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超载报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1850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汽车超载报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智能汽车超载报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智能汽车超载报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智能汽车超载报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智能汽车超载报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汽车超载报警Word格式.docx

《智能汽车超载报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汽车超载报警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汽车超载报警Word格式.docx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即在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

应变片是由金属导体或半导体制成的电阻体,其阻值将随着压力所产生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金属导体,电阻变化率的表达式为:

式中:

μ—材料的泊松系数;

ε—应变量。

通常把单位应变所引起电阻相对变化称作电阻丝的灵敏系数,对于金属导体,其表达式为:

因此:

在外力作用下,应变片产生变化,同时应变片电阻也发生相应变化。

当测得阻值变化为△R时,可得到应变值ε,根据应力与应变关系,得到应力值为:

σ-应力,ε-应变(为轴向应变)

E-材料的弹性模量

又重力G与应力σ的关系为:

G-重力,S-应变片截面积

根据以上各式可得到:

 

由此得出应变片电阻与重物质量的关系,即:

根据应变片常用的材料(如康铜)取:

k0=2;

E=16300kg/mm2;

S=100;

R0=34Ω;

g=

桥路部分原理:

电阻应变计把机械应变转换成ΔR/R后,必须采用转换电路通常采用惠斯登电桥电路实现这种转换。

图13-2所示的直流电桥,对于单臂电桥,如下图:

直流电桥

当电桥平衡时,相对的两臂电阻乘积相等,即:

R1gR4=R2gR3

设桥臂比n=R2/R1由于R1<

<

R1,分母中R1/R1可忽略,于是:

电桥电压灵敏度定义为:

从上式分析发现:

2桥电压灵敏度正比于电桥供电电压。

②电桥电压灵敏度是桥臂电阻比值n的函数,必须恰当的选择n的值,保证电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由:

求Sv的最大值,由此得

求得n=1时,Sv最大。

也就是供电电压确定后,当R1=R2,R3=R4时,电桥得电压灵敏度最高,可得:

由于上面的分析中忽略了ΔR/R,所以存在非线性误差,解决的办法有:

①提高桥臂比:

提高了桥臂比,非线性误差可以减小,但从电压灵敏度考虑,灵敏度将降低,这是一种矛盾。

②采用差动电桥:

根据被测试件的受力情况,若使一个应变片受拉,另一个受压,则应变符号相反。

则电桥输出电压Uo为:

若△R1=△R2,R1=R2,R3=R4,则有:

由此可知,Uo和R1/R1成线性关系,差动电桥无非线性误差。

而起电压灵敏度为,比使用一只应变片提高了一倍,同时可以起到温度补偿的作用。

若将电桥四臂接入四个应变片,即两个受拉,两个受压,将两个应变符号相同的接入相对臂上,则构成全桥差动电路,若满足△R1=△R2=△R3=△R4,则输出电压为:

由此可知,差动桥路的输出电压Uo和电压灵敏度比用单片时提高了四倍,比半桥差动电路提高了一倍。

因为采用的是金属应变片测量,所以本设计采用全桥电路,能够有比较好的灵敏度并且不存在非线性误差。

2、放大电路:

该放大电路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比。

它由两级放大器组成,第一级由集成运放A1、A2,由于他们采用同一型号的运放,所以可进一步降低漂移。

电阻R1、R2和R3组成同相输入式并联差分放大器,具有非常高的输入阻抗。

第二级式由A3和4个电阻R4、R5、R6和R7组成的反向比例放大器,它将双端输入变成单端输出。

阻值R1=R3,R4=R5,R6=R7。

根据运算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可得到输出电压:

3、ADC0809管脚

ADC0809的引脚功能:

1)、INT0-INT7:

八路模拟输入通道

2)、D7-D0:

8位三态数据输出线。

3)、A/B/C:

通道选择输入线,其中c为高位,A为低位

4)、ALE:

通道锁存控制信号输入线

5)、START:

启动转换控制信号输入线。

6)、CLK:

转换脉冲输入线

7)、VCC:

主电源+5V。

8)、GND:

数字地

4、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采用声光报警,同时通过按钮来换5t和10t档。

21、22脚分别接扬声器和发光二极管,扬声器由三极管放大驱动;

二极管经一电阻接到电源,从而构成报警电路。

5、总体电路设计:

选用传感器型号:

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结构

GYJ型钢筋应变计

产品名称:

仪器型号:

生产厂家:

北京斯创尔建筑测试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工作原理:

产品用途:

钢筋应力计主要用于测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应力

也可以串起来用于测量载重质量

技术参数

规格:

10~36毫米

应力:

2800~3000公斤/厘米

分辨力:

0.8~1.2公斤/厘米

非线性:

±

2%满量程

温度对电桥零点影响:

﹤0﹒1%满量程/℃

供桥电压:

0—0.5伏特

输入/输出阻抗:

120欧姆

工作温度范围:

-5℃~+50℃

传感器长度:

0.5~0.7米

四、软件框图

1,报警框图:

Flag为标志位。

五、设计总结:

该系统硬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8051单片机主控模块、ADC0809模块、放大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

其中8051主要完成外围控件的控制以及一些运算功能。

传感器完成信号的采样功能,放大器模块起到放大传感器输出电压,用来驱动ADC0809的功能。

ADC0809主要负责把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报警电路主要负责声光报警。

在此次课程设计的过程当中,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对于传感器的选择,要考虑到经济,灵敏度,量程,精确度等情况。

由于长时间不用单片机,导致对于单片机与0809的引脚的连接问题搞不清楚,于是查阅了大量资料。

同时,由于ADC0809输入电压为0-5V,所以在通过放大器放大后不能超过这个范围。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在设计过程当中,组员之间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共同解决,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我们对于学习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

通过广泛地查阅资料,结合各种资料总结,把传感器、放大器、数模转换器、单片机、报警器等各部分知识串联起来,拓展了大量知识,同时对于原理图的画法,得到了更熟练的掌握。

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与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性,期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以致用。

六、参考文献

张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楼然苗《51单片机设计实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张靖等.《检测技术与系统》.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

陈润泰.《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

徐爱均.《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原理与设计》.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