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有数据及答案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2391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8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有数据及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有数据及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有数据及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有数据及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有数据及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有数据及答案docWord格式.docx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有数据及答案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有数据及答案doc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有数据及答案docWord格式.docx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

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i=EK£

/4。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

4V、±

15V、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召去码、4号位数显万用表(自备)。

 

图1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安装、接线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说明:

实验模板中的Rl、R2、R3、R4为应变片,没有文字标记的5个电阻符号下面是空的,其中4个组成电桥模型是为实验者组成电桥方便而设,图中的粗黑曲线表示连接线。

♦5v

2o

加加器

1、根据图1〔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

传感器中4片应变片和加热电阻已连接在实验模板左上方的Rl、R2、R3、R4和加热器上。

传感器左下角应变片为R1;

右下角为R2;

右上角为R3;

左上角为R4。

当传感器托盘支点受压时,R1、R3阻值增加,R2、R4阻值减小,可用四位半数显万用进行测量判别。

常态时应变片阻值为350Q,加热丝电阻值为50Q左右。

〕安装接线。

2、放大器输岀调零:

将图1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再用导线将两输入端短接W=0);

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血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圈);

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漏,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3、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

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将暂时脱开的引线复原(见图1接线图)。

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丽,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一只磁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磁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或500g)磁码加完。

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画出实验曲线。

表1

重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电压

(mv)

-3

-4

-6

-8

-10

-11

-13

-15

_16

-18

4、根据表1计算系统灵敏度S=aU/aW(aU输出电压变化量,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6,

5=Am/ypsX100%式中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

y】:

s

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200g(或500g)o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五、思考题:

单臂电桥时,作为桥臂电阻应变片应选用:

(1)正(受拉)应变片

(2)负(受压)

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

当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2=EK£

/2o

主机箱、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袪码。

四、实验步骤:

1、将托盘安装到应变传感器的托盘支点上。

将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

用导线将实验模板上的±

15v、丄插口与主机箱电源±

15v、丄分别相连,再将实验模板中的放大器的两输入口短接M=0);

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丽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圈);

调节实验模

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性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图2应变式传感器半桥接线图

2、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根据图2接线。

注意&

应和&

受力状态相反,即将传感器中两片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电阻应变片作为电桥的相邻边。

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丽,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一只袪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誌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或500g)誌码加完。

记下实验数据填入表2画出实验曲线,计算灵敏度S2=U/W,非线性误差&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表2

重量

10()

电压

・4

-21

-25

-28

-32

-35

三、思考题:

1、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

(D对边

(2)邻边。

2、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

(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

(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

当应变片初始阻值:

Ri=R2=R3=Rj其变化值△Rl=△R2=△只3=△R&

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3=KEEO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兀:

同实验二。

用导线将实验模板上的±

15"

丄插口与主机箱电源±

15v、丄分别相连,再将实验模板中的放大器的两输入口短接(仏=0);

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丽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圈);

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也,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图3—1全桥性能实验接线图

2、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根据图3—1接线。

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画出实验曲线;

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重:

S

-23

-33

-38

-43

-48

五、思考题:

1\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i\R3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i去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

(1)可以

(2)不可以。

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图3—2,如何利用这四片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图3-2应变式传感器受拉时传感器圆周面展开图

实验四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了解磁电式测量转速的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N匝线圈所在磁场的磁通变化时,线圈中感应电势牟=-N普

dl

发生变化,因此当转盘上嵌入N个磁棒时,每转一周线圈感应电势产生N次的变化,通过放

大、整形和计数等电路即可以测量转速。

主机箱、磁电式传感器、转动源。

图17磁电转速传感器实验安装、接线示意图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除了传感器不用接电源外,其它完全与实验十六相同;

请按

图17和实验十六中的实验步骤做实验。

表14

V(mm)

7.64

8.66

9.69

10.65

11.69

12.71

13.71

14.71

15.70

16.72

n(r/min)

1490

1880

1895

1930

2360

2590

2750

2930

3095

3225

为什么磁电式转速传感器不能测很低速的转动,能说明理由吗?

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磁场中运动时,它的电势会发生变化,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主机箱、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测微头。

1、霍尔传感器和测微头的安装、使用参阅实验九。

按图14示意图接线(实验模板的输

出Vc接主机箱电压表的Vin),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显示选择)开关打到2v档。

2、检查接线无误后,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处在两磁钢的中间位詈,再调节丽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图14霍尔传感器(直流激励)位移实验接线示意图

3、以某个方向调节测微头2mm位移,记录电压表读数作为实验起始点;

再反方向调

节测微头每增加0.2mm记下一个读数健议做4mm位勸,将读数填入表14。

X(mm)

4.0

3.8

3.6

3.4

3.2

3.0

2.8

2.6

2.4

2.2

V(mv)

-1

-0.8

-0.4

-0.2

0.2

0.4

0.7

0.9

作出v—x曲线,计算不同测量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本实验中霍尔元件位移的线性度实际上反映的是什么量的变化?

实验六霍尔测速实验

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

Uh=KhIB,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

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主机箱、霍尔转速传感器、转动源。

1、根据图16将霍尔转速传感器安装于霍尔架上,传感器的端面对准转盘上的磁钢并调节升降杆使传感器端面与磁钢之间的间隙大约为2〜3mmo

图16霍尔转速传感器实验安装、接线示意图

2、首先在接线以前,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将主机箱中的转速调节电源2-24v旋钮调到最小(逆时针方向转到底)后接入电压表(显示选择打到20v档)监测大约为1.25V;

然后关闭主机箱电源,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转动电源按图16所示分别接到主机箱的相应电源和频率/转速表(转速档)的Fin上。

3、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在小于12V范围内(电压表监测;

调节主机箱的转速调节电源(调节电压改变电机电枢电压),观察电机转动及转速表的显示情况。

4、从2V开始记录每增加1V相应电机转速的数据(待电机转速比较稳定后读取数据);

画出电机的v-n(电机电枢电压与电机转速的关系)特性曲线。

9.16

10.24

11.10

12.10

13.34

14.28

15.06

16.13

17.05

18.19

n(r/min)

650

860

1025

1205

1435

1610

1765

1950

2110

2315

作岀V—X曲线,计算不同测量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三、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有否限制?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六只磁钢,能否用一只磁钢?

实验七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交变电流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金属体处在交变磁场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金属体内产生电流,该电流在金属体内自行闭合,并呈旋涡状,故称为涡流。

涡流的大小与金属导体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线圈激磁电流频率及线圈与金属体表面的距离X等参数有关。

电涡流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部分磁场能量,从而改变激磁线线圈阻抗,涡流传感器就是基于这种涡流效应制成的。

电涡流工作在非接触状态(线圈与金属体表面不接触),当线圈与金属体表面的距离X以外的所有参数一定时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主机箱、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测微头、被测体(铁圆片)。

1、观察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平绕线圈。

测微头的读数与使用可参阅实验九;

根据图19安装测

微头、被测体、电涡流传感器并接线。

图19电涡流传感器安装、按线示意图

2、调节测微头使被测体与传感器端部接触,将电压表显示选择开关切换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开启主机箱电源开关,记下电压表读数,然后每隔OJnini读一个数,直到输岀几乎不变为止。

将数据列入表19。

表19电涡流传感器位移X与输出电压数据

0.5

1.0

1.5

2.0

2.5

3.5

4.5

V(v)

5.02

7.44

8.13

8.25

8.35

8.43

8.49

8.54

8.58

3、根据表19数据,画出V—X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即曲线线性段的中点),试计算测量范围为1mm与3血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可以用端基法或其它拟合直线)。

1、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测量±

5血的量程应如何设计传感器?

2、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位移测量时,如何根据量程使用选用传感器。

实验八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

1、根据图24示意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和测微头,二束光纤分别插入实验模板上的光电座(其内部有发光管D和光电三极管T)中;

测微头的安装、使用可参阅实验九附:

测微头的组成与使用。

其它接线接图24。

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调节测微头,使光反射面与Y型光纤头轻触;

再调实验模板上的心、使主机箱中的电压表(显示选择开关打到20V档)显示为0V。

3、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1mm读取电压表显示值,将数据填入表24。

根据表24数据画出实验曲线,计算测量范围1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表24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0.1

0.2

0.3

0.6

0.7

0.8

0.04

0.11

0.16

0.22

0.29

0.36

0.42

0.48

0.54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时对被测体的表面有些什么要求?

实验九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了解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

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光电断续器),传感器端部二内侧分别装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透过转盘上通孔后由光电管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均匀间隔的6个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有关的脉冲数,将脉冲计数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主机箱、转动源、光电转速传感器一光电断续器(已装在转动源

±

)o

四、实验步骤:

图25光电传感器测速实验

1、将主机箱中的转速调节2-24V旋钮旋到最小(逆时针旋到底)并接上电压表;

再按图25所示接线,将主机箱中频率/转速表的切换开关切换到转速处。

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在小于12V范围内(电压表监测)调节主机箱的转速调节电源(调节电压改变电机电枢电压),观察电机转动及转速表的显示情况。

3、从2V开始记录每增加1V相应电机转速的数据(待转速表显示比较稳定后读取数据);

画出电机的

v-n(电机电枢电压与电机转速的关系)特性曲线。

根据表24数据画出实验曲线,计算测量范围1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8.59

9.60

10.67

11.60

12.69

13.63

14.56

15.54

16.63

17.62

660

815

1045

1230

1445

1665

1840

2040

2275

2465

已进行的实验中用了多种传感器测量转速,试分析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简单、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