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本科生物理化考试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2860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大本科生物理化考试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华南理工大本科生物理化考试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华南理工大本科生物理化考试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华南理工大本科生物理化考试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华南理工大本科生物理化考试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理工大本科生物理化考试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

《华南理工大本科生物理化考试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理工大本科生物理化考试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理工大本科生物理化考试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

%12(=酚)x

(A)在帽形线以内Φ=2,帽形线以外Φ=1;

(B)在帽形线以内两液相的平衡组成不变;

(C)在帽形线以内两液相质量比不变;

水酚

(D)根据杠杆规则,xcbxWW/)(/)(=βα。

11.物质A和B的理想混和物xB=0.6,在恒温恒压下,把无限小的A或B都加入溶液所引起

的偏摩尔体积的无限小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A)dVA∶dVB=3/2;

(B)dVA∶dVB=-3/2;

(C)dVA∶dVB=2/3;

(D)dVA∶dVB=-2/3。

12.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到状态B

(如图所示),对于该过程下列各式中哪个是不

正确的:

(A)ΔH=Q;

(B)ΔS>

0;

(C)ΔS<

(D)ΔU>

0。

13.有关化学平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时产物和反应物的数量之间没有定量的关系;

(B)平衡时产物和反应物的数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C)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

(D)外界条件不会引起平衡状态的改变。

14.在293K时含60%甲醇的水溶液,其密度为0.8941g·

cm-3,该溶液中水的偏摩尔体积

为16.8cm3·

mol-1,则该溶液中甲醇的偏摩尔体积为(单位cm3·

mol-1):

(A)-19.86;

(B)19.86;

(C)-39.71;

(D)39.71。

15.H2O(s)在273K的熔化热为330.2J·

g-1,现有2g,273K的冰变成273K的水,其ΔS

为:

(A)0;

(B)2.42J·

K-1;

(C)1.21J·

(D)330.2J·

K-1。

2

16.溶液中物质B的化学势μB=μB

0(T)+RTln(fB/P0),其标准态是温度T,并且:

(A)标准压力p0下的状态;

(B)标准压力p0下符合理想气体行为的假想状态;

(C)标准压力p0下的纯物质;

(D)x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假想状态。

17.已知反应,在298K时的,当

(2)(242gNOgON=PaKp

210153×

=

PaONp10132520)(42×

=PaNOp101325)(2=时,反应将:

(A)向左向进行;

(B)向由向进行;

(C)处于平衡态;

(D)无法判定。

18.对于一个给定的反应,若自左向右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则:

(A)亲合势A<

(B)∑νBμB>

(C)ΔrGm=(.G/.ξ)T,p;

(D)Qa<

19.分解反应A(s)=B(g)+2C(g),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与离解压力p之间关系为:

(A)Kp=4p3;

(B)Kp=4p3/27;

(C)Kp=p3/27;

(D)Kp=p2。

20.已知温度T时各反应的ΔH如下

2C(s)+H2(g)=C2H2(g);

ΔrHm=226.8kJ·

mol-1

H2(g)+1/2O2(g)=H2O(l);

ΔrHm=-286.0kJ·

C(s)+O2(g)=CO2(g);

ΔrHm=-393.2kJ·

CH3CHO(l)+5/2O2(g)=2CO2(g)+2H2O(l);

ΔrHm=-1167kJ·

则反应C2H2(g)+H2O(l)=CH3CHO(l)的ΔrHm

为(kJ·

(A)-526.3;

(B)-132.8;

(C)132.8;

(D)-265.6。

21.对于恒温恒压下的理想气体反应A→

B其G随ξ变化示意图如下:

对图中最低点e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e点,系统吉布斯自由能为零;

(B)e点是化学平衡的位置;

(C)ξeq是反应的极限进度,表明反应不

能进行到底;

(D)e点时,系统吉布斯自由能最低,(.G/.ζ)T,p=0。

3

22.1.5molH2O(g,373K,202.6kPa)→1.5molH2O(l,373K,101.3kPa)此过程的ΔG为(将

蒸气视为理想气体)()

(A)-2150J·

mol-1;

(B)-3224J·

(C)2150J·

(D)3224J·

mol-1。

23.在一气缸中装有可燃性气体,气缸活塞重10kg,气体燃烧后,活塞升高10m,并放

出334.4J热量,则系统的W、ΔU分别为:

(A)980J,-1314.4J;

(B)-980J,1314.4J;

(C)1000J,1334.4J;

(D)1000J,-1334.4J。

24.一些氮的氧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分别为:

氧化物ΔfGm

ø

(298K)(kJ·

mol-1)

NO86.688

NO251.84

N2O103.60

这些氧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的顺序是:

(A)NO2>

NO>

N2O;

(B)NO>

N2O>

NO2;

(C)N2O>

NO2>

NO;

(D)无法判断。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12分,共4题)

1.对于恒温恒压下的化学反应的ΔrGm

和ΔrGm,下列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

()

(A)ΔrGm表示有限体系中反应终态和始态的自由能变化;

(B)ΔrGm

表示若维持各组分处于标准态,反应进度ξ=1时,反应自由能的变化;

(C)ΔrGm表示各组分的化学势不变时,发生一个单位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D)根据ΔrGm

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E)反应的ΔrGm一定大于反应的ΔrGm

2.由右图可看出,A、B间可形成三种化合物,

会存在:

(A)3种化合物;

(B)3-5

所以将一定量的A和B混合后,体系中

种化合物;

(E)三相平衡的状态。

(C)2种化合物;

(D)1-2种化合物;

4

3.反应A(g)=B(g)+C(g),在298K时,ΔrHm

>

0,下列措施中何者对生成产物有利: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力;

(E)降低温度。

无关),

m(300K)<

ΔrGm(298K);

膨胀,若体积从1dm3改变到10dm3,其内能增加了

400J,求该过程的W和Q。

(5分)

苯在正常沸点353K时摩尔汽化焓为30.75kJ·

mol.1。

今将353K,101.325kPa下的1mol

(A)增大压力;

(D)减小A的浓度;

4.在298K,101.325kPa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ΔrHm<0(且ΔrHm与T

则:

(A)ΔrGm(300K)>

(B)ΔrG

(C)ΔrGm(300K)=ΔrGm(298K);

(D)ΔrGm/T对1/T作图为一斜率为正的直线;

(E)ΔrGm/T与1/T成线性关系。

三、计算题(本题40分)

1.某气体沿JpV1013=的可逆途径

2.

5

液态苯向真空等温蒸发变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气(设为理想气体)。

(10分)

(1)求此过程的Q,W,.U,.H,.S,.F和.G;

.25℃时Br2

(2)在CCl4

(1)中的浓度为

(2)应用有关原理,判断此过程是否为不可逆过程。

300599.02=x时,测得Br2的蒸汽压

,已知同温下纯溴的蒸汽压为28.40kPa,求:

(1)以纯溴为标准态,溶液中溴的活度与活度系数是多少?

(2)以无限稀CCl4溶液中符合亨利定律的状态为标准态,求溶液中溴的活度与活

度系数。

已知亨利常数为

.NaHCO3的分解反应:

2NaHCO3(s)=Na2CO3(s)+H2O(g)+CO2(g),实验测得分

kPap319.02=

02→x

kPaKx86.53=.

6

解压力在30℃时为0.0082,110℃时为1.6481。

若反应热与温度无关,试求:

(1)平衡常数

.p.p

.K与T的关系式;

(2)NaHCO在常压下的分解温度;

(3)反应的;

(4)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对平衡有和影响?

5.A和B形成相合熔点化合物AB:

A,B,AB在固态时完全不互溶;

A,AB,B的熔点分

别为200°

C,300°

C,400°

C,A与AB及AB与B形成的两个低共熔点分别为150°

C,

mrH.

7

2.0=EBx和250°

C,8.0=EBx。

(1)画出以上述系统的熔点-组成(t-x)图;

1的系统从200°

C

400°

C冷却到200°

C;

(3)8molB和12molA混合物冷却到无限接近150°

C时,系统是哪几相平衡?

各相的组

成是什么?

各相物质的量

1,1,

B

(2)画出以下两条步冷曲线:

xB=0.冷却到100°

C,及xB=0.5的系统从

是多少?

8

物理化学标准化考试试卷(上册) 

客 

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4题) 

 

1.若规定体系吸热为正(Q>

0),放热为负(Q<

0),体系对环境做功为负(W<

0),环

境对体系做功为正(W>

0),则封闭体系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A)ΔU=Q-W 

(B)ΔU=Q+W

(C)ΔU=W-Q 

(D)ΔU=-Q-W

2.要让某实际气体通过节流膨胀而致冷,则节流操作要求条件是μ系数:

(A)μ>0 

(B)μ<0

(C)μ=0 

(D)μ≠0

3.对于封闭体系来说,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哪一个无确定值:

(A)Q 

(B)Q-W

(C)W(当Q=0时) 

(D)Q(当W=0时)

4.反应2A+BC中,反应物A从6mol变到2mol,则反应进度的改变值Δ为

(A)1mol 

(B)-2mol

(C)4mol 

(D)2mol

5.如图所示a→b,a→c均是理想气体体系的状态变化

过程.若b,c两点在同一条绝热线上,则ΔU

与ΔU的关系是:

(A)ΔU>ΔU

(B)ΔU<ΔU

 

(C)ΔU=ΔU

(D)无法确定两者大小

6.实际溶液中溶剂与溶质(浓度单位m)的化学势的标准态是:

溶剂 

溶质

(A)纯溶剂 

m=1的溶质

(B)同温度标准压下的纯溶剂;

m=1且符合Henry定律的假想态

(C)同温度,Roault定律x(溶剂)=1的状态;

(D)同温度标准压力下的纯溶剂;

同温度,m=1且符合Henry定律的假想态

7.孤立体系的熵值永远增加

在绝热条件下,趋向平衡的过程中封闭体系的熵值增加

孤立体系的熵值永不减少

可用体系的熵的增加或不变来判断过程是否可逆

作为熵增原理,上述表述中,错误的是

(A) 

(B) 

(C) 

(D)

8.下列偏导数中,等于C/T的是:

(A)(G/T) 

(B)[(ΔG/T)/T]

(C)(S/T) 

(D)(S/T)

9.已知某气相反应在T=400K、P=1.01325×

10Pa时的热效应与T=800K,

P=1.01325×

10Pa时的热效应相等,则两种条件下反应的熵变:

(A)S(T)>

S(T) 

(B)S(T)=S(T)

(C)S(T)<

(D)不能确定其相对大小

10.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K的大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吸热Q,所作的功是变到

相同终态的最大功的20%,则体系的熵变为:

(A)Q/T 

(B)0 

(C)5Q/T 

(D)-Q/T

11.溶液内任一组分的偏摩尔体积:

(A)不可能是负 

(B)总是正值

(C)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D)必然和纯组分的摩尔体积相等

12 

活度a是热力学公式中B的有效浓度,若物质B的浓度单位为moldm,则

对活度系数而言:

(A)无量纲,a的单位为mol.dm

(B)a无量纲,的单位为mol.dm

(C)和a均无量纲

(D)的单位为dm.mol,a的单位为mol.dm

13.在大量水中溶解1mol溶质时,该溶质的积分溶解热:

(A)仅与该溶质在溶解前后的摩尔焓和偏摩尔焓有关

(B)仅与溶剂在溶解前后的摩尔焓和偏摩尔焓有关

(C)与溶剂和溶质两种物质在溶解前后的摩尔焓和偏摩尔焓都有关

(D)不能确定

14 

在TK时,某纯溶剂的蒸气压为11.72kPa,现将20mol的非挥发性物质溶于80mol

的该溶剂中,溶液的蒸气压为5.33kPa,则该溶剂的活度系数为:

(A)0.57 

(B)0.44

(C)0.45 

(D)0.09

15.下列反应:

①TO(s)+2Cl(g)TCl(l)+O(g);

ΔG=161.94kJmol

②C(s)+O(g)CO(g);

ΔG=-394.38kJmol

③C(s)+TO(s)+2Cl(g)TiCl(l)+CO(g);

ΔG=-232.48kJmol

④CO(g)+1/2O(g)CO(g);

ΔG=-257.11kJmol

其中可称为耦合反应的是:

(A)2和3 

(B)1和2 

(C)3和4 

(D)1和4

16.PCl的分解反应PCl(g)PCl(g)+Cl(g),在473K达到平衡时,

PCl有48.5%分解,在573K达到平衡时PCl有97%分解,

则此反应为:

(A)放热反应 

(B)吸热反应

(C)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D)无法确定

17.对参与同一液相化学反应的有关物质,当选取不同的标准态时,引起该反应的:

(A)ΔG不变,ΔG改变,K不变

(B)ΔG改变,ΔG不变,K不变

(C)ΔG改变,ΔG不变,K改变

(D)ΔG不变,ΔG改变,K改变

18.已知反应NHCOONH(g)=2NH(g)+CO(g),在30℃时的平衡常数

Kp为6.55×

0.0001,则此时NHCOONH(g)的分解压力为:

(A)0.164atm 

(B)5.862atm

(C)0.0547atm 

(D)0.0289atm

19.巳知298K时醋酸离解反应的H为27.18 

KJ/mol,三氯醋酸是比醋

酸强的酸,若它与醋酸有相同的H,则下列数据中哪一个是三氯醋酸离

解的S(J/K):

(A)-8.4 

(B)-90 

(C)-168.2 

(D)-385

20.水蒸气蒸馏的原理是互不相溶的双液系,其总蒸气压P=P+P,

因此互不相溶双液系的沸点:

(A)低于任一组分的沸点.

(B)高于任一组分的沸点.

(C)介于A.B两纯物质沸点之间.

(D)无法判定.

21.欲作HO-(NH)SO体系的相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作(NH)SO稀溶液的冰点降低曲线及(NH)SO的溶解度曲线

(B)必须作(NH)SO稀溶液的沸点上升曲线及(NH)SO的溶解度曲线

(C)只作(NH)SO稀溶液的冰点降低曲线

(D)只作(NH)SO的溶解度曲线

22.固体六氟化铀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示为lg(P/Pa)=10.65-2560/(T/K),则其

平均升华热为:

(A)2.128kJ·

mol 

(B)49.02kJ·

mol

(C)9.242kJ·

(D)10.33kJ·

23.NaCO可形成三种水合盐:

NaCO·

HO、NaCO·

7HO及

NaCO·

10HO,常压下当将NaCO(s)投入其水溶液中,待达三相

平衡时,一相是NaCO水溶液,一相是NaCO(s),则另一相是:

(A)冰 

(B)NaCO·

10HO(s)

(C)NaCO·

7HO(s) 

(D)NaCO·

HO(s)

24.右图中e、g、b三点所代表的物系在步冷区

线上有明显的温度停顿区间(平台)的是:

(A)g

(B)e

(C)g和e

(D)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题) 

1.对于封闭的体系来说,当始终、态确定后,下列哪些物理量一定有确定值:

(A)Q 

(B)Q+W 

(或Q-W) 

(C)W

(D)ΔH 

(E)C(热容)

2.在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活度的量纲与所选用的浓度单位相同

(B)一个混合物的某组分B,其活度的数值系随所选用的标准态而异

(C)活度是浓度的校正值

(D)只要有了组分B的活度值就能计算出其化学势的绝对大小

(E)混合物中组分B的化学势与其标准态的化学势的差值为RTa

3.下列化学亲和势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A)A=-(G/), 

(B)A=-(F/),

(C)A=-Σ 

(D)A=(G/),

(E)A=-(F/),

4.A与B双液系在某温度下发生分层现象,达平衡后出现甲、乙两共轭层,

甲层富含A,乙层富含B,两者都是稀溶液,这时有:

(A)(甲层)<(乙层) 

(B)(甲层)>(乙层)

(C)(甲层)=(乙层) 

(D)(甲层)=(乙层)

(E)(甲层)<(乙层)

主 

试卷代码:

#199912301

1.(计算题,本题5分)

已知,298K时,反应 

①2C(s)+O(g)=2CO(g);

()=-221.1 

kJ·

②3Fe(s)+2O(g)=FeO(s);

()=-117.1kJ·

求反应③ 

FeO(s)+4C(S)=3Fe(s)+4CO(g)的().

2.(计算题,本题5分)

1mol苯在80℃、1atm(沸点)下蒸发,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