨/年。

(一)优质复合球团在12500、25000KVA及以上大型电炉中生产低磷锰铁合金、锰硅合金技术;

(二)软磁铁氧体生产技术

试点期间,年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的4%以上。

2010年投入研发资金超3200万元,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为4.00%;

2011年投入研发资金超4100万元,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为4.10%;

2012年投入研发资金超6000万元,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为4.20%。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8亿元,利润6000万元,税金5000万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超8亿元,利润6500万元,税金7000万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5亿元,利润1亿元,税金1.2亿元。

更新原碳硫分析仪、光谱仪等,投资200多万元新购置分析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更新碳硫分析仪,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

投资建设技术分中心。

试点期满,创新团队计划引进博士2人,培养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3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4人,培养高级工程师10名。

申报专利2-4项,其中申报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1项。

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

制(修)订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1项以上。

水、电、矿等资源能源利用率每年增加1%。

10

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

(一)多晶硅产品:

产业规模为多晶硅3000t/a。

(二)干馏煤产品:

干馏煤10000t/a。

(一)硅矿余热回收发电产业技术。

(二)低质褐提炼干馏煤技术。

(三)完善硫化锌精矿加压酸浸后续工艺技术。

(四)组合炭质还原剂替代工业硅冶炼还原剂木碳技术。

(五)低成本物理法提纯多晶硅技术。

(六)矿山深部高地压安全高效采掘技术。

(七)铜铅精矿分选技术攻关。

2010年计划研发投入210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3.5%。

2011年计划研发投入2800万元。

占当年销售收入3.5%。

2012年计划研发投入4200万元。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润5000万元,税金0.84亿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润7200万元,税金1.1亿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8400万元,税金1.7亿元。

试点期间。

更新小加压釜一台,计划投资24万元。

增加新配置低质褐煤提链干馏煤工业试验工程设备、四针状氧化锌工业试验工程设备等研发设备,计划投资211万元,主要用于热溶法从硫精矿中提取硫磺和铅锌等混合精矿加压锌浸出及多金属回收研究试验。

在试点期间,把现有的采、选、冶中心实验室提升为企业技术研究中心。

完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高级技术职称25人,中级技术职称198人,初级技术职称120人。

引进博士生3人,硕士生5人,培养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

试点期间,申报专利30项以上,其中申报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

修订企业生产技术内控标准10项以上。

“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达到国家行业标准,万年增加值能耗逐年降低4%以上。

11

昆明王国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一)出口型洋蓟罐头食品,试点期间累计产量10000吨;

(二)出口型甜椒罐头食品,试点期间累计产量5000吨;

(三)出口型甜脆玉米罐头食品,试点期间累计产量5000吨。

(一)洋蓟深加工控制褐变灭酶关键技术成熟性研究及标准建立,稳定提升品质及产业化开发应用,产品通过相关国际标准认证。

(二)甜椒深加工火烤关键技术成熟性研究及标准建立,稳定提升品质及产业化开发应用,产品通过相关国际标准认证。

(三)甜脆玉米深加工保持色泽和风味固色关键技术成熟性研究及标准建立,稳定提升品质及产业化开发应用,产品通过相关国际标准认证。

2010年投入研发资金880万元,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4%;

2011年投入研发资金1215万元,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4.5%;

2012年投入研发资金1600万元,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2000万元,利润1280万元,税金384万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7000万元,利润1520万元,税金456万元;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2000万元,利润1850万元,税金555万元。

更新完善检验化验、放大试验、科研生产加工设备。

加快技术研发机构创新升级,努力建设成为“云南省技术中心”。

专业研发人员在目前26人基础上,新增9人,其中内培5人,引进4人。

培养云南省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以上。

申请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修正和完善企业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3—4项,通过备案2—3项;

申请美国FDA注册产品认证2—3项;

争取通过1—2项认证;

申请HACCP注册产品认证2—3项;

争取通过1—2项认证。

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以上;

12

昆明云岭广大种禽饲料有限公司

(一)“云岭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