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Φ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2147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Φ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Φ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Φ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Φ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Φ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Φ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Word格式.docx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Φ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Φ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Φ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Word格式.docx

2.3制定工艺路线…………………………………………………….2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3

2.5确定切削用量…………………………………………………….5

3、夹具设计…………………………………………....8

3.1夹具分析………………………………………………………....8

3.2夹具设计………………………………………………………....8

3.2.1定位基准的选择………………………………………………...8

3.2.2考虑夹紧机构………………………………………………….8

3.2.3定位误差分析…………………………………………………9

3.2.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9

4、设计小结…………………………………………..10

5、参考文献…………………………………………..11

1、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法兰盘,法兰盘起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Φ20

mm的孔为中心,包括:

两个Φ

mm的端面,尺寸为Φ

mm的圆柱面,两个Φ90mm的端面及上面的4个Φ9mm的透孔.Φ

mm的外圆柱面及上面的Φ6mm的销孔,Φ90mm端面上距离中心线分别为34mm和24mm的两个平面.

并且其余加工面都与它有位置关系,可以先加工它的一个端面,再借助专用夹具以这个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另一端面,然后再加工其它加工表面.

2、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该零件是中批生产,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采用金属模铸造,法兰盘因毛坯比较简单,采用铸造毛坯时一般是成队铸造,再进行机械加工。

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2.2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着,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主要是选择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以便为后续的工序提供精基准。

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

一要考虑如何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

二要考虑怎样保证不加工面与加工面间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

这两个要求常常是不能兼顾的,但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

对本零件而言,由于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这就是粗基准选择原则里的余量足够原则)现选取Φ45外圆柱面和端面作为粗基准。

在车床上用带有子口的三爪卡盘夹住工件,消除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2.3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一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的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一.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1粗车Φ100端面及外圆柱面,粗车B面,粗车Φ90的外圆柱面

工序2粗车Φ45端面及外圆柱面,粗车Φ90的端面

工序3钻、粗铰Φ20的孔

工序4钻Φ4孔,再钻Φ6孔

工序5半精车Φ100的端面及外圆柱面,半精车B面,半精车Φ90的外圆柱面,车Φ100、Φ90的倒角,车Φ45两端过渡圆弧,车Φ20孔的左端倒角

工序6半精车Φ45的端面及外圆柱面,半精车Φ90的端面,车3*2退刀槽,车Φ45的倒角,车Φ20内孔的右端倒角

工序7精车Φ100的端面及外圆,精车B面

工序8精车Φ45的外圆,精车Φ90的端面

工序9精绞Φ20的孔

工序10钻4—Φ9透孔

工序11粗、精铣Φ90mm圆柱面上的两个平面

工序12磨Φ100、Φ45的外圆柱面

工序13磨B面

工序14磨Φ90mm外圆柱面上距离轴线24mm的平面

工序15划线刻字

工序16Φ100mm外圆无光镀铬

工序17检查、入库

二.工艺方案二

工序1粗车Φ100端面及外圆柱面,粗车B面,粗车Φ90的外圆柱面

工序3钻、粗绞Φ20的孔

工序4粗铣Φ90圆柱面上的两个平面

工序5半精车Φ100的端面及外圆柱面,半精车B面,半精车Φ90的外圆柱面,车Φ100、Φ90外圆柱面上的倒角,车Φ45两端过渡圆弧,车Φ20孔的左端倒角

工序6半精车Φ45的端面及外圆柱面,半精车Φ90的端面,车3*2退刀槽,车Φ45圆柱面两端的倒角,车Φ20内孔的右端倒角

工序10精铣Φ90圆柱面上的两个平面

工序11钻4个Φ9的孔

工序12钻Φ4孔,绞Φ6孔

工序13磨Φ100、Φ45的外圆柱面

工序14磨B面

工序15磨Φ90外圆柱面上距离轴线24mm的平面

工序16划线、刻字

工序17Φ100mm外圆无光镀铬

工序18检测、入库

三.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方案的特点在于:

方案一在工序Ⅳ钻Φ4mm孔,再钻Φ6

mm孔由于在设计夹用夹具时要以Φ90mm圆柱面上的一个平面来定位,所以应把铣Φ90mm圆柱面上的两个平面这一道工序放在钻Φ4孔,再钻Φ6

mm孔工序前。

并且工序Ⅲ与工序Ⅴ序可并为一个工序,否则有点繁琐。

改正后即得方案二,综合起来比较合理。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法兰盘”零件材料为HT200,毛坯重量约为1.4kg,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采用铸造毛坯。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及毛坯尺寸如下:

1、Φ

mm外圆表面:

此表面为IT6级精度,表面粗糙度需达Ra0.8,查【4】《金属切削速查速算手册》可得: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精车

0.6

45

半精车

1.4

45.6

粗车

3

47

毛坯

5

50

2、外圆表面Φ

mm:

精车外圆

100

半精车外圆

100.6

粗车外圆

4

102

6

106

3、B面中Φ

外圆柱面:

精磨

0.2

粗磨

0.8

45.2

1

46

2

49

4、孔Φ20

铰孔

20

钻孔

18

19.8

实心

5、Φ90、Φ100两端面:

2.5确定切削用量

机床:

CA6140卧式车床

刀具:

采用刀片的材料为YT15

(1)粗车Φ100mm端面

查【5】《切削加工简明手册》P306表7-34,得

=4mm,f=0.9mm/r,v=1.83r/s

(2)粗车Φ100mm外圆柱面

查【5】《切削加工简明手册》,得

=2mm,f=0.9mm/r,v=2.50m/s

(3)粗车B面

=1mm,f=0.9mm/r,v=2.22m/s

机床:

(1)粗车Φ

mm端面

查【5】《切削加工简明手册》P444表8-50,得

=1.5mm,f=0.7mm/r,v=3.12m/s

(2)粗车Φ

mm外圆柱面

=1.5mm,f=0.7mm/r,v=1.48m/s

(3)粗车Φ90mm端面

查【5】《切削加工简明手册》,得

=1mm,f=0.7mm/r,v=2.25m/s

(1)钻Φ18mm孔

立式钻床

刀具:

高速钢钻头

查【5】P457表8-70,得

=9mm,f=0.3mm/r,v=0.52m/s

(2)粗铰Φ19.8mm孔

=0.9mm,f=0.5mm/r,v=0.30m/s

组合机床

 刀具:

硬质合金三面刃铣刀YT15

(1)铣距中心线34mm的平面。

=5mm,f=0.3mm/齿,v=0.12m/s

(2)粗铣距中心线24mm的平面

(1)半精车Φ100mm端面

查【5】P445表8-51,得

=0.5mm,f=0.5mm/r,v=2.1m/s

(2)半精车Φ100mm外圆柱面

=0.7mm,f=0.28mm/r,v=2.1m/s

(3)半精车B面

=0.5mm,f=0.50mm/r,v=2.13m/s

(1)半精车Φ

=0.5mm,f=0.20mm/r,v=1.97m/s

(2)半精车Φ

=0.7mm,f=0.20mm/r,v=1.57m/s

(3)半精车Φ90mm端面

=0.5mm,f=0.20mm/r,v=2.25m/s

(1)精车Φ100mm端面

=0.3mm,f=0.20mm/r,v=1.56m/s

(2)精车Φ100mm外圆柱面

=0.3mm,f=0.20mm/r,v=2.25m/s

(3)精车B面

(1)精车Φ

mm外圆柱面:

(2)精车Φ90mm端面:

=0.1mm,f=0.50mm/r,v=0.29m/s

=1mm,f=0.20mm/齿,v=0.20m/s

工序11钻、绞4-Φ9的孔

Z525立式钻床

高速钢麻花钻

=4.5mm,f=0.13mm/s,v=0.50m/s

工序12钻Φ4孔,扩Φ6孔

(1)钻Φ4mm孔

=2mm,f=0.13mm/齿,v=0.50m/s

(2)扩Φ6mm孔

MQ1350A轻型外圆磨床

(1)磨Φ100mm外圆柱面

查【5】《切削加工简明手册》,得:

工件速度 

=0.3m/s

纵向进给量

=0.5B=20mm切削深度 

=0.0157mm/st

(2)磨Φ45mm外圆柱面

=18m/min

工件速度    

=0.5B=20mm

切削深度     

工序15磨Φ90外圆柱面上距中心轴线24mm的平面

砂轮轮速 v

=27.5m/s

工件速度 

=10m/min

轴向进给量

切削深度  

=0.015mm/st

最后,将以上各工序切削用量,连同其他加工数据,一并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见所附卡片。

3、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经过与指导老师协商,决定设计第4道工序—铣距零件中心线分别为24和34的两平面的夹具。

本夹具将用于组合机床,对工件对铣加工,刀具为镶齿三面刃铣刀。

3.1夹具分析

本夹具主要用来距中心线24和34的两平面,此平面的形位公差和表面要求均较高,无特殊要求,且加工此平面时Φ

mm轴的外端面及Φ20

孔的内表面都已加工出来,可用来作为此工序的定位面。

因此在本道工序,在保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可以设计选用比较简单的夹具。

3.2夹具设计

3.2.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待加工平面对Φ20

的轴线有平行度要求,对Φ100的底端面有垂直度要求,其设计基准为Φ20

孔的中心线。

本设计选用以Φ20

孔的内表面和Φ

的底端面为主要定位基面,另选用Φ100mm的上端面作为辅助定位基准。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本设计选择采用螺纹夹紧的方式。

3.2.2考虑夹紧机构

如上所述,本设计采用螺旋夹紧机构,即由螺杆、螺母、垫圈、压板等元件组成的夹紧机构。

螺旋夹紧机构不但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而且由于缠绕在螺钉表面的螺旋线很长升角又小,所以螺旋夹紧机构的自锁性能好,夹紧力和夹紧行程都很大,是手动夹紧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夹紧机构。

3.2.3定位误差分析

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支撑板和定位销。

支撑板夹具装配后的技术要求统一磨,支撑板的定为表面与夹具体底面平行度误差不超过0.02;

定位销需自行设计,夹具体上装定位销销孔的轴线与夹具体底面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02。

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短定位销限制了两个自由度,支撑板限制三个自由度,绕铣刀轴线旋转方向的自由度无须限制,因为此方向自由度对加工尺寸没有影响。

3.2.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在设计夹具时,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此,应首先着眼于机动夹紧而不采用手动夹紧。

因为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本夹具是应用于组合机床上,两铣刀同时工作的对铣加工,夹具尺寸不能很大,如果采用机动夹紧,夹具势必过于复杂和庞大,本夹具为了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考虑简单、经济、实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采用螺旋夹紧机构,操作非常简单,先拧松夹紧螺母,稍旋转弯头压板,将工件放置在夹具支撑板上,由定位销定位,再将压板旋转复位,拧紧螺母达到夹紧要求即进行铣削加工.本工序采用的是专用的组合机床,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来铣侧端面,因而不需要很大的夹紧力,而且可以采用长柄扳手,只需拧松两个夹紧螺母即可,因而工人的劳动强度不大。

4、设计小结

本次课程设计是对上学期所学《机械设计制造基础》课程和生产综合实习的检测和应用,将课本上所学的和实习中看到的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实际设计工艺过程和夹具。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我们阅读了一些技术资料及设计手册,认真探讨了机械领域内的各种基本问题。

因此,本次设计不仅加强了对自己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也对自己的知识面进行了拓宽。

此外,本次设计在绘图的过程中,使用了AUTOCAD绘图软件,并同时进行了手工绘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使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绘图识图的能力。

但知识所学有限,实际经验更加不足,因此我的设计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如:

各部分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虽然得到了计算机绘图的锻炼,但手工绘图相比下占的比例少了一些,还有夹具设计中,加紧机构为手动,尽管降低成本,但过于简单。

这些在以后的设计中都是需要改进的。

最后,在这里,感谢冯老师、王老师、刘老师三位指导教师的认真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

5、参考文献

【1】曾志新,吕明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1

【2】冯涛、王宏斌、刘志杰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2

【3】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4】《金属切削速查速算手册》

【5】《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