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及中国东北地区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2584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鲁尔区及中国东北地区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德国鲁尔区及中国东北地区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德国鲁尔区及中国东北地区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德国鲁尔区及中国东北地区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德国鲁尔区及中国东北地区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国鲁尔区及中国东北地区试题Word下载.docx

《德国鲁尔区及中国东北地区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鲁尔区及中国东北地区试题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国鲁尔区及中国东北地区试题Word下载.docx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一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经大面积开发,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但近年出现诸如气候变干、旱灾增多等环境恶化现象,于是国家决定不再垦荒,据相关知识回答3——5题

3.三江平原分布的沼泽属于()

A.由赤道到两极的赤道分异规律B.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4.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河流,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和()

A嫩江B.松花江C.鸭绿江D.图们江

5.有关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两年三熟

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我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据此回答6—

—9题。

6.东北地区的农作物与地形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稻一一辽西丘陵B.甜菜一一辽河平原

C.冬小麦一一三江平原D.大豆一一松嫩平原

7有关东北森林资源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树种丰富B三江平原应加快退耕还林

C木材产量占全国的38.4%D大兴安岭落叶松分布普遍

8东北“玉米带”能够分布在松嫩平原上,主要是因为()

A玉米是喜凉作物B夏季该区高温多雨

C土壤肥沃D多沼泽,水分条件好

9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操作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10下列每一小幅图表示我国一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相

读下列材料,回答11〜13题。

材料1: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中段的依连哈比尔尕山乌代肯尼河43号冰川。

玛纳斯河

23

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637km、多年平均径流量12.21亿m,分别占该

河山区部分的90%和92%是准噶尔盆地南缘最大的一条河流。

材料2:

2008年11月12日,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

下图为

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

11.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

C.地处温带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12.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该河原有水电站的影响为()

A.

发电量减小B.冬季发电量增大C.利用率降低D.夏季发电量增大

13.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

害程度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④

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右图为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读图完

成14〜16题。

14..如图所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15.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是()

A.洪水B.风暴潮C.调水调沙D.水土流失

16.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河床变深B.河流含沙量变小

C.河口后退D.扩大灌溉面积

新华网2009年10月23日电正在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的三峡工程蓄水进展顺利,三峡工程坝前水位23日成功突破170米。

相关部门在水位升高后,对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

据此完成6〜7题。

17.水位升高后,三峡库区20千米以内地区气温表现为冬升夏降,其主要原因是

()

A.大坝阻挡了冬季风B.大坝阻挡了夏季风

C.水体热容量大D.阴雨天气增加

18.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引起的降水变化表现为在库区稍减,远处稍有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

A.水面全年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

B.附近陆地全年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

C.夏季水面温度低,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

D.冬季附近陆地温度高,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

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

因此,我国也加强了

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课本所学的河流的综合开发知识,回

答19〜21题。

19.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黄河流域流程长

B.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

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20教材中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你认为同黄河流域相同的地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地退化B.植被破坏C.水质污染D.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防洪B.发电,提高水质

C.土地合理利用D.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2〜24题。

22.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23.

28.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B.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均受地形约束D.均受气候影响

29.关于甲、乙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B.乙河上游地区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

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

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

30.关于甲、乙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

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梯级开发、发展旅游等

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生态、发展畜牧业

D.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二、简答题(共40分)

31.(14分)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左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2:

右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

(1)该流域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填字母)。

(2分)

A.森林B.森林、草原C.草原D.草原、荒漠

(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

A.铁矿B石油C煤炭D.铜矿

(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时

期,简述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

(4分)

32.(12分)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M河是,乙图中的N河是。

(2)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原因是什么?

o(4分)

(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

33.(14分)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罔省级齐政区人均耕喊异分和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3分)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分)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3分)

 

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填空1分,后面4分)

选择题答题卡(共60分)

I--56--10

II--1516--20

21--2526--30

高二地理周练4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DBD6--10DDBDC11-15CBACC16-20ACCBD

21--25DBCBC26--30CDADB

二,综合题

31

(1)B

(2)C(3)清朝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量大增,农业生产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

大量开垦荒山、草坡、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重;

耕地生产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口贫困。

人口、粮食、耕地、贫困之间逐步进入恶性循环。

(4)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增加、植被锐减

32.

(1)田纳西河长江

2)①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

②水库建成之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用于冶金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③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以得到恢复。

反过来,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

④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3)长江三峡气候:

巫山以上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

地势: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水系:

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

33.

(1)植树造林;

保护湿地(保护沼泽);

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

秸秆还田;

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

人口密度大;

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些省级行政区的

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

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4)季风水田农业

问题:

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

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是科技水平低。

对策:

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

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